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登华;卢惠莉;章媛媛;夏国荣;颜爱华
青岛市2002年GDP达1 518.2亿元,占全国和山东省的比重分别是1.48%和14.39%,人均GDP为21 214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各城市中居11位,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5位.
作者:冯寿青;卢锡奂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调查我院2002年临床分离致病菌株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临床各科送检的标本,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出致病菌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1999年版标准判定.结果:共分离出致病菌531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27株(24.0%),革兰氏阴性菌404株(76.0%).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3.7%)和表皮葡萄球菌(7.3%),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18.6%)、嗜麦芽假单胞菌(13.4%)和铜绿假单胞菌(12.2%).革兰氏阳性菌耐药率较高的抗生素是头孢氨苄和诺氟沙星,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较高的是克林霉素、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氨苄和头孢唑啉,耐药率均高于50%.结论: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临床必须慎重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防止滥用.
作者:赵寿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方法:采用SP HPLC仪,Nova-Pak CN色谱柱(150 mm×3.9 mm,4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7:53),流速为0.6 mL/min,检测波长为214 nm,AT=16,柱温为50℃,按外标法用峰高定量,回归方程为C=13.02H+8.14,r=0.999 8.结果:回收率试验结果稳定、可靠.结论:采用Nova-Pak CN柱,当温度升至50℃时环孢素A即能达到良好的分离度,并且分析柱寿命大大延长.
作者:孟金薇;司继刚;袁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药材前处理中各阶段正确的操作方法.方法:从原药材的净制、切制、炮制各个环节,具体分析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及其意义.结果:净制环节高效率的机械化操作,结合灵活多变的手工操作,可提高工作效率和药材质量;切制环节掌握少泡多润的原则,可大程度地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炮制环节在明白了各药物的具体炮制原理后,也有利于正确的操作,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炮制的作用.结论:中药材炮制是专业技术性很强的一种工作,必须明白各个环节的操作目的和原理,才能正确地操作.
作者:陈海凤;李昆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珍元清咽散中靛蓝的含量.方法: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Discovey C18(2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紫外检测波长为285 nm.结果:线性范围为5.92~53.28 n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2.6%,RSD=1.7%.结论: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珍元清咽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喜平;徐小岗;翁靖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检测羚羊角胶囊真伪和掺骨塞成分.方法:采用一般鉴别、紫外图谱比较及EDTA法测定羚羊角胶囊中的钙.结果:经鉴别,2批胶囊均含钙成分;比较对照药材羚羊角及骨塞的紫外图谱,在200~400 nm波长范围均有不同吸收,可区别真伪;经EDTA法测定,对照药材羚羊角无钙成分,骨塞含钙为21.16%,2批胶囊分别含钙7.25%和8.15%,折算成骨塞分别为34.26%和38.52%.结论:该方法简单、实用、迅速、准确.
作者:朱照祥;泮红玲;罗瑞雪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介绍8种中药材的伪品、混淆品、掺伪品的性状鉴别方法,以辨别真假,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康银莉;王茂林;于晓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作者:苏顺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测定米氮平片中米氮平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美国Dikma公司DiamonsilTMC18反相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超纯水(90:10,V/V),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9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考察了流动相不同配比对米氮平色谱行为的影响.结果:米氮平与片剂辅料及其杂质可完全分离;分析方法的定量测定下限为0.2μg/mL,线性范围:1.0~100.0μg/mL,回归方程为C=1.85×10-1F+9.65×10-1,r=0.999(n=9),平均回收率为95.15%,RSD=0.76%.结论: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米氮平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温预关;王玲芝;刘学军;陆欣乔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根据注射剂的生产工艺要求及甘草酸铵的一些性质,针对强力宁注射液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甘草酸铵含量严重降低的问题:罅均匀实验、正交实验及方差分析,优选出佳的工艺条件.
作者:候银环;贾学勤;朱程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桔梗、霞草进行性状、紫外吸收光谱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与结论:两者科属不同,故性状上有一定区别,且紫外吸收光谱和薄层色谱鉴别均有明显差异,表明其化学成分不同.
作者:程道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栓剂中平阳霉素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平阳霉素一阶导数峰(279 nm)和谷(314 nm)间的振幅作为定量信息.结果:平阳霉素浓度在10~7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C=155.6D+1.925(r=0.999 0),平均回收率99.89%(RSD=0.54%).结论:用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平阳霉素栓含量简便、快捷、准确.
作者:闫军;祝军;李昌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盐酸多巴酚丁胺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参考美国药典处方考察不同浓度的稳定剂、葡萄糖及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吸附脱色,不同的灭菌条件及pH值.结果:制定了盐酸多巴酚丁胺葡萄糖注射液的处方与制备工艺.结论:制剂处方合理,工艺简便.
作者:王贵法;黄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制满足手术科室冲洗腹腔及切口,预防术后感染、发热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新制剂.方法:以替硝唑为主药、注射用水为溶媒制成冲洗溶液,并制定质量标准.结果:所得制剂质量可控,性质稳定,经妇产科用于剖宫产术冲洗62例,与对照组56例对比,冲洗组术后5 d高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替硝唑冲洗液是剖宫产术中值得推广的冲洗剂.
作者:卢登华;卢惠莉;章媛媛;夏国荣;颜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从对硝基苯乙酸开始到制备对乙酰氨基苯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方法:以对硝基苯乙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还原、乙酰化得到产品.结果:产品的总收率为65%.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三废处理少,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林丽薇;钟晓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参麦或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参麦组60例,黄芪组40例,作前瞻性对比观察.结果:总有效率参麦组为90.0%,黄芪组为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高血压和/或阴盛阳衰者,应首选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10~100 mL/d,反之用黄芪,10~50 mL/d,越早用越好,3 d内疗效明显.
作者:林金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综合开发利用雪胆资源.方法:对雪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结果:雪胆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结论:对雪胆的研究提出了某些建议.
作者:杨群芳;王贤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聚维酮碘乳膏的处方及制法.方法:对聚维酮碘乳膏作回收率试验及质量控制检验,研究处方工艺.结果:回收率RSD为0.68%,稳定性加速试验显示质量稳定,动力粘度符合要求.结论:聚维酮碘乳膏质量符合要求,稳定性好.
作者:张京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既不是去享受免费午餐,但也不是自找麻烦.WTO是一个国际性多边贸易组织,它的一系列规则我们必须遵守,同时也可以利用.
作者:崔铖;李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的耐药机制.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公开报道的有关新一代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理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核苷类药物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耐药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意义.结论:几种核苷类药物或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以及发展新的抗病毒药物,可延缓耐药毒株的出现而提高疗效.
作者:刘同华;张恩娟;葛勤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