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性脑病患者安全护理体会

谢桂琼

关键词:肝性脑病, 安全护理, 不良事件
摘要:目的 探讨肝性脑病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护理措施,预防不良事件发生(跌倒、碰伤、烫伤、坠床、走失、压疮及道管脱落).方法 对我科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84例肝性脑病患者安全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无1例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烫伤、走失等不良事件,3例发生留置针脱落,2例发生压疮.结论 预见性的发现肝性脑病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强安全护理,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激素联合针灸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及比较在周围性面瘫的急性期使用激素联合针灸治疗与单独使用针灸治疗或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比较109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经激素联合针灸治疗与单独使用针灸治疗或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三个治疗组的年龄、病程、初诊分级,组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初诊时,三个治疗组的House-Brackmamn分级无显著差异;经过治疗,在发病第8d时,三个治疗组的House-Brackmamn分级存在显著差异(P=0.007),进一步行多重比较,第一组与第二组无明显差异(P=0.137),第一组与第三组存在显著差异(P=0.031);疗程结束时,三个治疗组的House-Brackmamn分级存在显著差异(P=0.005),进一步行多重比较,第一组与第二组存在显著差异(P=0.024),第一组与第三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8).结论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激素联合针灸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针灸治疗或激素治疗的疗效.

    作者:陈秋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

    目的 探讨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研究其应用价值 方法 主要选取在2012年1月~12月到本院进行护理的56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护理,在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患者满意度、护理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89.29%,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5%,实验组平均护理费用为511±2.1元,对照组平均护理费用为925±3 3元,实验组住院平均时间为4±0.5d,对照组住院平均时间为9.3±0.9d,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14%,并且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P<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结论 将中医护理技术融入护理中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

    作者:夏德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对战士癔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战士癔症在护理干预中的作用.方法 将40例癔症战士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心理治疗、暗示治疗、针灸等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除上述护理外,给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疾病发作时给予舒适的体位及对症护理等,比较2组出院时的痊愈率及焦虑率.结果 干预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大大的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战士癔症的痊愈,减少了焦虑心理,体现了“为兵服务”的理念

    作者:李娜;贾蔚;尹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吸烟与慢性病发生的关系及吸烟控制效果

    目的 对吸烟与慢性病发生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控制吸烟对慢性病发生机率是否存在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调查人员制定统一的问卷调查表,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补漏调查相互结合的方式,将所有参与调查的居民分为吸烟组、不吸烟组和戒烟组,对三组居民的一般情况、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吸烟情况和生活方式等内容进行调查,并且对受调查居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情况进行调查;探讨居民吸烟情况与患有慢性病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年龄越大,吸烟人数越少;农民、工人、职员干部分组,吸烟率分别为21.35%、31.75%、39.5%,以文化程度分为文盲、中学、大专及以上三个层次的吸烟率分别为11.35%、25.75%、31.55%;戒烟组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与糖耐量低减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吸烟组与不吸烟组,吸烟组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与糖耐量低减患病率差异明显明显高于不吸烟组,吸烟组高血压患病率为65.51%,不吸烟组高血压患病率为55.06%,戒烟组高血压患病率为63.42%,吸烟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组合戒烟组的高血压患病率,三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吸烟人数,减少吸烟对人体的伤害,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生.

    作者:邱守中;林小华;廖业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关于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及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因此人们对身体健康问题也更加关注.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在现代的医疗领域中,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层出不穷,从而为现代人们的身体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就目前人们身体状况的实际情况而言,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患,其中高血压就是一种常见且危害巨大的病害.而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是当前一种较为流行的高血压防治方式,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从而促使患者适量运动和合理膳食.本文通过对社区护理干预的深入研究,然后对高血压管着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及护理体会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朱雯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多媒体授课联合教学查房用于手术室护士培训

    目的 提高手术护士专业素质,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方法 多媒体授课联合教学查房对护士进行培训,每月第2w安排1次,周二下午进行多媒体授课,周五对应病例教学查房,并进行全科讨论.结果 护士整体素质提高,手术医师对手术护士满意度提高.结论 授课与查房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提升了护士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升了护士的工作质量.

    作者:胡翠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眼部蝇蛆病报告2例

    2例患者在蝇撞击眼部后发生眼疼痛、流泪、异物感、分泌物多,奇痒查体:裂隙灯下可见蝇蛆幼虫活体,确诊为眼结膜囊内蝇蛆病.经镜下虫体取出及局部治疗有效.

    作者:范旭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帕瑞昔布钠对术后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

    目的 比较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妇科手术术后不同浓度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方法 纳入择期行开腹子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A、B、C组,每组20例.术前30min给予每例患者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并且在手术结束时给予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A、B、C三组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中各添加曲马多10mg/kg,12mg/kg及14mg/kg.观察每组患者术后12h和24 h患者镇痛泵的总按压次数,术后2、4、6、12和24 h的疼痛强度(VAS评分).结果 B、C组患者在12h及24h内镇痛泵的总按压次数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在6h、12h及24h时点的VAS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术后采用静脉注射1mg/kg曲马多及12mg/kg曲马多配置剂量的静脉自控镇痛能够得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钮峥嵘;喜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2009~2011年我院住院病历缺陷分析与对策

    目的 提高医务人员对住院病历档案书写的责任意识,增强法律、病历档案证据意识,进一步提高病历档案质量.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住院归档病历档案逐份进行终末质量检查.结果 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缺陷病历档案及时通知科室负责人返修整改,保证了归档病历档案质量.结论 通过对归档病历档案的终末质控,将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并采取整改措施,提高了病历档案质量.

