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脐带异常诊断与处理

田中荣;孟晓旺

关键词:新生儿, 脐带异常, 处理
摘要:脐带是连接于胎儿与胎盘之间索条状结构,长约40~60 cm,粗约1.5~2.0 cm.含一脐静脉,两脐动脉,血管周围为华通氏胶,通过脐血管将氧及营养物质送入胎儿体内,同时将胎儿产生的CO2及代谢物质自脐血管经胎盘渗出体外,由母体排出.在分娩期若脐血管受压,血流受阻或因其他因素使胎儿循环发生障碍,可致胎儿窘迫或围产儿死亡.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肤轻松软膏致急性荨麻疹2例

    1 病例报告例1 女,55岁.因双下肢瘙痒半个月,2000-01-20外擦肤轻松软膏(天津药业有限公司,批号99067065)2h后患者身感不适,全身发痒,随即全身出现散在的大小不等红色风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也未外擦此药,皮肤科情况:头面部、背部、胸腹部及四肢出现散在大小不等的红色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风团,融合成片.给予扑尔敏等抗过敏药物处理,后逐渐消退,1个月后重复擦此药,又出现以上症状,继抗过敏治疗而愈.

    作者:李卫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以副癌综合征为主要症状的肺癌误诊12例分析

    本组12例均以副癌综合证为主要症状且缺乏典型肺癌的X线表现,初诊时均被误诊,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7例.年龄48~72岁.农民4例,工人6例,干部3例,误诊时间短2wk,长达8个月.临床表现:①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证7例,均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乏力、精神差,生化检查示:血Na+96~118 mmol/L,Cl-71~84 mmol/L,且补充氯化钠后低钠血症不易纠正.②持续发热3例.神经肌肉综合征2例,其中1例头晕、呕吐、走路不稳,1例表现为双下肢疼痛无力,而骨髓X检查无异常.X线胸片:未见异常3例,片状阴影6例,空洞3例.胸部CT检查11例,肿块影7例,空洞3例.病理细胞学检查12例均为肺癌,支气管镜检查10例,经皮肺活检2例.

    作者:唐石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非处方药的使用误区与注意事项

    我国于2000-01-01起开始实行非处方药与处方药管理制度,第一批非处方(OTC)药品目录有165个品种,是由医药学专家根据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的原则,从已上市的5600余个西药、3500余个中成药(不包括中药饮片)中遴选出来的,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使用,人们可以大病上医院,小病去药店.但现阶段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刚刚开始试行,药店及医院商场里的执业药师数额有限,因此使用非处方药往往靠患者自己选择、自己用药.由于专业知识的局限性,用户在使用非处方药时往往存在着某些用药误区.

    作者:韩方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多弹头自控聚能刀射频治疗肝癌的麻醉性监护

    目的评价多弹头自控聚能刀射频治疗晚期肝癌行麻醉性监护(MAC)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无法手术治疗的晚期肝癌或肝转移癌患者16例,常规麻醉前准备,麻醉中监测ECG、BP、HR、SPO2,常规鼻管给氧2~3 L/min,在1~2%普鲁卡因局麻下,于电极针达肿瘤内部时缓慢静注芬太尼0.05~0.1 mg,异丙酚20~50 mg.术中观察疗效及心率变化追加芬太尼或异丙酚,剂量以不影响患者循环呼吸而又达到制痛制动的目的.结果本组麻醉手术中平稳,安静入睡易唤醒,麻醉前后对比,HR、BP明显降低(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SPO2显著升高(P<0.01).结论肝癌行多弹头自控聚能刀治疗时采用MAC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彦青;危美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盆腔内异位肾脏误诊1例

    1 病例报告女,33岁.因体检时发现盆腔内肿物来我院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无不良感觉,妇科内诊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右后方可触及一约6 cm×4 cm肿物,表面光滑,固定,实质感,疑诊盆腔实质性肿物,要求超声协助诊断.使用东芝SSA-270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75MHz,常规下经腹探查,患者充盈膀胱.

