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和毓婷紧急避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刘荣芹

关键词:米非司酮, 毓婷, 紧急避孕, 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和毓婷紧急避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18~32岁已婚未生育的健康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在签署本人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随机盲法分组,米非司酮组(140例)和毓婷组(140例)分别按照要求服用两种紧急避孕药.结果 避孕有效率米非司酮组为85.04%.毓婷组为91.14%,两组避孕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毓婷组经期异常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米非司酮组的7.86%(P<0.01).其他不良反应(头晕及恶心、白带异常、乳房肿胀)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中,毓婷更适合广泛用于紧急避孕,更有利于妇女主动预防非意愿妊娠,保障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芦丁的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研究

    目的 研究芦丁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为设计芦丁渗透泵控释制剂提供基础.方法 以饱和法测定溶解度,以超声振摇法测定芦丁在正辛醇和水相中的萃取平衡浓度比,计算油水分配系数(P).结果 芦丁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94.57 mg/L,在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中的溶解度为863.17 mg/L,在其他不同pH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随着pH的升高逐渐升高;油水分配系数随着pH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结论 芦丁为难溶性药物,其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都与pH有一定的关系;芦丁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可为进一步研究芦丁渗透泵片提供基础.

    作者:钟玲;臧志和;鲁朝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麝香接骨胶囊中阿魏酸含量

    目的 建立麝香接骨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麝香接骨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20 nm.结果 阿魏酸进样量在0.01052~0.105 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0%,RSD=0.87%(n=6).结论 RP-HPLC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麝香接骨肢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柯薇;李劲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黑归脾丸中黄芪甲苷含量

    目的 建立黑归脾丸的定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法测定黑归脾丸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250 mmm×4.6 mm,4.6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0.5 mL/min,柱温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为90℃,气体流速为1.5 L/min.结果 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428~10.7 μg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80%,RSD=5.38%(n=6).结论 HPLC-ELSD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黑归脾丸的质量.

    作者:谭春梅;张文婷;赵维良;黄琴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脑靶向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

    目的 对近年来以纳米粒为载体的脑部给药系统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方法 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具体从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乳酸聚羟乙酸纳米粒(mPEG-PLA/PLGA)、固体脂质纳米粒给药载体的发展现状、机理、临床应用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 纳米粒给药系统的研究重点在于怎样解决穿越血脑屏障的问题和用药的安全性.结论 现阶段这种给药途径虽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些药物已进入了临床试验,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作者:王洪星;张庆红;田洪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均给予脑保护剂,有脑水肿者给予甘露醇等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62.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脑梗死有效、安全.

    作者:吴慧敏;邓洁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肌苷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肌苷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观察及测定两种注射液在0.9%氯化纳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放置8 h内的外观、pH及不溶性微粒,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配伍液的主药含量.结果 室温8 h内,肌苷与维生素B6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外观、pH及微粒均无明显变化;配伍6 h后两药含量有所降低.结论 肌苷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在6 h内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徐帆;徐贵丽;冯恩富;李艳;赵星星;陆丽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慢肝养阴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慢肝养阴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以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当归、桂枝和五味子,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 各主药成分分离好,有效成分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五味子醇甲进样量在0.060 72~3.036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51%(n=6).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慢肝养阴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纤愫;许景景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口腔感染及其并发症的药物防治策略

    口腔感染常见为草绿色链球菌、厌氧菌单独或混合感染,心瓣膜疾病、免疫损害及人工关节置入患者接受口腔手术后,若发生感染,则危害更大.该文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有关口腔感染的药物敏感性研究,牙源性感染、非牙源性感染、口腔术后局灶性感染等的临床防治进展,以及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和孕妇等特殊患者的用药情况.

    作者:李性天;赵瑛;耿立坚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应用PASS软件分析军队医院门诊老年患者处方

    目的 了解门诊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情况.方法 随机筛选1011例军队门诊老年患者的处方,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医嘱录入计算机,借助PASS软件进行合理用药的分析.结果 1011例患者处方涉及药物252种,用药医嘱7978条,平均每例患者7.89条,存在不合理用药565例,需要高度关注的医嘱19条,一般关注的医嘱1163条.结论 对老年患者应尽量减少用药品种并加强用药指导,提高其用药依从性.

