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医生规避医疗纠纷能力的培养

覃佳强;温晟;王忠良;南国新

关键词:住院医生, 医疗纠纷, 医护人员,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医患双方, 医患矛盾, 医患关系, 相互信任, 患者, 调研报告, 中国, 大学附属医院, 医师, 节目主持人, 执业风险, 医疗体制, 医患维权, 协会, 事件, 年轻医生
摘要: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即市场化的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加深了医患矛盾。2012年3月发生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一位年轻医生被杀之后,网上竟然有60%的人高兴。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3月28日《新闻1+1》栏目中表示震惊。人们不禁要问:这社会是怎么了?在中国医师协会2008年度提供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中,通过对100名医护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医患之间的信任度不到70%。2009年度“医师执业风险与医患维权高层研讨会”中的数据显示,国内平均每家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护人员事件5起,平均每起赔付额人民币10多万元[1]。患者对医生不信任,医生同样对患者也不信任。据中国医师协会2004年《医患关系调研报告》表明:约75%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1]。医患双方丧失了基本的相互信任。医患矛盾不断加深,给医患双方都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需亟待解决。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医德现状调查分析

    2009年教育部对硕士研究生招收进行了战略性结构调整,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生源。“无德不为医”,培养医德高、医技精,“能看病、会看病”的综合性应用人才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终极目标,更是完善医疗体制改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助推人人享有优良卫生保健的中国梦早日实现理念下高等医学院校必须承载的主要社会职能[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强烈的职业指向性特点和招生数量的持续增长,注定了毕业生们将成为铸就和谐医患关系的风向标。为此重庆医科大学开展了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职业情感、医德规范、医学伦理、医德责任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为构建切合培养特点的医德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现实的参考依据。

    作者:袁羽西;冯跃林;陈地龙;李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EDF对小鼠树突细胞表型及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细胞(BMDCs)表型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用小鼠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小鼠重组白细胞介素-4(rmIL-4)培养5 d后将其分为5组,实验组分别加入50、100、200 ng/mL PEDF ,阳性对照中加1μg/mL脂多糖(LPS),阴性对照中加等量的RP-M I1640培养基(对照组),继续培养3 d。流式细胞术(FCM )分析DCs表面CD11c、CD80、CD86表达情况,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BMDCs对T细胞的刺激能力,ELISA法检测其培养上清液中IL-12水平。结果 PEDF处理后的BMDCs明显上调了CD11c、CD80和CD86的表达,并能明显增强 T 细胞的活性,促进其分泌 IL-12。结论 PEDF可明显上调体外培养的小鼠BMDCs免疫标记分子的表达,并增强其免疫活性。

    作者:李婵玉;韩健;韩磊;黄威;朱书力;郑秀惠;郭建新;李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研究进展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 A )是由于脊髓前角细胞变性导致的肌无力和肌萎缩的遗传性疾病,以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和躯干肌肉无力、萎缩为主要表现,患者终死于呼吸衰竭和严重的肺部感染,是一种致死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及分型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就Ⅰ~Ⅳ型SM A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云茜;章印红(综述);王建林(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额颞部颅脑损伤术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执行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外伤致额颞部颅脑损伤并行手术清除血肿的73例患者(患者组)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常规组37例,采用一般认知康复训练和电针治疗。对照组40例,为健康志愿者。经治疗12、24、36周后分别进行执行功能测试,包括钟表绘画测验(CD T )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 ),结合一般临床资料对所测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术后CDT和WCST结果显示其执行功能各项测试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CDT和WCST测试参数完成分类数(CC)、错误应答数(RE)、概念化水平百分数(RFP)、持续性应答数(RP)、非持续性错误(NRPE)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0.05);经治疗36周后,观察组患者CDT和WCST测试参数NRPE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执行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蔡正华;黄志东;马宝君;叶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 NPY、GAL 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血浆和脑脊液(CSF)中神经肽Y(NPY)、甘丙肽(GAL)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该院门诊和住院部诊断的癫痫患儿68例(癫痫组),癫痫持续状态患儿56例(癫痫持续组),选取同期需要腰部麻醉的择期手术(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对象血浆和CSF中NPY、GAL水平,两组患儿在惊厥发作过程中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癫痫组患儿24 h内及第7天时血浆N PY均明显高于癫痫持续组、对照组(P<0.05),癫痫持续组患儿24 h内及第7天时血浆NPY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癫痫组患儿24 h内血浆GAL均明显高于癫痫持续组、对照组(P<0.05),癫痫持续组患儿24 h内血浆GA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第7天血浆GA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患儿CSF中NPY、GAL均明显高于癫痫持续组、对照组(P<0.05),癫痫持续组患儿CSF中GA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血浆中NPY、GAL水平均与CSF中NPY、GAL水平呈正相关(r=0.035、r=0.041,P<0.05)。结论 NPY、GAL与癫痫发病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但是二者具体的作用机制不明,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

