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明
围绕卫生高职教育的实际和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以应用为主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通过实施4个加强、突出4个重点、注重4个结合,务实教科研基础,提高教科研水平,增强教科研实效,取得6项成果,彰显卫生高职教育特色.
作者:季宁东;张徐宁;叶云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培养护士职业素质的途径.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获取某个教学班学生在学习护理专业课程中.自觉实践的现实途径.将资料按在学校日常生活中体验、家庭成员互动中体验、自我及其他体验3种情形分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士角色的认知和体验途径较多.而在学校环境中全面体验护士角色、获得角色认同和发展的可能性大.结论 在课堂内外各种环境中都存在促进学生体验护士角色的有利因素.它们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宝贵资源.
作者:姚聪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培养护生的职业能力.方法 在社区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我校将103名高职护理专科生分组深入社区进行健康调查,收集资料;评估并找出社区服务对象中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护生分组演练社区健康教育,然后深入社区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 社区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能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护生职业能力提供了平台.结论 护生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作者:李美玲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席淑新主编的<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第2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供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该教材内容详实.图文并茂,配合VCD效果更好,是一本较好的教材,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几点值得商榷之处.现提出修改建议以供探讨.
作者:翟海龙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通过对漯河市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及培训需求问题的调查分析,找出当前漯河市乡村医生的实际培训需求,为政府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和提高培训效果提供依据.
作者:王轶楠;孙静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在改革高职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开放、自主、探宄式的科学论文写作教学,一方面,使护生在语文写作技能的掌握中巩固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在科学论文的语言表述与文章架构中.体验为专业写作、为探究写作、为科学写作的新型写作理念.培养护生从事医学研究所需的专业语感与科研精神.
作者:陆晓蕾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帮助中职护生明确就业定位,提高中职护生就业率.方法 向在嘉兴地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我校近3年(2005~2007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及单位主管领导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访谈.结果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存在护士短缺现象;国家二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对中职护生的需求呈下降趋势,但乡镇、社区等医疗卫生机构及各种诊所对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的中职生有较大的需求量;(2)中职护生在乡镇、社区等小型医疗机构的就业机会远高于大、中型医疗机构,以聘用工居多,绝大多数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能胜任岗位工作;(3)我校毕业生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为80%,其面临着学习机遇、生存压力等方面的问题.结论 中职毕业生应明确就业定位,可主要选择乡镇及社区等小型医疗卫生机构为就业单位,并通过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积累就业资本,增强就业竞争力;学校应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作者:徐元智;周娟仙;施成良;朱钱峰;冯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回顾在尼泊尔留学生中实施诊断学双语教学的过程.有限的教师双语教学能力、专业教材选择困难、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是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此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朱惠民;刘善新;夏涛;陈根强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卫生学校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我校2007级1294名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400名学生SCL-90总分≥160分.占30.91%;213名学生各因子分32分.占16.46%;12名学生各因子分≥3分,占0.93%.学生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全国青年组(P<0.001).结论 卫生学校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薛彩萍;马武强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指导课程设置、职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职业指导效果评估体系建立等方面.分析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现实意义,提出构建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体系的设想.
作者:骆洋;刘金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进入网络时代以来,网瘾成为一个新型社会问题.目前我国有网瘾青少年500多万,网瘾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负作用甚至引发犯罪.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造就出来的社会空间比以往要大得多,社会空间自治机制还没有发展成熟,新型社会问题容易迅速扩大,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作者:于红文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实训基地是职业学校开展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更好地满足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各职业院校加强了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校在2006年建设了
作者:潘卫东;董乙文;任红兵;燕宪海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消炎止痛膏的抗炎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小鼠耳廓肿胀度实验、大鼠足跖肿胀度实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观察消炎止痛膏的抗炎作用;同时测定小鼠角叉菜胶致足炎性渗出物中的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小鼠角叉菜胶无菌气囊渗出液中的白细胞数、一氧化氮(NO)含量,研究消炎止痛膏的抗炎机制.结果 消炎止痛膏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明显减轻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度,并具有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消炎止痛膏能明显降低角叉菜胶致足炎性渗出物中的PGE2、MDA、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足跖局部炎症组织中的SOD活性,减少小鼠气囊渗出液中的白细胞数和NO含量.结论 消炎止痛膏外用给药,对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消炎止痛膏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减轻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度,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PGE2、NO等炎症介质合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白细胞渗出有关.
作者:王思农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医学院和护理学院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就是人体解剖学,这是一门关于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是医学教育中十大基础医学课程之一.该课程包含的内容多而琐碎[1],虽形象直观,但需记忆的内容多,初学者常感到枯燥乏味,从而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
作者:李军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中职学校加强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可充分体现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策略的评价,激励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戴颜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英语教学中导人新课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可以采用讲故事、猜谜语、看电影、听音乐等娱乐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导人新课;也可以使用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词汇联想法.
作者:介家虹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兰州市西固区孕中期妇女膳食结构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为开展孕期营养教育和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西固区人民医院107名孕中期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膳食频率询问法记录其各类膳食摄入情况,并收集新生儿出生体重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各类食物撮入量及三大产能营养素摄入量均不足,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不合理.孕中期妇女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直线相关(P<0.05).结论 孕妇膳食种类较齐全.但膳食结构不合理,需增加各类食物摄入量并调整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
作者:周蕊兰;吴玮;陶龙;王玉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以勤工助学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做好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从而帮助贫困生顺利就业.
作者:陈秋余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社区护理的发展有赖于社区护理教育的发展.社区护理实践性强,与医院护理存在一定差异,要求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应脱离医院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或方法的束缚,进行创新.我校地处湘鄂渝黔4省边区中心带--湘西自治州吉首市,本区域由于地缘、历史等多方因素,社会经济、卫生服务发展较为滞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启动阶段.
作者:唐莹;陈正英;戴爱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发掘其中隐藏的规律和模式,从而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分析高校信息化进程中数据积累的现状,以及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各方面的应用,并总结出适用于高校的数据挖掘系统结构模型.
作者:张亚敏;张一帆 刊期: 200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