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246
  • 国内刊号:62-1167/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4-8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2005年14期文献
  • 农村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调查与教育

    目的调查分析农村高血压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并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随机对114例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农村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薄弱,影响生存和生活质量.对策多方诸多渠道加大农村健康教育,呼吸全社会关注农村的健康服务.

    作者:喻志英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大中专生对体育教学中体育项目心理倾向调查

    目的深入了解大中专生对体育教学中的项目心理倾向.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汕头卫生学校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育项目心理倾向进行相关调查.结果球类、体操、娱乐休闲和田径类备受学生关注.其中很想学的项目有游泳、滑冰、健身健美、篮球和舞蹈等;较害怕的项目有中长跑、摔跤、跳山羊、跳马、跳箱、短跑等;喜欢的项目有篮球、羽毛球、健身健美、游戏、乒乓球等;讨厌的项目有中长跑、短跑、投掷、跳山羊、跳马、跳箱等.

    作者:翁晓帆;李颖;陈顺捷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在教学管理中深化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试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提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意见.

    作者:王剑锋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浅议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

    自1996年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来,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导致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缺乏统筹管理,致使在中高职衔接中在诸如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看法.

    作者:陆怀平;杜娟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高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训练和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中介.

    作者:殷佳琳;陈芝海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关于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的思考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达到五年制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应进行教学计划的改革,使基础课与临床课教学相衔接;着手实用教材的建设,编写临床适用性较强的高职教材;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中医诊疗技能.

    作者:简亚平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改进成人大专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方法的尝试

    在成人大专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如何密切结合成年人的学习特点,改进药理学教学工作,提高成人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他们的实际工作技能,在这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作者:郭进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合作学习理论在机能实验课中的运用与体会

    介绍合作学习理论在机能实验课中的运用与体会.

    作者:周艳芳;黄培春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图式阅读理论对改进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图式阅读理论把传统的阅读观念、心理学观点和一些全新的认知心理学、语言学以及人工智能理论融合起来,利用图式阅读理论提高英语阅读效率.

    作者:马东霞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学生的心理负荷与课堂质量

    从体育教学的实践来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调节课堂的内容、形式、方法、组织、练习等,会对学生的心理机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这就是体育的心理负荷.

    作者:王学增;张金生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关于卫生职业教育如何适应产业化要求的思考

    简要探讨了卫生职业教育如何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适应教育产业化的要求;卫生职业院校应当建立市场意识,根据市场的需要确定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还要树立品牌意识和服务意识,以提高其竞争能力.

    作者:秦红兵;杨朝晔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通过实例探讨教师的不良语言和不良行为(偏爱行为、偏见行为、冷漠行为和体罚行为等)对学生产生的种种消极影响,从而认为教师在工作中应注意遵循的道德原则.

    作者:王晓鹃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浅谈学习型图书馆

    阐述了建立学习型图书馆的理论基础、具体措施以及重要意义.

    作者:钟晓莉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寓导乐陪伴分娩于产科实习

    学生在产科实习期间,应在教师直接指导下,正确观察、处理分娩全过程并参与手术操作,这是产科实习中要求掌握的重点.

    作者:黄星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实验教学的探讨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综合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临床工作技能的应用型高等护理专门人才.但目前在学校教学中存在着2个问题:一是时间相对较短,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理论教学时间仅为75周,1996学时,而总课程包括普通公共课6门,专业基础课7门,专业课12门,教学任务繁重,病理学为81学时;二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注重实践工作技能的培养,需要大力加强实践实验教学.

    作者:陈海清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比中专生更高一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对我们药剂专业而言,我们培养的学生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应能掌握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的需要.所以,高职药学专业培养的应是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实验训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王永江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浅谈生理实验教学改革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而生理实验教学又是生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就如何提高生理实验课教学质量,进行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李燕燕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益保康软胶囊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毒性试验了解益保康软胶囊的安全性.方法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天喂养试验.结果益保康软胶囊小鼠经口急性毒性为无毒级,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天喂养试验未发现明显毒性作用.结论益保康软胶囊无毒性作用.

    作者:李雪萍;郭红云;唐清秀;梁涛;胡清荣;张永东;高波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口腔麻醉实验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介绍了武汉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开展口腔麻醉实验中存在的7种问题及应对策略.

