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病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陈海滨;单文治;周光

关键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抗菌药, 耐药性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骨科病房3年来临床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骨科病房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CNS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间骨科病房共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细菌850株,其中CNS 275株,分离率高,占到细菌分离总数的32.35%;CNS对a-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苷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四环素类、糖肽类对其仍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其中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保持着高的敏感率.结论 CNS耐药率日渐增高,且多重耐药菌较普遍,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非常重要.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病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骨科病房3年来临床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骨科病房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CNS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间骨科病房共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细菌850株,其中CNS 275株,分离率高,占到细菌分离总数的32.35%;CNS对a-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苷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四环素类、糖肽类对其仍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其中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保持着高的敏感率.结论 CNS耐药率日渐增高,且多重耐药菌较普遍,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非常重要.

    作者:陈海滨;单文治;周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五参安神合剂对小鼠镇静、催眠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五参安神合剂对小鼠镇静、催眠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给药后药物对小鼠自主活动情况、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士的宁致小鼠惊厥作用的影响,测定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和白细胞数.结果 五参安神合剂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缩短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潜伏期,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能对抗士的宁致小鼠惊厥的作用,升高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白细胞数.结论 五参安神合剂具有镇静、催眠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冯桂英;王建英;陈培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

    目的 总结腹部创伤患者的全程一体化诊治经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130例腹部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结论 整体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创伤急救模式,早期准确的伤情评估及液体复苏,尽快地明确诊断和确定性手术,合理运用损伤控制学,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晓萍;何盛琴;屈纪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3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3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 ,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方法 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茶碱的谷浓度.结果 30例中,血药浓度小于5 μg/mL 4例,5~10 μg/mL 14例;10~20 μg/mL 6例;20~30 μg/mL 5例:大于35 μg/mL 1例.结论 老年COPD患者选用氨茶碱治疗个体差异大,临床使用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联合患者生理、病理、用药等影响因素合理选择给药方式.

    作者:蔡林;吴雪;龚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及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是新一代速效、超短效麻醉性镇痛药,为阿片μ受体激动剂.它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体内非特异性酯酶代谢、无蓄积等药理学特性,且有不良反应少、可控性强、术后恢复快、无迟发的呼吸抑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

    作者:袁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3种治疗方案的比较

    目的 评估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3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 ,将120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治疗第1周,3组均给予HP根除三联方案;第2~6周,A组口服国产雷贝拉唑(瑞波特,每次10 mg,每天1次),B组口服瑞巴派特纽予瑞巴派特(膜固思达,每次100 mg,每天3次),C组口服雷贝拉唑(每次10 mg,每天1次)联合瑞巴派特(100 mg/次,每天3次).结果 疗程结束后3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性改善,A组、C组比B组显著(P<0.05);第6周末复查胃镜,镜下黏膜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C组组织学炎症消退均比A组明显.结论 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比两药单用能更好地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炎症消退,溃疡愈合质量更高.

    作者:朱雅碧;汪望月;陈光兰;黎红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偏瘫后继发

    目的 观察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偏瘫后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对47例偏瘫后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BMD)、疼痛指数及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所有患者BMD、疼痛指数及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偏瘫后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

    作者:李松;罗玉琛;霍英;蔡静月;周甘乎;李琼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方法

    通过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文献的检索与查阅,全面综述了半夏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方面的药学研究现状.

    作者:葛秀允;吴皓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小儿外伤性肝破裂的急诊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小儿外伤性肝破裂的急诊手术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小儿外伤性肝破裂的急诊手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配合要点.结果 16例患儿除1例因合并颅脑外伤死亡外,其余15例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 小儿外伤性肝破裂一旦有手术指征,在抗休克的同时应及早手术,缩短肝脏受损至肝脏有效止血的时间,要求手术室护士要有非常娴熟的手术配合技能,并且有在手术中应对大出血等紧急情况的配合能力,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提供保障.

