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锋
阐述了建立学习型图书馆的理论基础、具体措施以及重要意义.
作者:钟晓莉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而生理实验教学又是生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就如何提高生理实验课教学质量,进行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李燕燕 刊期: 2005年第14期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试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提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意见.
作者:王剑锋 刊期: 2005年第14期
充分利用校园网的教学平台,发挥其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已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对本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如何利用校园网辅助解剖学的教学,进行了网上课件的设计和探讨.
作者:魏东明;袁海华;刘志明 刊期: 2005年第14期
内科学是医学院校临床课程的一门主干学科,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医学教育改革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探索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对于培养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近2年来,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于内科学教学中,从中得到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英杰;邢粤兵;马波 刊期: 2005年第14期
自1996年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来,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导致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缺乏统筹管理,致使在中高职衔接中在诸如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看法.
作者:陆怀平;杜娟 刊期: 2005年第14期
主要介绍一些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药物及有良好前景的药物,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
作者:任福泉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提高对以巨幼细胞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消化道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30例以巨幼细胞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原发性胃癌80例、食道癌24例、结肠癌15例、直肠癌8例、肝癌3例)首发症状均呈中/重度贫血,骨髓象均为增生性贫血.结论要重视老年人贫血,对于老年人贫血要全面系统检查,除骨髓检查外,还应常规检查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消化道钡餐透视及淋巴结活检.
作者:张玉芳;吴重阳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中药通心络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益处.方法将136例ACS患者随机单盲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68例和通心络组(常规治疗+通心络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2组均按ACS常规治疗且随诊1年,观察2组抗心绞痛(AP)疗效、心功能改善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通心络组AP症状及心电图改变显著并优于常规治疗组心电图改善,随访1年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通心络组治疗3个月时心功能改善明显,且优于常规治疗纽.结论ACS早期应用通心络有效、安全,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王琳 刊期: 2005年第14期
通过实例探讨教师的不良语言和不良行为(偏爱行为、偏见行为、冷漠行为和体罚行为等)对学生产生的种种消极影响,从而认为教师在工作中应注意遵循的道德原则.
作者:王晓鹃 刊期: 2005年第14期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比中专生更高一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对我们药剂专业而言,我们培养的学生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应能掌握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的需要.所以,高职药学专业培养的应是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实验训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王永江 刊期: 2005年第14期
夜大班学生均属在职就读学生,既要工作又要来学校上课,特别是护理班学生,没有按正常的星期六、星期日休息,故无法保证每周星期六、星期日都来上课,有部分学生出勤率较低,有部分学生有时间也不来上课,所以学习成绩不能以一次考试来决定,而应考虑平时的学习态度.为了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应从下面几方面来考虑.
作者:张清露 刊期: 2005年第14期
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较多.从检验人员的科技素质及与临床医生配合做法、标本质量、检验方案设计3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对如何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提出了建议.
作者:刘文阁 刊期: 2005年第14期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是品德心理结构的四大要素,其中道德认知是道德发展的引导机制,而其核心因素就是提升道德判断能力.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讨论时,应把握适当的技巧和策略,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发展.
作者:蔡磊 刊期: 2005年第14期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实行是我国教育体制逐渐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对传统职业教育僵硬的同一模式培养人才的挑战.为了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培养用人单位满意的应用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也可通过实行学分制,应对目前社会生源不足,中职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的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教与学的僵硬关系,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终达到教学管理人性化,学生学习主动化,教师育人热情化的目的.
作者:麦丽艳木;欧芸;康庄 刊期: 2005年第14期
血型鉴定在临检工作中是一项常用并且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安全输血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实验教学中它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所以要求使用的标准血清在特异性、效价、亲和力等方面都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免发生血型判定错误.
作者:陈景先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心体相关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基因(STK15)在胃癌中的蛋白质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级、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46例胃癌组织中STK15的表达.结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TK15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4%(25/46),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组织(阳性率30%).同时,STK15在T3~T4期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阳性率分别为70%、65%,显著高于T1~T2期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例,但STK15在高、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胃癌中存在STK15蛋白质的高表达,其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相关.STK15的过表达导致的中心体功能异常,在胃癌发病机制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马博;张煦;蒋敏;冯颖 刊期: 2005年第14期
从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引出目前护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进行心理教育;良好心理素质的示范;培养护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帮助护生调节焦虑水平;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增强护生学习的成功体验等,以提高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者:余菊芬;刘书铭 刊期: 2005年第14期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综合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临床工作技能的应用型高等护理专门人才.但目前在学校教学中存在着2个问题:一是时间相对较短,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理论教学时间仅为75周,1996学时,而总课程包括普通公共课6门,专业基础课7门,专业课12门,教学任务繁重,病理学为81学时;二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注重实践工作技能的培养,需要大力加强实践实验教学.
作者:陈海清 刊期: 2005年第14期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高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训练和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中介.
作者:殷佳琳;陈芝海 刊期: 200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