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罗贤通;张菊花

关键词:改良案例教学法, 外科护理学, 教学质量
摘要:在高职临床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改良案例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通过不断探索、实施和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PBL与CBS相结合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实施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给日常教学提出挑战,故在预防医学本科生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引入PBL与CBS相结合的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利文;王春华;杨巧云;张强;陈曦;李琛;汤乃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学院校图书馆特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以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

    广泛调研、搜集、整理、加工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医学院校图书馆特色教学资源库,为医学院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做好资源保障.

    作者:孙士宏;唐春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职学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学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不断增加,中职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日渐严峻.而学生的就业情况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通过对济宁卫生学校中职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中职学校在学生就业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就业情况,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者:张文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一套适用于评价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拟订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修订、完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88、0.838.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W=0.492、W=0.471、W=0.384,各指标均值>3.50分,标准差<1.00,变异系数<0.25.终确定的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46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相对集中,构建的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

    作者:张钰鸿;李晓玲;李鹏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近十九年我国医学创新教育研究的开展状况及趋势分析

    基于近十九年国内医学创新教育领域发表文献,描述并分析我国医学创新教育现状,找出医学创新教育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我国培养医疗卫生创新人才提供借鉴.

    作者:裴泓波;常璞;李艳芬;李嘉佳;尉芝苗;赵娜娟;程永聪;白亚娜;郑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情智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情智干预对改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提高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间收住我院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组实验法,将2016年4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期间入院的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支持,将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间入院的34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情智干预.6个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所得数据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其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情智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刘桂珍;王婉;蔡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微栓子阳性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微栓子阳性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在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共166例,经尿激酶100万单位静脉溶栓,溶栓24小时后查头颅MRI,明确病灶数目及部位,溶栓前、溶栓时及溶栓后应用经颅多普勒经颞窗进行微栓子监测,监测时间1小时,溶栓7天再次监测1小时.溶栓前、溶栓后即刻、溶栓后24小时、溶栓后7天、溶栓后3个月进行NIHSS评分,比较微栓子阳性组与微栓子阴性组预后差别.结果 166例入组患者中,31例监测到微栓子(18.7%),两组之间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数据无差别.溶栓后微栓子阳性组预后好,溶栓后7天微栓子阳性组预后差.微栓子阳性组多部位梗死患者明显多于微栓子阴性组(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后,微栓子阳性组多部位梗死患者更多,提示血栓溶解,预后较好.

    作者:赵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实践对护生死亡焦虑及临终照护态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实践对护生死亡焦虑及临终照护态度的影响.方法 某医学高校二年级护生自愿报名参与研究后抽取85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0人)和对照组(45人).两组护生均参与相同志愿服务培训,实验组培训后继续完成志愿服务实践,对照组不参与实践.培训前后及实践后分别采用CT-DAS和FATCOD-B量表评价护生死亡焦虑及临终照护态度.结果(1)培训后两组护生死亡焦虑水平均有所降低,但与培训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践后实验组死亡焦虑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培训后两组护生临终照护态度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实践后实验组临终关怀态度进一步提升(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实践有助于护生降低死亡焦虑水平和改善临终照护态度.

    作者:李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高职教师主观职业幸福感对从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主观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外在表征,它对教师从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它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及时宣泄不良情绪,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弃恶向善,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王振涛;郭东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职卫校化学教学的困难与对策

    目前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化学教学中存在着种种困难,阻碍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卫生职业人才的培养.就中职卫校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具体对策.

    作者:苏镇元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5-氮杂-2'-脱氧胞苷抑制肿瘤的机制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我国慢性病中死亡率高的疾病,因为其发生机制复杂,对其抑制的药物也一直处于研究状态.随着国内外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诸多肿瘤抑制剂,但是作为广谱的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的效果虽已被初步证实,但是具体的机制仍在研究之中,从目前新的研究进展出发,重点阐述5-氮杂-2'-脱氧胞苷对肿瘤的关键抑制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

    作者:陈涵;万守谦;张红霞;崔治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警院现场急救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情景模拟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警院现场急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级4个班191名警察类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情景教学组,另选一个班作为空白对照组.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情景教学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空白对照组不授课.授课结束后,以理论、操作考试及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传统教学组操作考试成绩明显低于情景教学组(P<0.05),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情景教学组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传统教学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和情景教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情景教学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在警院现场急救教学中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以及综合能力,深受学生欢迎,但传统教学法在理论教学上仍有一定优势.

    作者:宋健文;廖柏林;罗光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反思日记在护理高职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在护理教育中应用反思日记的方法,并验证反思日记在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高职护生教育中应用反思日记法,通过问卷调查验证其效果.结果 课程结束后,两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S1、S2、S6、S8维度得分和总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护生在课程开始前与课程结束后人文关怀能力S1、S3、S4、S6、S7、S8维度得分和总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反思日记可以更好地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作者:申洪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改良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职临床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改良案例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通过不断探索、实施和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罗贤通;张菊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开放性与腹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膀胱癌患者尿动力学及膀胱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比开放性与腹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41例,行腹腔镜下手术;B组41例,行开放性手术.观察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尿动力学及膀胱功能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中出血量A组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尿动力学及膀胱功能相关指标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尿动力学及膀胱功能,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良好,临床应用价值高于开放性手术.

    作者:陈先国;冯振华;黄强;彭业平;梁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综合性评价体系在医学实验技术专业机能实验学课程中的应用

    以医学实验技术专业进行机能实验学学习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班增加形成性和过程性评价内容,对照班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考核方式.从实验结果可见,实验班学生无论是前期对知识的预习,还是实验过程的完成以及正确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或P<0.01),同时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参与性均有提升.可见,全方位多样性的评价是提高医学技术类专业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

    作者:祁文秀;乔海兵;赵成瑞;邓文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康复效果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微生物学检验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

    微生物学检验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后,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成功尝试,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作者:曹二龙;刘选梅;刘众齐;黄泽智;陈建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索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主要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以期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高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验室指标与膝关节滑膜病变高频超声表现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膝关节病变中的表现及其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对102名RA患者及50名正常人行高频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滑膜厚度及能量多普勒血流信号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组膝关节滑膜厚度明显增加(P<0.01);滑膜厚度、能量多普勒血流分级与AKA、CRP、ESR、Anti-ccp呈正相关(P<0.01).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膝关节病变高频超声表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能够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杨洁;王学斌;邵晴荷;吴杰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