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由转化医学引发对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思考

杨静;诸欣平

关键词:转化医学, 人体寄生虫学, 教学思考
摘要:转化医学作为一种医学领域新兴起的科学理念,核心是在临床与实验室间建立双向转化通道,这个理念已渗透到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各个领域。针对当前转化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现状,将转化医学的理念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中,可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有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程序在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程序对78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肢体进行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尽早对偏瘫的肢体进行康复训练,并比较早期康复训练前后患者的肢体肌力、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后的肢体肌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均优于康复训练前(P<0.01)。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能使患者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和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永娟;廖燕桃;刘云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及其思考

    随着现代医学的需要,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核心应该以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基础。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生理学实验是生理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生理学实验课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并以此为目标设计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内容。

    作者:祁文秀;赵成瑞;吴慧文;高胜利;刘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实习护生临床实习现状与管理策略研究

    1问题的提出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工作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临床实习,可以使护生所学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相联系,培养和锻炼护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提高护生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对护生的实习管理至关重要。

    作者:陈艳梅;王志锐;陈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教育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说明人文关怀教育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如何在静脉输液学习中对护生实施人文关怀教育为例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达到在静脉输液中渗透人文关怀教育的培养目标,以达到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教学效果。

    作者:臧瑞瑞;杨丹丹;贾彦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生临床实习若干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护生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力量和后备军,近几年来,随着护理人员学历的不断提高、医学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使护生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其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现对护生临床实习中产生的若干心理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探讨解决护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减轻护生的压力提供依据。

    作者:董莉;贺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网络环境下医疗保险学PBL教学法应用研究

    为提高医疗保险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PBL教学法与网络优势,将其应用于医疗保险学的教学实践。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实施步骤、优势和注意事项等方面探讨网络环境下医疗保险学PBL教学法的运用。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网络环境下医疗保险学PBL教学具有一定优势,有利于教学相长,可在医疗保险学教学中应用。

    作者:刘彩;马蔚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护理专业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解剖学作为护理专业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护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职护理学教材中70%的内容与解剖学相关[1]。笔者认为,目前的中职解剖学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反映护理专业的特点。因此,为使解剖学教学更好地体现护理专业的特点,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且具有熟练临床护理操作技术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作者:郭玉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卫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伴随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作为卫生高职院校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尚处在探索阶段。以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教学现状为例,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关问题的认识和意见,为进一步构建有效的卫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作者:姜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研究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原甘肃省卫生学校)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依托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课程体系改革,努力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院校合作教学模式。经过两年的努力,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得到快速而长足的发展,对同类学校的专业建设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作者:吕荣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职哈萨克医诊断学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分析

    哈萨克医诊断学(纳日克塔勒格)是为继承和弘扬独具特色的哈萨克医药学、传授哈萨克医药基础理论及诊疗技能的一门课程,是培养哈萨克医药后继人才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应用哈萨克医药基础理论解释人体生理病理过程,对人体的病态表现、平衡或失衡状态做出初步分析和辨别,形成哈萨克医疾病诊断思维方法,按要求书写哈萨克医病案。

    作者:古丽沙拉·乌拉孜别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胃溃疡中医治验

    1祖国传统医学对胃溃疡的认识胃脘痛即胃痛,早见之于《黄帝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并提出胃痛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经脉》道:“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唐宋以前的文献多称胃脘痛为心痛,与属于心经本身病变所致的心痛相混淆。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这里的心下痛实际上是指胃脘痛。又如《外台秘要·心痛方》曰:“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这里说的心痛也是胃脘痛。宋代以后,医学家对胃痛和心痛混谈提出质疑,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曰:“夫心痛者,在方论则曰九痛,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金元时代《兰室秘藏》首次提出胃脘痛,将胃脘痛的症候、病因病机和治疗办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症状。明清时代进一步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方法,丰富了胃痛的内容,如《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曰:“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哉?”《医学正传·胃脘痛》曰:“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医学真传·心腹痛》还指出了要辨证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书中说:“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为后世辨证治疗胃痛奠定了基础。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明确指出:“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的范畴,均可参照‘胃痛’章节进行辨证论治,必要时结合辨病处理。”伴随着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祖国传统医学对胃溃疡的认识不断深化。

    作者:田卫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CBL教学法与考研相结合在呼吸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医学实习生考研成为近几年来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实习带教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他们在实习期间的学习重点已从临床实习转移到了考研上来。基于案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 CBL)是通过病例分析及讨论而学习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教学模式[1],近几年来成为各专业带教中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索CBL教学法与考研相结合在呼吸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衍民;贾晓民;赵杰;马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医专业大学生师承教育与德育分析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专业大学生而言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医本仁术、德乃医本,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不但要做到精于医术,而且要诚于医德。师承教育不仅仅是医术的传承,也是医德的传承,它在中医专业大学生的德育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作者:齐文娟;苗茂;师建平;微丽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增强中职护生学业自信的策略探讨

    正视中职护生学业自信严重缺失的现状,正确把握成功教育影响护生学业自信的四大要素,即成功期望、成功环境、成功机会和成功评价,重塑中职护生的学业自信。

    作者:朱业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冬病夏治中医疗法的探讨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临床实践表明,有些冬病在冬天治疗效果很差,而在夏天治疗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刘志茂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大专护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现状及对策

    目的:了解我校护生的课余时间管理能力现状,提供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的策略建议,为下一步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我校护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水平。结果护生的课余时间管理能力一般。结论护理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护生的课余时间管理能力,护生也应加强自身课余时间管理能力训练,提高自身的时间管理能力。

    作者:赵娟;杨新丽;郑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产科医患沟通的影响因素及技巧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我省乃至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中“名列前茅”,产科医疗纠纷高发的主要原因除与医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治疗过程中的高危性以及结局的不确定性等有关外,也与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存在很大关系。因此,掌握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对减少产科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牟小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职业院校债务形成的原因及化解策略

    通过对职业院校债务情况和化解债务能力的调查发现,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布局结构调整、评估检查验收、筹资渠道有限等成为职业院校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土地置换,化解债务危机;实施债务重组,降低债务风险;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筹资力度;加强财务管理,增强偿还债务能力等化解债务的策略。

    作者:仲生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由转化医学引发对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思考

    转化医学作为一种医学领域新兴起的科学理念,核心是在临床与实验室间建立双向转化通道,这个理念已渗透到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各个领域。针对当前转化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现状,将转化医学的理念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中,可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有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

    作者:杨静;诸欣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