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熊燕华;吴雯卿
目的充分显示头颈部动、静脉血管,并增强其柔韧性和实用性.方法从双侧颈总动脉、颈内静脉插管,逐一结扎椎动脉及肉眼可见的细小动、静脉,同时用棉花加压填塞椎管断端,再灌注不同颜色的填充剂.结果经此法制作的标本,动、静脉干铸型饱满,末梢细微,色泽艳丽,特别是静脉铸型更加完美.结论采用此法行头颈部血管铸型,不但使头颈部动、静脉成型精细美观、柔韧性好、支撑力强,而且大大地提高了人体解剖学教学标本的利用率和临床指导的实用率.
作者:夏佳华;王湘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护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同时逐渐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临床工作的复杂性、护生对医院工作不够了解以及护生自身素质的局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实习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督导措施,帮助护生顺利、圆满地完成实习任务.由于在临床上护理带教教师除了带教工作,还要担负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管理实习生.为了更好地管理实习生,学校特别派出专职教师担任实习督导员,到有关医院从事实习护生的管理工作.
作者:杨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审美教育寓于基础护理教学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把学校2004级345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作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堂讲授护理理论后,在实验室按演示→练习→指导程序练习技能操作;实验组采用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每一个环节制订教学目标并融入护理审美教育.结果经u检验,2组学生基础护理理论成绩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技能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为个人准备、物品准备与整理、动作规范、熟练流畅、沟通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把护理审美教育寓于基础护理教学中能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操作水平,尤其对培养护士良好职业素质有显著促进作用.
作者:滑卉坤;周燕;郭丽霞;孙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迅速完成显微镜操作是显微镜操作熟练程度的体现,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懂得显微镜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但往往还不能做到非常熟练.探讨要迅速完成显微镜操作所要做到的3件事:调节好显微镜的光线;调整好标本在载物台上的位置;调准焦距.只有做好这3件事,才能迅速完成显微镜操作.
作者:王坚毅;潘如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然而,当我们重视并突出班级的组织特性,遵循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按照各层组织的实践模式来落实班级教育时,班主任的角色就很容易被窄化为管理者.通过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建立班级规范体系,充分依靠学生来实施班级管理,组织班级活动,以求履行班主任职责也就在情理之中.
作者:王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考察赭朴九味润燥颗粒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加速试验、长期试验和光加速试验,分别对性状、粒度、干燥失重、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5个检测项目进行比较.结果在试验期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但光加速试验大黄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赭朴九味润燥颗粒的稳定性良好,但应采用密封遮光包装.
作者:陈惠玲;贺殿;贾忠;杨建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解决阳性标本来源困难的问题,并节约实验经费.方法用牙膏液代替胶乳试剂,用硫酸铝钾液代替阳性血清,模拟类风湿因子乳凝试验和抗O乳凝试验.结果牙膏液与硫酸铝钾液出现明显的凝集颗粒.结论本法可作为类风湿因子检测和抗O乳凝试验这2项教学实验的替代方法,既简便又经济.
作者:陈惠业;苏盛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有RTI症状的就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 667名16~49岁已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有关数据用SPSS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自觉症状出现率为67.1%,就医率为25.6%.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终引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民族、妇女及其丈夫文化程度、妇女及其丈夫是否接受生殖健康知识培训、卫生知识了解程度等.结论妇女对生殖道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有RTI症状的就医率低,应加强对育龄妇女和男性的生殖健康教育,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杜蔚云;吕阳;张文辉;周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髂内动脉分支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并栓塞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31例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髂内动脉靶分支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和栓塞.结果3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CR3例,PR15例,SD10例,PD3例,总有效率(CR+PR)为58.1%(18/31);半年存活31例(100.0%),1年存活30例(96.8%),2年存活21例(67.7%),3年存活16例(51.6%).结论髂内动脉分支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杜富会;王文辉;王世杰;李雷;田晓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近亲婚配及后代遗传效应是人类遗传学和优生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近亲婚配及后代的健康状况是提高人口质量和制定优生法规的重要依据.我们于2002年暑假首次对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乡、清水乡、查汗都斯乡和河北新村的撒拉族近亲婚配夫妇及其子女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冶福云;马齐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对低水平的C反应蛋白(CRP)的精确测定;是一种在急性炎症患者血液中出现的可结合肺炎链球菌荚膜C-多糖的蛋白质,由5个多肽链亚基以非共价键形式结合形成的盘形多聚体;是在炎症、组织损伤或感染时由肝脏产生的急性蛋白;是血液中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hs-CRP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因子,可以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我们测定了正常人群、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AMI)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AMI恢复期)患者血中CRP和hs-CRP含量的变化,并进行观察用作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进凡;黄仕君;柳渊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53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吗丁啉、普瑞博思片治疗.结果治疗组胃部胀满不适、恶心、呕吐、嗳气、乏力、消瘦等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仅为7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胃肠植物神经病变常见的症状.临床表现为慢性胃炎、胃弛缓与胃潴留.典型症状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体检可见胃区胀满,可闻及振水音.X线检查显示胃肠蠕动减慢、减弱,胃扩张或弛缓,排空延迟,幽门开放等征象.用中药辨证治疗,对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促进胃排空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叶军;郭进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实验以独特的直观性、形象性、新颖性和多变性吸引着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需要,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实验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方法、态度、观点和思想意识.
作者:陈建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班级管理的效能与效益是实现学校管理整体效益的基础.班级管理的效能与效益直接的表现是班级学生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和班级组织的进一步成熟,这正是学校管理育人的基本追求.班级的发展是贯穿学生在校受教育的与时俱进的过程.它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现就构建班级的评价机制作些分析.
作者:奚树良;欧阳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研究从痤疮患者皮肤分离出的细菌,用金克痤胶囊做体外抗菌试验,药效学指标是依据上述细菌在皮脂腺繁殖引起发炎或化脓的机理设计的.结果金克痤胶囊对金葡菌的MIC和MBC分别为31.25mg/ml和250.00mg/ml;对白葡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5.62mg/ml和31.25mg/ml;对丙酸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62.50 mg/ml和250.00mg/ml.
作者:汪浩;王剑;杨卫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学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保证.采用量化考核评价的方法择优录用本科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充分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
作者:卓庆安;许练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少年时期正值人的生理、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但自制力较弱.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商品经济的发展,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更受到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并且就业的不公平使学生认为学习无用,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
作者:刘玉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分析当前国内护理教育的状况及面临的形势,结合学校实际,提出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通过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人文精神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实现培养具有较高的科学人文素养、实践技能强、国内外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适合国内外卫生市场需求的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宋国华;王建国;陈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要提高教学质量,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制度管理、学生评教、干部评教、督导评教、同行评教等综合计分,构建起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评估系统,对形成稳定的教学秩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作者:马骥;耿杰;勾丽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病理学是医学的一门形态学课程,多媒体技术可对其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在病理学多媒体教学中应做好师生的互动: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将教学导向深入;进行换位思考,师生共同研讨;以双向反馈实现师生的交流与和谐;借助多媒体电脑网络,实现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突破,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闵静;张晶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