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FN-γ与IL-4检测在小儿哮喘及肺炎中的临床应用

张虹;顾猛

关键词:哮喘, 肺炎, IFN-γ, IL-4
摘要:目的:探索IFN-γ与IL-4检测在小儿哮喘及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282例小儿哮喘、306例小儿肺炎及同期幼儿园和小学生健康体检者250例小儿血清中IFN-γ与IL-4水平,结合临床相关检查资料,对检测结果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实验数据以x ±s表示,各实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的t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哮喘组患儿外周血IFN-γ[(21.4±31.7)ng/L]明显低于肺炎组[(215.8±43.1)ng/L]及对照组[(276.7±43.2)ng/L],而肺炎组[(245.8±43.1)ng/L]与对照组[(276.7±43.2)ng/L]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哮喘组IL-4的水平[(12.6±7.9)ng/L]明显高于肺炎组[(5.1±3.7)ng/L]及对照组[(4.6±3.7)ng/L],而肺炎组[(5.1±3.7)ng/L]与对照组[(4.6±3.7)ng/L]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哮喘患儿存在着明显的免疫失衡问题,说明IFN-γ与IL-4具有协同作用,从而导致Th1/Th2平衡失调,这可能是导致小儿哮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治疗时应着重于免疫调理;而肺炎患儿Th 1/Th2变化不大,说明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因为炎症等其它因素所致,在治疗时应着重于消炎.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2013年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3-01~12我院门诊处方1800张,对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66张,不合理用药率为9.22%.以不合理联合用药高,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34.34%,然后依次为超量大处方(24.70%),重复用药(22.89%),高起点用药(15.06%),超适应证给药(3.01%).结论:本院门诊用药仍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在不合理联合用药、超量大处方、重复给药、高起点用药、超适应证给药五个方面要高度重视.

    作者:朱德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结肠镜联合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溃疡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02/2013-12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各56例,对照组1给与常规的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2给与结肠镜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与结肠镜联合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给与结肠镜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单纯使用结肠镜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的效果,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在治疗时给与结肠镜联合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程开;卓越;王艳凤;杜井峰;赵金涛;张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78例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蓝光治疗,重者加用白蛋白静点;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服布拉氏酵母菌,125 mg,口服,2次/d,连续服用1周.分别于给药1 d、3 d、7 d后测定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变化,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1d、3d、7d 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分别为(242.6±15.2)μmol/L,(115.6±8.5)μmol/L,(29.8±3.8)μmol/L,其中3 d和7 d 的血清胆红素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

    作者:刘俊峰;郭磬;原静;王艳华;李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血管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探究

    目的:观察和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例,设为实验组,并同期抽取50例健康正常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数值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相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与心血管疾病具有密切相关性,对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哈海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2013我院收治的70例初发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其中30例实行常规基础治疗者设为对照组,将40例在常规治疗的条件下施加白虎加人参汤治疗者设为观察组,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结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0.0%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的73.3%突出,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等指标均要较治疗前、对照组有优越性,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白虎加人参汤进行治疗,能够尽早缓解其临床症状,控制血糖水平,是今后医院提高本病治疗水平的关键,建议临床加强普及.

    作者:刘保忠;马来虎;景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于心理疏导在拔除智齿手术前中后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疏导对拔除智齿的患者手术前中后的作用及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两组均按常规方法治疗,各组间在性别、年龄、治疗方法的差异无显著性.结果: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拔除智齿手术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对传统拔牙术的恐惧感,提高了患者的配合率及手术成功率,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LGA纳米颗粒作为基因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

    寻找安全、高效的基因递送载体一直是基因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近年来PLGA作为递送载体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首先简述了PLGA纳米颗粒的性质及制备方法,然后对其作为递送载体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探讨,后指出了目前PLGA作为递送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张瀚尹;梁高峰;韦芳;闫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对肾损害的研究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对肾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来本院就诊的126例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过敏性紫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复发率及肾损害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为39.7%,肾损害的发生率为31.7%;对照组治疗后的复发率为69.8%,肾损害的发生率为71.4%,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减少对肾脏的损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郑月芹;周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品管圈在降低病房呼叫器使用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降低病房呼叫器使用率中的应用.方法:由9人组成品管圈,分析高峰时期病房呼叫器使用率频繁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结果:病房呼叫器使用率由86%降至15.3%.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到降低病房呼叫器使用率中取得了满意效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充分的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作者:张东霞;宫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康复新液在消化系统以及辅助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康复新液是一种天然制剂,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生长因子及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抗炎、消肿、再生修复功效,在增强机体免疫力上也有明显作用,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小。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FK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2014年收录的有关康复新液的相关文献资料,综述其在内服中对瘀血阻滞,胃痛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阴虚肺痨,肺结核的辅助治疗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分析;和外用中对金疮、外伤、溃疡、瘘管、烧伤、烫伤、褥疮创面等的疗效。为康复新液在消化系统以及辅助治疗方面的临床使用提供帮助和指导。

