学术投稿

阿米替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疼痛57例

王美娟

关键词:阿米替林, 糖尿病神经病变,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阿米替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结合其意愿采用随机法分成2组,均予常规糖尿病治疗,治疗组57例加用阿米替林12.5mg口服(2次/d),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症状调整剂量;对照组59例加用甲钴胺500 μg口服(3次/d).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50.88%,总有效率为80.70%;时照组显效率为30.51%,总有效率为64.41%.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米替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也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宫血宁胶囊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异常出血88例

    目的 比较宫血宁胶囊和常规药物(氨甲苯酸片与环丙沙星胶囊)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方法 放置IUD后,观察组88例即开始口服宫血宁胶囊(2粒,每日3次),对照组88例予口服氨甲苯酸片(0.5 g,每日3次)及环丙沙星胶囊(0.5 g,每日2次),均连服7 d为1个疗程,此后每月于月经来潮第2天开始同法服药,共服3个疗程.结果 放置IUD后,3 d和7 d阴道出血未净率观察组分别为5.68%和2.27%,对照组分别为54.55%和29.55%,两组差异显著(P<0.01);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发生率观察组为6.82%,对照组为44.32%,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期间点滴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68%和46.59%,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宫血宁胶囊防治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吴晓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98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常规治疗加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和C组(常规治疗加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6月后比较治疗前后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大小的变化.结果 A组、B组、C组治疗后IMT分别为(1.08±0.16)mm,(0.96±0.11)mm,(0.92±0.09)mm,C组治疗后IMT较A组、B组及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C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后较A组降低.斑块大小治疗前后以及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长期每天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比10mg疗效明显.

    作者:王蕾;徐朝义;高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检测法同时测定唑尼沙胺原料中有关杂质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离子色谱法,以同时测定抗癫痫药唑尼沙胺(zonisamide,ZNS)原料药中有关杂质1,2-苯并异噁唑-3-甲基磺酸钠(BOS-Na)和1,2-苯并异噁唑-3-乙酸(BOA-H)以及两种一般杂质Cl-和SO42-.方法 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Dionex Ionpac AS4A-SC型阴离子分析柱,淋洗液为0.3 mmol/L Na2CO3和1.6 mmol/L NaHCO3的混合溶液,电导检测.结果 各待测组分在所设计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 5~0.999 5),加样回收率为97.4%~103.4%.结论 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快速、准确、选择性好,可同时测定ZNS中有关杂质BOS-Na和BOA-H以及一般杂质Cl-和SO42-.

    作者:宋周虎;胡晓敏;张培敏;朱岩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槐米中芦丁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槐米中芦丁的佳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方法 在提取功率、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等单因素考察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法对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 佳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频率20 kHz、提取功率800W、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0,超声提取2次,每次30min;芦丁提取率高为18.25%.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简单可行、速度快,可提高槐米中芦丁的收率.

    作者:魏彩霞;谢俊峰;高媛媛;杨静;赵惠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益生胶囊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益生胶囊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在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15:4:2)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λS=525 nm,λR=700 nm.结果 齐墩果酸点样量在1.964~9.82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5 1,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6%,RSD=3.22%.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益生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雷健;邢茂;王芳;张恩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的研究进展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的方法很多,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复合酶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闪式提取法及半仿生提取法,分离方法主要有树脂吸附法、色谱联用技术、溶剂萃取法、萃取-柱层析结合分离法等,作者引用相关文献对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了介绍,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提供参考.

    作者:朱菊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奥美拉唑钠注射液变色1例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1例奥美拉唑钠注射液变色的原因.方法 采用了同等条件的模拟试验,测定奥美拉唑钠+氯化钠注射液、奥美拉唑钠+氯化钠注射液+酚磺乙胺pH,观察溶液分别放置1 h和2 h后颜色、pH、澄明度的变化.结果 奥美拉唑钠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稳定,pH为9.14,药液呈无色透明状.当其与酚磺乙胺配伍后,pH由9.14下降为7.6,随时间的增加药液颜色由混浊到微黄色后变成淡黄色;放置后颜色加深,1 h后药液pH下降至6.8且颜色呈淡茶色,2 h后药液pH继续下降至6.2且颜色渐呈深茶色.结论 试验结果与病房所述药液颜色变化过程相吻合,基本证实了奥美拉唑钠注射液与酚磺乙胺配伍后,随着pH的下降而产生外观变化,药液颜色由浅茶色渐变为深茶色.

    作者:李丽华;赵祎镭;杜佳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藻酸双脂钠联合辛伐他汀对青年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藻酸双脂钠联合辛伐他汀时青年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及其对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给予45例青年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辛伐他汀20 mg,每晚顿服,藻酸双脂钠0.1 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的变化.结果 青年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治疗后血清NO及VEGF均明显升高.结论 青年混合型高脂血症可影响NO及VEGF的分泌,藻酸双脂钠联合辛伐他汀对防止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作者:刘娟;刘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托烷司琼与恩丹西酮在小细胞肺癌化疗中止吐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观察托烷司琼与恩丹西酮在小细胞肺癌化疗中止吐的疗效.方法 将14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观察托烷司琼(74例,5 mg于化疗前30 min静脉滴注)与恩丹西酮(70例,于化疗法前30 min及化疗结束时各8 mg静脉滴注)对足叶乙苷加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治疗作用.结果 托烷司琼与恩丹西酮24 h内控制呕吐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91.42%,恶心完全控制率分别为62.16%和57.1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托烷司琼对迟发性恶心、呕吐的作用明显优于恩丹西酮,两者72 h控制呕吐有效率分别为54.85%和28.5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托烷司琼治疗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作用不明显,但可以有效预防迟发性呕吐.

