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镇痛在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临床应用

侯景利;刘英海;林露;吴畏;代雪梅;蔡琳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硬膜外镇痛, 膀胱痉挛
摘要:目的 观察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76±8岁),以腰硬联合穿刺针于L3、4穿刺至蛛网膜下腔后,注入0.5%布比卡因1.5~2.0 mL,通过硬膜外穿刺针置入硬膜外导管;按术后镇痛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硬膜外镇痛组(E组)及静脉镇痛组(V组).E组以0.1%布比卡因镇痛,V组以芬太尼镇痛.记录麻醉后5、15、30 min时血压、心率变化,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穿刺顺利,麻醉后血压均下降(P<0.05);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E组为(2.8±1.2)分,V组为(4.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组手术后2例患者出现膀胱痉挛,V组为16例(P<0.01).结论 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镇痛可有效预防膀胱痉挛.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部肿瘤放化疗致心电学指标改变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胸部肿瘤患者单纯放疗、序贯放化疗和同步放化疗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心脏损伤的早期心电图改变.方法 胸部肿瘤单纯放疗、序贯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60例,均在治疗前、中、后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常规心电图的各项心电学指标在治疗前、中、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中室上性心律失常改变在治疗前、中、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T改变在治疗中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学指标是早期发现心脏放射性损伤的敏感方法之一,尤其通过无创便捷的动态心电图检查,更有利于早期发现胸部肿瘤患者的心脏放射性损伤.

    作者:杨苏萍;张琴;蒿艳蓉;覃晓波;陈晓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诊断不孕症10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检查在不孕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2月至2009年12月在该院因不孕症而行腹腔镜检查的10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7例不孕症患者中不孕原因为输卵管因素65例,占第1位,其次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第3位为卵巢良性囊肿8例.其他原因不孕症患者14例,全部患者经治疗后总妊娠率为47.7%.结论 腹腔镜手术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可及时诊断引起不孕的病因,并针对病因治疗有一定效果.

    作者:高敏华;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原部队官兵健康体检策略现状与思考

    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卫生条件差,对驻防高原官兵身体健康影响大.定期、系统的体检能全面了解受检者自身健康状况,及早发现疾病或身体缺陷并确定诊断,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官兵的健康.因此,做好高原部队官兵健康体检就显得十分重要.现结合本院近10年来的健康体检工作实践,对高原部队官兵健康体检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思考,探讨对策.

    作者:刘静;阳盛洪;冯英凯;刘宁;马小明;王引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氟斑牙体瓷层比色板的初步研制及颜色分析

    目的 为解决个别牙缺失及缺损的氟斑牙患者烤瓷修复中的比色及颜色调配问题,定制氟斑牙金属基底体瓷层比色板来模拟氟斑牙的基色调.方法 采用牙本质修饰瓷和牙本质瓷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烧制而成氟斑牙体瓷层比色板.分别模拟轻、中、重度氟斑牙基色调.采用松风Shade eye NCC电脑比色仪测定其色度学各要素(L*a*b*)值.结果 (1)比色板各组颜色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2)各组比色板色差及分布区域明显不同.(3)定制比色板的色度值范围绝大多数在氟斑牙色度值范围内,说明定制比色板的颜色能模拟一部分氟斑牙颜色.结论 定制氟斑牙金属基底体瓷层比色板对于临床氟斑牙比色有一定意义,但其精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毛岭;刘炜;廖健;吴兰;王永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吸毒致双下肢静脉栓塞1例

    静脉注射毒品除了可传播艾滋病、肝炎等疾病外,还可造成全身多器官损害,如假性动脉瘤、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栓塞等.而因吸毒导致双下肢静脉栓塞的病例鲜有报道,本院于2010年8月收治1例吸毒致双下肢静脉栓塞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大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儿科急诊分级分诊标准的建立和实践

    目的 制定儿科急诊分级分诊标准并使用该标准对急诊患儿进行分诊,在急诊患儿中识别出危重患者,使其得到及时的诊治,以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方法 对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在夜间急诊使用分级分诊标准进行分诊的患儿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部分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分诊患儿34 459例,其中Ⅰ、Ⅱ类患儿分别占2.1%和5.7%.对57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患儿均立即进行了心肺复苏,抢救成功27例;533例惊厥患者均在1 min内开始进行抢救,成功率为100%;29例休克患者均在2 min内开始进行抢救,成功28例.结论 分级分诊制度的实施,充分保证了有严重危险情况的Ⅰ、Ⅱ类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了医疗风险,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作者:卢燕;周璟;赵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颈髓损伤并发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监护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颈髓损伤并发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在ICU的监护要点.方法 总结42例颈髓损伤并发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在ICU内的临床资料,42例患者按终预后分为良好转归组(完全脱机拔管,拔除气管插管或留置气切套管,自主呼吸平稳,PaO2/FiO2≥300)及终死亡组.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血钠、心率、营养支持时间的差异.结果 良好转归组呼吸机使用时间、血钠、心率、营养支持时间与终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机支持、营养支持、调节血钠、心率监护能改善颈髓损伤并发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在ICU内的转归.

