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实习护生带教中的问题及对策

白晓雯

关键词:手术室, 实习护生, 带教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临床带教常见问题及对策。方法分析护生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带教策略。结果减轻实习护生心理压力,增强其自信心和责任感,提高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结论在手术室实习带教中,必须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缩短护生临床适应期,提高其综合素质,为医院培养更多优秀护理人才。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卫生士官常用药物课程教学效果

    目的:提高基层部队卫生士官常用药物课程授课质量。方法根据章节内容特点,采用案例式、讨论式、问题导入式、比较式、论坛交流式等教学方法。结果多样化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员学习兴趣,突出了学习重点,有助于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结论在常用药物课程教学中,对不同授课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效果良好,可为其他培训课程提供借鉴。

    作者:李灵芝;张丽;崔颖;李建宇;顾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应突出德育为先特点

    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班主任能够结合职业教育及专业特点,深入细致地做好每项工作,培养出思想品德优秀、专业技术过硬的优秀学生。因此,班主任应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创新管理模式,以达成职业院校培养德才兼备应用型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标。同时,职业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突出德育为先特点,以培养道德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职业人才。

    作者:王建新;俞宝明;赖素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于实践平台的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模式探究

    针灸推拿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模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又决定着这门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前景。通过运用实践平台,整合多种资源,对针灸推拿专业学生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的综合训练,既可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拥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分析目前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入手,着重探究以实践平台为基础的切实有效的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模式,以更好地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培养更实用、更优秀的专业人才。

    作者:刘求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教师标准化病人、学生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引入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和学生标准化病人(SSP),充分发挥TSP易于培养的优势,再通过TSP培养SSP,克服标准化病人(SP)在培养资金、时间等方面的不足。将TSP、SSP应用于护理评估、技能操作、健康教育、综合技能实训、教学评价等环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朱前进;曹姣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职老年护理实训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及评价体系改革,强化实训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技能训练效果,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优秀品德;提高老年护理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卫校优势与社会价值,推动我省养老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作者:周兰兰;施成良;杨慧兰;周娟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青霉素说课设计

    本文对药物应用护理中“青霉素”的说课设计作一介绍,与同行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辛雅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一堂PDCA循环实践教学课方法探讨

    目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授课内容具体化、细化,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边学边做,学会分析与解决问题,改变纯理论教学模式。方法针对工作中常见的现实问题,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解决问题,领悟PDCA循环的真正含义和精髓,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结果此法深受学生欢迎,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析问题,达到教学目的。结论该方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可尝试应用到更多理论课教学中。

    作者:郑卫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于临床需求的内科学教学改革研究

    医学的迅速发展对内科学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科学教学改革将批判性思维贯穿始终,以认知负荷为理论依据、课程整合和概念图为方法、临床需求为导向,训练学生掌握解决健康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作者:袁慧;应萍;史小慧;任伟;罗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士长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在护士长培训中采用传统培训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护士长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我院40名护士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实验组采用传统培训法结合案例分析法,对照组采取传统培训法。培训前及培训结束时分别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量表测量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培训前,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培训结束时,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评分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以案例分析法为主的综合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长评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在职培训方法。

    作者:刘世云;姚海盈;高其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反思与改进

    笔者指导的学生代表安徽省连续3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比赛,都获得三等奖。如何提高比赛成绩?如何改变连续3年获得三等奖的况状?笔者从参赛选手选拔、训练方法以及选手心理素质、人文关怀意识、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在以后比赛中获得更好成绩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谢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351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形态与病因学分析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形态与病因学关系。方法了解1351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由病毒、衣支原体、细菌、复合感染、不明原因5方面所致精子形态的头、体、尾部变化特征,找出不同病因导致精子形态相应变化的规律。结果精子是评价男性不育的重要指标,精液感染时分析:(1)精子存活率均低。(2)精子缺陷率高。(3)衣、支原体感染以头、体及混合型畸形为主;细菌感染时体、尾部畸形增多;复合感染时头、体、尾相对均衡;病毒感染时,头部畸形明显增多;不明原因以头、体及混合型畸形为主。(4)精子无活动力可能受病种毒性物质的影响。结论不同病因所致精子的形态有着不同的明显变化特征。

    作者:李文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患者行为改变影响因素探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患者行为改变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将319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对A组延期复诊或失访患者不采用任何回访形式,对B组首诊后未按时复诊患者则采用电话随访进行远程指导,观察家人参与程度对患者行为改变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行为改变情况。结果患者自评坚持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有觉得麻烦,不习惯,效果不明显对治疗没有信心,条件或环境限制。91.22%的患者认为促使行为改变并长期坚持的方法是有人共同参与,68.24%的患者希望获得及时督促与指导。对失访患者以电话回访的形式进行远程指导对其行为改变有明显促进作用;家人共同参与可明显促进患者行为改变。结论授权患者及家属,强调自主参与,实现护理服务向家庭的延伸;门诊访谈要有动机性,强化同伴支持;形成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模式,使专业化教育得到长期的有效延续。以上方式可有效促进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

    作者:柴琼霞;曹小萍;陈艳曙;韩慧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专业解剖学教材改革思路探讨

    针对当前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人体解剖学教材急需改革,教材内容应紧密联系临床护理操作需求,围绕“护理”这个中心目标展开,着重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之间的衔接,体现教材的实用性,并重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实现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目标。

    作者:王长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北京地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职业能力调研分析报告

    对北京地区20家医院检验科进行问卷调查及行业专家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明确高职学历医学检验人才培养规格以及行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为制定符合岗位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搭建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奠定基础,探索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作者:李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学英语词汇与普通英语词汇的关联性研究

    在外语教学中,语言一般被分成词汇和语法两部分。词汇是语言学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贯穿于外语学习整个过程。医学专业英语有其特定的词汇结构体系、语法规则以及语篇结构,但真正使医学英语有别于普通英语的则是专业词汇和术语,也正是这些特有词汇和术语使多数医学生望而生畏,逐渐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兴趣,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涉及医学方面的词汇或相关内容提取出来,进行扩充讲解。医学英语词汇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已逐渐融入日常英语,反过来,一些普通词汇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词义范围扩大至具有医学含义。因此,有必要应用语言学知识和医学专业知识,综合分析医学英语词汇与普通英语词汇的关联性,不断丰富和扩大学习者的词汇量,加强其文献理解能力。

    作者:廖虹;韩乐;孟玲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以“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两组共200例患者的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由10.67%提高到58.00%。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爱丽;何雄;张晓萍;郭晓楠;杨荣;闫静;蒲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我院开设手术室护理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对我国手术室护理专业开设现状、发展潜力、就业趋势以及我院师资力量、实训条件、生源、就业前景等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我院开设三年制大专手术室护理专业的必要性。

    作者:陈宝玲;赵国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胫后动脉采血法在早产儿采血中的应用

    早产儿胫后动脉位置表浅,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血肿发生率低,采血时间短。

    作者:陈百芳;冯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实训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通过分析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实训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从考核内容、考核形式等方面提出评价方法,构建适合专业需求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

    作者:段春燕;丁环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对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进行研究与实践,旨在提高就业指导课实效性,把学生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

    作者:颜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