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血宁胶囊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256例临床观察

梅劼;吴丽春

关键词:药物流产, 出血, 宫血宁胶囊,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早孕妇女服用宫血宁胶囊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256例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A组,84例,服安慰剂),宫血宁胶囊1组(B组,86例,第1天服米非司酮前3 h口服宫血宁胶囊2粒,3次/d,共9 d),宫血宁胶囊2组(C组,86例,服米索前列醇3 h后口服宫血宁胶囊,用法同B组).结果 在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方面,B组和C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1或0.05),B组的出血量低于C组(P<0.05),B组的出血时间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14 d B超监测宫腔图像正常者B组和C组均高于A组(P<0.01).结论 宫血宁胶囊可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推荐第1天服用米非司酮前3 h即开始服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癫痫持续状态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临床分析

    目的 明确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机制,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提高癫痫持续状态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治愈率.方法 对1995-2004年的126例癫痫患者中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控制癫痫,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大多数患者病情好转.结论 尽管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病急,进展迅速,如果能早期诊断,进行积极恰当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病情是可以控制的.

    作者:周荣福;郑超;黄效东;马书明;陈明锐;崔延国;冯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抑瘤肽注射液的研制及其抑瘤作用研究

    目的 研制抑瘤肽注射液.方法 采用生化方法从乳猪肝中提取可溶性胶原,经胃蛋白酶水解后制成抑瘤肽注射液,同时拟订质量标准并进行检验;观察抑瘤肽注射液对荷瘤昆明小鼠HepA肝瘤和S180纤维肉瘤及小鼠体内肝癌H22移植瘤的影响.结果 抑瘤肽注射液生产工艺路线合理,质量达到拟订标准.抑瘤肽注射液能明显抑制HepA肝瘤生长,25,50,100,200 mg/(kg·d)的抑制率分别为43.26%,55.06%,74.71%,40.47%;对于荷瘤小鼠S180纤维肉瘤,25,50,100 mg/(kg·d)的抑制率分别为53.87%,76.53%,58.20%,而阿霉素阳性对照组[2 mg/(kg·d)]的抑制率为62.41%;对小鼠体内肝癌H22移植瘤生长的抑制呈剂量相关性,50,100,200 mg/(kg·d)的抑制率分别为48.1%,60.0%,74.8%,而卡铂阳性对照组[20 mg/(kg·d)]的抑制率为63.7%.结论 制备出的抑瘤肽注射液合格,且适合于大规模生产,能明显地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

    作者:邹晓军;廖汉雄;王耐勤;杨联萍;刘彤;邹清雁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谷胱甘肽的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国内近年来公开报道的谷胱甘肽的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谷胱甘肽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和血液系统反应等.结论 临床医生应重视谷胱甘肽的不良反应,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黄玉斌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治疗晚期大肠癌35例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L-OHP)、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联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5例晚期大肠癌用L-OHP 13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GS)500 mL静脉滴注2~5 h,第1天;CF 100 mg/m2,第~5天;5-FU 500 mg/m2,第1~5天.同时予对症支持治疗,每3周重复用药,每例至少完成3个周期.结果 35例共完成123个化疗周期,每例平均3.5个周期,均可评价临床疗效.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4例,有效(CR+PR)率为48.6%;初治24例中,CR 3例,PR 10例,有效率为54.2%;复治11例中,PR 4例,无CR,有效率为36.4%.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腹泻、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脉管炎,一般在Ⅰ~Ⅱ度.结论 L-OHP联合5-FU,CF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均可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可作为一种供选择方案.

    作者:吴福道;邓国忠;伍显庭;方向东;桂金川;宋红梅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6例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THR治疗成人DDH 26例30髋,年龄29~55岁,平均46岁.结果 随访10~80个月,患髋功能基本正常,行走无疼痛,Harris评分平均82分.结论 THR是治疗成人DDH的有效方法.

    作者:韩小松;向柄彦;邓江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1~4月每月连续7 d的儿科门诊处方,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处方占统计处方的52.78%,共使用10类36个品种;头孢菌素类应用频率高(50.25%),其次是其他β-内酰胺类(16.74%)、林可霉素类(12.36%);联合用药占抗菌药物处方的33.53%;用药频度(DDDs)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有2种药物利用指数(DUI)>1.0.结论 医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广谱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大,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和培训,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陆彩虹;叶圣春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蛇胆川贝液中牛磺胆酸含量

    目的 建立以薄层扫描法测定蛇胆川贝液中牛磺胆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固定相为硅胶G加0.5%羧甲基纤维素钠(1∶2.5)所制备的薄层板,显色剂为10%磷钼酸乙醇溶液,展开剂为氯仿-异丙醇-冰醋酸-水(25∶30∶4∶1),检测波长为623 nm.扫描方式为单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光源钨灯,线性参数SX=3,振幅为10,背景校正.结果 牛磺胆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6%,RSD为1.89%,线性范围是0.25~2.5 mg/mL(r=0.991 9).结论 薄层扫描法测定蛇胆川贝液中牛磺胆酸的含量,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合工业生产中的快速检验.

