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燕
探讨颈椎创伤伴脊髓损伤术后早期电刺激治疗的治疗效果。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该科35例颈椎骨折、脱位伤伴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前/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并结合术后早期电刺激治疗。经随访3个月至4年,35例患者植骨均完全愈合,脊髓损伤症状改善满意。前/后路尽早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结合术后早期电刺激治疗颈椎创伤合并脊髓损伤,可预防或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等并发症,促进脊髓、神经及肌肉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挽救患者的残余功能及挖掘其康复潜能。
作者:孙月红;臧光红;王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乙状结肠、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乙状结肠、直肠癌患者64例,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与常规开腹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医疗费用、术后保留导尿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腹腔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肠梗阻)发生率以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腹腔镜组1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较常规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85.6±30.4)、(140.8±75.1)mL]、切口长度短[(6.6±2.5)、(15.5±4.3)cm],且腹腔镜组的排气时间[(2.5±0.7)d]、术后尿管时间[(3.5±0.5)d]和术后住院时间[(8.2±1.3)d]均较常规开腹组[(3.6±1.4)、(5.6±1.4)、(10.3±1.1)d]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150.5±30.7)、(145.2±35.6)min]、淋巴结清扫数目[(11.4±4.2)、(10.3±5.1)个]、医疗费用[36365.3、34672.6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6%(5/32)、18.7%(6/32)]及术后随访生存率[78.1%、75.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乙状结肠、直肠癌根治术较常规开腹根治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乙状结肠、直肠癌安全、可行的方法,但术者需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和结直肠外科手术经验。
作者:张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认知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灵理论能力缺损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住院的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训练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不加引导的常规工娱疗及护理;训练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纠正技能训练。采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量表)比较训练组和对照组的差异。结果训练组的 WCST 持续性错误数和随机错误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ANSS总分改善,特别是阴性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心灵理论缺损有一定效果。
作者:程云;沈念红;林晓芳;李婴慧 刊期: 2014年第24期
西南地区是蛇咬伤的高发区。近年来,随着儿童蛇咬伤发病率增高,且由于儿童心理、生理等特点,被咬伤后更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儿童已成为蛇咬伤中特别需要重视的人群。该文回顾性分析了该科2013年1~10月收治的15例蛇咬伤患儿的治疗及护理过程,包括受伤早期伤口消毒、患肢制动、清创排毒、及早使用蛇毒血清及对症支持治疗、并发症的观察、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防护知识宣教等,总结蛇咬伤患儿的救治方法与护理经验。同时也得出及时、正确、规范的治疗及护理是蛇咬伤患儿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胡茂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4~6月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该院2014年1~3月采用常规接生技术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会阴切开率、会阴裂伤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产后会阴疼痛、对分娩技术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Ⅰ度裂伤率[50.0%(50/100)]高于对照组[24.0%(24/100)],会阴切开率[30.0%(30/100)]低于对照组[65.0%(65/100)],产后出血率[1.0%(1/100)]明显低于对照组[5.0%(5/100)],产后第1、3天会阴疼痛评分[(4.78±1.56)、(2.68±1.58)分]、住院时间[(3.29±1.21)d]以及住院费用[(1711.20±135.5)元]均低于对照组[(7.52±2.13)分、(6.35±1.59)分、(4.31±1.54)d、(1892.93±185.6)元],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0%(95/100)]高于对照组[80.0%(80/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会阴Ⅱ度裂伤率、各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能够减少分娩时的会阴侧切率和裂伤程度,减少产后会阴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黄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预测南京市未来数年尘肺病发病危险度,评价南京市的尘肺治理效果,为工伤保险提供数据上的支持。方法选取南京市1995~2009年15年间的尘肺病检出资料作为一个数列,根据其检出例数做出预测模型,应用灰色数列模型GM(1,1)预测南京市尘肺病发病危险度。结果南京市2010~2014年尘肺发病估计例数分别为34、29、26、23、19例。结论应用灰色预测模型来预测南京地区的尘肺发病情况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作者:史善富;魏春龙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FD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反酸[(0.36±0.74)分]、饱胀[(2.13±0.65)分]、腹痛/不适[(1.59±1.71)分]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4±1.01)、(2.69±0.52)、(2.30±1.96)分],且观察组总有效率[94.55%(52/55)]显著高于对照组[74.55%(41/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27%(4/55)、5.45%(3/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FD较单独使用莫沙必利,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评分,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朱洪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简称《指南》)指出应当重视和加强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深入探索,该文结合《指南》从(1)病征结合,双重诊断;(2)未病先防,既病防变;(3)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此3方面探讨中西医结合诊治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提出创新性的中医病机、治法,提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病机主要是心气亏虚,肺气郁滞为本,多无阳虚表现;主要以补气活血,宣肺利水为主。并通过附加2例案例,对益气舒心颗粒进行验证。
作者:王石;唐蜀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静脉滴注中药学服务的需求,进而为提升静脉滴注护理工作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对该院2012年5~7月150例静脉滴注患者药学服务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住院患者对静脉滴注中药学服务的需求居于前5位的分别是:护士巡视静脉滴注[95.3%(143/150)],了解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64.0%(96/150)]、了解药物名称[60.0%(90/150)]、查对准确[55.3%(83/150)]和药品质量合格[54.0%(81/150)];对静脉滴注中对药学所担心的问题居前3位的是输错液体[80.7%(121/150)]、穿刺失败[58.0%(87/150)]和液体走空[52.0%(78/150)]。结论要将患者作为静脉滴注护理工作的中心,加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使患者的知情权得到满足,对于患者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关注,并不断提升护士的护理技术,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静脉滴注中药学服务。
作者:王修文;肖仲琼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主要依靠核苷(酸)类似物(NA)。虽然NA 能有效地抑制HBV 复制,但短期抗病毒治疗并不能完全清除HBV,通常需要延长疗程。先期进入临床应用的NA,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克拉夫定、阿德福韦酯等的耐药发生率越来越高;虽然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在初治患者中发生耐药的风险很低,但一旦出现与先前耐药患者的交叉耐药则很难处理[1]。而且,随着低耐药屏障NA的序贯应用,多药耐药已成为严峻的挑战。为防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中耐药的发生,弄清楚其耐药机制及诊断十分必要。
