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石蒜碱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姚佳;李世正;杜煜;侯鹏鹏

关键词:结肠癌HT-29细胞, 石蒜碱, caspase-3/bcl-2/bax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 探讨石蒜碱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及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石蒜碱处理体外结肠癌HT-29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和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eal time PCR实验检测Caspase-3、Bcl-2和Bax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spase-3、Bcl-2和Bax蛋白的水平.结果 48h时石蒜碱对HT-29细胞IC50为8.8781μmol/L;与对照组比较,1.251μmol/L、2.5μmol/L、5μmol/L石蒜碱能诱导细胞凋亡(P<0.05),上调Caspase-3、Bax的mRNA和Caspase-3、Bax蛋白水平,下调Bcl-2的mRNA和Bcl-2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蒜碱能通过调节Caspase-3、Bcl-2、Bax的表达水平,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用药管理与经济负担之间关系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用药管理与经济负担之间关系.方法 使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2-12月,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效能量表、自我用药管理量表对江苏省3所三甲医院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自我效能在自我用药管理与经济负担之间中介作用.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经济负担为(68.78±6.59)分;自我用药管理得分为(68.81 +8.59)分,自我效能得分为(35.67 +10.93)分;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用药管理与自我效能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r=0.462,P<0.001);自我用药管理与经济负担之间呈负向相关关系(r=-0.383,P<0.001);自我效能与经济负担之间呈负向相关关系(r=-0.443,P<0.001).自我效能在自我用药管理与经济负担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205,自我用药管理在自我效能与经济负担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74.结论 为了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经济负担,医护人员应该关注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用药管理水平.

    作者:钱鹏;姜小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014-2016年郑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郑州市2014-2016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现状,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郑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2016年郑州市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48 983例,年均发病率201.95/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x2=99.512,P<0.001);每年均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6-8月和10-11月.郑州市每个县(市、区)均有发病,城区发病率较高,年均发病率前三位的是:中原区(450.48/10万)、管城区(314.61/10万)、郑东新区(270.87/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219.42/10万高于女性年均发病率183.07/10万;各年龄组人群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0~1岁组,占60.39%;报告发病数高的是散居儿童(31 999例),占总报告病例数65.33%,其次为农民(6 556例)和家务及待业人员(2 269),分别占报告发病总数的13.38%和4.63%.结论 其他感染性腹泻仍是郑州市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应采取综合措施切断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传播.

    作者:贾伟华;尚学兰;陈彦哲;李国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012-2016年南京市鼓楼区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及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南京市鼓楼区2012-2016年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流行特征,为制订CHD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SPSS 18.0对南京市鼓楼区2012-2016监测医疗机构的围产儿CHD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南京市鼓楼区2012-2016年共监测围产儿64 807例,CHD发生率4.75‰,各年度CHD发生率呈上升趋势(x2趋势=34.349,P<0.001),男性围产儿CHD发生率(5.39‰)高于女性(4.04‰),<20岁年龄组(8.55‰)和≥35岁年龄组(7.45‰)产妇的围产儿CHD发生率高于20 ~ 34岁年龄组产妇(4.50‰),低出生体重儿的围产儿CHD发生率(29.28‰)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2.74‰)和巨大儿(2.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儿存活率为82.79%(255/308),CHD患儿的存活率从2012年65.00%上升至2016年的9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15.070,P<0.001).CHD患儿通过超声诊断的占80.19%(247/308),产前诊断率高达33.44%(103/308).结论 2012-2016年南京市鼓楼区CHD发生率呈上升趋势,CHD患儿的存活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应进一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加强围产期保健,有助于降低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青少年男男性行为人群多性伴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为了了解武汉市青少年男男性行为人群(YMSM)的多性伴行为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2013年5月-11月在武汉市通过网络宣传、同伴推荐及外展活动等多种方式招募YMSM,并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373名调查对象中,报告有多性伴行为的YMSM占56%.非学生YMSM报告多性伴行为可能性高于学生YMSM(OR=2.48,95%CI:1.28-4.80);有419行为者更有可能报告多性伴行为(OR=9.24,95% CI:4.65-18.39);报告有饮酒后性行为者也更有可能报告有多性伴行为(OR =2.20,95% CI:1.09-4.41).结论 YMSM多性伴行为普遍.在YMSM多性伴行为干预中,可通过减少419行为和饮酒后性行为的发生以减少多性伴行为发生,且可充分利用网络途径进行干预.