    作者:凌刚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利用人源性血管紧张素Ⅱ构建大鼠心肌肥大模型的方法

    目的利用微渗透泵皮下埋植方法建立在体心肌肥大模型.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5只):皮下埋植仅含0.9%生理盐水的ALZET微渗透泵;(2)处理组(5只):皮下埋植含有血管紧张素Ⅱ+0.9%生理盐水的ALZET微渗透泵.采用称量SD大鼠体重、心脏重量、左室重量并计算心脏重量/体重和左室重量/体重来鉴定心肌肥大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结果对照组SD大鼠心脏重量为(525.6±5.6)mg,处理组SD大鼠心脏重量明显增加(605.8±10.7)mg,P<0.05;左室重量/体重对照组(2.62±0.09)%,而处理组则显著升高(3.45±0.14)%,P<0.05;结论用AngⅡ以700ng/(kg·day)剂量持续给药7天,可有效诱导SD大鼠心肌肥大的出现,特别是左室肥大明显.

    作者:郑凌云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目标教学法在带教护生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提高实习护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实习更具明确性和方向性.方法护理带教将目标教学法应用到护生实习教学中去.经过实验结果表明:83.3%的实习生认为目标教学法对实习有帮助,12.7%认为帮助不明显.结论目标教学法有助于教学双方发挥共同导向、标准、激励、沟通功能,提高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实习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郭冰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宫内肠套叠导致新生儿肠闭锁病因与治疗

    目的探讨宫内肠套叠致肠闲锁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切除闭锁近远端肠管适当长度,纵形切开远端肠管系膜缘的适当长度,使其呈斜面,与近端肠管的直径相等,用5~0可吸收线,近远端端端全层吻合.结果患儿均行单层肠管吻术,术后2周痊愈出院.结论宫内肠套叠是肠闭锁的原因之一,肠管单层吻合术治疗肠闭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健;赵玉元;蒋敏;侯大为;高明太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28例肝脏肿物的手术治疗

    肝脏切除手术是腹部外科较为复杂的手术之一.随着科技进步,肝脏切除手术取得了巨大进展.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我科行肝脏切除手术28例,疗效满意.现予报告并浅谈体会和同道们商榷.

    作者:杨伟林;曹农;陈昊;李玉民;周文策;侯旭东;薛左良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心理行为干预在肾穿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在肾脏穿刺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施心理行为干预的患者为研究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焦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焦虑(P<0.005)、术后并发症(P<0.01)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手术成功率(P<0.05)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在肾脏穿刺术患者护理中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徐永红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对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因素的分析

    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较多.从检验人员的科技素质及与临床医生配合做法、标本质量、检验方案设计3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对如何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提出了建议.

    作者:刘文阁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母婴的损伤程度.方法对196例剖宫产产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111例设改良组,用新式剖宫产术式85例设对照组,进行多项指标观察比较.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方法更简单,损伤小,恢复快.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易掌握,值得基层推广.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安体舒通对急性前壁心梗左室纤维化抑制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前壁心梗患者服用安体舒通后血浆Ⅲ型前胶原(PⅢNP)浓度.方法入院后(9±1)天及发病后3月、6月和12月分别测定血浆PⅢNP浓度,结果入院后(9±1)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PⅢNP浓度无明显差异,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但3月、6月和12月后比较其浓度进行性降低,且对照组高于治疗组.结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抑制急性前壁心梗左室纤维化.

    作者:张立平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应用通心络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中药通心络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益处.方法将136例ACS患者随机单盲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68例和通心络组(常规治疗+通心络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2组均按ACS常规治疗且随诊1年,观察2组抗心绞痛(AP)疗效、心功能改善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通心络组AP症状及心电图改变显著并优于常规治疗组心电图改善,随访1年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通心络组治疗3个月时心功能改善明显,且优于常规治疗纽.结论ACS早期应用通心络有效、安全,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王琳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以巨幼细胞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消化道肿瘤130例报告

    目的提高对以巨幼细胞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消化道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30例以巨幼细胞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原发性胃癌80例、食道癌24例、结肠癌15例、直肠癌8例、肝癌3例)首发症状均呈中/重度贫血,骨髓象均为增生性贫血.结论要重视老年人贫血,对于老年人贫血要全面系统检查,除骨髓检查外,还应常规检查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消化道钡餐透视及淋巴结活检.

    作者:张玉芳;吴重阳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中心体相关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基因在胃癌中的过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中心体相关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基因(STK15)在胃癌中的蛋白质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级、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46例胃癌组织中STK15的表达.结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TK15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4%(25/46),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组织(阳性率30%).同时,STK15在T3~T4期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阳性率分别为70%、65%,显著高于T1~T2期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例,但STK15在高、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胃癌中存在STK15蛋白质的高表达,其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相关.STK15的过表达导致的中心体功能异常,在胃癌发病机制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马博;张煦;蒋敏;冯颖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护理

    我们对本校附属医院2003年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进行了观察、了解,将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归纳,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均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全恩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室性心律失常2例

    临床工作中遇到2例以咳嗽为主的室性心律失常,现报道如下.1病例(1)患者,男,45岁,因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半年就诊,患者曾在多处就诊,做胸透及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给予对症治疗无效.

