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种植牙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张立新

关键词:人工种植牙, 临床应用, 效果
摘要:目的:对人工植牙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06/2014-02我院108例患者进行人工种植牙分析.对所有的患者均应用纯钛种植体等多种种植体修复牙齿缺损.结果:人工种植牙齿对年轻人效果好一点,其中20岁以下的人种牙成功率高达100.0%,而60岁以上的人种牙成功率则只有75.0%,两者相比差异显著.而不同部位的牙齿种植成功率相差不大,所以人工种植牙齿与种植的牙位无关.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症,并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法,能够明显地提高受损牙齿的修复情况,提高牙齿种植的成功率.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析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以及应对策略,提高西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5-06收治的150例接受西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n=75)与对照组( n=75),对两组患者的西药用药情况以及用药差错事件进行分析,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对性应对策略.结果:观察组的用药差错事件率为2.67%,对照组用药差错事件率为26.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科学有效的西药用药管理是提高西药用药安全性、保证患者生命健康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需在临床上推进科学有效的西药用药管理.

    作者:苏援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30576例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检测数据,探讨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率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梅毒抗体阳性者,然后再使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TPPA)和(或)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对患者进行复查.结果:TP?ELISA 阳性率为2.30%, TPPA 阳性率为1.89%,RPR阳性率为0.74%.结论:18岁以下多为母婴垂直传播感染,18~50岁多为性及血液传染,而50岁以上患者梅毒检测阳性原因具有多样性.

    作者:韦桂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药复方制剂珍菊降压片的利弊分析与应用探讨

    珍菊降压片作为中西药结合的抗高血压药物,有很多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作为中西药复方制剂,该药也存在不少弊端。如果应用不合理,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本研究针对珍菊降压片所含成分,分析其应用的利与弊,并进行用药探讨,以促进安全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孙朋波;刘光峰;刘慧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01/2014-12收治的70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和高压氧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负性情绪和耳鸣病情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8.6%,观察组总有效率9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中,耳鸣轻、中度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重、极重度比例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 SAS 和 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曹小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以作用机理模式模型设计新型鬼臼毒素类抗肿瘤药物

    鬼臼毒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者对其抗肿瘤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寻找高效低毒的鬼臼毒素类抗肿瘤药物提供了依据。本研究讨论了鬼臼毒素作用机理的几种模式模型,提出了以作用机理模式模型设计新型鬼臼毒素类抗肿瘤药物的思路。

    作者:许晓辉;许莉莉;张生萍;朱爱丽;曹恩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和肽素在临床危急重症中的应用进展

    和素肽( copeptin)是精氨酸加压素前体的羧基肽部分,与精氨酸加压素等摩尔释放,稳定性好、方便检测,可作为精氨酸加压素的替代物用于临床检测。近年研究发现,和肽素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记物,在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以及预后评价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对和肽素在常见急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作以综述。

    作者:沈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急诊75例内科急性腹痛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对75例急性腹痛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进行实验室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心肌酶谱和血淀粉酶检查,心电图、X线、B超、CT、胃镜和肠镜等器械系统化检查,明确发病原因,确诊患者根据诊断结果给予抗感染、补液和抑酸对症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75例急性腹痛患者诊断结果中外科疾病30例,占40.0%,内科疾病38例,占50.7%,妇科疾病7例,占9.3%.经对症治疗后,外科疾病患者全部治愈,内科疾病患者治愈37例,死亡1例,妇产科疾病全部治愈.结论:急性腹痛患者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样化,早期准确诊断可为后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何小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母胎免役耐受分子机制新进展

    妊娠免役耐受是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母胎界面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微环境对妊娠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就滋养细胞、子宫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蜕膜基质细胞与Th1/Th2关系加以论述。

    作者:孟元元;郭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n=58)和对照组( n=58).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观察两组疗效及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在临床症状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67.2%;在心电图评定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70.7%,对照组总有效率48.3%,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加理想,在心率、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候积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结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在改善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韩伟;关宏;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56例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综合康复疗法在治疗急性脑卒中方面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01/2015-06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病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NIHSS评分及MBI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汤武装;陈峰;施俊峰;孟红君;许冬华;秦雅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对脑出血病人近期预后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对脑出血病人近期预后的作用.方法:观察组给予院前急救,对照组给予院内急救,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经院前急救,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初步控制,这对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芬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1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 n=80)和对照组( n=80),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和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投诉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海荣;冯素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胺腆酮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与单用胺腆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效果对比

    目的:分析比较胺腆酮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与单用胺腆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维性颤动( A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有效率为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心率及血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朱建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二级医院实行护理质控体系多维度管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质控体系的多维度管理以及全方位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从制定实用性的质量标准;构建可控性的三级质控体系,各级质控组织合理分工;规范流程,反馈控制,跟踪督查,持续改进等多个维度加强管理,使得护理行政管理与质控工作有效结合.结果:院护理质量检查10项质量指标中,有4项达到二级甲等医院的评分标准,6项高于二级甲等医院的评分标准,且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严重差错发生率为0.结论:建立有效的护理质控体系的多维度管理,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进一步实现护理质量的全面管理.

    作者:齐晓霞;杨彩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鼻渊汤辨证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鼻渊汤辩证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2015-06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60)和研究组( n=60).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行鼻渊汤辩证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 P<0.05).结论:鼻渊汤辩证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可显著缓解各种症状,并改善患者上呼吸道机能,提高疗效.

    作者:曹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妇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对妇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以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08/2013?08收治的50例妇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同期抽取50例无切口感染的妇科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分析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实验组的体质量指数明显比对照组高,实验组存在基础疾病以及非主刀医师缝合的患者相比对照组更多,实验组营养饮食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科手术切口的感染因素较多,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并合理控制患者病房环境,缩短手术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从而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扣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48例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01/2015-01收治的实施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1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疾病种类分成骨性关节炎组和炎性关节炎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年显示,炎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评分、功能评分、活动范围、行走评分、疼痛评分以及登楼评分均比骨性关节炎患者优秀,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二次翻修率比较上,炎性关节炎组比骨性关节炎组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假体生存时间比较上,炎性关节炎组比骨性关节炎组长,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治疗效果相比骨性关节炎患者更为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普及.

    作者:石爱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选穴规律的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中风偏瘫治疗活动中针灸选穴规律及特点,以期为后期临床治疗活动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选择2014-04/2015-04我院接受针灸治疗方案进行干预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患者为痉挛性偏瘫、28例患者为迟缓性软瘫。对上述两类患者均给予针灸治疗方案进行干预。结果:痉挛性痉挛患者以及迟缓性软瘫患者其主要针灸的穴位为十四经穴,其次为经外奇穴、阳经穴及阴经穴等,两类患者所实施的针灸均有着相似的规律。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实施针灸治疗过程中,上述两类患者均以十四经穴为主,辅以经外奇穴及阴阳经穴等,而部分经穴在使用频率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两类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活动中均有各自的选穴规律。

    作者:晁储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6/2015-06我院收治的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40)与对照组( n=40).其中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鼓膜置管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患者(54耳),痊愈43耳,有效5耳,无效6耳,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40例患者(56耳),其中痊愈30耳,有效5耳,无效21耳,总有效率为62.5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更好,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潘统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