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化疗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周燕红

关键词:静脉化疗, 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化疗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根据《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指南》制订了该项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质量指标,包括中心静脉导管输注率、药物正确配置率、药物正确输注率、药物外渗率、患者对化疗宣教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护士化疗相关知识技能合格率,并建立了目标值。定期统计护理质量指标,并将结果与目标值进行比较,持续质量改进。结果7项化疗护理质量指标均在目标值范围内。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静脉化疗护理管理,能提高静脉化疗护理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耳鼻咽喉临床教学改革

    耳鼻咽喉科学是我国各类层次医学院校的基本学科,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掌握全面的耳鼻咽喉科学知识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临床专业技能,具备较高职业素质的耳鼻咽喉科医师。但是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在进行耳鼻咽喉科学的临床教学中,并不能充分体现出临床教学的优势,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必须要对耳鼻咽喉临床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现本文就主要分析了耳鼻咽喉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方法,以供参考。

    作者:赵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医学研究生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临床医学研究生分为临床医学科学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前者侧重予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后者侧重于从事临床医学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培养高级临床医生为目标。目前各大医学院校仍以科学学位的临床医学研究生为主,对于专业学位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仍缺乏成熟的模式,甚至于一成不变地用培养科学学位的模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的临床研究生,使得专业学位临床研究生临床技能、临床研究等各方面难以达到培养的要求。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体会探讨如何培养医学研究生的临床研究能力。

    作者:帖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超声诊断睾丸表皮样囊肿1例

    患者,男性,14岁,自觉左侧睾丸肿物1w来我院检查。查体:双侧睾丸正常大小,左侧睾丸表面似有结节感,无触痛。超声检查示:左侧睾丸上部偏后近被膜处见1.1×1.0cm、0.6×0.5cm两个相连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周边可见低回声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强回声光点,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包块内部未见血流,周边可见少量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左侧睾丸内不均质回声包块,睾丸表皮样囊肿可能性大。入院后行左侧睾丸肿物剜除术。病理诊断为左侧睾丸表皮样囊肿。

    作者:冯颖丹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课堂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地方,也是育人的地方,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课老师,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的各项职业素养。

    作者:刘小蓉;张小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浅谈《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1课程背景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给各级医院和基础卫生服务机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护理人才,《基础护理学》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专科护理的基础,其课程目标是教给学生够用的专业知识,强调素质的培养。开课对象是普通大专护理专业的学生,开课的时间是学生在第一学期完成了部分基础医学课程学习以后在第二、三学期进行。实验教学内容包括铺备用床、铺暂空床、铺麻醉床、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搬运患者、常用卧位的安置、保护具的使用、床上洗头擦浴、生命体征的测量、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口腔护理、鼻饲法、导尿术、氧气吸入术、吸痰术、洗胃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静脉注射、CPR共22个操作项目。

    作者:徐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参与型教学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探讨

    在教学中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采用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作者:陈冲;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现对2012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行FFA检查提示双眼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的患者3人(6眼)进行报告。年龄:10岁1人,29岁1人,30岁各1人,男,2人,女,1人,患者均无早产史及低出生体重史,否认家族史。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无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主诉:双眼无痛性视力下降,无夜盲,双眼视力HM/10CM---0.25,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瞳孔直径约3mm,晶体透明,眼底表现:10岁患儿1眼全周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结构不清,对侧眼视网膜血管终止于赤道部,视网膜周边无灌注区;成年男患表现为双眼视盘边界清晰,颜色红,视盘颞侧发出一条索样皱襞,终止与周边视网膜,牵引黄斑区结构变性,但未见视网膜脱离,周围视网膜可见血管分支增多、变直,有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见图1);成年女患眼底双眼视乳头边界清楚,视网膜血管终止于赤道部,视网膜周边无灌注区,血管终止处见异常血管嵴样隆起,异常高荧光,小血管异常可累积黄斑区毛细血管(见图2)。对周边部视网膜存在毛细血管无血管区,行视网膜激光光凝,告知家属一并行眼底及常规FFA检查,并追踪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而有并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终视功能恢复较差。

    作者:李红;潘乐;蒋模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后针尾滑入髓腔一例分析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1年前因车祸致左锁骨中段骨折收入院。5d后在颈丛麻醉下行左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术。手术方式:患者仰卧位,患肩抬高,在颈丛麻醉下,常规消毒铺巾。以骨折断端为中心,延锁骨方向作一小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暴露骨折,尽量避免剥离骨膜。术中见左锁骨中段骨折,远折端向近心端及后侧移位。用持骨钳提起骨折远折端,选用适当粗细的克氏针钻入骨折远折端髓腔,由肩峰附近穿出皮肤。复位骨折,再顺行将克氏针钻入骨折近折端髓腔,并穿出骨折近折端前缘骨皮质,于此处折弯外露针尾,剪除多余针尾,埋于皮下,剪除肩峰附近外露针尾,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d,前臂吊带外固定患肢。疼痛缓解后开始适当进行肩关节功能活动。术后7d折线。伤口痊愈出院。患者6个月后出现肩峰处针尾穿出皮肤导致疼痛。再次来到我院。在门诊手术室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剪除冒出的针尾约1cm。伤口未出现感染,数天后伤口愈合。后未再出现其它不适。1年后来我院作X片提示骨折骨性愈合。收入院后在颈丛麻下作锁骨内侧皮肤小切口,暴露部分锁骨,在锁骨骨折近折端原克氏针针尾处未找到折弯的针尾,发现锁骨前缘针尾附近形成一个直径约0.8cm的空腔直通髓腔。初以为是骨囊肿,经仔细检查分析才发现是骨皮质坏死形成的小洞,内侧针尾向外侧移动由此滑入了髓腔,以致术后半年出现肩峰处针尾顶出皮肤。在肩峰处切一小切口,找到外侧针尾,将克氏针向内侧顶推出髓腔并由内侧取出。术后7d伤口拆线痊愈出院。