    作者:陈青枝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人造真皮瓣在隆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造真皮辩在隆鼻术中的应用.方法将人造真皮瓣固定于L型固体硅橡胶鼻假体的鼻尖部,以此作为隆鼻的填充材料来增加鼻梁鼻尖的高度.结果12例患者鼻梁鼻尖抬高明显,效果满意.其中5例再次隆鼻的患者鼻尖皮肤未出现异常.结论将人造真皮应用于隆鼻,是对传统隆鼻术的改进.人造真皮是一种理想的新型的美容整形材料.

    作者:陈文莉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中医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现状

    收集自1994年以来,有关下肢静脉曲张中医药治疗情况,分别从病因病机认识和临床治疗等方面作了综述,并简单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作者:吴文华;雷鸣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尹锡泰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几年来跟随导师尹锡泰上中医门诊经常接诊一些皮肤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他对皮肤病的看法与治疗验案略数几例,意在说明突出中医特色治疗皮肤病是大有作为而不可忽视的.

    作者:尹少兰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加减八珍汤对宫颈癌放疗增敏作用临床观察体会

    目的观察中药加减八珍汤在宫颈癌放疗增敏方面的功效.方法将51例宫颈癌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中药加放疗(观察组28例),另一组为单纯放疗(对照组23例).2组外照射总剂量4.5~6周44~48Gy,每次180~200cGy,每周5次.192Ir腔内放疗总剂量4~8周24~30Gy.观察组自放疗开始服用加减八珍汤.了解2组肿瘤消退率及患者全身状况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26例(93%),全身状况改善28例(100%);对照纽CR+PR 12例(52%),全身状况改善15例(6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加减八珍汤对宫颈癌放疗有增敏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作者:刘爱荣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人标准血清的质量控制及保存方法

    血型鉴定在临检工作中是一项常用并且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安全输血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实验教学中它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所以要求使用的标准血清在特异性、效价、亲和力等方面都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免发生血型判定错误.

    作者:陈景先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近况

    主要介绍一些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药物及有良好前景的药物,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

    作者:任福泉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艾迪注射液在肿瘤化疗中的免疫调节及减轻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在肿瘤化疗中的免疫调节及减轻毒副作用.方法应用艾迪注射液加化疗及单纯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的T细胞亚群变化和减轻化疗毒副作用的对照比较.结果加艾迪注射液治疗组较单纯化疗组T细胞亚群各值下降不明显(P>0.05),化疗药物毒副反应明显减轻.结论艾迪注射液加化疗时对消化道肿瘤术后不但可改善化疗所致的免疫抑制,同时可减轻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赵鹏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临床使用抗菌素与真菌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标本中真菌的分离情况以及发生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3年度微生物学检查结果中真菌的分离以及感染患者的基本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度全年微生物学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细菌、真菌1499株,其中真菌438株,占29.2%,在我院病原类型的构成中仅次于革兰阴性杆菌之后列第2位;白色念珠菌为主要致病菌.年龄60岁以上、基础疾病严重、抗菌药物滥用、激素及化疗、侵入性操作等是导致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真菌感染,特别是医院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临床医务人员教育,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重视病原学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真菌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立立;齐海燕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出血性脑梗死45例临床分析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是脑缺血性卒死后因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出血.随着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广泛应用及溶栓和抗凝药的普遍使用,对其认识日益深刻.我院2002~2004年共收治脑梗死423例,其中HI45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定安;高俊丽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模拟教学法对护生操作效果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培养更贴近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护理人才的教学方法,提高护生动手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护生在针对不同操作对象时的主观意愿及心理反应.结果模拟教学法在培养护生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自信心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模拟教学法更有利于护生更快地适应社会对护士德艺双馨的要求.

    作者:田建丽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与国际接轨深化护理教育的改革

    世界性护理人才的缺乏,为我国护理人才的输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目前我国培养出来的护士,与国内外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尚有较大的差距.只有从护理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设置的整合,增加相关人文学科,调整教学安排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既符合国际标准又适应本土护理行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护理人才.

    作者:贾励勤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护士群体的人际关系剖析

    对护士群体的人际交往进行剖析,阐述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在临床中的意义.分析:(1)影响护患交往的因素和应对措施;(2)护士与患者亲属如何相处;(3)医护合作;(4)护理群体内部人际交往的原则.

