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碳酸盐透析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考察

王志芬

关键词:碳酸盐透析液, 制备, 稳定性, 考察
摘要:目的 探讨碳酸盐透析液的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稳定性考察.方法 选择3批相同条件下配制的A液和B液进行留样观察,于配置当天及隔天测定其细菌茵落数和pH值,测定B液的碳酸氢钠、氯化钠浓度.结果 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A液的质量指标在7 d内几乎没有变化,B液则有一定变化,但在7 d内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 A液和B液配制分装后,在l周内使用符合质量要求.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克肟分散片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头孢克肟分散片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150 mm×6.0 mm,5 μm),氢氧化四丁铵-乙腈(340:15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头孢克肟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140~0.280 mg/mL(r=0.9999),平均回收率99.8%,RSD=0.20%(n=9).结论 HPLC法柱效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头孢克肟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沈健;周建国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中药专利申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提出我国中药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方法 阐述现行中药专利申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研究并总结经验.结果 与结论 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中药专利保护,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中药专利保护的法律法规,大力培养专业人员.

    作者:夏莹;冯国忠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旋光法测定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半成品的含量

    目的 研究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半成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旋光法.结果 线性回归方程为α=3.6881C-0.067l(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0.46%(n=5).结论 旋光法操作简单、测定快速、结果准确,可-应用于生产过程中注射液含量的控制.

    作者:任蓓霞;刘凤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药品市场发展之我见

    该文通过对我国药品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发展我国药品市场的见解.

    作者:戴宇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我国医疗救助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 探索我国近年来有关医疗救助文献的现状、特点与发展方向.方法 在CNKI上精确检索出相关文献,并从内容、作者和期刊3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8-2007年在CNKI上有关医疗救助的文献共有l 242篇,根据内容精减后为364篇;364篇文献按内容分为6类,有34位作者形成了医疗救助的核心作者群,<中国卫生经济>等5种期刊为医疗救助的核心期刊.结论 目前我国对医疗救助的研究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不平衡,政府部门与医院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惠民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

    作者:马爱霞;吴抒艺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复方生化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筛选复方生化颗粒剂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表,考察不同因素对药材中总黄酮以及皂苷类含量的影响,优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提取工艺的佳条件为30 min/次,提取3次,加水量7倍量/次.结论 应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工艺,可以节省试验次数,并且筛选的佳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维生素C注射液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 考察维生素C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地嗪钠含量.结果 室温下配伍液6 h内外观、pH值、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维生素C注射液在室温下6 h内对头孢地嗪钠稳定性无影响.

    作者:Yang Wenqing;孙梁燕;Xu Yongjun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绞股蓝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绞股蓝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近况.方法 时目前绞股蓝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结果 绞股蓝对多种脏器有保护作用,临床应用广泛.结论 绞股蓝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作者:谢爱泽;高雅;张可锋;邹登峰;陈素一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近lO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在庆大霉素、小诺霉素等9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建琴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145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研究

    目的 调查2005-2007年医院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14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占临床分离不动杆菌的93.5%(145/155),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呋辛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69.2%,66.2%,62.2%和58.5%,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74.4%,56.7%,47.7%和100%.结论 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具有高效的抗鲍曼不动杆茵活性,亚胺培南是目前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有效的药物.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对选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作者:侯宝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微生物菌种的使用、保存和管理

    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要求对药品的无菌检查和微生物检查进行方法学验证,规定所用的试验菌种菌龄不得超过5代.菌种的纯度、活性、变异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因此,菌种的正确使用及管理尤为重要.该文对菌种的使用、保存及管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秋菲;党琳琳;张芹;周志云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碳酸盐透析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考察

    目的 探讨碳酸盐透析液的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稳定性考察.方法 选择3批相同条件下配制的A液和B液进行留样观察,于配置当天及隔天测定其细菌茵落数和pH值,测定B液的碳酸氢钠、氯化钠浓度.结果 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A液的质量指标在7 d内几乎没有变化,B液则有一定变化,但在7 d内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 A液和B液配制分装后,在l周内使用符合质量要求.

    作者:王志芬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消炎灵胶囊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探讨牛黄消炎灵胶囊的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Alhech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3:56:1),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20.01~100.0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5%,RSD为0.92%(n=6).结论 HPLC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牛黄消炎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连军;Feng Yanhua;杨金云;Mao Huifang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薄层色谱法鉴别磺啶冰黄片中的贝斯素

    目的 建立磺啶冰黄片中贝斯素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 对处方中的人工牛黄成分贝斯素进行定性鉴别,并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 在薄层色谱上鉴别出人工牛黄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无干扰.结论 建立的方法专属耐用,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刘译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中药联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78例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5年来门诊治疗的7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自拟排石汤联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平均排石时间为5 d,总排石率达96.15%.结论 中药联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安全易行.

    作者:张凤玲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莪术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莪术挥发油提取工艺,探索缩短蒸馏时间的方法.方法 以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考察药材粉碎度、加水量、蒸馏时问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进一步优化工艺条件.结果 药材粉碎度、加水量、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出率均有显著性影响,佳提取工艺条件为20目以下莪术粉、药:水(1:20)、提取时间4 h.结论 莪术适当粉碎并提高加水量,可提高挥发油提取率,并缩短蒸馏时间.

    作者:朱晓玲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思考

    该文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要面对市场合理配置资源、搞活经营、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主张.

    作者:王大刚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植物药标准提取物的特点分析

    该文结合银杏叶标准提取物和贯叶连翘标准提取物的现行出口标准实例,阐述了植物药标准提取物内涵和特点,为准确理解标准提取物的概念和科学制订植物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提供有益的参考,以促进中药现代化并走向国际市场.

    作者:何文斐;郜嵩;黄可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三氯甲烷超声提取,通过中性氧化铝柱,依次以三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洗脱.色谱柱以氨基键合硅胶为填充荆(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05nm柱温30℃.结果 苦参碱进样量在0.102 l~4.082u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氧化苦参碱进样量在0.194 3~3.88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均在99%以上.结论 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可作为山豆根药材质量控制的含量检测方法.

    作者:袁祥慧;Li Xulun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前胡及其混淆品石防风的鉴别

    目的 鉴别前胡及其混淆品石防风.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及液相色谱等鉴别方法.结果 前胡与其混淆品石防风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液相色谱均有差异.结论 所采用的鉴别方法,能客观准确地区分前胡和石防风.

    作者:周燕 刊期: 2008年第1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