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体制之构建——以海南为例

苏玉菊;黄妹

关键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与保障, 城乡一体化, 医疗卫生体制, 新医改, 新农合
摘要:随着“新农合”制度及“新医改”方案的实施与推行,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与保障的现状仍然不能令人乐观,尚存在着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存在,解决之道在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体制.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现代医院“人才生态环境”的构建与优化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呼唤生态.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有利于人才的吸引、聚集、融合和成长,有利于人才潜能的释放和人才价值的彰显,是一个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院是智力雄厚,人才密集的“洼地”,有必要构建并优化良好的人文环境、用人环境和服务环境,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打造优秀的医疗品牌提供保障.

    作者:钟声;张义梅;王蕾;徐昌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重视学科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山东大学发展医学伦理学学科的经验和体会

    在庆祝中国医学伦理学暨生命伦理学研究30周年之际,回顾医学伦理学学科在山东大学发展的历程,认为重视学科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具体应做到:始终把医学伦理教学视为该学科的基本使命;始终认为医学伦理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始终坚信人才培养为学科发展注入不竭生命力;始终坚持学术交流,为学科发展开阔视野、扩大影响.

    作者:曹永福;陈晓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科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焦虑的相关研究

    目的 了解医科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方法 对某重点大学医学专业800名大学生进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自评焦虑量表的测试.结果 应对方式在焦虑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积极应对方式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焦虑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应该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全面优化医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的应对压力.

    作者:潘欣;康杰;李胜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论儒家“诚”思想的医学伦理价值

    儒家“至诚”思想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 和境界,“至诚”伦理精神与医德修养要求具有契合性,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伦理价值.从医者要达到医德的“至诚”境界,需要较高的思想素质和坚定的道德信念,要做到诚之、慎思、慎独和笃行.

    作者:王瑞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

    剖析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身心疲惫状态,压力过大;部分大学生适应能力较差,大学环境的适应不良,缺乏应对心理危机方面的知识;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存在缺陷.识别和评估大学生心理危机,提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预防和干预的具体措施.

    作者:达芳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知情同意的“元”分析

    知情同意是临床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研究的一项基本原则.把知情同意分解为知、情、同意三部分,分析了这三者的深刻内涵,探讨了这一原则在实际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指出知情同意的“元”分析,有利于避免这一原则的误解和滥用以及在实践中的混乱.

    作者:管开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暗示疗法及安慰剂效应在护理中的应用和伦理思考

    探讨暗示疗法在护理中应用的方法,以及保证暗示疗法的效果的原则.安慰剂效应属于暗示疗法的应用,探讨在护理中对几类患者采用的安慰剂治疗的护理方法,以及增强安慰剂效应的措施.对暗示疗法及其安慰剂治疗进行伦理学探讨.

    作者:方会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既不是简单地使用“医德”口号去谴责医生的道德缺失,也不是从制度的层面上进行没完没了的条例修补,而是要用科学的态度,从认识论和方法 论入手,提高医务工作者对医学的完整认识.医生要有人本观念,要有仁慈胸怀,要有全面关心患者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意识,既要关心住院期间的医疗,也要关心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医生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医学,提高医疗技术,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赵树仲;黎之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论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人文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临床实习阶段是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时期.结合临床实习实践,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内容包括医德教育、医生行为教育、卫生法学教育和医学心理学教育等,实现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有案例分析法、定期研讨法、活动课程法、情境教学法等.

    作者:许志杰;谭丽娟;刘慧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层次实习护生伦理认知状况分析及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不同层次实习护生伦理认知现状,探讨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护理伦理培养提供策略.方法 设计问卷,获取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364名不同层次护生的伦理认知状况.结果三个层次护生对伦理认知的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认知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习护生的伦理认知需要进一步提高,应依据学历层次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从而加强护生伦理认知能力.