    作者:路园园;韩晓娟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护理义工活动对中专护生影响的探讨

    为了解护理义工活动对中专护生的影响,我们对江西省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原江西省卫生学校)护理、助产专业学生从专业情感、认知能力、理论成绩、操作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护理义工活动对中专护生在学习动机、理论基础水平、实际动手能力、心理素质和临床思维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但在护理义工活动的组织安排、信息反馈上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作者:戚雯琰;赵国琴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谈人文护理与护士人文素养的丰富

    1977年,恩格尔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对人类医学更为理性和全面的认识.护理学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化的实践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就是护理人文关怀[1].

    作者:段丽琴;陈秀华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护理专业形体教学初探

    在护理专业开展形体训练是促进护士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上好引导课,提高学生认识,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科学评估,促进提高等措施达到形体教学目的.

    作者:李秋平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实行学分制的可行性探讨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实行是我国教育体制逐渐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对传统职业教育僵硬的同一模式培养人才的挑战.为了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培养用人单位满意的应用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也可通过实行学分制,应对目前社会生源不足,中职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的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教与学的僵硬关系,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终达到教学管理人性化,学生学习主动化,教师育人热情化的目的.

    作者:麦丽艳木;欧芸;康庄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对广东省化学技能考试的思考

    对广东省化学技能考试的考核内容、实施方法、意义作了介绍,并对实施过程的一些问题,如考题的难度与时间、中职学校的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理论知识对实验操作的影响、考官因素对评分的影响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作者:陈衍中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浅谈夜大班学生成绩总评计分方法

    夜大班学生均属在职就读学生,既要工作又要来学校上课,特别是护理班学生,没有按正常的星期六、星期日休息,故无法保证每周星期六、星期日都来上课,有部分学生出勤率较低,有部分学生有时间也不来上课,所以学习成绩不能以一次考试来决定,而应考虑平时的学习态度.为了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应从下面几方面来考虑.

    作者:张清露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重视财务分析加强学校财务管理

    学校财务分析,是指运用计划、财务报表、统计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对学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活动进程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进行总结,作出正确评价的一种专门方法.它是在市场经济和条件下,对学校的经费来源和运用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使用,以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田巧芬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内科学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与思考

    内科学是医学院校临床课程的一门主干学科,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医学教育改革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探索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对于培养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近2年来,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于内科学教学中,从中得到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英杰;邢粤兵;马波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网络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技术给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加强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整合设计势在必行.通过对病理学教学中运用网络与否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运用网络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明显帮助.

    作者:袁锦玉;杜新光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解剖学校园网网页课件的设计

    充分利用校园网的教学平台,发挥其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已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对本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如何利用校园网辅助解剖学的教学,进行了网上课件的设计和探讨.

    作者:魏东明;袁海华;刘志明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外科护理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研究

    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使多媒体的交互智能性、媒体融合性和信息扩张性优势与外科动手实践有机地相结合,从而促进外科护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解自行设计的外科护理学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使用后的效果,对2个情况基本相同的学习小组,交叉进行外科护理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结果表明,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效果显著.

    作者:唐健宏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护士轮转培训规范化管理探讨

    为提高护士毕业后教育轮转培训效果,探索护士轮转培训规范化管理模式,对培训目标、计划、内容、考核标准和执行方式实施统一规范,为培训对象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增强了其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培训效果的提高.

    作者:路新爱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护患关系不和谐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通过对护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调查,分析新形势下护患关系不和谐的成因,针对护理过程缺乏人文关怀、病人医疗消费服务要求及就医期望值过高等问题,提出促进护惠关系和谐发展的意见,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自我保健、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的需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李思霞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浅论人格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和谐、健康的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崇高的道德品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完善的智能体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身体素质,成为能够担当起时代重任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必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文明的生活方式,开放的国际意识,健全的人格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必然具备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积极的实践能力.因此,就实质而言,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其核心或关键就是人格教育.

    作者:康逢民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讨论法在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中的实践运用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是品德心理结构的四大要素,其中道德认知是道德发展的引导机制,而其核心因素就是提升道德判断能力.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讨论时,应把握适当的技巧和策略,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发展.

    作者:蔡磊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课堂教学中对护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从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引出目前护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进行心理教育;良好心理素质的示范;培养护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帮助护生调节焦虑水平;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增强护生学习的成功体验等,以提高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者:余菊芬;刘书铭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如何正确对待有生理缺陷学生的心理问题

    就读在普通学校的有生理缺陷的学生,由于教师的不慎重,容易导致这些学生产生心理疾病,希望教育者用爱心,给予有生理缺陷的学生正确的教育和热忱的关爱.

    作者:赵玉萍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正视困难谋发展干事创业求跨越

    我校地处白龙江畔,位于陇南市武都区城东约8公里处.其前身是始建于1905年的北京看护学堂,后改为北京通县卫校,于1970年整校搬迁到陇南,学校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54人,本专科以上学历92人,在校学生1 600余人.

    作者:陈碧强 刊期: 200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