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哮喘的诊治进展

张大禄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诊断, 治疗
摘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人数逐年攀升,支气管哮喘作为对社会和家庭有着明显影响的疾病,目前的临床治疗还没有能够达到根治的效果,临床上用药只是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哮喘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通过对支气管哮喘的概念和发病因素、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和相关治疗手段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医学提供些许借鉴意义.具体信息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应用于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

    目的 本文将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为提高患者护理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照组消化内科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消化内科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研究组与对照组消化内科患者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焦虑、抑郁、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知晓等内容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消化内科患者在护理前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疾病知晓等情况对比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消化内科患者经护理后,其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疾病知晓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内科患者,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消化内科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良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9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采用祛痰类药物、平喘类药物以及抗过敏类药物进行治疗,以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其中,观察组给予10mg/kg红霉素进行静脉滴注,2次/d,持续3d后,服用10mg/kg阿奇霉素,1次/d,持续4d,停药3d,疗程为3w;对照组给予10mg/kg阿奇霉素进行静脉滴注,1次/d,持续5d,停止用药4d后,服用10mg/kg阿奇霉素,1次/d,持续3d,停止用药4d后再重复,3w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效果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为(2.3±1.1)d,止咳时间为(5.2±1.6)d,住院时间为(6.2±2.0)d;对照组的退热时间为(3.5±1.4)d,止咳时间为(6.6±2.0)d,住院时间为(7.5±3.1)d,(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37例(77.08%)患儿治疗显效,8例(16.67%)患儿治疗有效,3例(6.25%)患儿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28例(58.33%)患儿治疗显效,10例(20.83%)患儿治疗有效,10例(20.83%)患儿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9.17%,(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在短期内缓解和改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吴华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0年~2011年我院各科室物体表面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各科室物体表面监测结果,强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1年各科室物体表面监测资料1302份.结果 共监测各科室物体表面样本1302份,合格率为93.39%,2010年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为91.71%,2011年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为94.74%,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各科室环境卫生工作仍存在不足,需加大消毒监测的管理力度,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刘美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早产儿胃食管返流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早产儿胃食管返流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入院的胃食管返流早产儿中抽取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食管返流早产儿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症状,明显提高其家长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朱立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25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措施及护理过程.结果 25例患儿经及时抢救和有效护理后,全部治愈.结论 心肺复苏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关键,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儿治愈的成功率,减少患儿死亡.

    作者:颉小云;江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8例腰痛患者中药熏蒸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治疗方式治疗腰痛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9月就诊的腰痛患者38例,将其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其中观察组以中药熏蒸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以电磁波治疗仪照射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愈6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19例中治愈2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73.6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熏蒸康复治疗腰痛患者比电磁波治疗更为有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采用

    作者:罗冠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在新医改形势下做好医疗保健工作

    在新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医疗市场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下,离退休老干部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的双高期,健康需求不断增加,为此医务人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做好医疗保健工作,努力为老干部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以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医院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胡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脉滴注致全身性毒性红斑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5岁,因孕1产0孕40w待产,胎膜早破,于2012年9月4日入院,9月5日行剖宫产术.入院当天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皮试阴性后0.9%氯化钠250ml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4g,静脉滴注,1次/d.9月9日患者四肢及腹部出现皮疹,伴瘙痒,立即停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给予对症治疗.2d后患者全身皮肤出现成片状红色皮疹,瘙痒,无破溃.请皮肤科医生会诊,诊断为毒性红斑.用5%葡萄糖氯化钠250ml加甲基强的松龙80mg,0.9%氯化钠100ml加硫代硫酸钠0.64g,静脉滴注,1次/d.第2d,四肢及腹部斑疹消失,头面部和足部仍散在红色斑丘疹.1w后,全身斑疹消退,无新生斑疹.期间每天甲基强的松龙由80mg逐渐减至20mg,后停药,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伍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盆腔脓肿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在盆腔肿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盆腔脓肿病例.结果 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在腹痛缓解时间、体征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远少于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及腹腔镜手术为治疗盆腔脓肿的有效方法,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更经济更安全.

    作者:刘惠萍;王若光;彭桂华;万岳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

    目的 对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6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而对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30例患者,23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患者,9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7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中药灌肠对盆腔炎的治疗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且不易复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美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直肠段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指导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4月~11月入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段)活动期患者48例,每晚临睡前,以直肠滴入法灌入中药,观察其疗效.结果 48例患者中,显效18例,好转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5.4%:其中中药灌肠保留时间>10h临症改善(P<0 01)优于中药灌肠保留时间4~1 0h(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其中保留时间越长,疗效越明显.

