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社区保健教学中渗透医学职业精神培养教育

李占霞;赵杰荣

关键词:社区保健教学, 医学生, 职业精神
摘要: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是医学教育、医生培养和医疗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也是培养未来合格医生的关键。医学生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力量,培养其高尚的医学职业精神刻不容缓。现探索在专业课社区保健教学中渗透医学职业精神培养教育的途径。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职英语》教材与PETS教程的比较

    《中职英语》是由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材编写组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编写的一套新教材,因其内容相对简单,有些教师和学生对使用《中职英语》教材能否使学生顺利通过PETS(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提出质疑。将《中职英语》教材与PETS教程第一、二级以及学生学习《中职英语》和PETS教程后参加PETS的过级情况加以比较,看哪种教材更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有利于学生通过PETS。

    作者:袁守忠;曹俊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及其思考

    随着现代医学的需要,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核心应该以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基础。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生理学实验是生理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生理学实验课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并以此为目标设计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内容。

    作者:祁文秀;赵成瑞;吴慧文;高胜利;刘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在“微时代”,越来越多的微型化资源日益发挥着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课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统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活动,具有短小精炼、主题突出、快速简洁、交互性强等特点,在越来越多的学科中得以应用。从微课的定义及概念入手,根据微课的特点,分析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应用的意义,同时将微课高效率地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在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作者:苏庆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应用QCC活动降低输液室医患冲突的实践

    目的:探讨QCC活动在降低输液室医患冲突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通过QCC方法,运用品管工具对输液室易发生医患冲突的问题实施相应解决对策,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并将实施QCC活动不同时期的医患冲突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输液室医患冲突发生率从活动前的15.45%下降到活动后的3.20%,因医生、护士沟通能力差所造成的医患冲突发生率下降了84.62%,因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的医患冲突发生率下降了81.48%,因医生输液卡错误造成的医患冲突发生率下降了73.02%,因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差造成的医患冲突发生率下降了90.24%。结论运用QCC活动不仅能够降低输液室医患冲突的发生率,还能够提高医疗团队的凝聚力及护理质量和安全。

    作者:扈雅;杨菊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快速康复外科无肌松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势,现已成为胆囊切除手术的首选术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手术麻醉方法,具有可控性好、麻醉效果平稳等显著优势,应用于腹腔镜手术可以改善由于腹腔镜气腹所导致的各种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的并发症[1-2]。本研究选取90例LC患者,观察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FTS)无肌松剂LC的麻醉效果,现将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刘馨;梁吉文;贾桂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本科护生实习前技能培训模式的探讨

    目的:比较两种本科护生实习前技能培训的模式,为本科护生实习前培训提供依据,以适应临床实践教学的要求。方法对2013年本科实习护生采用护生自主型护理技能培训模式,对2014年本科实习护生采用教师主导型护理技能培训模式。从练习课时数、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及优秀率、护生对培训效果的评价3个方面比较两种培训模式的效果。结果两种技能培训模式在护理操作水平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生自主型护理技能培训模式在分析问题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提高、沟通能力提高、协作能力提高、培训安排合理、培训时间合理方面明显优于教师主导型护理技能培训模式(P<0.01)。采用教师主导型护理技能培训模式的护生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及优秀率均高于采用护生自主型护理技能培训模式的护生(P<0.05)。结论两种培训模式各有优缺点,应取长补短,将两种培训模式相结合来提高护生的护理技能。

    作者:丁淑平;赵佳;赵艾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运动处方”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法、数理统计法,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依据大学生体质的具体情况为其开具“运动处方”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运动处方”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马国全;张虎祥;杨建文;田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探讨PLT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LT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开展PLTL融合传统教学方法的实验性教学,并且和单纯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的技能操作及病例分析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理论知识成绩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医学影像教学中应用PLT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PLTL教学模式并不否定传统教学模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将二者有机结合。

    作者:水巍;续晋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液内科实习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初步探讨

    在当前医疗纠纷增多的状况下,医学实习生除了需要具备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之外,还需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结合血液内科的专科特点,阐述实习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措施。

    作者:李益清;许冰;王鹏飞;冯素玲;李晓燕;青永红;马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职眼视光专业“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的改革与探究

    目前,大部分院校还是使用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机不强的情况普遍存在。我们根据收集的学生评教结果和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发现部分专业课程存在教、学、做一体化程度不足的现象,造成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不能很快实现角色转换、眼高手低情况比较普遍。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将专业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和眼视光技术的岗位技能要求切实有效地结合起来显得刻不容缓。

    作者:周路坦;王兵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组建人文素养教学团队提高教学水平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专业发展和专业建设,培养更多适用型护士(助产)人才,借国家级中职学校示范校建设之机,组建符合专业特色的人文素养教学团队,以期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切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作者:齐慧妮;沈济人;黄梅;李莉;曾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客观结构化简化考核在临床护理技能考核中的应用研究

    课程考核改革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考试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所在,而课程考核改革可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职业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此,我们在临床护理实践技能课程妇产科护理临床综合实训项目教学中,尝试在临床护理技能综合能力考核中应用简化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方式,结合专业特点[1],对2012级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简化的OSCE妇产科临床护理技能综合能力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邵巧云;闫红丽;齐椿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针对我国心理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理性思考,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

    作者:张斌;邱致燕;谢静涛;唐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能力单元实施高职课程建设探讨

    如何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制订课程标准、如何做好课程教学设计并增强课程教学效果是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问题。分析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中能力单元的特点和作用,探讨借鉴其能力单元进行高职课程标准建设、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课程评价的路径和方法。

    作者:苏绪林;蔡兴东;秦建设;刘洋;张训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耳鼻咽喉科留学生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对外交流的增加以及经济地位的提高,留学生教育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反映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总结耳鼻咽喉科留学生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以利于更好地开展留学生教学工作,提高教学的质量。

    作者:王茜;毛华东;程杰;甘辉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研究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原甘肃省卫生学校)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依托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课程体系改革,努力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院校合作教学模式。经过两年的努力,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得到快速而长足的发展,对同类学校的专业建设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作者:吕荣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产科医患沟通的影响因素及技巧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我省乃至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中“名列前茅”,产科医疗纠纷高发的主要原因除与医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治疗过程中的高危性以及结局的不确定性等有关外,也与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存在很大关系。因此,掌握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对减少产科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牟小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PDCA循环在新上岗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用于新上岗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对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新上岗护士进行培训,并在培训前后进行考核对比。结果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水平、操作技术、护理文件书写以及综合素质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 PDCA循环应用于新上岗护士培训中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杨阿宁;谭雪红;金佩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由转化医学引发对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思考

    转化医学作为一种医学领域新兴起的科学理念,核心是在临床与实验室间建立双向转化通道,这个理念已渗透到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各个领域。针对当前转化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现状,将转化医学的理念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中,可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有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

    作者:杨静;诸欣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WPBL教学法在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面向基层的实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越来越被重视,如何培养更多的医学检验技术实用型人才也就成为当务之急,所以要以高职高专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基点。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1969年由美国医学教育先驱、神经病学专家Howard 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McMaster(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讲授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法比较,PBL教学法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等[1]。

    作者:吕长坤;马菲菲;张海峰;万雪莲;王长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