    作者:魏宇宁;王洪刚;刘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2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检索1999-2008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期刊中相关文献84篇126例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ADR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略多于男性,但性别差异无显著性;首次注射给药ADR集中发生在用药后60 min内;可累及机体多个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ADR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蒋红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府逐瘀泡腾片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血府逐瘀泡腾片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以Diamonsil C18柱(250mm×4.6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芍药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386~1.930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20%,RSD=0.74%(n=6).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能有效地控制血府逐瘀泡腾片的质量.

    作者:孙静;仲崇林;刘诗月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江苏省人民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江苏省人民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并加以分析,以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即抽取2008年5月门诊处方21335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抽查处方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5 151张(22.14%),其中使用量居前3位的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二级用药处方数占抗菌药物总处方数的51.02%.结论 该院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使用品种过于集中、注射剂使用率过高等问题,应降低用药档次以规范、合理用药.

    作者:赵萍;刘晔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改良压舌板舌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困难30例

    目的 探讨以改良压舌板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舌肌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以改良压舌板进行舌肌训练,疗程为4周.结果 治疗组言语、吞咽、临床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以改良压舌板进行舌肌训练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娜;祖艳红;白丽;于春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钛镍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干骨折18例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干骨折的新型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钛镍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对18例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随访6~12个月,手术患者均骨折愈合,关节活动良好,未发生再骨折.结论 钛镍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较传统方式固定,能更方便、有效地治疗股骨干骨折.

    作者:张启增;王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复方脉炎宁口服液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复方脉炎宁口服波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选取L9(34)正交袁,以绿原酸、内桂酸为指标考察乙醇质量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绿原酸及肉桂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佳工艺为加20倍量的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生产.

    作者:华彬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2007年度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采医院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根据原始数据统计各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杆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敏感率和耐药率排序.结果 第四季度与前三季度相比,革兰阴性杆菌对药物敏感率下降总指数为25.10,比较稳定,革兰阳性杆菌敏感率下降总指数为123.00;在19种进行敏感性试验的药品中,敏感性下降的药品15种,敏感性下降10%以上的药品8种,占标本总数的42%.结论 细菌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临床标本细菌菌种分布及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变化,依据抗菌药物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可以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王仕丽;何明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消妇炎胶囊提取工艺合理性实验研究

    目的 确定消妇炎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 结合处方中各药材的性质和原处方临床应用特点,用水提浸膏进行抗炎、镇痛及体外抗菌等药理试验.结果 消妇炎水提干浸膏抗炎、镇痛及体外抗菌效果明显.结论 原处方采用水提取工艺基本合理.

    作者:邱洪;张永萍;王利平;徐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头孢吡肟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敏感性分析及方法评价

    目的 调查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8月至12月301株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第4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耐药状况,评价采用的MICROSCAN细菌鉴定药物敏感系统中快速接种法的准确性.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纸片扩散法、标准浊度法和MICROSCAN快速接种法测定头孢吡肟时301株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以琼脂稀释法为标准参考方法,比较其他3种方法与其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琼脂稀释法测定301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吡肟的体外总敏感率为78.07%;纸片扩散法、标准浊度法和MICROSCAN快速接种法与标准参考方法的一致率分别为99.00%,98.34%和95.35%.纸片扩散法、标准浊度法检查结果与琼脂稀释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MICROSCAN快速接种法检查结果与琼脂稀释法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头孢吡肟对大部分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纸片扩散法及标准浊度法结果准确性较高,MICROSCAN快速接种法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建华;张力燕;王华;宋丰贵;王玉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2005-2007年精神病专科医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精神病专科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DDD分析法和销售金额统计分析法,对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2005年至2007年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结果 2005年和2006年头孢菌素类用药金额大,2007年喹诺酮类用药金额大,3种头孢拉定胶囊是临床常用的抗感染药物.结论 精神病专科医院使用的抗感染药物品种较少,用量较低,使用基本合理;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为临床抗感染主要药物.

    作者:宋伟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3种医疗付费方式对门诊呼吸科患者用药的影响

    目的 比较公费、自费、地方医保3种医疗付费方式对医院门诊呼吸科患者用药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7月至12月门诊呼吸科处方,每周随机抽取1天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门诊呼吸科医保患者人均药费高;3种付费方式的联合用药和抗菌药物使用均呈递增趋势.结论 3种医疗付费方式,在联合用药和抗菌药物使用频率等方面对门诊呼吸科就诊患者存在一定影响.

    作者:曹倩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