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燕;吴波;陈衍中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模式,是高职高专教育的趋势,也是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途径.本文介绍产学研结合在我校病理学教学中的初步探索.
作者:李维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左心室质量指数在诊断射血分数正常心衰中的价值.方法 将459例研究对象分为射血分数正常心衰组、射血分数下降心衰组及对照组,常规行心脏彩超检查,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并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 老年、女性、高血压是射血分数正常心衰的常见原因;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升高,其升高的幅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舒张功能不全严重程度一致;左心室质量指数诊断射血分数正常心衰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结论 左心室质量指数升高可作为诊断射血分数正常心衰的指标之一.
作者:冯芸;王瑾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从职业生涯规划概述、高等职业院校护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认知、性别、年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现状、不足及应对策略.
作者:杨志丽;龙纳;郑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对老年社区护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高职护理专业结构的相关对策,以积极应对“双化”形势的严峻考验.
作者:孙雯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相关食品中甜蜜素的使用情况,为国家加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监管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0-2012年从甘肃省14个具有代表性的农贸市场及超市采集蔬菜腌制品、水果蜜饯、坚果及籽、饮料、冷冻饮品、葡萄酒、果冻7类食品样品进行甜蜜素含量检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类食品中甜蜜素总检出率为36.26%,均值为1.48 g/kg,高值37.12 g/kg,总超标率为16.60%,合格率为83.40%.其中,水果蜜饯类食品甜蜜素检出率高达66.67%,显著高于其他样品(F=7.58,P<0.01);水果蜜饯类食品和葡萄酒的甜蜜素超标率较高,分别为31.37%和30.77%;2011、2012年甜蜜素添加量和超标率显著低于2010年(P<0.05).结论 从2011年国家开展食品添加荆专项整治以来,我省相关食品中甜蜜素滥用情况有所改善,但在水果蜜饯类食品和葡萄酒中超限量、超范围使用现象仍存在,建议卫生监督部门重点加强对此类食品的检测,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作者:李剑;崔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为实现高职护理专业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目标,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形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拓宽学生就业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高校图书馆具备对大学生进行阅读教育的良好条件,倡导大学生阅读,强化大学生阅读教育,图书馆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现代大学生阅读现状,阐述阅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劳江霓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骨科教学实践性更强.总结目前本科生骨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提高本科生骨科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张斌;唐亚敏;邹帆;戴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对某高校护生进行健康评估课程的考核,以了解其健康评估学习状况,并针对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秦莉花;陈燕;罗饶岳;易霞;朱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开放性实验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为特点的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实验重灌输、轻启发的不足之处.医学本科生在掌握了基本实验技术后,通过参与开放性实验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主动探寻实验现象背后的本质.同时,开放性实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教学手段.
作者:葛新;张晓雷;邢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可直接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及判断预后提供科学依据.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已融入高等医学教育,使教学方式不断更新.笔者结合个人经验对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蒲文静;蔺多鑫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本文通过对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课程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孙晓艳;王俊英;周庆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广东民办本科院校2008-2012年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广东民办本科院校的科研呈发展趋势,发文量逐年递增,但也存在总体论文质量不高、论文科目类型分布不均、发表在高级别刊物论文数量不多等问题.需进一步提高广东民办本科院校教师的科研素养和论文写作能力,以提高科研论文质量.
作者:孙淳;张丽华;赵万彬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我校药学专业实习生药学服务能力现状,指导药学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药学服务能力.方法 选取我校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实习生83人,自设问卷调查其药学服务能力.结果 85.91%的学生听说过药学服务,但对其理解不够深刻,主要表现为对药学服务的定义、对象、工作内容理解片面;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期望开设药学服务相关课程.结论 提高教师药学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实习带教教师的作用,完善现有课程体系,对提高高职药学专业学生药学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朱吾元;王雁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我院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按照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结合口腔工艺行业特色,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构建职业道德教育在公共素质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和顶岗实习3阶段渗透的课程体系,将职业道德教育分层次、分阶段、不断线地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实施渗透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作者:丁存善;王荃;卢嘉静;宋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选择导师的情况,以期为管理部门工作及学生填报志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7、2008级学生选择专业导师的情况.结果 各医院导师被选择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选择内科、妇产科、B超+放射+麻醉科的女生比例高于平均水平(P<0.05),选择外科的男生比例高于平均水平(P<0.05).各专业导师被选择率无显著性差异(P>05).结论 学生性别、医院成为影响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选择导师的重要因素.应大力推进非直属附院建设,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培养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并对学生选择导师进行正确引导.
作者:李辉;曾冬;胡浪;赵波;莫书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PBL与病案教学法相结合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PBL与病案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果 PBL与病案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实验班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差别不大.结论 PBL与病案教学法相结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及评判思维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任冬;刘敏;许凌峰;魏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使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掌握意识障碍相关知识点.方法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按要求准备,表演疑似意识障碍患者就诊过程,讨论,总结,并通过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81.7%的学生对角色扮演教学法满意并乐意主动参与,对意识障碍病因“基本掌握”的学生占78.5%,对意识障碍及其程度的判断“基本掌握”的学生占76.3%.结论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意识障碍相关知识点.
作者:蒋飞;谭世碧;代光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为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增强管理意识,建立护士长目标管理量化考核体系,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益、执行力、民主测评等方面全面评价护士长的综合管理能力.
作者:刘萌萌;杨雪梅;赵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阐述我院“1233医教结合”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开展情况及效果.
作者:张静;魏巍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