    作者:柳淑馨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的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前90例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前米索前列醇阴道内置入的佳有效剂量.方法 将90例停经8周以内、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初孕产妇,按阴道内置药的剂量不同分为3组,即200 μg组、400 μg组、600 μg组,观察各组有效宫颈扩张度、术中出血情况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有效宫颈扩展强度比率,400μg组(93.33%)及600 μg组(96.67%)显著高于200 μg组(30.00%),但400 μg组与600 μg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200 μg组为18.67 mL,400 μg组为16.58 mL,600 μg组为16.45 mL,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00 μg组为0,600 μg组为16.67%,400 μg组为6.67%,600 μg组明显高于400 μg组.结论 400 μg米索前列醇阴道置入可作为人工流产术前软化、松弛、扩张宫颈的佳给药方法.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祛腐生肌散中血竭素含量

    目的 建立医院自制制剂祛腐生肌散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双波长反射法锯齿形薄层扫描法(λS=475 nm)测定祛腐生肌散中血竭素含量.结果 血竭素点样量在0.21~1.05 μ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0.94%).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祛腐生肌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苑相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山银花、金银花中掺伪钾盐检验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测定银花类药材中掺伪钾盐的补充检验方法.方法 火焰类型为空气/乙炔,采用钾空心阴极灯,钾检测波长为766.5 nm,乙炔气流量为1.7 L/min,空气流量为13.5~15.0 L/min,狭缝2.0 nm.结果 钾离子质量浓度在0.263 2~2.632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2),平均回收率为98.48%,RSD为1.44%(n=6).结论 所用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山银花、金银花中钾盐的含量.

    作者:龙欢周;刘水平;胡雪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体外介导基因传递的研究

    目的 研究4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PEI)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体外介导基因传递的能力.方法 采用四甲基噻唑蓝法(MTT法)测定了PEI对Hela细胞的毒性,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阻滞试验考察PEI与DNA的结合能力,测定PEI-DNA复合物的粒径和Zeta电位,以及考察转粢率.结果 PEI的细胞毒性与相对分子质量呈正相关,高相对分子质量PEI的细胞毒性远大于低相对分子质量PEI;高相对分子质量PEI在较低的N/P比时就能对DNA起到完全阻滞作用;低相对分子质量PEI与DNA形成的复合物粒径明显大于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EI;Zeta电位随着PEI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复合物的粒径和Zeta电位都与组成中的N/P比有关;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PEI(PEI 2K)在Hela细胞中的转染率低,而相对分子质量为25000的PEI(PEI 25K)的转染率高.结论 PEI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各项性能指标以及介导基因传递的能力都有较大影响.

    作者:张璇;潘仕荣;冯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我院呼吸科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应用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 评价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PASS系统分阶段监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病区住院患者医嘱,分析评价不同级别警示信息的发生率,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判定警示信息的有效性.结果 PASS系统监测提示的警示信息涉及医嘱846条,不同监测类型警示信息出现频次排前3位的分别为药物相互作用、剂量审查和给药途径;医生对警示信息的采纳率为26.82%.结合临床实际,无效警示信息292务,占问题医嘱数的34.52%.结论 PASS系统可为临床提供丰富的临床药学信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同时,应积极改进和消除部分警示信息无效的问题,提高系统的适用性.

    作者:朱曼;郭代红;刘皈阳;裴斐;王波;陈晖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犬血浆中豆腐果苷的质量浓度

    目的 建立测定犬血浆中豆腐果苷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KC)法.方法 以0.05 mol/L NaH2PO4缓冲液(调pH=3.5)-甲醇(77:13)为流动相,犬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萃取后,采用RP-HPLC法测定犬血浆中豆腐果苷的质量浓度.结果 犬血浆中豆腐果苷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25~5.000 μg/mL,平均相对回收率为88.16%~97.5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2.38%,豆腐果苷的检测限为10 ng/mL.结论 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豆腐果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郑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38例

    目的 观察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炎琥宁粉针剂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两组均加用维生素C静脉滴注,观察患儿症状、体征改善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为78.3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炎琥宁可提高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叶海燕;闫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异丙酚联合米非司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68例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异丙酚单独静脉麻醉(61例)或联合米非司酮(68例)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并进行对比,观察镇痛效果、手术时间、麻醉用药量、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异丙酚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率100%,手术时间缩短,宫颈充分软化率高,术中用药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增加.结论 异丙酚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优梅;张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87例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损伤性并发症的处理及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损伤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 87例患者中,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66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Miles术)21例.结果 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大小依次为小肠损伤4.60%,骶前静脉丛损伤3.45%,阴道损伤3.45%,前列腺损伤2.30%,精囊、输精管损伤2.30%,输尿管损伤1.15%.除1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14例均在腹腔镜下进行修补等处理,术后恢复好;出院后随访14个月,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具备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与娴熟的器械操作专业技能,熟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解剖及操作要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中转开腹均是降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董纯秀;彭波;刘月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盆腔包裹性积液6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抽液后注入95%乙醇治疗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医院2003年4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64例行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上述方案治疗后,64例患者治愈57例,治愈率为89.06%,有效率96.87%,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抽液后注入95%乙醇治疗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具有操作简单、微创的特点,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罗武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叶下珠及其制剂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叶下珠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作用、临床研究的新进展,为叶下珠的合理利用和深度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查阅近年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 叶下珠具有较多的活性成分,对肝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具有抗肝纤维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可预防原发性肝癌;具有抗菌和抗内毒素作用;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与阿司匹林或尿激酶比较,其出血的危险性明显减小.临床上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特点.结论 叶下珠是一种值得深入开发的天然药物.

    作者:玉顺子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