    作者:黄月艳;潘红飞;李强;钟京梓;曾洁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住院医生规避医疗纠纷能力的培养

    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即市场化的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加深了医患矛盾。2012年3月发生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一位年轻医生被杀之后,网上竟然有60%的人高兴。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3月28日《新闻1+1》栏目中表示震惊。人们不禁要问:这社会是怎么了?在中国医师协会2008年度提供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中,通过对100名医护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医患之间的信任度不到70%。2009年度“医师执业风险与医患维权高层研讨会”中的数据显示,国内平均每家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护人员事件5起,平均每起赔付额人民币10多万元[1]。患者对医生不信任,医生同样对患者也不信任。据中国医师协会2004年《医患关系调研报告》表明:约75%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1]。医患双方丧失了基本的相互信任。医患矛盾不断加深,给医患双方都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需亟待解决。

    作者:覃佳强;温晟;王忠良;南国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碱化尿液在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碱化尿液在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并行MMC膀胱灌注治疗的表浅性膀胱癌(SBC)患者46例,分为碱化尿液组(n=25)和对照组(n=21)。两组患者均用MMC40mg灌注(浓度为0.80g/L),碱化尿液组患者在每次膀胱灌注前1h口服碳酸氢钠1g,术后每周灌注1次,8周后,改为每个月灌注1次,至术后1年。随访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时间、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7.60个月。其中碱化尿液组随访期内1例复发,复发率为4.00%,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13.40个月;对照组随访期内3例复发,复发率为14.29%,平均复发时间为9.60个月。两组复发率及平均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MMC膀胱灌注联合尿液碱化能有效降低SBC的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宁;谢斌;黄仕泉;万滨;李可;陈雪松;刘世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四川泸州地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四川泸州地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α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及构成比,探讨基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方法结合DNA芯片杂交技术,对116例可疑α地贫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分析。结果116例可疑α地贫患者中,39例检出α地贫基因,检出率为33.62%。共检出7种突变基因型,其中--αSEA/αα缺失型占41.03%,-α3.7/αα缺失型占25.64%。结论四川泸州地区α-地贫基因突变以--αSEA/αα缺失型为主;基因诊断是确诊α-地贫的重要标准。

    作者:陈红英;刘春艳;邹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一起乌头碱食物中毒的调查

    2012年12月11日,重庆市渝北区某镇一农户家发生一起食物中毒,6例发病,其中2例死亡。重庆市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CDC )接到通知对该事件进行全方位调查,以查明其发病原因、食品安全风险等,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现场标本采样、现场流行病学及卫生学材料、临床表现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1)调查对象:包括10名就餐者和2名未就餐者,其中就餐人员中有6例中毒患者。(2)调查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对就餐情况进行调查,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方法对可疑餐次食物、就餐环境、厨房材料及饮水等方面进行调查。此外,对采样结果进行实验室分析。(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①发病情况。发病者均为上桌就餐人员,未上桌的2名未发病。10名就餐者中6例发病,罹患率为60.00%,其中男5例,女1例;发病大年龄58岁,小年龄21岁,平均38.40岁。2例死亡,病死率33.33%,均为男性。6例患者均在30 min内发病,其中短时间内出现2例死亡,属于急性发病,病情进展迅猛。②发病时间。短发病时间15 min ,长发病时间28 min ,平均发病时间23 min。据推测首发病例在餐后15 min发病,另外5例患者也在餐后30 min内相继发病,发病者潜伏期的中位数为24 min。③就餐情况调查。发病人员除12月11日中午在彭某家有共同就餐史外,其余无同源就餐史。12月11日中午彭某家聚餐菜品有:腊肉、白菜、南瓜汤,除食盐等调料外均未在外购买。中午所饮酒为彭某自家泡制的药酒(泡制药酒的原材料不详),约250 m L。6例发病者均饮食药酒,饮食少者为25 mL ,未饮酒者未发病。(4)现场卫生学调查:专业人员通过对可疑餐次现场彭某家的调查和对相关人员的询问发现,厨房在猪圈房和餐厅之间,厨房内调味品有豆瓣、味精、盐,饮水缸内无水,饮水是每天到附近井里挑来饮用。(5)临床表现情况:发病者主要以口、舌、四肢和全身麻木、头昏、呕吐、全身乏力、心慌等症状为主(表1)。全部患者经抗菌、补液、对症治疗后4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农村泡酒习惯,考虑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的可能。(6)实验室检验结果:通过对有关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患者临床表现的分析,此次食源性疾患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不大,故未对菜品、调味品等进行微生物培养,仅将所采集的可疑药酒送重庆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食用药酒中含有乌头碱,浓度为48μg/mL。而乌头碱中毒剂量为0.2 mg (相当于5 mL药酒中乌头碱的浓度),3~5 mg可致死(相当于60~100 m L药酒中乌头碱的浓度)。6例发病者的临床表现与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特点相符,6例中毒者的病情进展与饮用药酒的量(250 m L )一致。