    作者:胡珍芬;陶海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我院29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 对收集到的299例ADR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99例ADR报告中涉及抗微生物药物的有137例(45.82%),涉及中药制剂的有74例(24.75%);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发生ADR多,高达64.21%;ADR累及人体多个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28.76%).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ADR监测,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

    作者:张利平;吴海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缓释滴丸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杜仲缓释滴丸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以迪马C18柱(250mm×4.6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am.结果 绿原酸质量浓度在1.3~13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结果 准确可靠.

    作者:王柏强;刘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解合剂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清解合剂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75∶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45 ℃.结果 大黄素与大黄酚进样量分别在21.12~105.6 ng和29.28~146.4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3%和98.43%,RSD分别为0.87%和0.71%(n=6).结论 RP-HPLC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干扰小、结果 可靠,可用于清解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焦志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盆炎宁对苯酚胶浆致大鼠输卵管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盆炎宁对苯酚胶浆致大鼠输卵管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双侧输卵管内注射苯酚胶浆造成大鼠输卵管炎症模型,7 d后灌胃给予盆炎宁治疗28 d.结果 模型组大鼠有病理组织学异常病变,子宫卵巢脏体比值显著增加,输卵管通畅率显著减小;盆炎宁治疗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子宫病理改变,子宫卵巢脏体比值显著减小,榆卵管通畅率显著增加.结论 采用苯酚胶浆注入双侧输卵管内造成大鼠输卵管炎症模型是成功而可行的;盆炎宁对苯酚胶浆致大鼠输卵管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张小丽;张静云;范引科;陈瑞明;王德华;谢人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伊曲康唑间隙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120例

    目的 观察国产伊曲康唑(易启康)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寻求有效而经济的治疗手段.方法 120例甲真菌病患者每天口服易启康2次,每次200 mg,连用7 d,停药21 d为1个疗程.指甲真菌病患者用药2个疗程,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真菌病伴皮肤感染真菌病患者用药3个疗程,分别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52例指甲真菌病患者临床痊愈率为90.38%,68例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真菌病伴皮肤感染真菌病患者临床痊愈率为83.82%,伴皮肤真菌感染者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6%和9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结论 易启康短期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疗程短、疗效高、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而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厄他培南合成路线综述

    该文介绍了厄他培南的合成路线.可用不同的路线合成含有不同保护基的厄他培南侧链,再由培南母核MAP和厄他培南侧链反应得到厄他培南.

    作者:宋伟国;夏艳;方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

    目的 临床观察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4.44%,对照组为60.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向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慢性肾脏病妊娠患者先兆子痫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妊娠先兆子痫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妊娠风险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妊娠前已患慢性肾脏病的孕妇资料,按是否发生先兆子痫分为先兆子痫组(30例)和对照组(45例),比较各项临床指标,用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间在妊娠年龄、原发病类型、妊娠前及妊娠20周后血压及蛋白尿水平、妊娠20周后血尿酸水平上有明显差别.结论 非适龄妊娠、妊娠前慢性肾脏病控制欠佳以及免疫性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或狼疮性肾炎)是发生先兆子痫的危险因素,这类孕妇若在妊娠20周后发生2级以上的高血压和蛋白尿翻倍,且伴有血尿酸水平增加,则高度提示发生先兆子痫的可能.

    作者:李宁;余荣杰;吴雄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自制降脂方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

    目的 探讨以降脂中草药为主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制作SD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于给药第7天及第14天时分别测定血糖,第14天时测定血清胰岛素及C-肽含量.结果 自制降脂方高、中剂量降血糖效果显著,高剂量还能明显升高血清胰岛素和C-肽含量.结论 自制降脂方对STZ致大鼠糖尿病模型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和胰岛保护作用.

    作者:吴碧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良姜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目的 探讨高良姜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HPLC-FP)分离的优化条件.方法 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考察高良姜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提取物在不同梯度洗脱条件下的分离情况.结果 优选出的高良姜HPLC-FPs分离条件,可使高良姜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提取物中各组分达到较好分离,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好.结论 该色谱分离条件可用于高良姜药材HPLC-FPs的分离.

    作者:刘晓东;闫明;张兰兰;霍仕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的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伴肝转移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求达到切缘阴性(RO切除)且保证足够的术后残余肝脏体积,可同期切除.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患者生存率,FOLFOX方案是一线化疗方案,联合分子靶向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姚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