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护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反思

丁郭平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 护理专业, 教学资源库
摘要:妇产科护理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必考内容之一.建设妇产科护理教学资源库,反思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实现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使用率,对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作用.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学习激励机制现状调查与分析

    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承担免费医学生培养的湖北科技学院学生学习激励机制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客观分析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从激励原则、激励主体、激励环境、激励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余娜;梅武轩;艾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研究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药物分析实验课中的应用与探索

    目的 探讨以研究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药物分析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校2014级大专药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两个班设为实验班(采用研究型教学法)和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比两班药物分析实验考核成绩和学生评价.结果 实验班药物分析实验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以及对实验课的兴趣均高于对照班.结论 在药物分析实验课中应用研究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胥彦琪;刘建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理工科院校留学生科技汉语课程教学环节研究

    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扩大和学习需求变化,理工科院校针对理工科专业留学生开设科技汉语课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笔者结合我校近10年理工科专业留学生科技汉语课程教学实践经验,提出需要把握的10个教学环节.

    作者:尚斌;戴莉;朱晶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口腔专科护士工作精神状态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口腔专科护士工作精神状态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方法 采用李永鑫编制的工作倦怠量表对深圳市较有代表性的8家公立医院口腔专科2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方向为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对工作倦怠量表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并采用克伦巴赫一致性系数检查工作倦怠量表及各因子信度.结果 口腔专科护士工作倦怠程度在去个性化维度上较为严重,另外两个维度则相对较轻.工作环境和资源支持、医疗诊治关系、工作特征与技能需求变量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降低是导致口腔专科护士工作精神状态不佳的主要因素,可通过减轻工作压力、提高管理水平、缓解医患双方压力等措施预防口腔专科护士工作倦怠,改善其消极工作精神状态.

    作者:龙小容;魏波;唐智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学生标准化病人(SSP)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13、2014级各随机选择两个班,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时实验组采用SSP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期结束时分别对两组进行技能考核,对实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实验组教学模式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及临床实习表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训教学中应用SSP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是对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训教学模式的创新.

    作者:宋泽;杨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药学类专业新生学涯规划现状研究与教育对策

    有效的大学新生学涯规划关系到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本文通过对入学3个月的药学类专业大一新生学涯规划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提出完善新生学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作者:高恩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高职GSP实施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信息化技术推进了教育发展与改革.在GSP实施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增强课程趣味性与实用性.本文分析GSP实施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必要性,介绍如何建立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并探讨GSP实施技术课程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作者:袁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培养脏腑证治临床思维的探讨

    分析中医内科学教学现状,指出临床思维实践训练不足的弊端,改革病例教学,实施引入师生共同演绎较复杂的临床病例的教学法,反复对学生进行脏腑证治临床思维训练,经3年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有助于培养脏腑证治临床思维.

    作者:李勇华;杨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非药学专业药学概论学习现状调查与总结

    药学概论是高等医学院校非药学专业的考查课之一.我们对非药学专业药学概论学习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管理3方面提出优化和推进药学概论课程建设的对策,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张秋华;杨小龙;吴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甘肃省武山县杨河乡农村居民放弃健康体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通过走访及问卷调查,了解农村居民放弃健康体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完善健康体检流程,提高农村居民对健康体检的知晓率,进而提高农村居民健康体检就诊率.

    作者:石海燕;石望成;康凤英;宋小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施与探讨

    结合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特点,将微课视频引入翻转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前教学资源构建和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知识内化以及课后巩固总结3个阶段的具体实施,探讨该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并与传统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

    作者:蔚晓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以专业综合试点改革为依托的系列考试模式在护理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实施

    医学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而考试改革是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环节,是提高护生综合能力的核心方法.本研究建立以专业综合试点改革为依托的系列考试模式,并与传统考试模式相比较,观察本科护生在操作能力、知识模块构建能力、临床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方面的变化,分析以专业综合试点改革为依托的系列考试模式实践效果.

    作者:郝晶;齐久颖;李淑杏;孙玉倩;汪凤兰;陈长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关于培养老年医学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思考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现代老年医学教育势在必行.老年医学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是老年医学高等人才培养、发展我国老年医疗保健事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从老年医学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方法及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就老年医学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

    作者:余红梅;夏丽;邓辉胜;吕洋;肖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及分析 ——以我院2016届护理专科毕业生为例

    为了解我院2016届护理专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自制调查表,以问卷方式从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毕业后的去向等7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正确引导学生就业及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非常重要.

    作者:丁彩华;许婷;吕广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对分课堂及其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实践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大多数学生的沟通、表达、自学、提出问题及思考能力均有所提高.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完善教师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王成岗;徐琬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讨论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64.29%),复发率(4.76%)低于对照组(38.1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切口愈合,减少疾病复发,预防宫颈癌发生,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医院参与高等卫生职业院校课程改革 的有效途径研究 ——以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例

    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医院深层次参与高等卫生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十分关键.2012—2016年,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进一步加强与医院的合作,从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4个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孙金霞;杨李;李启松;黄思怡;马桂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针对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卫生专业教育薄弱现状,从专业目标定位、社区需求与发展、卫生服务功能以及创新能力培养4个方面阐述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提出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通过构建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突出实践教学、加强社区实践基地建设、改变教学方式,将预防医学教育贯穿专业教育全过程,这是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佳方法.

    作者:李新;杨智源;王瑞;王丹;王璐璐;吕冠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护生职业防护认知及行为的差异性研究

    目的 了解干预前后高职护生职业防护认知及行为状况的差异和变化,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卫生学校2008级高职实习护生进行职业防护认知及行为干预和调查.结果 干预前,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社会性危害及防护认知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普通护理专业学生(P<0.05);干预后,涉外护理专业学生除职业防护一般知识和技术认知、物理性危害及防护认知维度外,其他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护理专业学生(P<0.05).干预前后护生职业防护行为维度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职业防护认知不能很好地指导职业防护行为.应增设护生职业防护课程,加强实习期间职业防护培训,建立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专项培训与考核制度.

    作者:李雯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工作任务的紧急救护实训方案设计

    目的 开发适合中德合作紧急救护专业紧急救护课程实训项目.方法 学习德国职业教育和急救体系,查阅急救实训教学相关文献,咨询临床急救护理专家急诊护理工作任务和要求.结果 初步形成紧急救护课程实训项目模块,包括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组成、急危重症病人病情评估、常用急救护理技术、常用急救仪器设备使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常见急症救护)5个模块,共33个实训项目.结论 紧急救护课程实训项目开发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临床案例为载体,实现专业与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重视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作者:李艳红;李珍珍;李红哲;孙大雨;胡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