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2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王莉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诊断,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12/2014-03收治的4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断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采用胃肠镜检测的方式,确诊患者42例,其中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有12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4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疾病症状,选择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的方式,其中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治愈的患者有5例,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有13例患者出现了出血情况,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病症情况得到了控制。结论: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病因多与患者消化性溃疡有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接受地佐辛对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和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2-02/2015-03我院收治的接受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30)与观察组( n=30).对照组应用芬太尼预防术后疼痛,观察组应用地佐辛预防术后疼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的情况和不良反应率.结果:对患者术后10 min和60 min两个时间段的VAS评分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等指标,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效果明显,可确保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聂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以找出急性消化道出血治疗的佳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3-01/2015-01收治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共46例,随机分为奥美拉挫组( n=23)与法莫替丁组( n=23),奥美拉挫组采用奥美拉挫治疗,法莫替丁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分析比较奥美拉挫组与法莫替丁组的诊断方法、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奥美拉挫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法莫替丁组为69.57%,奥美拉挫组明显高于法莫替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奥美拉挫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法莫替丁组为21.74%,奥美拉挫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法莫替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消化道出血诊治方面,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其中奥美拉挫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玺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心衰患者温阳利水活血法干预的研究

    0引言慢性心衰是由于慢性心脏病变以及长期心室负荷过重而导致的心肌收缩能力减退,使血液排除困难,静脉系统出现淤血及动脉系统搏出量降低,不能满足机体代谢所需要的一种心脏疾病。其临床表现常见于四肢水肿、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采用温阳利水活血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学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01/2014-10我院收治的50例妇科腹腔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n=25)和对照组( 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肩痛、切口疼痛及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娟娟;丁长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锁定钢板在老年肱骨近端脆性骨折中应用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锁定钢板对老年肱骨近端脆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02/2015-06我院收治的110例肱骨近端脆性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 n=55)和对照组( n=55),治疗组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治疗.结果:110例患者于术后9~22个月均获得随访,按照肩关节功能Neer的标准评定:治疗组中优30例,良18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7.3%.对照组中优17例,良,10例,可11例,差17例,优良率为49.1%.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疗法,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锁定钢板与传统内固定相比在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脆性骨折有着明显的优越性,优良率达87.3%,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张正洲;丁鹏;汪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监测的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对其采取临床观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结果:患者缺氧状况得到改善,睡眠时呼吸暂停的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实施针对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甲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68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3-03/2014-05收治的68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n=34)和实验组(n=34),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之尤瑞克林辅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研究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恶心、呕吐以及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淑楠;王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中医护理探讨

    目的:探究将中医护理应用在糖尿病并发脑梗塞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01/2015-01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对其进行中医护理,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2.50%.治疗期间,患者无感染现象发生.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施彩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脑钠肽的动态变化与脑水肿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脑钠肽的动态变化与脑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02/2015-01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脑水肿分为脑水肿组( n=45)与非脑水肿组( n=45).两组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检测患者入院后6 h、24 h、72 h、118 h、168 h的血清脑钠肽浓度和脑水肿程度.结果:脑水肿组与非脑水肿组术后6h血清脑钠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脑水肿组术后24 h、72 h、118 h、168 h的血清脑钠肽浓度变化情况明显高于非脑水肿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水肿组与非脑水肿组术后6h的电阻抗扰动系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脑水肿组术后24 h、72 h、118 h、168 h的电阻抗扰动系数值明显高于非脑水肿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血清脑钠肽含量的早期诊断,对脑水肿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世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比较分析鼻炎净喷剂与氯雷他定片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

