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改革初探

李兵

关键词:外科护理, 实训教学, 教学改革
摘要: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外科护理实训课是护生掌握外科护理技术操作的主要途径,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部分护生进入临床后动手能力较差,对临床外科护理工作很难适应.因此,如何提高外科护理实训教学质量,增强护生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满足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训教学要求,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外科护理教研组在以往实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训条件等实际情况,对外科护理实训教学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W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以医学微生物课程为例,探讨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WPBL(Web Problem-Based Learning)的实施效果.该方法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协作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作者:王冬梅;祝晓莹;吴文澜;王勇;袁红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同一中级教师授课的两个班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实验班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授课后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个班的理论和实训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班学生实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0.01),医院带教教师认为实验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同年级学生.结论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内科护理课堂教学改革,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作者:卢燕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基于PBL教学法的中医脏腑辨证学教学改革研究

    对两个中医学专业的平行班分别采用PBL教学和传统教学,研究PBL教学改革在中医学专业中的积极效果和作用.统计结果显示,采用PBL教学法的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和高分成绩人数显著增加,而教学组由于受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素的影响,学生平均分较低.

    作者:肖玲;刘月婵;陈峻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用图片、视频素材制作护理专业Flash课件的实践

    Flash使用向量运算方式产生出来的影片占用存储空间较小,因此被大量应用于互联网网页的矢量动画设计.它可以将音乐、声效、动画以及富有新意的界面融合在一起,制作出高品质的网页动画效果.教师可以运用Flash软件,制作生动的多媒体课件,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辅助资源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1].

    作者:全立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以示范校建设为平台探讨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实践课的改革——开发《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实验教程的心得体会

    可摘义齿修复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此外,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课程是中职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因此,我们就以尝试编写该课程的实验教程入手,探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可行性.下面将此次编写、开发和开展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实践教程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启发阐述如下.

    作者:王琳;郭艳玲;牟星;马晓丽;罗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研发与生产技术现状研究

    生物制药是指借助生物工程来合成制备有药物活性的蛋白质产品并应用于制药工业部分的技术过程.目前,生物制药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具前途的产业之一,是生物工程应用研发中活跃和进展快的领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不断加大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

    作者:刘立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基于课程标准的天然药物化学实践教学改革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结构分类、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测定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国家执业药师(中药学)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本课程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学等课程的基础上,重点讲授天然药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生理活性、中药开发等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1],为后续(药剂学、药物分析化学等)专业课程提供了服务,培养了具有从事药品生产、营销、应用、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作者:黄小蕾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浅议高校青年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形成

    从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教育信念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现状,提出教育信念的形成策略,以此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高等学校的发展.

    作者:郑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浅析提高中职医学生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方法

    临床见习是医学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莱,要提高中职儿科学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必须做到见习前要选择好典型病例;见习中注意带教的方法;见习后应设出科考核,只有做好这3个环节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更充分地发挥临床见习的作用,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

    作者:郭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医者之爱是大爱

    爱,人人皆有.小爱是局限于血缘、亲缘、业缘关系的私人情感,大爱是超越血缘、亲缘、业缘关系的公众情感,是对小爱的扩展和升华,表现为对陌生人的爱.人们常说“医者父母心”,表明医者之爱是超越私人情感的大爱,是对来求助的陌生患者的健康和生命的自觉关注和真情扶助.医者的大爱包括4个方面的含义:真爱、恒爱、博爱、至爱.

    作者:刘淑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3000P型自体血液回收机回收自体血与悬浮少白红细胞库存血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3000P型自体血液回收机回收自体血输血与输入悬浮少白红细胞库存血两种方法在严重创伤及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手术中血液回收机回收自体血输血与输入悬浮少白红细胞库存血.结果 两种输血方式均应用于严重创伤及大手术中,而自体血液回收机回收自体血更经济实用、操作简便、节约血源,且能快速及时地为患者提供新鲜的血细胞,迅速补充血容量,提高输血安全性,从而增强输血治疗效果,为抢救赢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 3000P型血液回收机回收自体血值得在严重创伤和大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汝莲;张丽;杜世员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57例气管支气管憩室CT表现

    目的 探讨胸廓入口处气管旁憩室的CT及临床表现.方法 总结57例胸部常规CT扫描中发现的气管、支气管憩室,研究其部位、形态、大小、边缘,通道形态、临床症状及肺部CT表现.结果 53例位于胸廓入口处气管旁右后外侧1~2胸椎水平(占93.0%),4例位于主支气管旁(占7.0%).CT表现为胸廓入口处气管旁类圆形和不规则含气低密度影,可单发、单发多囊、多发,以沿气管壁上下增大为主,囊内不规则线状、条索影和分隔.有细线样低密度影,小缺口、大缺口与气管相通,憩室破裂后可发生纵隔、胸腔、皮下、腋下、胸骨旁、肩关节周围、胸大肌积气,可引起胸痛.结论 CT薄层是佳检查方法,气管镜、气管造影对本病诊断价值不大.气管支气管憩室的发生与慢性肺痰患密切相关.

    作者:谢斌;朱宗耀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民办与公办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民办与公办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选取某民办与公办高职学生共526人进行SCL-90测验.结果 (1)在心理健康总分上,民办高职学生心理症状总分显著高于公办高职学生(P=0.000);男生与女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5);城市与农村学生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普通高职学生与对口高职学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3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36).(2)民办与公办高职学生在心理健康备因子上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R=0.000).结论 应进一步完善民办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与干预服务,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赛男;张清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回顾性研究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三年例临床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教改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改组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实施课堂教学.结果 考试成绩分析显示,客观题中,教改组与对照组问考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观题及总分中,教改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问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70%)认为病例导人式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记忆能力;多数学生(>60%)认为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大于50%的学生认为该方法能巩固基础理论;仅少数学生(<50%)认为该教学法可培养科研能力.结论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改革传统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崔娟;高建岭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教学科研化对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21世纪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担负着加快医学知识创新和医学人才培养的重大历史责任,如何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1].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是创新性人才的基础和关键所在.通过教学科研化,把科研方法、科研成果及新的专业进展等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拓宽了医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作者:汪进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多媒体教学法对病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媒体教学法对病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对两组学生病理学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学生之间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多媒体教学法能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病理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作者:刘小花;廖婉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目的 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2014届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将1班设为实验班(51人),2班设为对照班(50人).对照班在健康评估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通过课程的重新设计与整合并在符合工作情境的基础上,规范教学活动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结果 两班学生学期末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师生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评价较高.结论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吴瑞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关于预防性控制与更正性控制中职护生学习护理学基础操作的探讨

    护理学基础操作(简称护基操作)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中职护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龙岩卫生学校在校二年级中职护生学习护基操作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利于护生学习护基操作的积极因素与影响学习效果的不良因素,探讨如何对中职护生护基操作的学习进行预防性控制和更正性控制,以促进护生掌握护基操作,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作者:黄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我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建设的实践、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3个方面对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建设进行回顾和阐述,这对提升专业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郑炜;肖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药剂学教学改革探索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以剂型为中心,研究其处方设计、配制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多学科渗透的综合性技术学科.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医院制剂、药品生产、药品检验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我国新药研究无论是在品种开发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1].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从人才培养入手.这就意味着药剂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的思路上,应针对药剂学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具备为提高新药研发水平所需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下面结合笔者在本科药剂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浅谈如何改进药剂学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李强;赵学玲;龚显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