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隐睾治疗体会

刘建国;钱宝龙

关键词:成人, 隐睾症, 早期手术治疗, 男性生殖系统, 现报道如下, 先天性畸形, 单侧或双侧, 未成熟儿, 生育, 偏远地区, 临床资料, 发病率, 扭转, 家庭, 患者, 夫妻
摘要:隐睾症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发病率在未成熟儿中占9.2%~30%,在成熟儿中占3.4%~5.8%.无论是单侧或双侧隐睾,由于在对日后生育和精神的影响,以及有恶变和扭转的可能,现大多数临床资料报道均认为应早期手术治疗(好在2岁以前);但在一些落后、偏远地区,其治疗往往被延误到婚后,对夫妻及家庭产生影响.作者自1983年以来,共收治7例成人隐睾患者,都是因为不能生育方来就诊,现报道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42例原发性乳腺癌黏着斑激酶蛋白表达及磷酸化分析

    目的了解黏着斑激酶蛋白表达及磷酸化对原发性乳腺癌转移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42例原发性乳腺癌黏着斑激酶蛋白质表达丰度以及397酪氨酸位点(Try397)磷酸化状态.结果 42例病例中,26例黏着斑激酶表达,约占61.90%(26/42),其中76.92%病例伴发淋巴结转移(20/26),23.08%未发生淋巴结转移(6/26)(P>0.05);26例表达黏着斑激酶的病例中,16例发生黏着斑激酶蛋白质Try397位点磷酸化,占61.53%(16/26).16例发生Try397位点磷酸化的病例有15例伴发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93.75%(15/16),仅6.25%病例未发生转移(1/16)(P<0.05).结论黏着斑激酶 Try397 位点磷酸化可能参与原发性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

    作者:朱宁生;江歌丽;杨稼祥;刘晓渝;肖觉;张代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3例临床分析

    对1994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产科急性DIC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并对DIC的诊断及处理进行讨论.

    作者:陶国仙;张瑾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理影响因素与对策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把人当作社会人来看待,强调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健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重视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是心身疾病,不同的治疗方法与环境所致的心理问题影响疾病的发展、演变、转归,治疗等.加强对病人心理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及诊疗质量,是完善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

    作者:江淑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黄斑区病理改变.方法采用Zeiss OCT 3 A黄斑区扫描程序,对观察组21例36只眼,以视物变形、变暗,复视,近期视力下降为主诉症状的高度近视患者,以及对照组11例21只眼为无主诉症状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病例的眼轴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主诉症状组:主要表现为黄斑裂孔2例2只眼,玻璃体后脱离3例4只眼,视网膜前膜2例2只眼,视网膜劈裂2例3只眼,黄斑区视网膜浅脱(局限性色素上皮脱离和局限性神经上皮层脱离)5例7只眼,黄斑区CNV4例6只眼,视网膜玻璃体黏连2例2只眼,眼底后极部OCT扫描异常率为86.3%,未发现异常者2例4只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以及矫正视力与黄斑区异常OCT表现直接相关.而FFA检查未发现异常改变者为14例22只眼,异常率仅为26.3%.无主诉症状组:仅有1例1只眼见黄斑颞侧视网膜前膜.结论建议对高度近视患者定期采用OCT检测将有助于黄斑病变的早期诊断、选择手术方式以及随访.

    作者:孟晓红;阴正勤;王一;张敏芳;李世迎;杨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青少年甲亢131I治疗后早发甲低的观察

    目的观察青少年甲亢131I治疗后早发甲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转归情况,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对接受131I治疗后的160例青少年甲亢患者密切随访1年以上,观察早发甲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转归情况,并比较一过性甲低组与转变为永久性甲低组接受131I治疗前的相关资料,了解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160例青少年甲亢患者经131I治疗后发生早发甲低36例(占单病例数的22.5%),其中一过性甲低22例(占早发甲低病例的61.1%),转变为永久性甲低者14例(占38.9%).一过性甲低组与转变为永久性甲低组131I治疗前血清TT3、TT4水平,TGAb、TMAb水平,甲状腺大小、每克甲状腺组织给131I剂量等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一过性甲低组TRAb测定值明显高于转变为永久性甲低组.结论青少年甲亢患者接受131I治疗后早发甲低发生率相对较高,但其中有大部分属一过性甲低,只有小部分终转变为永久性甲低.在早发甲低的转归中,TRAb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段东;罗加;李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米氮平与阿米替林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将50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阿米替林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体评定量表(CGI-SI)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 结果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总体疗效相似,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米氮平组治疗第一周就起效.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HAMD量表均有极其显著差异(P<0.01),米氮平组的不良反应少于阿米替林组.结论米氮平和阿米替林对抑郁症临床疗效相似,但米氮平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物.

