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采用膜分离法从猪血中分离纯化凝血酶的工艺研究

曹芳;李耀曾;杜兴

关键词:膜分离法, 猪血凝血酶, 猪血凝血酶原
摘要:目的 从猪血中分离纯化凝血酶.方法 根据猪血凝血酶原及其凝血酶的分子量,采用膜分离技术分离纯化猪血凝血酶.结果 采用膜分离技术分离纯化猪血凝血酶,其比活力与活力回收率分别比有机溶剂沉淀法提高了78.5U/pro.mg(6.0倍)和37.1%.结论 膜分离法是分离纯化猪血凝血酶较理想的方法,适宜中、小企业生产.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卫生学校教学中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通过阐述人体机能学与医学机能学基础2门课程的整合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探讨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作者:王丽娜;迪丽达尔;吴亚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无助急诊病人护理管理探讨

    对无助急诊病人,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应积极进行抢救,并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在病人物品和医疗费用的管理以及生活料理上,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作者:张文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中课堂管理初探

    中职学校部分专业课具有内容相对枯燥、知识点分散、与现场实践结合紧密、对技能要求高等特点,而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生源质量差、基础薄弱,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过程难以管理,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吵闹、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加强课堂管理,利用课堂主阵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是职学校专业课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

    作者:焦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谈卫生高职院校的多媒体管理

    从目前卫生高职院校多媒体管理的概况、存在的问题、可采用的解决方案等几个角度阐述多媒体管理所涉及的层面,提出通过底层技术来实现多媒体机房高效管理的可行性措施,并介绍底层技术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原理、特点、功能、优势和缺点.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ACL200分别测定肿瘤组7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浆Fg含量及对照组7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Fg含量.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Fg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中晚期患者Fg含量显著高于早期患者(P<0.01).经治疗后缓解者Fg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未缓解者治疗前后F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Fg含量在恶性肿瘤患者疗效判断及预后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侯小明;元淑巧;赵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新一轮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改变,社会需要大量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卫生学校担负着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

    作者:周庆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阿片成瘾的中医证候分类及治疗方法研究

    阿片成瘾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慢性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证候群,可以进行中医证候分类.有效中医戒毒治疗必须以证候的分类为依据.阿片成瘾的临床表现虽然涉及多脏系数十个症状,但其根本病机是五脏气血阴阳受损,表现为五脏系多种虚损证候.因此,中医戒毒治疗应以补虚为本,兼顾镇痛止痉,镇静安神.

    作者:谢仁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浅谈青少年防艾教育

    全球新增青少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显著上升,为有效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当务之急是对青少年提供相关知识教育和帮助.通过知识普及和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方式,从而避免一些可能导致传梁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作者:高艳青;孔璐;李群辉;刘翠娥;孙欣;李在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临席护士整体素质调查分析及护理教改探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但追求生活质量,更希望拥有健康.患者不仅需要得到迅速而准确的治疗,还需要心理安慰.而护士就是医患关系中的桥梁,其言行、举止、护理水平等整体素质的高低代表着医院形象,甚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应乃至经济效益.

    作者:付岩;陶玉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护理基础实验教学与评价标准初探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基础和主干课程,具有教学内容多、重点多、操作多等特点.而护理基础操作训练则是护生学习护理操作技能,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实践过程.但现行的护理实验教学主要是借助录像或教师示范,向学生手把手地传授知识,且是在无干扰的示教室完成的,忽略了操作对象--病人的反应,评价标准也较机械、教条,使护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

    作者:陈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护理美学在导诊分诊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按照美的规律把握世界已成为当代科学、文化、经济的需要.护理学与美学相结合,是近年来护理学科不断发展的标志之一.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导诊分诊岗位更是窗口的前沿,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对医院的声誉及经济效益都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以美学原理指导导诊分诊工作,对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红霞;曹心芳;范福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护理技术生成性教学的探索

    预设性教学是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与组织形式等,进而提高教学活动效率的一种教学活动[1].生成性教学,指的是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2].生成性教学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得到了非预期的发展.

    作者:蔡丽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新形势下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阐述目前卫生职业教育的现状、改革的必要,并以卫生职业教育中的护理教育为例探讨新形势下卫生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管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合作学习评价的探索

    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综合素质的标准之一.笔者根据目前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以合作小组成绩确定个人成绩,降低了学习难度,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作者:李平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欠发达地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作为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欠发达地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欠发达地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不论在规模、质量,还是在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上都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卫生行业准入制度缺失、企业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责任不明确等.为此,本文主要从政策选择方面作一些探讨.

    作者:赵娅平;常平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论化学教学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

    化学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其首要任务是为后续医学基础课程学习打好基础.提高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新医学化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作者:宋成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对中职生安全教育的思考

    论述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对中职生的心理、生理及中职学校的现状进行分析,介绍中职生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设想.

    作者:孙偶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解剖学教学中心脏实验教学探讨

    实验是研究一切自然科学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是教学工作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验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其实践能力[1].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是学习其他基础课与医学临床课的基础.因此,改革解剖学实验教学尤为重要,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除使用模型、标本和课件外,还充分利用与人体结构相似或相近的动物器官示教,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猪心进行替代,可加深学生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培养其观察和动手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作者:李文明;李占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在医学专业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素质是满足职业生涯需要的一种特定素质.是一个人能做什么(知识、技能)、想做什么(自我认识、角色定位)和如何做(价值取向、态度、信念)的内在特质的组合[1],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基础两个方面[2],其中,职业素质基础包括从业者的意识、理想、道德、心理、礼仪等,就是要从业者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何去做更好些.

    作者:柯炎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

    在临床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模式,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从注重绪言课,深刻领会教学大纲,在教学中注重引趣、引学、引用3方面探讨优化教学模式,渗透素质教育理念.从实训、见习和实习3方面探讨素质教育的实施.

    作者:迟玉香;张金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