    作者:熊娟;魏科;杨森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89例脑卒中高危患者外周动脉弹性与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脑卒中高危人群颈总动脉弹性和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的差异及其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该院就诊合并多重脑卒中危险因素患者89例,其中老年组47例,中青年组42例。收集性别、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及既往史等信息。引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测量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度、顺应性等颈动脉弹性参数。同时测量肱动脉的内径变化率(NMD),将NMD<4%定义为血管舒张功能(EID)受损。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弹性参数和EID受损发生率差异,以评价动脉弹性与EID的相关性。结果老年组Ep、硬化度分别为(136.91±67.42)kPa、(11.92±3.73)m/s,高于中青年组(102.71±33.83)kPa、(8.14±2.32)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顺应性(0.83±0.33)mm2/kPa,低于中青年组(1.01±0.44)mm2/kP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EID受损为30例(63.83%),高于中青年组12例(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参数与年龄和NMD相关(P<0.05)。结论年龄是动脉硬化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ET的弹性参数能够敏感的反映出外周动脉的硬化程度,且与EID的一致性较好,可作为筛查老年动脉病变的常规手段。

    作者:李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儿童长程脑电图监测电极固定方法的改良

    目的:探讨儿童长程脑电图监测电极的固定方法,结合儿科特点通过临床实践加以改良。方法对儿科受检者给予适当的安装前准备,采用双层弹力绷带联合胶布固定方法进行电极固定。结果新方法被受检儿童普遍接受,安装及卸下方便,无毒无残留,记录图形质量优良。结论改良后的脑电图电极固定方法较传统方法具有简单快捷、安全稳定、人性化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郭艺;蒋莉;杨祖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黏度骨水泥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使用高黏度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和脊柱转移瘤(VM T )的效果。方法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对该院102例OVCF患者(OVCF组)、16例VM T患者(VM T组)行PVP治疗,术中采用局部麻醉,经椎弓根入路于双侧椎弓根穿刺,每个椎体注射高黏度骨水泥3~6 mL进行治疗。在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及术后末次随访时分别对患者的疼痛强度进行麦克吉尔疼痛调查表评分(MPQ),并对手术前、后MPQ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6~18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患者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与术前比较,OVCF组及VM T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及术后末次随访的MPQ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CT扫描显示,OVCF组、VMT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分别为11.76%、6.25%,但无骨水泥毒性反应、肺栓塞、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高黏度骨水泥具有黏度高、可控注射性强、骨水泥遗漏率低、手术安全性高等优点,适用于老年OVCF和VM T等的治疗。

    作者:陈黔;王大寿;潘奇;蔡封俊;张亮;淦勇;段彬武;吴黔鸣;孟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FMNL3基因转染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EMT和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成蛋白样3型蛋白(FM NL3)基因转染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 T )和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 FMNL3表达质粒pEGFP-N1/FMNL3转染至SW480细胞中(以未转染质粒的SW480细胞作正常对照,转染空载质粒的SW480细胞为阴性对照),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质粒转染前、后细胞FMNL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MNL3转染前、后SW480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SW480细胞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间质标志物Vimentin的表达变化;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FMNL3基因转染对SW48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FMNL3转染48 h后SW480细胞中FMNL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1);FMNL3蛋白表达于细胞质中,转染 FMNL3基因后SW480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典型的圆形、多边形变成梭形并伸出多个细长突起的间充质样,呈现典型的EMT形态学改变;转染FMNL3基因后,SW480细胞中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调,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上调;转染FMNL3基因后SW48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显著增强。结论 FMNL3基因可能通过促进结直肠癌细胞EMT而促进其侵袭。

    作者:曾元凤;肖移生;罗小江;胡国柱;路名芝;吴晓牧;辛洪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降压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的影响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片、依那普利、替米沙坦、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 )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氨氯地平片、依那普利、替米沙坦、美托洛尔组,每组30例。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 )并分析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BPV。结果氨氯地平、替米沙坦降压作用较为显著,美托洛尔对舒张压的降压效果明显,依那普利降压作用不明显。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能在大多时间段降低BPV ,氨氯地平主要降低日间舒张压变异,而替米沙坦夜间降低BPV明显;美托洛尔和依那普利24 h血压变异中日间收缩压变异升高,夜间血压变异减小。结论氨氯地平片、依那普利、替米沙坦、美托洛尔均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但对患者BPV的影响在不同时间段存在差别,降压药物对BPV的作用与降压效应不一致。