    作者:向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综合医院口腔门诊临床路径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临床路径管理的目的是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疗费用合理化、提高患者满意度。分析影响口腔门诊临床路径管理实施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临床路径知识再教育和再培训,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能等针对性措施。

    作者:王萍;梁焕友;袁佳;陈翠婷;张君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医院供应室工人职业暴露的防护

    医院供应室是医院消毒隔离的重要环节,供应室工作人员除了护士之外还有大批的工人,在整个工作流程中,他们担负着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等辅助工作,为了减少他们的职业伤害,从提高对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认识、落实防护措施等方面给予相应的干预保障供应室工人的健康。

    作者:计卫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老年药物性低血糖昏迷1例诊治体会

    低血糖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糖降低于正常水平(血糖浓度<2.8mmol/L)所产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低血糖症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1],严重者可引起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应予以高度重视。低血糖症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尤为常见,也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将介绍我科收治的一例典型低血糖病例的发病及治疗经过,并结合病例对低血糖症发生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临床防治低血糖症有所裨益。

    作者:张如芬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妇产科教学效果评价系统改革探讨

    妇产科教学效果评价系统改革,改变评价主体,通过升级实践项目、引入学生学习态度、小组病例讨论、问卷调查、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来改革评价方法。

    作者:唐琳;谭菁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浅析城市社区常见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

    慢性病具有控制率与知晓率低但死亡率与致残率高特点,直接挑战着人类的健康,不仅降低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还持久地消耗了卫生资源,增长了医疗费用。鉴于此,加强对常见慢性病综合防治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慢性病管理网络的构建以及社区慢性病的支持环境建设两方面,分析社区常见慢性病的综合防治。

    作者:俞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加强医院设备档案管理促进设备效能提高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的改进、技术水平的提高,针对目前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规范设备档案管理,提高档案利用率,大限度的发挥设备效能,改进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李弘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浅谈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体会

    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的一门前沿学科,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化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技术的创新密切相关。纵观整个医学的发展史,生物化学实验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许多重大的发现都得益于基本的生物化学实验,在生命科学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生物化学实验的各种技术渗透到医学的各个学科,并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等各个领域[1]。鉴于生物化学实验的这种重要地位,改善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势在必行。在此就自己几年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如何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效果,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张秀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自我护理状况及健康需求研究进展

    目前结核病依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耐多药肺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耐多药结核病是指痰结核病菌阳性患者,对异烟肼(H)、利福平(R)两药以及其他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通常为肺结核患者)[1]。2007年,估计全球耐多药结核病(MDR-TB)为50万例[2]。MDR-TB疗程长,故调动结核病患者积极性,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在治疗及康复过程中也显得必不可少。1耐多药结核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需求1.1自我护理能力(self-care agency)自我护理能力是Orem自我护理理论系统中的概念之一,国外学者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此方面的研究,self-care agency在我国被译成自我护理能力[3]。它是满足自身需要,维持正常的生命过程,保持个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促进个体完满状态的能力,是一种后天学习而得并受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身心状况所影响的能力[4]。Kearny和Fleischer [5]采用意见达成一致的方法在毕业大学生中来确定自我护理能力的特征,得出4个次要结构,即对自身处境、动机、基本知识和自我价值的主动和被动反应。据此,根据个体执行自我护理活动的特征,认为自我护理能力由3个特征组成,即基本特征、可行特征和实施特征。

    作者:黄亚菊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小面积烧烫伤门诊创面处理与护理进展

    小面积烧烫伤在门诊治疗与护理中,创面处理至关重要。长期以来烧伤创面处理与护理方法不断更新、改进,本文综述了常用创面处理与护理方法,如传统换药法、民间中医用药法及新型制剂与敷料应用法。各种换药方法用药效果各有所长,目前以烧伤膏类湿润包扎应用广泛,新型制剂及敷料的不断研发和应用是当今及今后烧伤创面处理的主流。

    作者:曾雪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对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的分析

    通过对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的深入思考,认识到了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发现了工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从而认识到,要搞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在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全员档案意识的同时,还需要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

    作者:王珂玥;胡玉娥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成绩,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和运用中医理论分析解决医疗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

    作者:范英丽;彭丹凤;冯志成;尹德辉;高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胸外科临床教学探讨

    胸外科是治疗胸外科疾病的重要科室,也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胸外科临床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质量,本文结合近年来临床教学情况进行总结,要洞悉胸外科的特点及特殊要求,强调无菌观念,采取科学选用教学法、组织病例讨论、安排专题讲座、提高和重视查房质量、将胸外科知识与其他知识融会贯通等措施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作者:储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