    作者:黎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妥英钠片的含量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苯妥英钠片中苯妥英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 苯妥英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RSD=0.71%(n=9),进样质量浓度在10~3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0.999 9,n=6).结论 RP-HPLC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贾首时;张连成;刘峰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安乐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安乐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安乐片中柴胡、钩藤、首乌藤、甘草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川芎及当归的共有成分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柴胡、钩藤、首乌藤、甘草;阿魏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8.84%,RSD为0.88%.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安乐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唐勇;周春菊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常见抗感冒类药物真伪快速鉴别方法

    目的 建立抗感冒类药物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 将颜色反应和薄层色谱方法相结合,建立快速鉴别系统.结果 正品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色谱在同一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该方法使用的仪器设备简单、样品消耗量小、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操作安全,尤其适合基层工作的需要.

    作者:王霞英;张学良;马月琴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促孕方Ⅲ号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促孕方Ⅲ号治疗高催乳素血症(HPRL)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HPRL患者190例,将其中特发性HPRL128例随机分A1和A2组,将其中垂体PRL腺瘤62例随机分B1,B2和B3组,观察各组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PRL水平、停药随访3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 A1与A2组复发率差异显著(P<0.05),B2与B3组治愈率、复发率差异显著(P<0.05),各组治疗前后PRL激素水平差异均显著(P<0.05或P<0.01).结论 促孕方Ⅲ号能抑制血PRL激素的分泌,并减少HPRL的复发,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彭少芳;谢孜;林晓芬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吡柔比星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34例

    目的 观察吡柔比星(THP)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超选择性置管于靶动脉内.采用以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经动脉插管行灌注化疗栓塞,治疗间隔4~6周,共2~3个疗程.结果 34例中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25例,无变化(NC)5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达73.5%;甲胎蛋白(AFP)有20例明显下降,4例稳定,10例略升高;毒副反应为白细胞降低7例(20.6%),血小板减少4例(11.7%),恶心、呕吐15例(44.1%),心电图一过性ST段改变2例(5.8%),脱发1例(2.9%).结论 以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栓塞方案治疗HCC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低.

    作者:宋杰;许虹;唐家强;李兴;周石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复方维生素E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复方维生素E乳膏,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将维生素E、山莨菪碱等药物与乳膏基质制成复方制剂,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的含量.结果 维生素E质量浓度在104.9~839.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7.70%,RSD=0.94%(n=9).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切实可行.

    作者:沈鸿;方子正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2004-2005年我院肾移植患者住院期间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肾移植患者住院期间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移植患者住院期间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对其品种及相关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2004年和2005年肾移植患者平均住院年龄分别为(44.54±12.31)岁和(42.50±10.56)岁,抗感染药物总费用分别为85 436.00元和110 742.05元,肾移植术后主要应用β-内酰胺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两年DDDs排序前2位的药物均为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利复星)和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希珀福星),2004年DUI>1的有4种药物,2005年所有品种的DUI均≤1.结论 该院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还应注意抗感染药物的抗菌谱等特点.

    作者:朱曼;孙艳;郭代红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复方银杏叶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复方银杏叶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供试品经盐酸水解法前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总黄酮醇苷含量.结果 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色谱峰分离良好(R>1.5),供试品其他组分对其均无干扰,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43.75 X1-34.30(r1=0.999 8),Y2=43.96 X2-18.66(r2=0.999 8),Y3=41.67 X3-35.72(r3=0.999 9);峰面积RSD分别为1.54%,1.85%,1.63%(n=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1%,99.38%,99.24%.结论 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以作为复方银杏叶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周金彩;王文渊;韩立露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查医院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与结论临床用药存在不合理性,应科学合理地选用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丁东红;张忠君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肝宁片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 建立复肝宁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30℃.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2~2.0 μg(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8%,RSD为0.76%(n=6).结论 RP-HPLC法测定复肝宁片中绿原酸含量,方法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复肝宁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芳;夏小叶;杨宝凡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冠心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64岁,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2月,伴畏寒、纳差、乏力、声音嘶哑、体重增加就诊,无口干、多饮、多尿、心慌、胸闷、气促.

    作者:杨泉;张辉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电视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P组)和芬太尼+异丙酚组(FP组).RP组以异丙酚2 mg/kg、瑞芬太尼1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术中以异丙酚2 mg/(kg·h)、瑞芬太尼0.2 μg/(kg·min)维持麻醉;FP组以异丙酚2 mg/kg、芬太尼3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术中以异丙酚2 mg/(kg·h)、芬太尼0.03 μg/(kg·min)维持麻醉,同时吸入1%异氟醚.观察血流动力学、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患者诱导后血压均明显降低(P<0.01),心率减慢(P<0.05),RP组心率减慢持续到术毕(P<0.05);RP组作用强于FP组,术毕苏醒快,拔管早.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优越、安全.

    作者:陈理红;李小电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洁霉素产生菌发酵过程中新洁尔灭溶液抗杂菌能力试验

    目的 考察新洁尔灭溶液在洁霉素产生菌发酵过程中对杂菌的控制能力及其能有效控制的适宜浓度.方法 将新洁尔灭溶液滴加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结果 不同浓度的新洁尔灭溶液对球菌的抑菌能力不同.结论 新洁尔灭溶液具有较好的抗杂菌能力,浓度为1/10 000~1/60 000时效果好.

    作者:高俊清;曹恒瑜;马艳娟 刊期: 2007年第1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