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及希美钠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评价

郑连喜;杨科;邓超;何平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 替莫唑胺, 希美钠, 脑转移瘤
摘要:目的:探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及希美钠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收集攀钢总医院肿瘤科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脑转移瘤患者共50例,所有患者给予脑部放疗,单个脑转移瘤者予以三维适形放疗(3D-CRT )DT 56~68 Gy/28~34 d ,脑转移瘤数小于或等于2个者,予以全脑放疗(WBRT )DT 38~40 Gy/19~20 d ,转移灶予以3D-CRT加量至DT 56~68 Gy/28~34 d ,脑转移瘤数大于2个者,予以WBRT DT 38~44 Gy/19~22 d ,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及希美钠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放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为55.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及希美钠治疗脑转移瘤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患者能耐受联合治疗方案。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嵌体修复活髓隐裂牙的临床研究

    目的:以复合树脂充填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为对照,研究钴铬合金高嵌体治疗活髓隐裂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例患者201颗隐裂牙按照临床症状分为3组:轻微咬合不适组(A组)、轻微咬合痛伴一过性冷热刺激痛组(B组)、咬合痛伴延缓性冷热刺激痛组(C组)。每组患牙分别采用复合树脂充填、钴铬合金高嵌体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随访2年,观察各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A组、B组和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钴铬合金高嵌体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复合树脂充填(P<0.05)。结论对于轻微咬合不适和轻微咬合痛伴一过性冷热刺激痛的患牙,钴铬合金高嵌体是有效的修复方法。

    作者:常志明;高维诺;吴婧玮;王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前列腺素 E2对成骨细胞力学敏感性的调控作用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GE2)与成骨细胞力学敏感性的关系,并对其细胞水平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使用16,16-二甲基PGE2(dmPGE2)对成骨细胞株(MC3T3-E1)进行预处理,随后观察其对细胞内钙离子信号的调控作用;并采用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的激活剂与阻滞剂检验PKA信号通路在此调控过程中的参与作用。结果相对于空白处理组,dmPGE2预处理显著提升了细胞中由水肿胀刺激引起的钙离子信号强度。该作用被 PK A信号通路的激活剂8-溴腺苷-3,5-环单磷酸钠(8br-cAMP)所模拟;且被PKA多肽阻滞剂(PKI)阻断。结论 dmPGE2通过激活PKA信号通路上调MC3T3-E1细胞中由水肿胀刺激引起的钙离子响应,为解释PGE2在骨组织中的促合成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细胞学基础。

    作者:龚啸元;杨柳;潘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造影联合 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CAG明确冠状动脉病变至少单支血管狭窄70%~90%的冠心病患者82例(147处病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共72处病变均应用压力导丝行心肌FFR测定,仅在FFR≤0.80的病变中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 ),术后FFR≤0.80患者给予支架内球囊后扩张;对照组42例患者75处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治疗(PCI)常规植入DES。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病变个数、支架植入数目,住院费用以及手术6个月后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M ACE)、心绞痛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支架植入数目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0.88±0.88)个 vs.(1.81±0.83)个,(4.72±2.30)万元 vs.(6.00±2.41)万元,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均未出现全因死亡,其再发心肌梗死率、再次血运重建率、复发心绞痛分别为2.50% vs .0、2.50% vs .2.38%、5.00% vs .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G结合心肌FFR测定,能显著减少冠心病患者支架使用数量、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术后6个月内不增加M ACE发生率及心绞痛的发作。

    作者:任凤波;刘俊明;梁岩;黄文军;谢伟;高霞;李科;王明建;赵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全身麻醉中应用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对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拟行上腹部手术的46例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潮气量,观察组采取小潮气量复合3 cm H2 O PEEP ,两组均采取间歇正压通气(IPPV )。于患者术前(T0)、麻醉插管后30 min(T1)及拔管后15 min(T2)时分别采集患者动脉血液行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术中气道峰压(Ppeek)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T2时PaO2为(83.58±2.43)mm Hg ,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aDO2为(21.50±2.1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时Ppeek为(11.27±1.22)cm H2 O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中应用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术后低氧血症,有利于其呼吸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星宇;刘艳秋;陈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和知识获取的差异分析