    作者:李霭怡;刘俏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门诊的作用与体会

    目的 为产科门诊孕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通过优化产科门诊就诊流程,增加特色服务项目,树立良好形象,优质护理.结果 产科门诊孕妇就诊等侯时间缩短,医患、护患关系和谐,提升了产科门诊的服务质量.结论 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方便了孕妇就诊,患者满意、社会满意,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作者:赖月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异丙酚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具有强化全身麻醉药的镇静催眠作用,减少全麻过程中全麻药的用量,降低其毒副作用的效果.罗哌卡因是否存在相似的效应,本研究通过脑电双频指数(BIS)的监测,评价罗哌卡因硬膜外用药后对异丙酚靶控输住(TCI)时镇静催眠剂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作者:李仕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胎膜早破的观察和护理

    本文通过对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探讨胎膜早破的处理、防治和护理,进而有效降低胎膜早破的并发性反应.

    作者:孙艳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临床实习护生社会化过程的思考

    临床实习是护生培养的关键阶段,也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各项护理技能进一步提高的过程.更是护生确定人生信念,强化职业道德,适应护士角色,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护生的临床实习期,使护生通过临床实习这一社会化过程,不断的增强社会角色获得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具备独立性、竞争性、创造性等特点,成为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张秀华;杨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佛波酯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黏附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佛波酯(TPA)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种不同的体外黏附模型观察和检测TPA对细胞黏附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分析黏附分子ICAM、EGFR、以及整合素αv、β1、β5等的表达情况,研究TPA对MDA-MB-231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结果 从体外细胞黏附实验结果发现,100 ng/mL TPA处理90 min后,对细胞同质黏附、异质黏附和异嗜性黏附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MDA-MB-231同种细胞间的黏附减弱(P<0.05),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 UVECs)和Matrigel的黏附作用也显著减弱(P<0.01).Westem blotting分析结果提示,100 ng/mL TPA作用细胞可诱导MDA-MB-231细胞ICAM、整合素β5表达水平减弱,整合素αv表达略微增强,而对EGFR和整合素β1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PKC激活剂佛波酯可抑制肿瘤细胞间的同质黏附、异质黏附和异嗜性黏附能力,TPA对细胞黏附的抑制作用可能与ICAM、整合素β5的表达降低有关.

    作者:高建莉;贺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原发性输卵管癌1例病例报道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一种罕见疾病,大约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0.5%左右,多发生于50~60岁绝经女性[1].原发性输卵管癌早期症状、体征常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仅约4%能够在术前诊断,且预后较差,5a生存率在21~57%左右[2].我院于2012年12月5日收治l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迎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发展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PICC具有三向瓣膜,可以防止雪液反流和气体进入血管.PICC因其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及高渗黏稠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化疗对外周静脉的破坏,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静脉通路,留置时间长,可由护士直接操作并且方便护理等优点而被广泛用[1].过去几十年护理文献已经证明PICC是安全并有效的[2].

    作者:王菊仙;崔捷;张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400例患者的临床实验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探索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医用统计学方法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记录与操作.结果 临床观察数据分析可知,本次实验,R组患者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数据显示明显不如S组中的结果(P<0.05),而且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患者的离床时间也明显比R组(P<0.05)的时间短.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方面的应用效果比单纯丙泊酚用药的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优越,是很好的临床麻醉用药.

    作者:李浩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预防医院感染

    医院的消毒供应室肩负着为医院各科室提供各种无菌器械、敷料、用品的艰巨任务,消毒灭菌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这不仅关乎医院的医护质量声誉,也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强化消毒供应室的消毒灭菌效果十分重要,而进行消毒灭菌监测是对消毒效果进行检验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就消毒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进行论述,通过采用化学检测、生物检测、B-D试验指示图等手段进行灭菌监测,从而达到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

    作者:尹双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乌司他丁预防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能否有效降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的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率.方法 将住院治疗拟行PCI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W组)和常规治疗组(C组),每组49例 C组给予常规水化治疗,W组PCI开始前30 min静脉滴注乌司他丁300000U,术后3d静滴乌司他丁300000U/d,记录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第1、2、3d晨空腹血肌酐(Scr)、尿素氯(BUN),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PCI术后第3dC组血Scr水平显著高于W组且较术前基础值明显增高;C组PCI术后CIN的发生率高于W组.结论 乌司他丁能有效降低行PCI患者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作者:任杰;魏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分析

    目的 探究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58例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文研究的58例行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行LC手术成功55例(占94.83%),有3例(占5.17%)中转开腹治疗,平均手术时间(75.6±2.5)min,术后出现6例并发症(占10.34%),术后未出现严重近期并发症,无死亡患者,平均住院7d.术后胆囊病理切片送检均证实为胆囊良性病变.结论 尽管困难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的风险较高,但只要术者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熟悉手术技巧,大多数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可顺利完成,且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饶珠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