    目的:分析鼻炎净喷剂与氯雷他定片对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01/2015-09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将其分为鼻炎净组和氯雷他定组,分别给予鼻炎净喷剂与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鼻炎净组有28例有效,有效率为75.68%,而氯雷他定组有35例有效,有效率为94.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鼻炎净喷剂相比较,氯雷他定片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更好,治疗效果更为彻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肱骨前路微创技术联合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与肱骨前外侧入路手术比较,探讨肱骨前路微创技术联合LCP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06/2015-04收治并确诊为肱骨干骨折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30)和观察组(n=31).对照组行肱骨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联合LCP固定,观察组行肱骨前路微创钢板接骨术( MIPO)联合LCP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肘关节功能(采用DASH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肩肘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前路微创技术联合LCP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低、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重要的是,该技术具有不显露桡神经和减少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发生的风险的优点,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建伟;姜兴华;韩建明;周建国;顾晓娟;黄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以振动排痰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其接受治疗后排痰量以及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黄天霞;杨超勉;于虹;张良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03/2014-05收治的72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 n=36)和实验组( n=36),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组给予西医治疗,主要采取护肝、利尿以及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实验组则在研究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药汤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实验组治疗有效患者为3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研究组治疗有效患者为3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华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为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4-03/2015-03我院收治的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血纤维蛋白原(FIB)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IMT),以此研究血纤维蛋白原和颈动脉内膜厚度与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联系.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经IMT检测结果显示,斑块形成患者32例,内膜增厚患者20例,正常值患者为16例.斑块组颈动脉内膜厚度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增厚组,而增厚组的颈动脉内膜厚度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患者血纤维蛋白原生化指标发现,血纤维蛋白原过高是诊断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指标,降低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并加以抗凝治疗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复发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讨补中益气汤在老年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心脑血管病、便秘、乳糜尿、性功能减退等老年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各类老年病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选病例分成中医组( n=36)和西医组( n=36).中医组予以中医补中益气汤辩证施治,西医组予以西药对症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月的随访,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医组的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病多具有气虚发热、脾虚气陷之证,而补中益气汤对于虚热征、脾虚征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老年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书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非巨大儿肩难产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预测及分娩过程中的处理

    目的:讨论非巨大儿肩难产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预测及分娩过程中的处理.方法:选取本院2010-07/2015-05收治的4000例产妇实行研究,分析非巨大儿和巨大儿肩难产发生的情况和高危因素,比较产妇体质指数增长、宫高、腹围、股骨长、每个产程的时间、胎儿双顶径、新生儿的出生头围、胸围、出生的体质量和Apgar评分.结果:对产妇体质指数增长、宫高、腹围、股骨长、每个产程的时间、胎儿双顶径、新生儿的出生头围、胸围、出生的体质量和Apgar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预测非巨大儿肩难产难度比较大,产前对新生儿进行超声测量可能会对评估带来风险.

    作者:桑灵;林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ICCO容量性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PICCO容量性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溶液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3-01重症监护病房的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n=25)采用 PICCO 监护仪监测指标进行治疗,对照组( n=25)采用常规传统体液复苏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复苏12 h、72 h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复苏后6 h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治疗的使用呼吸机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以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监护仪监测指标在感染性休克体液复苏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能够达到快速有效的组织灌注,纠正感染性休克的目的,避免了盲目补液对机体造成的伤害,具有安全性高、效果好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魏宏义;胡敏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腔镜器械经乳腺下缘皱襞切口入路技术用于乳腺瘤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乳腺下缘皱襞切口入路常规腔镜器械技术辅助用于乳腺瘤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美容效果.方法:选取2011-08/2015-06经乳腺下缘皱襞切口入路常规腔镜器械技术辅助用于乳腺瘤手术治疗女性可触及乳腺纤维瘤8例,观察切口长度、病灶大小和距离切口的长度对手术时间、出血量、皮下淤血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8例患者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2~59(平均38.5±13.9) min,出血量5~20 mL.住院时间3~6 d,术后无并发症.病灶大小、手术时间、切口距离肿物远端的长度三者成正相关(R2=0.785).结论:经乳腺下缘皱襞切口入路常规腔镜器械技术辅助用于乳腺瘤手术,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能够达到微创美容效果.

    作者:王志勇;李雪岩;姜洪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剂量胰岛素联合电解质补充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小剂量胰岛素联合电解质补充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9/2015-09我院收治的11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53)和观察组( n=63),对照组行电解质补充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指标的恢复时间、血糖、血钾、血钠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纠正酸中毒、血糖达标及住院的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少,且血糖、血钾、血钠及 IL?6、IL?12、IL?18、TNF?α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胰岛素联合电解质补充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重症早期预警的护理策略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对小儿手足口病应用重症早期预警护理策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9/2015-09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采用的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 n=38)和观察组( n=52),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策略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重症早期预警护理策略进行护理,对两组的具体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病情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应用重症早期预警护理策略进行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卢言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