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放性与腹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膀胱癌患者尿动力学及膀胱功能的影响

陈先国;冯振华;黄强;彭业平;梁浩

关键词:膀胱癌,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腹腔镜, 膀胱功能, 尿动力学
摘要:目的 对比开放性与腹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41例,行腹腔镜下手术;B组41例,行开放性手术.观察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尿动力学及膀胱功能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中出血量A组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尿动力学及膀胱功能相关指标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尿动力学及膀胱功能,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良好,临床应用价值高于开放性手术.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微生物学检验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

    微生物学检验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后,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成功尝试,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作者:曹二龙;刘选梅;刘众齐;黄泽智;陈建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翻转课堂在高职成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前,信息技术与高职护理课程教学之间的融合越来越紧密,翻转课堂作为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正在逐渐代替传统教学模式.成人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资源缺乏、学习兴趣低、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成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解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谢巧玉;何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验室指标与膝关节滑膜病变高频超声表现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膝关节病变中的表现及其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对102名RA患者及50名正常人行高频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滑膜厚度及能量多普勒血流信号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组膝关节滑膜厚度明显增加(P<0.01);滑膜厚度、能量多普勒血流分级与AKA、CRP、ESR、Anti-ccp呈正相关(P<0.01).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膝关节病变高频超声表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能够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杨洁;王学斌;邵晴荷;吴杰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高职教师主观职业幸福感对从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主观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外在表征,它对教师从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它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及时宣泄不良情绪,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弃恶向善,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王振涛;郭东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冥想训练对孕妇分娩恐惧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冥想训练对减轻孕妇分娩恐惧及改善焦虑情绪的效果,为临床护士减轻孕妇的紧张、焦虑心理采取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等组实验法,选取2017年1月1日—10月30日期间到我院产检的孕妇88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前宣教,提供医疗信息,合理使用心理护理,解答孕妇及其家属的疑问等;观察组在常规产前宣教的基础上给予冥想训练.干预2周后对两组孕妇采用分娩恐惧量表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分娩恐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SA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冥想训练可以减轻孕妇分娩恐惧及改善焦虑情绪,减轻孕妇心理压力,有望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陈翠辉;李世玉;白淑秋;叶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职助产专业临床课程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针对我校助产专业,通过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从讲解示范、实训指导、实训评价、实训组织、实训总结5个方面分析当今中职助产专业临床课程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浪辉;陈伦;李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产房进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进行产房护理质量管理)各90例.观察对比两组产妇会阴伤口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会阴伤口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比中,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在产房护理中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周慧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加强与临床学科联系的探讨

    病理学课程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教学中需要依赖基础、联系临床.病理学在学习中发挥着桥梁作用,因此,在病理学的讲授过程中无法割裂与临床学科的密切联系.教师应利用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的渴求,并结合高职医学教育的特点,抓住基础与临床学科之间的衔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徐春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国内CBL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检索从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1月所有国内有关CBL教学与以传统讲授式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效果对比的研究.对纳入文献进行全面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0篇文献,共计588名研究对象,包含CBL组292名和LBL组296名.Meta分析后得出:与LBL教学法相比,CBL教学法不但能够提高理论考试(SMD=1.28,95%CI=0.17~2.39)、操作考试(SMD=1.42,95%CI=0.89~1.94)和综合考试成绩(SMD=3.05,95%CI=1.20~4.91),还能够提高规培生对CBL课程的感兴趣程度(RR=1.31,95%CI=1.08~1.60),并激发学习兴趣(RR=2.11,95%CI=1.35~3.31),与LBL教学法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教学能增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

    作者:刘晶;司斯;孟涛;宋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洁白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洁白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微生物计数采用1 ml(1:10)、0.2 ml(1:10)、1 ml(1:100)注皿方法计算回收率;控制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生长实验.结果 采用1:100供试液1 ml注皿,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回收率均在50%~200%之间;控制菌按常规法可检出相应阳性菌.结论 采用1 ml(1:100)注皿方法,可以进行洁白丸微生物计数检查,可以采用常规法检查控制菌.

    作者:杜海娟;滕宝霞;牟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PBL与CBS相结合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实施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给日常教学提出挑战,故在预防医学本科生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引入PBL与CBS相结合的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利文;王春华;杨巧云;张强;陈曦;李琛;汤乃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改良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职临床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改良案例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通过不断探索、实施和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罗贤通;张菊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5-氮杂-2'-脱氧胞苷抑制肿瘤的机制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我国慢性病中死亡率高的疾病,因为其发生机制复杂,对其抑制的药物也一直处于研究状态.随着国内外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诸多肿瘤抑制剂,但是作为广谱的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的效果虽已被初步证实,但是具体的机制仍在研究之中,从目前新的研究进展出发,重点阐述5-氮杂-2'-脱氧胞苷对肿瘤的关键抑制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

    作者:陈涵;万守谦;张红霞;崔治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关于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方法与途径的探讨

    课程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课堂是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一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终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与检验.当前,在高职教学改革中有不少新的理念与方法,但这些教学改革理念与方法并未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建设国家优质校的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通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来实现.

    作者:易忠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微课的医学机能学实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微课是医学机能学实验翻转课堂的主要视频载体,包括原理介绍型、操作演示型、模拟实验型、探索延伸型和知识复习型等.基于微课的医学机能学实验翻转课堂模式包括课前知识传授、课堂知识内化与实验操作、课后总结强化3个环节,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验成功率及教学效果,促进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崔艳秋;郝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循证医学与精确医学视域下的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对循证医学和精确医学探索研究的不断发展,其人文精神内涵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不断影响和启发着临床实践和医学教学.阐释循证医学与精确医学的概念及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内核,提出对于医学人文教育的启示和做法:明确教学目标,以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优化教学内容,适应临床实践需要;重点使用PBL教学方法,教学以论证证据和精确治疗方案为目标转变;多元化评估手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更加科学、准确和全面.利用循证医学和精确医学的理念对传统的临床实践模式和医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医学生和临床医生的人文素养,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

    作者:胡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RBL模式在西部高等医学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使用探讨

    目的 提高西部高等医学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方法 以桂林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中引入RBL(Research-Based Learning)教学,对比分析RBL模式(实验组)和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后学生的期末成绩,以探索RBL法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中的成效.结果 实验组的考核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客观题的基本正确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观题的基本正确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BL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有效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宋家乐;钱波;任源;曾榛;李晶晶;莫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自我效能理论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综述自我效能理论的概念、功能以及在护理教育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情况,了解自我效能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影响.现将近些年来国内外对自我效能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综述如下,以便更好地推广自我效能理论,提高我国护理教育的质量.

    作者:张博;崔香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索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主要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以期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高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青年教师是医学院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教学能力影响着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发现他们对教学投入精力不够,课堂授课重点把握不好,教学安排不太合理、衔接较差,教学方法使用单一,缺乏与行业生产实际的联系等,同时缺乏教育教学相关系统培训.针对以上情况,从主观能动性、培养制度、实践锻炼和教学反馈方面提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对策,为我校及我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李丹丹;刘璐;赵会仁;贾美多;张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