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结核药物引起严重肝损害致死1例

曹亚丽;王群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硫酸链霉素, 住院治疗, 胃肠反应, 经济困难, 吡嗪酰胺, 异烟肼, 利福平, 继发性, 肝功能, 指标, 诊断, 厌食, 呕吐, 患者, 复查, 恶心
摘要:患者女,23岁,2006年1月14日在我院诊断为右上肺继发性结核(初治),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硫酸链霉素针住院治疗16 d,因经济困难要求出院.出院时无恶心、呕吐、厌食、厌油等胃肠反应,复查肝功能所有指标均正常,出院后继续服用上述抗结核药物.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A族维生素的抗氧化和促氧化作用

    A族维生素具有广泛拮抗多种理化因素(镍剂、梭曼、紫外线、辐射、香烟烟雾等)所致氧化损伤的作用,可加强酶系抗氧化剂的功能,但在一定条件下仍表现出明显的促氧化作用.A族维生素与维生素E、维生素C等其他抗氧化维生素存在着相互作用,其机制已有了进一步研究.

    作者:颜怀城;刘同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3种酊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目的 建立3种酊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5种阳性试验菌,通过回收率试验测定它们是否含抑菌成分.结果 生发酊、白屑风酊2种供试品试验菌回收率均高于70%,证明无抑菌现象;烫伤药水有抑菌作用,但可通过培养基稀释法消除抑菌作用.结论 生发酊、白屑风酊可按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烫伤药水需按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林昌;朱广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吸毒者与青少年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滥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促进精神药物的管理.方法 对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自愿戒毒者528例和重庆市万盛区两所中学学生457人的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滥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滥用现象已在青少年和吸毒人群中占相当比例,分别占15.92%和99.06%,特别是吸毒人员更为突出.结论 应加强该类药品的管理,普及药物依赖基本知识.

    作者:牟元云;任军;汪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右美沙芬的合理使用

    目的 重新认识右美沙芬的安全性.方法 罗列并分析近年来右美沙芬在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滥用右美沙芬会导致成瘾性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必须重视右美沙芬的安全合理使用.

    作者:张晓芬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MDS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资料.结果 2例MDS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均存在长期免疫功能异常.结论 MDS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互为因果,免疫抑制剂对MDS尤其有免疫异常的MDS治疗有效.

    作者:田杨;张淑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清肺止咳泡腾片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小儿清肺止咳泡腾片中黄芩苷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甲酸(50:50:0.2),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2 mL/min.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344~3.44 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HPLC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好,灵敏度高.

    作者:常忆凌;刘本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安颗粒中阿魏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脑安颗粒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色谱柱为 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4 μm),以甲醇-水-冰醋酸(30:70:1)为流动相,流速为0.85 mL/min,柱温为15℃,检测波长为323 nm.结果 阿魏酸进样量在0.117~2.34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8.92%,RSD为1.27%(n=6).结论 RP-HPLC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脑安颗粒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作者:邢协望;姜义武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医用棉签中环氧乙烷残留量

    目的 建立医用棉签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水为溶剂,DM-624(6%氰丙苯基-94%二甲基聚氧硅烷)石英毛细管柱(30 m×0.53 mm,3.0 μm),FID检测器,以高纯氮为载气,进样口温度200℃,检测温度250℃,对柱温采用程序升温法(35℃保持5 min,以30℃/min升至150℃,保持5 min),柱前压40 kPa,采用顶空进样法进样,顶空温度60℃加热30 min,进样量1 mL.结果 样品中环氧乙烷能与相邻杂质良好分离,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范围为0.271 5~2.715 0 μg/mL(r=0.999),回收率为96.5%(RSD=2.0%),检出限为0.3 mg/kg.结论 气相色谱法操作简单、快捷,可以用于医用棉签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控制.

    作者:杨必勇;江生;张小松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喘咳片中氨茶碱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复方喘咳片中氨茶碱的含量.方法 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色谱柱为C18柱,紫外检测波长为272 nm.结果 氨茶碱浓度在0.221 0~5.526 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8%(n=9),RSD为0.2%.结论 HPLC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快速简便.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过敏试验研究

    目的 观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对豚鼠的致过敏作用.方法 取健康豚鼠2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规格1组、规格2组、2%卵蛋白阳性对照组及0.9%氯化钠注射液阴性对照组.对各组动物隔日分别腹腔注射给药,0.5 mL/只,共3次致敏并激发.结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给药组两次激发后,未见明显异常症状,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对受试动物无致敏作用.