    作者:崔妙玲;韦宇宁;李敏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对策——基于某市5所三甲医院的调查研究

    对影响医院方式文化的因素进行伦理学分析,从医务人员和医院角度提出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伦理学对策.医务人员应正确认知医疗服务以完善自我,应建立道德情感,持生命之爱;应换位思考,增强服务的主动性,以提升自身的医学专业精神.医院应重视细节服务,提高医院信任度;应采取多样的医德考核方式监管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梁立智;王晓燕;关丽征;宋晓霞;焦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本科生导师制在临床实习中的尝试与思考

    随着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确立,本科生导师制逐渐成为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就临床实习中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导师资格和职责、导师工作和任务、导师管理和考核、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探讨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导师队伍建设、评价体系建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问题.

    作者:何伟;张敏;卢杨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教学医院创新职业伦理教育形式的实践与思考

    目前,自进入临床医院参与医疗实践后,准医生和青年医生所接受的职业伦理教育常泛化为简单的宣教或向楷模学习的医德医风建设,缺乏伦理范畴中易于接受、形式新颖且意义深远的教育形式.以教学医院为例,立足其兼具医院和医学院双重属性的特征,介绍如“授白大褂仪式”等值得借鉴推广的职业伦理教育形式的经验,探寻新医改形势下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升其对医学本质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并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职业伦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史楠;刘玉村;王颖;杨尹默;李海潮;杨柳;刘新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及培养途径探析

    对新时期医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医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有效途径:追求道德理想,提高医德认知;重视人格榜样,坚定医德信念;创设道德情境,培养医德情操;强调慎独自律,锤炼医德品质.

    作者:任玲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我国护士群体论文发表状况、问题与对策

    一项针对全国8省份40家医院调查结果显示:有14.9%的护士称2009年发表过第一作者专业论文,有61.0%的护士称当前我国护理类期刊论文质量“一般”,有12.7%的护士认为“好”.护士群体要加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课题资助部门要适度增加专项的护理科研课题,医疗机构要鼓励、支持护士参与课题研究.相关部门应重视护士论文特别是护理伦理类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恩昌;张新庆;曹作华;郭建新;金平;吕喆;和新颖;朱明放;张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工作压力和生活紧张度对高校教师血压的影响及社会伦理对策

    目的 探讨工作压力和生活紧张度对高校教师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取现场集中调查的方式,对高校在职教师进行工作压力和生活紧张度的问卷调查和测量血压,采用有序分组资料的线性趋势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和生活紧张度与血压之间不仅存在相关关系且为线性关系(线性回归分量P <0.005,偏离线性回归分量P>0.05).结论 高校教师血压随着工作压力和生活紧张度的增高而增高,高校医务工作人员应针对教师人群的血压特点,构建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采取综合性防治干预措施.

    作者:梁志静;苏联珍;董春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体制之构建——以海南为例

    随着“新农合”制度及“新医改”方案的实施与推行,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与保障的现状仍然不能令人乐观,尚存在着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存在,解决之道在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体制.

    作者:苏玉菊;黄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基层部队健康教育分众传播伦理学思考

    运用分众传播理念在基层部队开展健康教育,对于促进部队健康教育工作意义重大.运用伦理学原则分析了分众传播在基层部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满足官兵个性化需求,注重健康教育资源的公平性,有利于节约健康教育成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际工作开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把握官兵特点,细分目标受众;加强组织领导,搞好部门协调;提升服务效果,提供健康管理.

    作者:卢月云;孙桂巍;张永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应用团体伦理决策培养急诊科护士的伦理决策能力

    目的 提高急诊科护士的伦理决策能力.方法 通过伦理决策过程,由护理团体对以往在急诊救治中的护理困境作出佳伦理决策.结果使护士知晓伦理相关的理论,掌握应对护理实践中的护理伦理困惑的方法,提高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结论 通过应用团体伦理决策法,培养和提高急诊科护士的伦理决策能力,有效地减少了护患医疗纠纷.

    作者:陈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思政博客受众满意度提升的有效途径

    据调查显示,目前高校辅导员思政博客的价值已被学生广泛认同,但受众满意度偏低.应发挥网络优势,贴近受众需求;顺应网络教育规律,兼顾形神统一;创新辅导员博客的工作模式,从而提升辅导员博客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深化网络德育实效;提升受众满意度.

    作者:林建锋;裘梦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