    目的:了解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在艾滋病(A ID S )知识、态度、行为和知识获取方面的基本情况及差异,为高校制订合理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相关依据。方法运用AIDS知识、态度、行为、知识获取调查问卷对4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各220名,运用SPSS19.0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在AIDS知识问卷和态度问卷方面的平均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医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概率为3.96%,非医学生为7.62%。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获得AIDS知识的主要途径均为报纸、杂志,电视、电影,愿意获得AIDS知识的途径为电视、电影。结论高校应联合家庭,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其进行AIDS教育,重点加强非医学生在非传播途径知识、对AIDS患者/感染者的态度、预防知识等方面的教育。

    作者:奚蒙蒙;谷利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儿童长程脑电图监测电极固定方法的改良

    目的:探讨儿童长程脑电图监测电极的固定方法,结合儿科特点通过临床实践加以改良。方法对儿科受检者给予适当的安装前准备,采用双层弹力绷带联合胶布固定方法进行电极固定。结果新方法被受检儿童普遍接受,安装及卸下方便,无毒无残留,记录图形质量优良。结论改良后的脑电图电极固定方法较传统方法具有简单快捷、安全稳定、人性化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郭艺;蒋莉;杨祖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及希美钠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及希美钠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收集攀钢总医院肿瘤科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脑转移瘤患者共50例,所有患者给予脑部放疗,单个脑转移瘤者予以三维适形放疗(3D-CRT )DT 56~68 Gy/28~34 d ,脑转移瘤数小于或等于2个者,予以全脑放疗(WBRT )DT 38~40 Gy/19~20 d ,转移灶予以3D-CRT加量至DT 56~68 Gy/28~34 d ,脑转移瘤数大于2个者,予以WBRT DT 38~44 Gy/19~22 d ,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及希美钠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放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为55.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及希美钠治疗脑转移瘤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患者能耐受联合治疗方案。

    作者:郑连喜;杨科;邓超;何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FMNL3基因转染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EMT和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成蛋白样3型蛋白(FM NL3)基因转染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 T )和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 FMNL3表达质粒pEGFP-N1/FMNL3转染至SW480细胞中(以未转染质粒的SW480细胞作正常对照,转染空载质粒的SW480细胞为阴性对照),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质粒转染前、后细胞FMNL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MNL3转染前、后SW480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SW480细胞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间质标志物Vimentin的表达变化;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FMNL3基因转染对SW48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FMNL3转染48 h后SW480细胞中FMNL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1);FMNL3蛋白表达于细胞质中,转染 FMNL3基因后SW480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典型的圆形、多边形变成梭形并伸出多个细长突起的间充质样,呈现典型的EMT形态学改变;转染FMNL3基因后,SW480细胞中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调,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上调;转染FMNL3基因后SW48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显著增强。结论 FMNL3基因可能通过促进结直肠癌细胞EMT而促进其侵袭。

    作者:曾元凤;肖移生;罗小江;胡国柱;路名芝;吴晓牧;辛洪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RN Ai基因沉默对消化系统肿瘤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RNAi基因沉默对消化系统肿瘤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SGC-7901细胞株和食管癌EC109细胞株,常规分为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培养,转染组两株细胞株转染siRNA沉默Survivin 的表达,并给予顺铂药物5 mg/L共培养72 h。空白对照组则给予常规培养,并给予转染组同剂量的顺铂共培养72 h。M T T法检测两组细胞株体外增殖速度并比较其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结果 siRNA沉默SGC-7901和EC109细胞株内Survivin的表达后,细胞对顺铂药物的敏感性提高, MTT结果提示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低于未沉默组细胞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RNAi基因沉默技术可以干扰Survivin基因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显著提高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