    作者:聂文燕;陈伟;王轶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35例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消化酶分泌少,胃肠动力不成熟,加之在病理状态下,如:窒息、酸中毒、严重感染等导致胃肠黏膜缺血缺氧,胃肠功能紊乱,临床上极易出现拒奶、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喂养困难.目前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证实红霉素是一种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具有胃动素样作用,能够促进胃肠运动[1].我院2002年3月~2003年5月,对喂养困难的早产儿采用小剂量、低浓度红霉素静脉点滴治疗各种因素所致的早产儿喂养困难3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幸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脉压、QT离散度与心律失常72例临床观察

    脉压(PP)增大是大动脉僵硬程度和心血管危险度增大的标志之一.它是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一个良好预测因素,其预测作用大于舒张压(DBP),甚至超过收缩压(SBP)[1].QT离散度(QTd)是反映心肌节段性复极不均一性的可靠指标,它预测心肌事件,尤其对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一定的估量价值[2].本文对高血压患者PP和QTd进行观察,旨在了解二者的变化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作者:何晓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因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2例手术中急性脑膨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形成的可能因素.结果手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严重的脑挫裂伤、弥漫性脑肿胀、多发伤合并低血压、晚期脑疝以及脑干损伤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因素.标准大骨瓣清除颅内血肿、减压,缓慢降低颅内压、手术中过度换气、使用脱水剂、麻醉配合、术中CT等是防治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有比较好的疗效.

    作者:蒋聚洪;黄空;缪剑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对纤溶系统的调节作用与临床意义的研究

    纤溶系统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与纤溶系统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相互作用[1],RAS是纤溶功能强有力的调节者.近年来,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及其受体对纤溶系统的作用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AngⅡⅠ型(AT1)受体拮抗剂对纤溶系统影响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将就这方面的内容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周希;李法琦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肿瘤相关基因克隆技术的新进展

    1 概述人类基因组由3×109个碱基对组成,编码了约3万个基因[1].人类细胞中的DNA在生命过程中持续暴露于各种突变剂中,并且在复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错误.一旦不能纠正在关键基因中发生的有害突变,肿瘤细胞就可以产生.因此,癌症是常见的基因病.现在已经鉴定出30多个肿瘤抑制基因和100个以上的癌基因,分离和鉴定肿瘤相关基因是癌症研究的中心目标之一.

    作者:赵弘智;李靖;梁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慢性酒精中毒者额叶结构变化的研究进展

    长期大量饮酒能引起神经系统广泛的病变,其中额叶病变是慢性酒精中毒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一个突出特征.本文就慢性酒精中毒者额叶结构变化在神经影像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慢性酒精中毒者的诊治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李秀均;邓世雄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193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方法调查了1999年11月~2002年12月两院血液科、肿瘤内科住院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93例.结果 193例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病率16.58%,感染的部位呼吸道常见,其次为口腔和胃肠道.结论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白细胞减少、骨髓受抑、反复化疗及多种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作者:余慧青;刘建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86例肌钙蛋白T和C-反应蛋白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肌钙蛋白T(TnT)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86例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的UA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其TnT是否阳性分成TnT阳性组(29例),TnT阴性组(57例).详细分析其CRP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 TnT阳性组CRP水平显著高于TnT阴性组,TnT阳性组复杂病变(B2/C型)占82.8%,TnT阴性组占43.9%;冠脉前向血流小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2级的分别占27.6%和5.3%;冠脉内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4.1%和5.3%.以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斑块破裂及在此基础上的血栓形成是UA患者TnT阳性的主要原因,TnT阳性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TnT阴性患者,且CRP与TnT呈正的直线相关(γ=0.459,P<0.01).

    作者:张朝霞;王立峰;张彦周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取石钳在胆道探查术后残留结石中的应用

    胆道探查术后残留结石是胆结石症术后常见问题之一,尤其是急诊手术.既往以及目前的多数基层医院对残留结石的处理常感到困难.我们自1998年10月对残留结石采用取石钳经T管窦道在X线透视下直接取石,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米连;林祖朝;张仲平;蔡时来;卢永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氟离子透入防龋仪防治儿童龋齿的体会

    龋齿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口腔疾病,第2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乳牙患龋率76.6%.龋齿的继发感染可以形成病灶,引起或加重风湿病、心内膜炎、慢性肾炎等全身性疾病.因此防治龋齿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本文作者在儿保门诊应用氟离子透入防龋仪防治儿童龋齿多年,现将其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海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疑难恶性血液病肺部表现的诊断体会

    为了提高对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与肺脏关系的认识,我们回顾性分析一组疑难恶性血液病的肺部表现,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雪漫;冉梅;王平飞;李红兵;王廷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把握医疗市场的需求创新综合性医院特色之路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的需求多元化格局正逐步形成.截止2003年底,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17 764所,其中综合性医院12 599所,所占比例为70.92%,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主体和支撑.综合性医院在技术、实力、资源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但在当前形势下,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多种形式、多种体制的营利性医疗机构通过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和措施,已经占领了部分市场份额.因此,综合性医院如何针对不同疾病、不同人群、不同需求、不同市场走出能推动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近年来,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现任的领导班子和全院职工进行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为此,医院经过5年的探讨和尝试,现已走出一条创新综合性医院特色之路.

    作者:李庆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成人隐睾治疗体会

    隐睾症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发病率在未成熟儿中占9.2%~30%,在成熟儿中占3.4%~5.8%.无论是单侧或双侧隐睾,由于在对日后生育和精神的影响,以及有恶变和扭转的可能,现大多数临床资料报道均认为应早期手术治疗(好在2岁以前);但在一些落后、偏远地区,其治疗往往被延误到婚后,对夫妻及家庭产生影响.作者自1983年以来,共收治7例成人隐睾患者,都是因为不能生育方来就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国;钱宝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市场营销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市场营销是20世纪发展快的管理学科之一.是基于哲学、数学、经济学、管理学、行为科学之上的学科.不仅是现代企业、也是现代医院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锐利武器.

    作者:朱耀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