    作者:傅雪芹;敖学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卒中高危人群规范化筛查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规范化筛查模式,应用于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与管理,并评价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该科成立脑卒中筛查管理小组,建立规范化脑卒中筛查模式,在门诊及社区人群中开展脑卒中筛查工作,对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根据脑卒中筛查与干预指南实施为期1年的管控。结果共筛查高危人群9631例,筛查出高危患者1786例,高危患者率为18.55%。对高危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实施干预,干预前、后高危患者血糖、血压、血脂、肥胖指数、吸烟、体育锻炼、合理饮食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脑卒中规范化筛查模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专项管理是做好脑卒中筛查与管控工作的重要保障,可降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

    作者:钟代曲;蒋晓江;沈盈盈;唐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攀枝花地区多家医院双J管滞留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攀枝花地区多家三级医院双J管滞留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该地区8家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双J管滞留患者51例,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膀胱镜下直接拔出、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膀胱镜下取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后取出、输尿管切开取出及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取出。结果51例双J管滞留患者均成功取出,其中12例采用膀胱镜下直接拔出,23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膀胱镜下取出,9例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后取出,5例采用输尿管切开取出,2例采用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取出。其中5例切开取出和2例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取出患者术后再次留置双J管,术后2周拔除。结论双J管滞留是少见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并采用合适的方法处理能够及时挽救肾脏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易正金;熊建国;王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应用AdEasy-1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人GDF-5基因重组腺病毒

    目的:应用AdEasy-1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人生长分化因子-5(GDF-5)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 HEK293细胞中扩增制备重组腺病毒。方法将PCR获取的GDF-5基因插入到质粒pMD19-T中,基因测序鉴定后将目的基因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 V ,Hind Ⅲ酶切鉴定。重组质粒经 PmeⅠ酶切使之线性化并去磷酸化处理,电转化含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感受态大肠埃希菌BJ5183,使其在细菌内发生同源重组,卡那霉素筛选,Hind Ⅲ酶切鉴定阳性克隆,扩增重组腺病毒质粒,并转染 HEK293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Ad-GDF-5,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CID50法对Ad-GDF-5进行蛋白鉴定和滴度测定。结果经PCR扩增得到的GDF-5大小约为1.7 kb ,基因测序结果证实该基因与GENBANK中人GDF-5基因序列相同。pShuttle-CM V-GDF-5、pShuttle-CM V-GDF-5-AdEasy-1经 Hind Ⅲ酶切后均得到大小约为1.7 kb的片段,与GDF-5大小相符。Western blot证实Ad-GDF-5感染HEK293细胞后大量表达成熟GDF-5蛋白。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携带人GDF-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出5.6×109 PFU/mL的重组腺病毒。结论利用AdEasy-1腺病毒载体系统成功构建了携带人GDF-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出高滴度值的重组腺病毒Ad-GDF-5,为进一步研究GDF-5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罗栩伟;刘康;陈竹;赵明;韩小伟;白亦光;冯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同型半胱氨酸对肝细胞增殖及CyclinD1、ALT和AST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肝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 HL-7702细胞体外常规培养,分别用0、50、100、200、500μmol/L Hcy刺激细胞,分别于刺激后6、12、24 h采用M T T法检测肝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荧光定量 PCR(RT-qPCR)检测CyclinD1 mRNA的表达;采用微板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ALT和 AST 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 Hcy刺激肝细胞不同时间后,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其中100、200、500μmol/L Hcy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作用明显;不同浓度 Hcy刺激肝细胞24 h后, CyclinD1 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细胞培养液中ALT和AST 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Hcy可以抑制肝细胞增殖,并引起CyclinD1的mRNA表达下降,ALT和AST释放增多。

    作者:蔡欣;杨晓玲;杨程;曹成建;王磊;田珏;张焱;姜怡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湛江市418名老年居民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湛江市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湛江市区418名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理、心理、环境领域生存质量男性居民高于女性居民;心理、环境领域生存质量高文化程度居民高于低文化程度居民;社会关系领域生存质量高收入居民高于低收入居民;不同退休前职业、不同婚姻状况老年居民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职业因素是老年居民生存质量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结论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是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作者:胡利人;宁文晖;吴家园;于海兵;邓晓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58例HBV携带产妇的产程观察及护理体会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中国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感染者高达1.2亿,全球 HBV携带者达4亿[1]。母婴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通过宫内传播、围生期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因此,研究降低 HBV母婴垂直传播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58例 HBV携带孕妇的妊娠前和产前教育、产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 ,HBIG)、阴道分娩时的护理体会以及产后母婴护理,并检测新生儿1年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结果,为进一步改善母婴HBV垂直传播的阻断方式提供依据。

    作者:刘兴琼;游兴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