    作者:王元;齐世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干眼症临床观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05/2013-05收治的100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单用西医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中西医治疗。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对干眼症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张宝凤;魏学仿;王海英;王秋丰;焦万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消化道穿孔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目的:总结消化道穿孔的多层螺旋CT表现,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0例急性胃肠道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在手术前的多层螺旋CT检查资料和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0例患者中胃小弯前壁穿孔8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6例,胃窦前壁穿孔6例,肠穿孔4例,幽门前壁穿孔4例,阑尾穿孔2例。观察结果显示胃肠道穿孔CT直接表现有胃肠道管壁形状不规则,管壁周围脂肪层模糊;间接表现有腹腔内有游离气体离散,还存在有一些其他的并发症。结论:对于胃肠道穿孔后临床症状比较轻,以及X射线透视膈下无游离气体的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且比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效果更好。

    作者:华文良;顾文豪;张书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并发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并发症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2011-10/2014-02新桥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57例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其中对照组79例,采用常规鼻咽癌放疗护理.护理干预组7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护理2个月后,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系统化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在放射性皮炎、胃肠道反应、口腔感染等方面,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免疫功能方面,干预组患者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系统化护理还减轻了患者抑郁、焦虑的状况,改善了患者的情绪,促进了治疗的继续执行.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减少了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全身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抵抗细菌、病毒的能力.

    作者:彭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护理模式对骨折手术后患者康复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模式对骨折手术后患者康复状态的影响分析.方法:2013-02/2014-05,我院共有210例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对两组均行骨折手术,其中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模式,而对照组采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满意者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出现感染者、骨不连者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IM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1周和护理后1个月观察组FI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模式对于骨折患者的护理,不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杨旋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低熔点适形铅挡块的制作方法与误差分析

    目的:探讨低熔点适形铅挡块的制作方法及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完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模拟定位机上拍患者定位片,医生勾画靶区后利用热丝切割机切割形状后制作铅挡,然后在模拟定位机下进行拍片验证,合格后方可实施治疗,结合验证结果,对挡块出现不同的误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每个挡块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成模的质量,避免这些环节出现差错,才能使误差降到小。结论:用低熔点铅制作适形铅挡是目前常规放疗中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不仅符合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要求,而且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确度。但需要做好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挡块的质量。

    作者:安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肺结核发生耐药的相关因素分析(附20例报告)

    目的:探究引发肺结核患者出现耐药情况的相关因素,对以后临床救治肺结核患者做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3收治的出现肺结核耐药患者2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年收治的肺结核无发生耐药情况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分析结果提示引发肺结核患者出现耐药的相关因素如下:农村居住地患者、治疗过程存在中断情况、治疗依从性不高、有吸烟习惯以及合并糖尿病。结论:引发肺结核患者发生耐药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对于高危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时应该更加注意,大程度防止耐药情况的出现,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姬广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定期随访在预防Ⅱ型糖尿病患者急性低血糖发作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定期电话随访对减少Ⅱ型糖尿病急性低血糖发作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01/2011-12住院的Ⅱ型糖尿病志愿者经2年随访资料完整的1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宣教,让患者及家属了解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和症状,教会患者定期测血糖、自我护理,预防低血糖;实验组除进行上述方法宣教外,同时采用每隔半月进行电话追踪随访,强化出院时预防低血糖的宣教,同时,嘱两组患者如果在家中发生低血糖或因低血糖发作入院时及时电话反馈给我们.结果:实验组在家中发生低血糖次数及由于低血糖发作入院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定期随访可以减少Ⅱ型糖尿病低血糖急性发作.

    作者:冯丽慧;马广蕊;张国辉;张戈;周伟;王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CO PD患者的疗效和肺功能变化的药理分析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疗效和肺功能变化.方法:将78例COPD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克拉霉素和噻托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噻托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VC、肺炎衣原体Cpn-IgA、Cpn-IgG、Cpn-IgM阳性率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均有显著改善,FEV1/FVC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Cpn-IgA、Cpn-IgG、Cpn-IgM阳性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Cpn-IgM阳性率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CRP 含量均显著下降(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CRP含量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COPD,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值得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侯文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研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患者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04/2013-04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85例门诊和住院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并对其病原菌和耐药性进行总结.结果:研究发现,大肠埃希菌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31.93%),然后是肠球菌(占12.28%),后是念珠菌(占9.12%).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为99.5%,他唑巴坦、哌拉西林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为96.8%,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为95.9%.亚胺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为92.8%,阿米卡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为82.7%,他唑巴坦、哌拉西林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为74.3%.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为97.1%,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为94.8%,他唑巴坦、哌拉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为93.6%.利奈唑胺对肠球菌敏感率为99.9%,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敏感率为95.2%.大部分抗生素对白色念珠菌的敏感率高于90%,除了伊曲康唑为77.5%.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对光滑念珠菌的敏感率分别为14.9%和24.0%.结论:只有在充分认识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有效减少耐药菌产生,提高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使用治疗女性输卵管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腹腔镜与宫腔镜治疗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04/2011-04因输卵管异常导致不孕来我院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到联合组(31例)和宫腔镜组(19例).联合组给予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宫腔镜组单独给予宫腔镜治疗.在手术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情况,以及术后2年内的妊娠情况.结果: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组中患者的输卵管治疗有效率高达93.5%,明显高于宫腔镜组的输卵管治疗有效率(78.9%),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年,联合组患者受孕成功率(80.6%)明显高于宫腔镜组(52.6%),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腹腔镜和宫腔镜在治疗输卵管异常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更大程度提高妊娠率以及手术的安全性,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佟冬冬;单树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