    作者:邵军;余文静;肖斌;曾凡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匹多莫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将哮喘患儿分为匹多莫德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2个月。治疗后随访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哮喘患儿的免疫功能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及哮喘发作次数均减少,总有效率增高(P<0.05);观察组患儿的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可以改善其免疫功能且疗效较好。

    作者:蔡晓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降压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的影响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片、依那普利、替米沙坦、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 )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氨氯地平片、依那普利、替米沙坦、美托洛尔组,每组30例。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 )并分析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BPV。结果氨氯地平、替米沙坦降压作用较为显著,美托洛尔对舒张压的降压效果明显,依那普利降压作用不明显。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能在大多时间段降低BPV ,氨氯地平主要降低日间舒张压变异,而替米沙坦夜间降低BPV明显;美托洛尔和依那普利24 h血压变异中日间收缩压变异升高,夜间血压变异减小。结论氨氯地平片、依那普利、替米沙坦、美托洛尔均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但对患者BPV的影响在不同时间段存在差别,降压药物对BPV的作用与降压效应不一致。

    作者:傅雪芹;敖学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同型半胱氨酸对肝细胞增殖及CyclinD1、ALT和AST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肝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 HL-7702细胞体外常规培养,分别用0、50、100、200、500μmol/L Hcy刺激细胞,分别于刺激后6、12、24 h采用M T T法检测肝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荧光定量 PCR(RT-qPCR)检测CyclinD1 mRNA的表达;采用微板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ALT和 AST 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 Hcy刺激肝细胞不同时间后,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其中100、200、500μmol/L Hcy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作用明显;不同浓度 Hcy刺激肝细胞24 h后, CyclinD1 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细胞培养液中ALT和AST 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Hcy可以抑制肝细胞增殖,并引起CyclinD1的mRNA表达下降,ALT和AST释放增多。

    作者:蔡欣;杨晓玲;杨程;曹成建;王磊;田珏;张焱;姜怡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两种市售中药保健品功效安全的对比评价及相关问题探讨

    目的:通过低营养亚健康小鼠模型及益损指数-累计积分(BDI-GS )方式对市售两种中药保健品A、B胶囊的实际保健功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综合评价,并进行保健品相关问题的探讨。方法实验用生长期健康IC R雄性小鼠,通过玉米低营养饲料和0.25%、0.50%、0.75%3个剂量保健品掺和饲料喂养12 d ,记录小鼠体质量,解剖后统计9项脏器系数及其BDI、GS等指标,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胶囊A中、高剂量组表现一定的保健功效,而低剂量组存在轻微负面效应,体现在GS值上;胶囊B在3个剂量均对机体主要脏器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体现在多脏器的系数BDI<1.0,GS<9.0。结论目前市售的中药保健品种组成相近,但内在质量差异较大,甚至部分产品还存在有一定不良反应,其功效及安全性并未能得到充分保障。通过BDI-GS体系评价,可提高保健品的市场准入标准,以提高保健品的功效及安全水平。

    作者:王晓光;黄海舟;沈秀;周晓靓;龙伟;闫玉军;周则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ACS患者血浆hs-CRP及NT-proBNP表达的影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是由急性心肌缺血引发的临床综合征,包含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其病理机制为斑块表面内皮细胞糜烂、粥样斑块破裂以及形成继发血栓[1-2]。ACS拥有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特别是老年患者容易发生早期并发症[3]。阿托伐他汀是一种经典有效的降脂药物,还能改善内皮功能和抗炎症反应,对ACS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血浆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表达的影响。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60例老年AC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住院医生规避医疗纠纷能力的培养

    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即市场化的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加深了医患矛盾。2012年3月发生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一位年轻医生被杀之后,网上竟然有60%的人高兴。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3月28日《新闻1+1》栏目中表示震惊。人们不禁要问:这社会是怎么了?在中国医师协会2008年度提供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中,通过对100名医护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医患之间的信任度不到70%。2009年度“医师执业风险与医患维权高层研讨会”中的数据显示,国内平均每家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护人员事件5起,平均每起赔付额人民币10多万元[1]。患者对医生不信任,医生同样对患者也不信任。据中国医师协会2004年《医患关系调研报告》表明:约75%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1]。医患双方丧失了基本的相互信任。医患矛盾不断加深,给医患双方都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需亟待解决。