    作者:苗志杰;郑笑娟;邹晓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红霉素致心动过速1例

    1 病例报告男,45岁.因咳嗽、咳黄色粘痰伴胸痛、发热半个月余.查体:T39.1℃,P20次/min,BP122/80 mmHg.两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腹检查阴性.胸片示:双侧间质性肺炎.支原体检查阳性.故以双侧间质性支原体肺炎收住院.给予乳酸红霉素0.9 g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点滴,50滴/min,1次/d.同时给予其他对症治疗.3d后,患者咳嗽、咳黄色粘痰症状减轻,胸痛、发热症状消失,患者自以为好转,将乳酸红霉素静脉点滴100滴/min,0.5h后患者出现胸闷、心慌.查体:T36.3℃,P18次/min,BP120/80mmHg.两肺检查未闻及干、湿性罗音;HR140次/min,心音有力,心律整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同时让乳酸红霉素恢复为50滴/min,静脉点滴,40min后,胸闷、心慌症状消失,HR80次/min.复查ECG示:窦性心律.第2天,患者又把乳酸红霉素静脉点滴100滴/min,有出现同样症状,因此,考虑:乳酸红霉素快速静脉点滴致窦性心动过速.

    作者:冯红兵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老年人食管源性胸痛误诊为心绞痛23例分析

    我院自1997~2000因老年人食管疾患致胸痛误诊为心绞痛共2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8例,年龄58~72岁,平均65岁.病史0.5~3a.全部患者均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向肩背部放射9例,与饮食有关6例,伴心悸、胸闷5例,与活动有关3例,与体位有关3例,与精神有关2例,体态肥胖11例,吸烟9例,饮酒13例,有轻度血压升高6例.胸痛发作时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ST段压低7例,T波低平或浅倒5例,室性早搏3例,房性早搏1例.以冠心病心绞痛收住院治疗10例,门诊治疗13例,均采用静滴或口服硝酸甘油,改善冠脉循环、营养心肌等治疗后无效或加重,又经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证实有反流性食管炎13例,食管憩室炎2例,食管溃疡2例,食管裂孔疝4例,食管痉挛2例.并经胸部拍片和B超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

    作者:王庆春;翟世敏;李新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一氧化氮和钙离子含量变化和意义

    目的为了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和脑脊液(CSF)中的一氧化氮(NO)含量和钙离子(Ca2+)变化及其HIE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HIE患儿第3天的CSF和入院时、第1天、第3天、恢复期的血浆和轻、中、重度HIE患儿血浆中的NO和Ca2+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NO、Ca2+在它们当中变化原因和意义.结果 HIE患儿第1天的NO含量高,而入院时的Ca2+的含量低.入院时,第1、3天的NO、Ca2+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升高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恢复期中的NO、Ca2+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HIE第3天的CSF中NO与血浆中的NO浓度呈正相关,与CSF中的Ca2+呈负相关,病情越重NO浓度越高.结论 NO、Ca2+参与HIE的整个发病过程,NO、Ca2+在新生儿HIE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血浆和CSF中NO含量,Ca2+水平有助于判断HIE患儿病变程度.

    作者:徐辉;李敏遐;李伟明;李介华;候燕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心静脉置管后消毒方法的改进可降低感染率的观察

    目的通过对120例留置中心静脉插管的患者进行两种皮肤消毒方法的对比研究,探讨能够降低中心静脉插管感染率的皮肤消毒方法.方法将1999-05~2000-10 SICU收治的120例外科手术后留置中心静脉插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采用两种不同的皮肤消毒方法进行导管感染率的观察.结果实验组感染率5%,对照组感染率10%,两组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感染的发生与时间、部位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进后的消毒方法可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率.