    作者:丁泽明;张存智;窦琦云;于洪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一种肝癌多药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

    目的 建立肝癌细胞系HepG2的多药耐药细胞系HepG2/ADM,为研究肝癌细胞多药耐药创造前提条件.方法 用0.01~2 μg/mL的阿霉素(ADM)分级诱导HepG2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使其在含高浓度的ADM(2 μg/mL)的DMEM培养基中保持90%的存活率,并能正常地传代、冻存和复苏;用MTT法分析ADM、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和氨甲蝶呤(MTX)四种药物在其1 Cmax,10 Cmax,20 Cmax和30 Cmax时分别作用于HepG2和HepG2/ADM时的细胞生长抑制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膜P-糖蛋白(P-gp)170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细胞膜P-gp 170对进入细胞内药物罗丹明-123的泵出效果.结果 HepG2/ADM细胞系表现了较强抗药活性;免疫组化法观察到HepG2/ADM细胞膜有较强P-gp 170表达;FCM检测到HepG2/ADM细胞能有效泵出罗丹明-123,而HepG2细胞则不能有效泵出罗丹明-123.结论 用ADM梯度诱导耐受法成功诱导出了HepG2细胞的多药耐药细胞系HepG2/ADM.

    作者:梅英;石毓君;刘长安;龚建平;简华刚;丁雄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抗结核药物引起严重肝损害致死1例

    患者女,23岁,2006年1月14日在我院诊断为右上肺继发性结核(初治),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硫酸链霉素针住院治疗16 d,因经济困难要求出院.出院时无恶心、呕吐、厌食、厌油等胃肠反应,复查肝功能所有指标均正常,出院后继续服用上述抗结核药物.

    作者:曹亚丽;王群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我院医嘱的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审查分析

    目的 通过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医嘱的审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调取PASS审核的医嘱,总结被警示医嘱的药物、数量、警告内容以及被警示后医嘱修改率.结果 在审核的102 999条医嘱中,记录有问题医嘱97 013条,占医嘱总量的94.19%,其中严重警示2 557条(占2.48%),修改率为17.87%;较严重警示3 908条(占3.79%),修改率为3.79%;一般警示90 548条(占87.91%),修改率为1.86%.结论 PASS能帮助医生、药师审核医嘱,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吴汉斌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舒片中阿魏酸含量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天舒片中阿魏酸的方法.方法 采用ODS-C18(钻石)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20:8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2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阿魏酸浓度在4.95~99.00 μg/mL范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05%,RSD为1.79%(n=6).结论 HPLC法简便、快捷、灵敏,可用于天舒片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张爱丽;毕宇安;仲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不同添加剂对双氯芬酸钾凝胶剂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添加剂对双氯芬酸钾凝胶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凝胶剂过程中加入不同添加剂,考察制剂稳定性.结果 丙二醇、0.5%吐温-80有利于凝胶剂的稳定性,甘油、异丙醇、1.0%吐温-80容易使双氯芬酸钾从凝胶剂中析出.结论 不同添加剂对双氯芬酸钾凝胶剂稳定性有不同的影响,合适的添加剂有利于凝胶剂的稳定.

    作者:梁荣才;范本杰;孙考祥;王爱萍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氯诺昔康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单次使用氯诺昔康的24 h镇痛作用.方法 将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氯诺昔康8 mg)、B组(氯诺昔康16 mg)和C组(对照组),每组30例,A,B组均在术毕注射氯诺昔康.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分别于术后1,4,8,24 h作痛觉评分,并记录有无恶心等副作用及术后24 h内使用镇痛药物的总次数.结果 使用氯诺昔康的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组使用镇痛药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术毕单次静脉注射8 mg或16 mg氯诺昔康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16 mg组的镇痛作用更强,且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罗东;吕胜;马玉姗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硫酸伪麻黄碱凝胶骨架型缓释片的制备与释放度试验

    目的 研制硫酸伪麻黄碱缓释片并对其释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方法 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硫酸伪麻黄碱凝胶骨架型缓释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体外硫酸伪麻黄碱,并对缓释片进行释放度试验.结果 HPMC用量增加时释放速度变慢,磷酸氢钙用量增加时片剂可压性得以改善.结论 该制剂缓释效果良好.

    作者:王菲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忧静颗粒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建立安比静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 C18分析柱(125 mm×4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5:85),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 方法的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芍药苷进样量在0.210~3.15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08%,RSD为1.32%.结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安忧静颗粒的质量.

    作者:张朝燕;刘克海;刘承初;刘梅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系列抗晕船口服液的毒性试验

    目的 对系列抗晕船口服液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进行小鼠大耐受量试验.结果 防晕船口服液基本无毒性,抗晕船口服液小鼠大耐受剂量为临床剂量的100倍以上.结论 按临床推荐剂量长期服用,安全有效,在体内不会产生蓄积作用.

    作者:黄继华;侯建萍;于西全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频发性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频发性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冠心病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每次口服稳心颗粒1袋,3次/d)和对照组(50例,每次口服心血康2粒,3次/d),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结果 稳心颗粒能有效治疗冠心病频发性室性早搏,无明显不良反应,总有效率达8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稳心颗粒有抗心率失常作用,能有效治疗室性早搏.

    作者:吴渝陵;彭向萍;吴非飞 刊期: 2006年第2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