    作者:覃佳强;温晟;王忠良;南国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产儿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 ,HPS),亦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ocytosis ,HLH),属于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第Ⅱ类,占巨噬细胞相关疾病的绝大部分,是一种由于机体组织器官中组织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一种罕见的致命性疾病[1]。小儿 HL H是一种病死率高但可以治愈的疾病,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虽然 HL H在各个阶段均有发生,但是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起病、确诊的病例十分罕见,国内外相关报道也很少。现就本院收治的1例低出生体质量(出生体质量为2000 g)HLH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早产儿HL H提供依据。

    作者:万倩;徐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四川泸州地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四川泸州地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α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及构成比,探讨基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方法结合DNA芯片杂交技术,对116例可疑α地贫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分析。结果116例可疑α地贫患者中,39例检出α地贫基因,检出率为33.62%。共检出7种突变基因型,其中--αSEA/αα缺失型占41.03%,-α3.7/αα缺失型占25.64%。结论四川泸州地区α-地贫基因突变以--αSEA/αα缺失型为主;基因诊断是确诊α-地贫的重要标准。

    作者:陈红英;刘春艳;邹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采用改进的三引物等位基因扩增法对痛风相关SN P位点的分型研究

    目的:对三引物等位基因扩增法进行改进,实现直接对外周血样本进行痛风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型。方法针对乙二胺四乙酸(EDT A )、肝素钠和枸橼酸钠等临床常用抗凝处理的外周血样品,以rs1165205位点为靶位点,配制适用于全血扩增的“YW”缓冲液,优化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体系和扩增条件,实现SNP分型检测。选取40例男性健康志愿者和40例痛风患者,对其进行SNP基因型检测。结果改进后的三引物等位基因扩增法对 rs1165205位点分型结果与Sanger测序检测一致。80个样本中rs1165205位点各基因型在发病人群和未发病人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35)。结论改进后的三引物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可以直接对临床常用抗凝处理的外周血样品痛风SNP位点进行快速分型研究。

    作者:郑晨娜;王清瑶;黄玉香;叶桂华;许超尘;杨会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卒中高危人群规范化筛查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规范化筛查模式,应用于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与管理,并评价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该科成立脑卒中筛查管理小组,建立规范化脑卒中筛查模式,在门诊及社区人群中开展脑卒中筛查工作,对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根据脑卒中筛查与干预指南实施为期1年的管控。结果共筛查高危人群9631例,筛查出高危患者1786例,高危患者率为18.55%。对高危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实施干预,干预前、后高危患者血糖、血压、血脂、肥胖指数、吸烟、体育锻炼、合理饮食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脑卒中规范化筛查模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专项管理是做好脑卒中筛查与管控工作的重要保障,可降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

    作者:钟代曲;蒋晓江;沈盈盈;唐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胃肠道间质瘤CT 三期强化扫描特征分析及后处理技术应用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强化扫描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GIST患者行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后,用多平面重建(MPR)和CT仿真内镜(GTVE)等后处理技术对GIST的CT图像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病理组织学分级对不同等级 GIST 的CT 征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肿块位于胃部17例,小肠6例,直肠3例,十二指肠3例,回盲部1例;三期强化扫描后实质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呈持续性强化13例,延迟性强化17例;9例呈囊实性,7例病灶内出现点状致密影,6例可见气体密度,8例见液-液及液气平面;极低及低恶性组和中高恶性组在肿块大小、密度是否均匀、形态是否规则、血管样有无强化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合MPR和GTVE等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晰呈现 GIST 的CT 征象,准确反映GIST的病变情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国鑫;孙黎明;朱进;张景中;杨忠;徐坚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