    作者:谷敏;赵海音;郑蔚;吴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式剖宫产手术对预防术后盆腔粘连的意义分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我院所实施的新式剖宫产手术与传统剖宫产手术在临床实践效果上的差异,从而为预防剖宫产手术后盆腔粘连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中疼痛时间等四项指标方面,组间比较,传统手术组患者显著地高于新式手术组患者的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腹直肌与前鞘粘连、腹直肌与腹膜粘连、腹膜与大网膜粘连、膀胱腹膜反折粘连发生率方面,组间比较,传统手术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地高于新式手术组患者的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传统剖宫产手术相比较采用新式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同时可以有效的预防患者术后盆腔粘连现象的发生,是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安全可靠选择.

    作者:崔福莲;张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彩色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目的 彩色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甲状腺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进行评估,用高频超声诊断并测量淋巴结,记录形态、回声、大小、部位,结果由病理证实.结果 79例甲状腺癌患者中47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绝大多数转移淋巴结为圆形,无淋巴门的低回声结节.淋巴结的形态对提示转移可靠,圆形、纵横径比<2的低回声淋巴结常提示为转移.在转移性病灶中无淋巴门,内部有囊变或钙化明显较良性多见.转移性淋巴结更多位于下颈1/3处.结论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转移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余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性肝癌中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

    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对30例肝细胞性肝癌(HCC)及其癌旁组织、1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H)穿刺活检组织石蜡标本进行了突变型p53蛋白和HBsAg表达的检测.结果发现:在HCC:和癌旁组织中,突变型p53阳性和HBsAg均阳性者分别为13例(43.3%)和15例(50%);突变型p53阳性、HBsAg阴性者分别为5例((16.7%)和8例(26 7%);突变型p53阴性、HBxAg阳性者分别为4例((13.3%)和1例(30%)卡方检验结果,P值均小于0.05在15例CH中,有3例出现突变型p53蛋白阳性染色,2例出现HBsAg阳性染色.这些结果表明:突变型p53蛋白与HBsAg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提示HBV感染与p53基因突变密切相关,p53基因突变可能是HBV致肝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马丽国;徐兴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膝关节后内侧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目的 探讨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直视下复位骨折端后,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22例.结果 22例全部获得随访,按Lysholm[1]膝关节评分标准,患者由术前平均63,4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3分,优良率达92%.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脱骨折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折操作简便、安全,易于推广.

    作者:张健博;李少华;武海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血管患者吸氧状况调查及相应的护理策略

    目的 了解心血管患者吸氧的状况及临床护理的策略.方法 选择186例心血管内科住院且接受吸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吸氧过程进行护理操作,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吸氧的88例,不能完成的5例;对照组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吸氧的75例,不能完成的18例.两组患者吸氧的依从性比较组间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68例,一般13例,不满意12例;对照组满意32例,一般26例,不满意35例.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组间资料采用x2检验,P<0.01,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吸氧的效果受到医患双方多方面的影响,通过综合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心血管科吸氧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菊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民营医院对护理实习生的管理

    临床护理实习生是护理教育中的一项必经之路,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种延伸,是护理实习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关键阶段.因此,临床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护理人才专业素质和护理教育的整体质量.如何为她们以后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开始,打下坚定的基础,是我们每一位带教老师孜孜不倦地追求.

    作者:徐芳;徐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22例湿疹的护理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炎症.病因复杂,以超敏反应为主,皮疹呈多种形态,对称分布,发无定位,瘙痒剧烈易反复发作.2012年1月~12月我科收治湿疹患者122例,在正确有效的护理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宇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益气健脾方治疗结肠癌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探讨益气健脾方治疗结肠癌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用药经验和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结肠癌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治疗的患者42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成2组,观察组使用次日开始服用益气健脾方治疗,对照组术后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气健脾方治疗结肠癌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助于促术后恢复,减少术后感染,明显高于常规西医治疗.

    作者:胡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不同降压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不同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间入院进行降压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应用洛活喜、代文、倍博特分别进行抗压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一月后,A、B、C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6.7%和96.7%,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三个月后,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A、B、C三组患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6.7%和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倍博特对比洛活喜和代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幅度较大,其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作者:刘铁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