    作者:钱淑清;石颖;刘晶;罗晶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以首发躁狂为突出表现的脑梗塞误诊13例分析

    脑梗塞常表现为各种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而以首发躁狂等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的脑梗塞临床少见或未受到重视,容易造成误诊.现对我院1996-06~2000-06收治的以首发躁狂精神症状的脑梗塞13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万淑英;吕杰民;程进前;麻景豫;田秋月;伊献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膀胱纤维瘤误11例

    1 病例报告男,62岁.排尿困难2a余,近5个月症状加重,且出现排尿不尽,充溢性尿失禁、食欲不振、双下肢水肿,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于2000-08-12入院.肛诊:前列腺Ⅱ°大,质韧,表面光滑,中间沟变浅.血Hb88 g/L,RBC2.88×1012/L.尿常规正常.血BUN7.55 mmol/L,血K+2.84 mmol/L.B超:前列腺4.8 cm×3.4 cm×3.7 cm,包膜完整,于其上方探及1.8 cm×1.2 cm低回声,向膀胱腔内突出;双肾盂输尿管扩张,双肾皮质变薄.2000-08-16手术中见膀胱壁增厚,弹性差,有小梁形成,在膀胱颈口右侧有一约1.5 cm×1.0 cm×1.0 cm有细蒂、椭圆形肿物,质硬、光滑、表面粘膜覆盖,恰好阻塞颈口,切除肿物及前列腺.术后病理诊断:膀胱纤维瘤,前列腺增生症.

    作者:周梅英;赵女曼;高海芳;郭军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

    随着医学影像的不断发展,螺旋CT机已广泛应用.与常规CT机相比,其扫描速度快,数据的采集和图像处理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三维重建是将螺旋CT扫描中采集的部分容积信息转入工作站,在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准确的显示病变立体形态,从而了解其周围解剖结构,表现结构及空间关系,称为非创伤性的立体解剖,它适用于螺旋CT扫描的各个部位.

    作者:古润英;刘万怀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伴阔韧带肌瘤变性1例

    1 病例报告女,55岁.因绝经5a发现盆腔肿物7a,以手术治疗于2001-01-08收入院.本例患者7a前体检时,妇检及B超发现盆腔内有一直径约3 cm肿物,与子宫关系密切,疑子宫肌瘤,定期随访,期间月经规律,经量中,无痛经,亦无其他自觉症状.5a前患者自然绝经,绝经后无不规则阴道流血及异常阴道排液,每年定期B超复查盆腔肿物大小,呈逐年增大之趋势.近1~2a来,自己平卧时能触膜到下腹包块,并常感腰酸、腰坠胀,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及双下肢静脉曲张史.G2P2、末次妊娠:1973-11-25,足月顺产,绝经前安全期避孕.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T36.4℃,P72次/min,R18次/min,BP150/90mmHg.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妇检: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宫体中位,约10wk孕大小,形状不规则,左前壁向外突,质硬、活动.左附件靠宫旁可及一直径4~5 cm肿物,质实偏囊,活动略受限,无压痛,右附件未及异常.B超:子宫前位6.0 cm×4.9 cm×4.0 cm,形态不规则增大,子宫左前见一实性低回声包块向外突起,边缘尚清,内有散在强光点,后方衰减,包块约4.3 cm× 6 cm×6.2 cm.提示:盆腔实性包块①子宫肌瘤可能性大.②卵巢肿物待排.宫颈刮片:巴氏Ⅰ级.入院拟诊:子宫肌瘤(多发性、变性不除外);左卵巢囊肿?(性质待查);高血压病(Ⅰ期).入院后于2001-01-10在连硬麻下,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左卵巢为一实性肿物,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大小为10 cm×7.0 cm×6.0 cm,质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左输卵管正常.子宫位该肿物的右后方,外观色泽、形状正常,无萎缩,大小7.6 cm×6.0 cm×3.0 cm.左阔韧带内靠子宫下段有一直径6 cm包膜完整的实性肿物,有蒂连于下段前壁,右附件外观正常.术后病理:①左卵巢泡膜细胞瘤;②左阔韧带平滑肌瘤伴透明变性;③晚分泌期及分泌早期子宫内膜.

