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云;黄毅岚;张昊
为考察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液对鲎试验的干扰行为,采用鲎试剂检测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样品原液对鲎试验有直接的抑制作用.样品按1:1稀释后可消除抑制作用.所以,样品按1:1稀释后,使用灵敏度为0.25 EU/mL的鲎试剂按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测是可行的.
作者:刘力明;门秀茹;赵亚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环孢素A滴眼液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蓖麻油制备环孢素A滴眼液,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环孢素A的含量,并对制剂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本方法研制的环孢素A滴眼液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含量测定快速、准确.结论:该制剂工艺可用于常规制备环孢素A滴眼液.
作者:张斌;孙支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甲氧氯普胺对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选择偏头痛患者312例,治疗组156例,对照组156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似(P>0.05).结果:治疗组单次口服甲氧氯普胺20 mg,2 h及4 h后对头痛有效率为54.5%和59.6%;对照组分别为23.1%和27.6%,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对伴随症状尤其是恶心、呕吐,治疗组有较好的疗效,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单次口服甲氧氯普胺20 mg对偏头痛有较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范超平;陈琼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概述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必要性,介绍我国ADR监测工作的重要进展,并对下一阶段我国的ADR监测工作进行探讨.
作者:王兰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本院对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使用上的变化,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采用时点调查法,与1987年的资料比较分析.结果:单一用药比率有明显增高而合并用药有明显下降(P<0.01);氯氮平的使用频度由原第7位升至首位,吩噻嗪类使用频度呈下降趋势(P<0.01);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较1987年低(P<0.05~0.01);并用苯海索的目的发生变化,1987年组以拮抗锥外系副反应为主,2000年组为防止氯氮平流涎.结论: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的变化与新药的出现、医生的安全治疗意识增高及被治疗者要求提高有关,也与医务人员行为有关.
作者:丁连成;孙轻骑;沈自力;张燕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针对药品监管行政处罚案件审核过程中几个共性问题,现提出我们的意见,以与同仁共商榷.1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何时制作和送达为宜
作者:赵爱共;王峰;迟元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以过氧化苯甲酰、红霉素为主要成分制备乳膏.方法:建立复方过氧化苯甲酰乳膏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该乳膏对寻常痤疮的疗效.结果:制剂稳定,质量可靠,治疗寻常痤疮有效率为87.1%.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陈菲;涂荣富;贺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含原药材粉末制剂的生产寻找一种可行的除菌方法.方法:以灵芝孢子粉为实验对象,考察低温间歇灭菌法的除菌效果.结果:低温间歇灭菌法除菌效果可靠.结论:低温间歇灭菌法用于含原药材粉末制剂生产的除菌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萧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金易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丁基橡胶瓶塞是国家在制药行业限期强制推广使用的药用包装材料.在该产品推广使用的过程中,胶塞生产企业和制药企业在对瓶塞进行后处理(烘干、消毒)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相同的问题-一微粒超标,影响产品质量.笔者认为,这里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操作不当方面的原因,只要措施正确,是能够防范的.
作者:华国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何蕴华;吴世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干扰素-α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本院临床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的住院和门诊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9例,用干扰素α-1b 1×106U肌肉注射,每周3次,共3个月,以后改为3×106U,每周3次;治疗无效和不耐受者,停止治疗,整个疗程为12个月.对照组28例,用维生素C、维生素B1、口服氨基酸和复方益肝灵等保肝药物.结果:治疗组经3,6,12个月治疗后,显效率分别为41.2%,52.9%,41.7%;有效率分别为58.8%,70.5%,76.5%;HCV-RNA阴转率分别为35.2%,52.9%,58.8%.对照组的显效率、有效率、HCV-RNA阴转率分别为3.6%,10.7%,3.6%.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有2例因干扰素的不良反应退出治疗,停药后缓解,其余均顺利通过12个月的治疗.结论:低剂量干扰素-α对有选择性的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韩伟;刘宇琼;王长嘉;周力;路洪艳;孙雷;房长茂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由于特大药难的影响,1962年美国首创GMP,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WHO的GMP.1975年WHO向各成员国推荐GMP,1977年WHO再次推荐GMP并将GMP制定为法规.在以后的年代里,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本国的GMP.我国在1988年建立了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迄今我国GMP认证通过的医药企业已有1440家.
作者:张公绪;孙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药炭药的炮制方法有清炒法、闷煅法及砂烫法.炭药不仅有止血、止泻、止痢、止带等作用,还能改变某些药物的性能,产生新的疗效,并能降低毒副作用,扩大用药范围.中药制炭入药促进了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发挥佳疗效.
作者:徐美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及目标集聚(重点集中),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三种方式.随着企业生产技术、方法、工艺及劳动效率的不断改进、提高,产品标准化的日渐改善,管理手段的日臻完善,总成本领先一直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目标集聚即重点集中,基本上都是特殊的差异化或特殊的成本领先战略.所以成本领先和差异化很重要.事实上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在大家都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后,企业要想获得与别人不同的竞争地位,那么实行差异化战略尤其重要.因为差异化既依赖于资源,也依赖于能力,而独特的资源和能力是别人难以模仿的.有时即使企业在成本上并不占优势,但往往因为其拥有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并在技术、营销、售后服务、品牌及文化等方面分别实行差异化及整合实行差异化策略,从而获得特有的竞争优势.
作者:顾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梁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将黄芩苷用油脂性基质、乳剂基质、水溶性基质制成软膏,作药物体外透皮吸收情况研究.方法:将上述3种基质分别涂于同面积离体去毛小白鼠表皮上,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在相同条件下于各规定时间收取接收液,以分光光度法在(276±1)nm处测其吸收度.结果:据3种基质软膏在24 h内的药物透皮情况分析,乳剂基质药物透皮吸收量高,水溶性基质次之,油脂性基质少.结论:中药膏剂的基质类别对药物透皮吸收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管英;李永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实施GSP认征是我国药品流通领域应对WTO挑战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决策,但目前只有极少数的企业通过了认证.本文论述了<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对GSP认证做出的相应规定,并着重探讨了GSP认证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黎慧贞;马爱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药品监管系统的完善和发展,药品监管的广度、深度不断地拓展,打击药品违法或非法行为、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笔者在监管和抽样检验中发现,在正确评价厂家产品、抽样原始记录、医院制剂生产、储存、管理方面尚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作者:李水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测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的含量.方法:用新Vierordt法直接测定,以278 nm为测定波长,256nm为参比波长,纯化水为空白.结果: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及RSD分别为99.5%和0.3%.结论:用新Vierordt法可直接测定氯霉素滴眼液的含量,操作简单,能消除尼泊金乙酯的干扰,结果满意.
作者:刘丽仙;刘晓霞;叶爱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