    作者:孙冰峰;唐漭明;王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78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介入治疗组38例(鸦胆子油乳10 mg/m2,5-Fu 500 mg/m2,顺铂40 mg/m2,表阿霉素40 mg/m2);介入治疗(同前)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组40例,放射治疗肿瘤的平均剂量为56 Gy(50~60 Gy),观察两组患者1年无进展生存率、1.5年总体生存率与毒性反应情况.结果 平均生存时间,单纯介入化疗组为(9.2±2.1)个月,介入化疗加放射治疗组为(13.5±1.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介入化疗组1年总体生存率为45.4%,而介入化疗加放射治疗组为5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5年总体生存率介入联合放射治疗组(28.4%)显著高于单纯介入治疗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热、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鸦胆子油乳为基础的介入治疗让部分肝癌患者临床受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尚需进一步的措施防止远处转移和肝功能恶化.

    作者:李刚;刘良忠;熊德明;朱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于小波变换的CT灌注成像

    目的 探讨基于阈值滤波的小波变换用于CT灌注成像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 结合CT灌注成像特性,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峰值信噪比(PSNR)、均方误差(MSE)2个指标来评估不同血流量(BF)及不同方差的高斯噪声下基于小波滤波的灌注模型的效果;对获取的CT骨肿瘤临床数据,运用小波阈值滤波后建立灌注模型,分析肿瘤区域与正常组织的区分情况.结果 仿真实验表明,不同BF值及不同方差的高斯噪声下,滤波后PSNR和MSE明显改善;骨肿瘤临床数据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明显区分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边界.结论 改进的小波阈值滤波能有效改善CT灌注成像的质量.

    作者:陈春晓;丁少伟;杨伟;吴苏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姜黄素氧化损伤线粒体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 探讨姜黄素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80 μmol/L姜黄素作用于肝癌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过氧化氢(H2O2)、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亚二倍体凋亡峰情况;比较姜黄素组和预处理组(姜黄素联合过氧化氢酶)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亚二倍体凋亡峰变化情况.结果 80 μmol/L姜黄素作用于肝癌细胞1、2、3 h后检测H2O2分别为(13.49±3.23)%、(52.43±6.04)%、(48.21±7.18)%,以2 h时间点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在6、12 h分别为(59.68±4.47)%、(29.83±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亚二倍体凋亡峰在24、48 h分别为(26.53±4.28)%、(39.50±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氧化氢酶均能抑制上述2项指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作用肝癌细胞后产生H2O2,H2O2损伤细胞线粒体,呈时间依赖性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作者:胡辉;荆绪斌;蔡先彬;王钦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奈达铂联合高聚生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后奈达铂联合高聚生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择经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确诊的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后奈达铂联合高聚生灌注,B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后顺铂联合高聚生灌注.灌注后B超复查评价疗效.结果 A组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21例,无效(NR)10例.B组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15例,无效(NR)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式引流后奈达铂联合高聚生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宁泽;谭晓明;杨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肿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像技术诊断睾丸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33例睾丸肿瘤的二维及CDFI声像图表现.结果 33例睾丸肿瘤的病理类型为精原细胞瘤16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6例,胚胎癌7例,畸胎瘤3例,表皮样囊肿1例.其共同声像图表现为睾丸形态失常,体积增大,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的实性团块回声;不同病理类型的睾丸肿瘤有其各自的一些声像图特点.结论 二维声像结合CDFI能对睾丸肿瘤良、恶性作出初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是睾丸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韩毅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元智能理论在《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实验课中的运用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内,任何一个科目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都希望能在一个高效率的环境中进行;希望在自身全面、系统和深度讲解知识的时候,学生能积极主动并且乐于接受.在教学活动中,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如何探索出能被当今多数医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就成了现今医学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王艳;陈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肠吻合术患者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胆肠吻合术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优势.方法 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FTS组(n=19)和对照组(n=19),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处理方法,FTS组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措施,分析比较术后第1天不良心理情绪,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相比较,FTS组排气、排便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P<0.05),两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应用于胆肠吻合术患者,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等特点,可加速患者的康复.