    作者:万黎萍;郑引;段素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胸外伤机械通气致医源性气胸5例分析

    自2000-01~2001-01我们对胸外伤患者施行机械通气,其中5例通气后出现气胸,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19~44岁.车祸伤3例,爆炸伤1例,砸伤1例.入院时均摄卧位X线胸片,报告一侧多发肋骨骨折3例,两侧多发肋骨骨折2例.5例均未发现气胸.入院后表现为呼吸浅快,呼吸频率28次/min以上,三凹征明显.经鼻吸氧后呼吸困难症状无改善,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都很快出现循环功能紊乱,心率增快,达140~170次/min,血压下降到90/53mmHg以下,血氧饱和度不升反降.用强心药、升压药及调整呼吸机参数亦无效.急摄床边胸片均发现气胸,纵隔偏移.即行上胸部胸腔闭式引流术,气体排出后,心率都很快减慢到120次/min以下,血压上升到90/53mmHg以上,血氧饱和度升高到97%以上,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改善.

    作者:吴威士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脑干肿瘤误诊11例分析

    脑干肿瘤在临床上并非罕见,但其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为减少误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近年来经治的11例患者的误诊情况结合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英;房亚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影响中药治病疗效的因素探析

    治病一靠高超的技术,二靠良好的药物,要取得好的治疗效果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一般的常识.临床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提高治病疗效,仅靠上述原则是远远不够的,还包括其他因素.认真分析探讨这些影响治病疗效的因素,对提高治病效果是大有益处的.

    作者:李伯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神经元移行异常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神经元移行异常的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神经元移行异常的MRI表现,总结出其MRI影像特征.结果脑裂畸形15例,灰质异位22例,巨脑回6例.脑裂畸形表现为大脑半球的横行裂隙,边缘衬有灰质,脑表面可见楔形缺损区,侧脑室体部外侧壁憩室样突起,14例合并透明隔缺如.脑灰质异位表现为皮质区,皮质下及白质区,侧脑室周围灰质样病灶,在所有序列上与正常脑灰质信号相同.巨脑回表现为脑回增宽,变扁,灰质增厚,白质变薄,脑沟变浅.结论 MRI是诊断神经元移行异常的佳影像方法.

    作者:李银官;曹代荣;倪希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Q-T离散度(Q-Td)指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上大Q-T间期(Q-Tmax)和小Q-T间期(Q-Tmin)之差,它代表心室肌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用6511型心电图机以25 mm/s速度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我院心电图室开展用日本NEC-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描记的12导联心电图,由同一医师测定Q-T间期、QRS波群、R-R间期,选T波清楚的导联,各导联连续测量3个Q-T间期取其均值,并按以下公式计算:Q-Td=Q-Tmax-Q-Tmin.Q-Td正常值为10~40 ms(29.3 ms±12.1 ms),<50 ms.其临床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作者:李逢川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无症状性脑梗塞与抑郁状态的研究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塞(ACI)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抑郁状态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42例经CT或MRI证实的ACI患者的情绪状态,并与对照组比较;根据脑梗塞灶的数量对ACI组患者情绪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①ACI组抑郁状态发生率为35.7%.②ACI组抑郁状态的发生率与脑梗塞灶数量及基底节区脑梗塞关系密切.结论抑郁状态为ACI患者较常见的症状,多灶性脑梗塞抑郁状态的发生率高于单灶性脑梗塞,基底节区梗塞易发生抑郁,ACI抑郁状态的发生有其生物学基础.

    作者:于宗明;于宗富;王宗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误诊肿瘤33例分析

    快速冰冻切片(FS,Frozen sections)对临床手术中肿瘤的定性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因各种原因,FS仍存在较高的误诊率,给临床手术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现总结我院1995~2000年FS误诊的33例肿瘤资料,探讨其发生原因,以期提高FS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王天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