作者:王洁(综述);金生(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过度换气综合征90例患者,作好登记,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宣教组(4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未进行健康宣教,而宣教组患者出院后给予每季度1次常规宣教,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指导等,1年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宣教组患者的复发率[5%(2/40)]明显低于对照组[28%(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宣教可减少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的复发率,促进机体康复,减少再住院。
作者:杨番;申周斌;罗蓓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实验教学内容多而课时有限、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较低参与少等诸多问题,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等与社会需要存在差距。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验课和理论课的顺序以及改革授课方式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参与度、实践能力和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
作者:秦玉;张乾勇;朱俊东;糜漫天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讨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的疗效,以此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08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30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总有效率为87.69%(57/6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3.85%(4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志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对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急诊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查该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的门诊处方4216张,从中选取含抗生素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在1087张抗生素处方中,单用923张,占84.91%,2种或2种以上联合用药164张,占15.09%;其中,使用多的科室为儿科,合计抗生素处方265张,占总抗生素处方的24.38%;2种或2种以上抗生素联合用药多的为急诊科,抗生素联合用药处方53张,占急诊科抗生素处方的25.00%(53/212);给药途径以口服多,占总处方的50.23%(546/1087);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共计149张,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有使用剂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选药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合理,分别占不合理抗生素处方的60.40%(90/149)、15.44%(23/149)、12.75%(19/149)、4.70%(7/149)。结论在选用抗生素时,应结合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良反应、患者自身情况及药敏实验结果等综合因素进行选择,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避免因抗生素滥用而引起的细菌耐药性,实现抗生素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应用。
作者:杨忠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近几年,该校对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开展了公共营养师资格培训活动,并取得了较好成效。该文从学校领导层面的支持到从事营养师培训的师资队伍组建,从对学生的选拔与管理到多样化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作者自己的认识与见解;另针对当前高职护理学生公共营养师资格培训后考证通过率不高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对考证前的培训以及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公共营养师培训工作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以期能为其他相关专业的公共营养师资格培训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作者:李小雷;徐银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BL)在心脏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心脏外科临床实习的6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三组,各20人,分别采用LBL联合PBL教学法(LBL联合PBL组)、单纯LBL教学法(LBL组)和单纯PBL教学法(PBL组)进行临床实习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三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及实习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教学结束的考核中,LBL 联合PBL 组实习生的出科考试成绩为(92.5±3.3)分,显著优于 LBL 组[(87.6±4.1)分]和 PBL 组[(88.2±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BL 组和PBL 组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LBL联合PBL组(96.7%)和PBL组(93.3%)实习生的平均教学满意度[96.7%,93.3%]显著高于LBL组(5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L联合PBL教学法在心脏外科实习带教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现实意义。
作者:葛圣林;冯俊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各36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后第2天与第7天症状自评量表(SCL_90)与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结果。结果入院后第2天两组患者SAS与SCL_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后,人性化护理组患者第7天的SAS评分[(38.3±1.70)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49.6±2.24)分],且其SCL_90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洪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1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动态心电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64.4%(29/45)],且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88.9%(40/45)]也明显优于对照组[60.0%(2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韩鑫强;王雯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了解云龙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改进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区所有中小学生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1952名中小学生开展关于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云龙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1.79%,小学生、中学生分别为60.55%、66.62%,高年级组高于低年级组。大多数学生了解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及了解其主要症状,但对“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应该到哪就诊”、“国家对哪些结核病人实行减免政策”知晓率不高,分别是45.64%、33.33%。总体结核病知识全部知晓率分别为21.63%、28.13%。中小学生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学校健康教育,其次是报刊广播、电视及录像,墙体广告、宣传栏、标语,杂志和教科书以及其他途径。结论云龙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有待提高,对结核病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大部分学生对国家相应的政策不了解,在今后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琳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及分析改良经皮微波消融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采用改进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的98例肝癌患者,术后进行密切观察,随访3年,记录患者的疗效、复发率以及生存率。结果98例患者的168个肝癌结节中,153个结节完全消融(91.07%),且多次消融后完全消融率[91.07%(153/168)]显著高于第1次[66.67%(112/168)]和第2次[76.79%(129/1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36个已完全消融的结节出现了复发[23.53%(36/153)];24个结节出现远处转移[16.69%(24/153)];术后3年的生存率[37.76%(37/98)]较术后1年[90.82%(89/98)]、2年[66.33%(65/98)]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波消融术应用于小结节型肝癌疗效显著,临床价值较高;而对于巨块型肝癌在进行消融术前,先行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以及注意消融顺序,则可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
作者:姜亚芹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