    作者:谭黄业;樊献军;肖咏梅;张立峰;周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一期修复距腓前韧带Ⅲ度损伤42例

    目的 探讨一期修复距腓前韧带Ⅲ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一期修复距腓前韧带Ⅲ度损伤42例,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判定疗效.术后随访6~14个月(平均11个月).结果 42例患者中优27例,良12例,中3例,优良率为92.9%.结论 一期修复距腓前韧带Ⅲ度损伤能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陈健荣;吴峰;温建强;张宏宁;包杭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30例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30例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均接受坐骨神经探查术,选Kocher-Langenbeck(KL)切口,其中5例加用髂腹股沟入路,髋臼骨折应用髋臼钢板及松质骨螺钉固定治疗.手术方法包括:神经松解术与神经吻合术.结果 坐骨神经功能恢复评定按Sunderland标准,术后的坐骨神经功能恢复(优7例,良8例,可8例,差7例)较术前(优0例,良4例,可12例,差14例)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胫神经损伤与腓总神经损伤术后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1.26±2.49)mm/s与(36.78±2.68)mm/s,较术前的(35.06±2.08)mm/s、(30.32±2.30)mm/s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术治疗是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手术入路首选KL入路.

    作者:邓志龙;张晓星;王令;李邦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起搏器囊袋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起搏器安置术后囊袋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院心内科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行起搏器安置及资料完整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囊袋并发症.结果 (1)本组810例,平均年龄(68.2±8.6)岁,其中男494例,女316例.148例(18.3%)为VVI/或AAI单腔起搏器安置术患者,662例(81.7%)为双腔起搏器(DDD)、心脏同步化起搏(CRT)及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安置术患者;(2)囊袋血肿31例(3.8%),其中年龄75岁以上、长期服用抗栓药物、合并血管疾病与囊袋血肿发生率密切相关(P<0.05);(3)囊袋皮肤破溃14例(1.7%),10例发生在术后3~12个月内,其中年龄75岁以上、起搏器更换、体质量指数22以下、手术时间与囊袋皮肤破溃密切相关(P<0.05).结论 囊袋并发症并不少见,合理使用抗栓药、尽量深埋起搏器是防治囊袋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彭刚;舒茂琴;宋治远;姚青;柴虹;冉擘力;钟理;李永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护士人文素质调查问卷的编制

    目的 编制护士人文素质调查问卷,为评估护士人文素质提供工具.方法 在文献检索和专家访谈的的基础上编制问卷条目,对237名护士进行预测,筛选条目,形成初测问卷;运用该问卷对625名护士进行调查,检验问卷的信度、效度.结果 问卷各项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问卷各条目临界比值(CR值)达到显著性(P<0.05),各条目与总分相关大于0.2,具有较好的鉴别度;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证明该问卷的结构模型较为合理,内部一致性度(Cronbach′ α)为0.828,分半信度为0.746.结论 护士人文素质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适用于评估护士的人文素质.

    作者:王娟;张际;杨玉亭;王龄梅;刘春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重庆市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因及诊治现状调查

    目的 初步了解重庆市妇女患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生殖健康及诊治情况,为进一步规范SPID的治疗,探讨中西医结合提高治疗SPID的诊疗水平,降低复发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重庆地区的783例SPID患者(均为女性)进行调查.结果 重庆地区SPID患者主要年龄为大于30~45岁,其中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痛54.92%,不孕18.14%,盆腔炎反复发作21.97%.接受手术治疗者占16.99%,抗生素总使用率为45%,中药结合物理治疗的总使用率为57.09%.结论 应大力开展广大妇女对盆腔炎性疾病(PID)的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妇女对PID的预防及纠正错误认识,坚持规范地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罗梅;何霞;魏友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CCN1基因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CCN1基因在人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与肾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42例开放手术切除的肾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用IPP图像分析软件对染色结果进行定量分析;运用RT-PCR技术检测肾癌组织标本中CCN1 mRNA的表达,应用Quantity one图像分析软件对RT-PCR结果进行定量分析.18例距离癌区2 cm以上的正常肾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正常组织.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CN1基因在肾癌组织及正常肾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其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P<0.01).RT-PCR结果显示肾癌组织中CCN1 mRNA的表达显著多于正常肾组织(P<0.01).结论 CCN1基因在肾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与肾癌的发生有重要关系.

    作者:程伟;张雄;黄捷;龚晋迁;周祥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