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蓉;魏酉龙
在肯定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流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非主流的一面对大学生成长产生的负面影响.针对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的对策是:加快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德育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德育的实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其自律意识;完善各种咨询服务和管理.
作者:陈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科技高度发达和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已不再为温饱发愁了,然而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虽然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和享受,但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无尽的烦恼和忧伤,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无节制的饮食方式换来的是疾病缠身.现就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维生素的分类和功能、维生素的抗氧化能力和保健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寻找能改变我们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方法,达到抗病、防病、延缓衰老的目的.
作者:钟秀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成为医院管理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从2个方面讨论医德医风建设的若干问题.首先分析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医疗制度改革的不完善和风险机制不健全;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趋于多样化;职业道德滑坡;分配不公;纠正不力等.其次是对所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6点建议:一是注重理论灌输,注重培养良好的医德意识;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医德标准,形成高效、优质的管理监控系统;三是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两个效益;四是加强医患沟通,落实知情同意原则;五是医德医风的治理必须配以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六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必须具体可行、灵活多样.
作者:柏理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96名高职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进行测试,并与中国常模青年组作对照. 结果 高职学生的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阳性均分均偏高;女生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男生;不同年级高职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有差异. 结论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非高职同龄人差.
作者:周卓轸;黄天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由于自身的特点(运动、器械)或其他各种因素,伤害事故(尤其是运动性损伤)时有发生,其已成为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作者:胡卓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将循证护理的教学方法运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并对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理念、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好评和欢迎.
作者:杨礼芳;曾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到目前为止,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未开展死亡教育课程,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有关死亡教育的内容只是在护理伦理学、基础护理学中涉及,课时极其有限(累计4学时).
作者:张美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裸臂及隔衣状态下测量血压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研究. 方法 对273例观察对象分别在同一时间内采用汞柱式血压计(台式仪)和多参数监护仪(监护仪)行裸臂及隔衣(厚度<0.5 cm)测量右上肢肱动脉血压4次,对2种方法在不同状态下测得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进行比较,并对高血压患者的分级情况进行对比性研究. 结果 (1) 3组观察对象用2种不同仪器在隔衣状态下测得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裸臂状态下的血压值,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2)台式仪与监护仪所测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台式仪与监护仪相关性较好(P>0.05);(3)高血压患者在裸臂及隔衣状态下测得的收缩压/舒张压对其高血压分级的影响显著不同:隔衣状态下患者的高血压分级高于裸臂状态下的高血压分级,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医扩人员在为患者测量血压时,可以隔厚度小于0.5Gm的衣袖缠绕袖带进行测量,对测量的结果不会有显著影响;(2)监护仪与台式仪所测血压值可以相互代替;(3)对于高血压患者或血压处于临界值的患者,在测量血压时,一定要按标准方法操作,以防漏诊及影响对治疗效果的判断.
作者:李德霞;马国胜;李明华;马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习题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而且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精心选择具有专业性、启发性、针对性和趣味性的习题,并把握适宜的时机,采用适当的方式,恰当地运用习题,对提高学生的课堂知识吸收率、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王宏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从实验课前准备、教师示教、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实验课成绩考核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李俊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创新教育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高要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知识,并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当代医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要求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不断适应科技发展,不断学习.因此,学会学习、独立探索将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为了解和掌握中等卫生学校学生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状况,我们在2001年5~6月对我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
作者:白丽萍;林梅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调查娄底市卫生学校462名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内容主要有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态度、学生课堂不认真学习的表现及其原因.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比较认真的,但学生课堂上的非学习行为有多种,如睡觉、讲话、看课外书、旷课、走神等.学生不认真学习有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和学生自身的原因.据此提出一些提高中专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些建议.
作者:张中平;刘志晖;朱艳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如何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和紧迫任务.近年来,新兴的循证医学和循证护理学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2004年我们在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中初步尝试使用循证护理教学,将其应用于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赵巧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研究性学习是以发展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方法[1],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
作者:李晓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通过对操作技能的教学原理进行解析以及探讨在护理教育中如何正确应用操作技能的教学原理,达到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不仅是教学手段的变革,也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革命.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方法、结构和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有着决定性作用,尤其对于提高中等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赵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成人教育中,成人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工作原因无法脱产学习,其在校学习的方式主要是:阶段学习或周末学习,总的在校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利用QQ群这个即时通讯平台所具有的聊天功能进行在线课外辅导,通过群硬盘功能进行离线课外辅导,通过群论坛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可以解决成人学生因在校学习时间短而导致的学习内容不全、学习深度不够的矛盾,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外教学途径.主要探讨其可行性及具体的实施方法.
作者:张莉蓉;魏酉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导致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自主性缺乏的可能原因是养成教育的失败和缺憾、家庭的不利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不良诱惑、职校教学上的缺陷.对策:职校教师角色转换、加强激励教育,使学生树立成才意识,加强其文化基础教育.
作者:黄利篇;宋殿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班级管理必须结合专业特点,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从班主任的作用、班团干部的培养、班级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谈几点体会.
作者:叶巧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以配合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对我院2004~2005年门诊、住院药房麻醉药品处方9 248张进行药名、用法用量、用药次数、总用药量等情况统计,以卫生部<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疗法的指导原则>及<新编药物学>(第15版)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作为药物利用动态观察客观指标;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分析判断指标分析其使用情况.DUI>1.0,说明医生日处方量大于DDD,DUI<1.0则相反. 结论 分析结果显示,我院门诊、住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作者:柴艳冬;冯作明;王玉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