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兰
采用调研论证、转变实验教学理念、制订实验教学培养目标、整合优化实验内容、创新实验项目、更新实验课程等方法探索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三层面、多模块护理专业动态实验课程体系,为社会和护理学科发展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创造条件.
作者:靳永萍;刘芳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士用水银体温计给暖箱内患儿测量体温时的佳测量部位. 方法 选取某医院NICU入住暖箱的201例患儿, 对其背部肩胛间和腋下用水银体温计测量的数值进行比较. 结果 所有暖箱内患儿背部肩胛间的体温测量值为(37.059 2±0.453 35)℃,腋下的体温测量值为(37.061 7±0.449 97)℃,两个体温测量部位体温相差不大(P>0.05),两个测量部位所得两组测量数值呈显著相关性(r=0.919,P<0.05). 结论 背部肩胛间可以作为暖箱内患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的首选部位.
作者:金蓬勃;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我院泰国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需求,总结出一套针对泰国等东盟国家护生的中医护理临床带教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及程序,更好地促进临床实践教学.方法 在中医护理临床带教中引入需求理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5名泰国护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对中医护理临床实习的需求、对中医护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临床教师的期望与需求等. 结果 97.10%的护生认为临床教师的语言沟通能力为重要,91.40%的护生对中医护理的了解甚少,80.00%的护生对中医养生健康指导需求高,91.43%的护生觉得考试和病历书写困难. 结论 以需求理论为基础,利用情景教学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护理实践促进泰国护生对中医护理理论的理解,让泰国护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中医护理并掌握一定中医外治技术.
作者:覃勤;马秋平;何锦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观念,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注重的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做人的功底[1].近年来,我们在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就如何进行素质教育进行了探索,通过重新编写课程标准、选取实用性强的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把素质教育融入教学中,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杨艳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教师扮演SP在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比较教师扮演SP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和病例分析、临床技能、医患沟通能力考核成绩. 结果 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教师扮演SP教学组病例分析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医患沟通能力考核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 结论 在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教师扮演SP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和临床综合诊疗思维能力,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作者:王成;谭芳;李力;白俊云;陈芬;罗景梅;黄艳丽;符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缺乏专业化培养体系,我国学校的卫生保健人员队伍长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以上海市为例,通过大样本学校调查、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和座谈以及国外交流学习,在充分了解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工作现状和专业化培养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适应当前我国学校卫生发展的学校卫生保健人员专业素养和技能储备要求,为专业化培养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目标设定和培养方案制订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史慧静;李广;张越;谭晖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今护理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强化高职院校护理教学质量管理,构建网络化的教学质量管理网,是加强护理教学质量管理、提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徐莉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室作为重大传染病防治研究的前沿阵地,自2003年SARS暴发以后逐步受到公共卫生部门的重视. 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室利用分子生物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围绕重大传染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生物武器防护等问题进行研究,着重研究暴露因素与基因及蛋白的关系、传染性疾病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与识别,为国家和军队重大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从实践经验角度出发,以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室建设的两大核心要素——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为论述依据,重点阐释实验室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为现代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高洁;吉兆华;刘义文;郭致文;邵中军;闫永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大便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明显增多是否都与感染性腹泻有关. 方法 观察20例大便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明显增多、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腹泻的婴幼儿用药前、停药后的大便常规检查结果,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18例用药前大便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增多的婴幼儿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后大便常规检查正常,2例在停止用药后大便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与用药前无明显变化. 结论 婴幼儿大便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明显增多并不一定都是感染性腹泻所致,临床应慎重用药.
作者:张培环;郭俊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对目前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尝试通过现代师徒制,探索解决福建省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的方法.
作者:许若晴;李珍;苏雁;童文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高血压发生的高危因素以及中医体质辨识与新疆地区高血压发生的相关性,为高血压的中医预防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新疆地区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人员36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高血压患者192例(高血压组)、未患高血压者175例(对照组),对一般资料、中医体质辨识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构成、民族构成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疆地区高血压发生与吸烟史、饮酒史、运动、家族遗传史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是否为偏颇体质有显著相关性(P<0.05);两组的体质类型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平和质、阴虚质人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体质辨识是中医健康管理的基础,中医健康管理可以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发生、为今后的预防保健对策和健康服务措施的提出提供理论根据的目的,通过运用中医养生方案调理偏颇体质来改善健康状况、预防高血压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作者:王瑜;杨丽;郑玉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微格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微格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入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将2013级中职护理212名学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微格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 结果 观察组护理技术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本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评价较高. 结论 微格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并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可在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兰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麻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医学高等教育以获取硕士学位为目标的高层次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及内涵是科研,而科研是研究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教育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1]. 我国目前对麻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要求毕业生应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临床麻醉疑难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既有科学研究能力又有创新能力的麻醉学高端人才,就要建立麻醉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作者:包长顺;包文朝;苏国友;吴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在解剖学教学中运用教学艺术,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效果;注重创造性与灵活性,调动学生情绪;讲究逻辑性,科学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突出形象特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疏导学生心理,消除恐惧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实用型中等医药卫生人才做一些尝试.
作者:张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针对三二连读高职阶段的学生特点,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结合全国技能大赛的要求,加强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改革实验教学设计,开设应用性和验证性实验,对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美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各院校重点建设的实训基地差别较大,总结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并从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框架、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全面性与科学性、普遍适用性与可比性、激励性与引导性、可操作性等原则.
作者:魏早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安排心电图的教学,并灵活运用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许振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检验技能大赛于2015年5月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参赛队伍、参赛人数、竞赛项目较第一届均有一定程度提升,大赛影响力、赛事安排和竞赛项目的选择日渐成熟. 面对逐年增加的参赛人数,如何在赛事日程不变的情况下确保大赛顺利、流畅地进行,结合承办和参与两届大赛的亲身体会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宋萍;朱红英;殷彦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临床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教学的实践效果. 方法 选择部分支气管镜操作技术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评价学习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学习热情提高、提升支气管镜操作能力和培养临床思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 结论 在临床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侯春丽;刘斌;侯学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存几率与护士能否早期实施CPR(心肺复苏)的能力密切相关,而我国在职医护人员虽然进行CPR的机会较多,但操作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对我国医护人员CPR培训现状和国内外CPR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培训评价及CPR知识与技能的长期保留的培训研究进行分析,了解其研究进展.
作者:洪海燕;王静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