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临床药学研究面临的挑战

刘琼辉

关键词:中药临床学, 研究现状, 挑战
摘要:中药临床药学在遵循中医药理论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医中药,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笔者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培氟沙星与维生素C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培氟沙星与维生素C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在4℃,25℃,38℃下,于0~8 h内考察配伍液的性状及pH值变化;在室温条件下,于0~8 h内采用等吸收波长消去法分别考察培氟沙星与维生素C在配伍前后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在4℃,25℃,38℃下,0~8 h内培氟沙星和维生素C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pH值、外观、颜色无明显变化;在25℃下,0~8 h内培氟沙星与维生素C在配伍体系中的含量也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培氟沙星与维生素C可以配伍.

    作者:范尚坦;李金兰;黄春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浅谈药学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探讨药学信息的收集、利用和管理,根据现有网络药学信息资源,推介部分中文、外文、全文药学文献检索数据库,指出数据挖掘技术的学习研究和医院药学信息的管理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刘全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试论市场竞争形势下的药品包装

    分析我国医药企业产品包装意识落后的现状,指出企业必须从法律、质量、成本、设计等方面提高药品的包装意识,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作者:万纳赛;顾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护士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分析医院护士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在护理人员中加强ADR监测工作的宣传、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是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关键.

    作者:张明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不同等级及不同部位的丹参原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考察

    目的 对不同等级及不同部位的丹参原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进行考察.方法 制备不同等级及不同部位的丹参原药材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 直径越细的丹参中丹参酮ⅡA含量越高,丹参原药材皮部中的丹参酮ⅡA的含量远远高于木部,丹参须中丹参酮ⅡA含量也很高.结论 传统丹参原药材的等级标准和丹参酮ⅡA含量没有相关性,加工原药材时应注意对皮部成分的保护,有必要重新考虑丹参须的药用价值.

    作者:刘蕾;李静怡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对中药汤剂改进的思考

    中药汤剂是几千年来常用的中药剂型,也能体现中医药治疗特色,但其在煎煮、服用、携带等方面的缺陷,严重地制约了中药的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传统汤剂进行改进,有利于继承并发扬中医药特色,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

    作者:陆秀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试析药害事件的法律责任

    对药害事件的法律责任关系进行梳理,分析药品生产者、经营者、医疗机构以及病患者对相应原因引起的药害事件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并对我国药品责任立法提出建议.

    作者:于培明;黄泰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新形势下我国医药商业困难与机遇同在

    分析我国加入WTO后和医药卫生改革不断深化中医药商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机遇,指出我国医药商业发展处于困难与机遇同在的局面,提出医药商业企业应适应医药市场发展的新特点,抓住机遇,树立信心,进行新的战略调整.

    作者:赵博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我国加入WTO五年来医药商业得到长足发展

    通过客观事实的分析和相关数据的对比,从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提高、企业市场竞争意识增强、中国医药国际地位提高、国内经营人才的国际互动等方面,论述我国加入WTO后的5年间,我国医药商业行业得到的长足发展.

    作者:朱长浩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常用中草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成因及临床表现

    目的 综述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成因.方法 归纳和分析近几年公开发表的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文献.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过敏反应为常见.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必须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作者:邱卫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从整体观论中药的疗效

    整体观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历代医家和近代学者多有论述,然就中药之整体观却鲜有论及.笔者从中药的产地、采收时节、加工炮制、药剂制作、服用方法等多方面,对影响中药疗效的诸多因素进行论述,认为只有从整体观出发,综合考虑各个环节,才能确保中药的质量,进而确保中药的疗效.

    作者:余晟岚;覃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羟丙基-β-环糊精增溶难溶性药物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羟丙基-β-环糊精增溶难溶性药物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文献报道,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新型辅料羟丙基-β-环糊精在药物制剂领域已有较普遍的应用和较深入的研究,其特性优良、安全性好、包合方法较多,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难溶性药物的研究.结论 开发和利用这一多功能新辅料,极有可能在药学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刘鄂湖;蔡光明;夏新华;熊晗辉;朱海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多功能薄层层析用紫外检测灯的制作及薄层图谱处理

    目的 制备一种适合基层单位使用的多功能薄层层析用检测灯,并对经此检测灯照相获得的照片进行处理,以获得较为真实的黑白图谱.方法 多功能薄层层析用紫外检测灯包含两根365 nm及两根254 nm紫外灯、两根日光灯,并配以具有两种点样间距的点样孔的灯箱,照相采用透光照相,照片采用Photoshop7.1软件、等高线处理及其他合适的方法处理.结果 层析前的点样易于控制,显色后的照相操作简单、稳定,照片清晰,照片处理后适合黑白打印且更为真实.结论 多功能薄层层析用紫外检测灯制作简单、成本低,适合基层单位推广.

    作者:陈忠东;雷颂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对毒性中药管理的思考

    目的 提高对毒性中药的认识,增强人们安全用药意识.方法 通过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对毒性中药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思考.结果 发现目前对毒性中药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安全隐患较大.结论 应尽快修订有关毒性中药的管理法规,加强监督,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周李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对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自2000年国办发16号文件下发至今已整整7年,国家各有关部、委、办、局做了大量工作,但成效不令人满意.

    作者:中国医药商业协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只要社会各界齐心合力药品市场秩序定会好转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在中国国际医药博览会暨医药高峰论坛上发言认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药品监管工作,支持相关的职能部门正确履行职责.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混料均匀设计法优化辛伐他汀口腔崩解片处方

    目的 优化辛伐他汀口腔崩解片处方.方法 利用混料均匀设计法设计试验方案,对辛伐他汀口腔崩解片处方中的填充剂和崩解剂等主要辅料的用量进行优化.结果 按照优化处方进行压片试验,辛伐他汀口腔崩解片崩解时间和脆碎度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符合性较好,且均符合要求.结论 用混料均匀设计法优化后的辛伐他汀口腔崩解片的处方是可行的.

    作者:安国红;刘明言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从服务利润链看药店营销管理的关键

    通过对服务利润链的分析,揭示药店营销管理的关键,指出我国药店营销管理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加强外部服务创新以提高顾客忠诚度,二是通过加强内部服务质量以提高员工忠诚度.

    作者:孙颖;杨亚明;陈玉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铜离子络合法测定枸橼酸钾溶液的含量

    目的 利用铜离子与枸椽酸钾的络合测定枸橼酸钾溶液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波长为294 nm.结果 枸橼酸钾络合物溶液的质量浓度在1.489 8~3.972 8 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为0.48%(n=3).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可靠.

    作者:陈雅;余汶华;杨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医药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简述电子商务的三种类型和现代物流的三种模式,以及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指出第四方物流是医药电子商务条件下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作者:孟令全;刘艳杰;周莹;徐赞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