    作者:杨惠民;王威;陈向凡;燕虹;李十月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促进性病门诊就诊者HIV及梅毒检测干预研究

    目的 探索提高性病门诊就诊者HIV及梅毒检测率的有效做法,为下一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在东莞市及中山市开展研究,通过基线调查、干预及评估总结促进HIV及梅毒检测.结果 基线调查HIV、梅毒检测率分别为8.62% (290/3 366),21.98% (740/3 366).干预期间共纳入1978例性病门诊就诊者.男女之比为1.05∶1(1 014∶964).就诊者平均年龄为34岁.大多数就诊者为汉族(97.17%),未婚(78.92%).干预期间分别有1 208例、1 475例就诊者参与HIV及梅毒检测,检测率分别为61.07%(1 208/1 978),74.57%(1 475/1 978);与基线调查相比检测率增高有统计学意义(x2=1 699.34,P<0.001;x2=1 419.59,P<0.001).结论 本研究针对影响HIV及梅毒检测的相关环节开展一系列干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性病门诊就诊者的HIV及梅毒检测率,有助于进一步加强HIV及梅毒防控.

    作者:沈鸿程;赵培祯;苏桂华;陈磊;刘凤英;郑和平;王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信息动态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非痰标本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变迁研究

    目的 了解非痰标本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方法 采用Phoenix-100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对2011年1月-2016年12月非痰标本中分离出的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并测定MIC,结果判断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当年标准判断,并对其药敏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非痰标本标本分离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中中段尿、伤口分泌物与脓液标本分别占27.12%、26.35%与10.96%;从科室分布看普外科、骨科和泌尿外科分别占36.54%、14.04%、12.88%;5年间非痰标本中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吡肟等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从64.06%、45.31%、32.81%、89.06%、39.06%等上升至95.41%、62.39%、55.96%、100%、52.29%等(P<0.05),ESBLs酶检出率从2011年32.81%逐年上升到2016年46.79% (P <0.05).结论 非痰标本分离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以中段尿、伤口分泌物与脓液标本分离率较高,以普外科、骨科和泌尿外科多见,ESBLs酶检出率与耐药性显逐年升高趋势,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谢朝云;陈应强;熊芸;覃家露;孙静;杨忠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效果,为患有偏头痛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一共检索了8个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设定为各数据库建库开始至2017年9月1日.采用软件Review Manager 5.3对入选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Stata1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终纳入2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与单独使用氟桂利嗪比较,其总体有效率[RR=1.22,95% CI(1.18,1.26),P<0.001],痊愈率[RR=1.70,95% CI(1.53,1.89),P<0.001]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RR=0.39,95% CI(0.25,0.62),P<0.001],疼痛程度VAS评分[WMD=-1.10,95% CI(-1.25,-0.95),P<0.001],治疗后头痛发作频数[WMD=-1.86,95% CI(-2.00,-1.71),P<0.001]低于对照组.结论 根据本研究结果得到结论为,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有效性及安全性高于单独使用氟桂利嗪,两者合用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作者:田甜;李世容;胡晓;杨渠;李玫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湖北省某市农民群体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某市农民群体健康素养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民群体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7-9月,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抽样方法,抽取1 400名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民群体健康素养水平为5.62%,其中3个方面素养水平分别是:基本知识和理念13.61%、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13.76%和健康技能12.06%.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分别为:科学健康观24.48%、传染病防治16.86%、慢性病防治11.46%、安全与急救43.49%、基本医疗13.31%、健康信息25.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和近1年是否体检是农民群体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 农民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政府相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赵采红;王晓南;官旭华;童叶青;李永俊;梁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009-2016年玉溪市居民死因及潜在减寿年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6年玉溪市居民死亡水平、死亡情况和主要死因的潜在减寿情况,为疾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导出玉溪市居民死亡数据,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分类,采用SPSS17.0、Excel 2003和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软件计算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及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6年玉溪市共报告死亡病例109 575例,男性61 461例,女性48 114例,粗死亡率分别为527.78/10万、592.57/10万、644.22/10万、635.98/10万、679.26/10万、666.56/10万、673.76/10万和679.81/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39.06/10万、721.13/10万、784.43/10万、778.87/10万、842.86/10万、836.24/10万、856.31/10万和866.26/10万,2009-2016年玉溪市居民死亡率逐渐增高(x2=182.62,P<0.05),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x2=182.62,P<0.05.慢性病是玉溪市居民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占80.00%以上,粗死亡率为530.60/10万;玉溪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中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心肿瘤、心脏病和伤害,造成玉溪市居民潜在减寿年为688 436.1年.伤害造成潜在减寿年高,为292601.60年,潜在减寿率为17.03‰,平均减寿年数为22.66年.结论 慢性病和伤害严重影响玉溪市居民的生命健康,应加强慢性病健康管理,防治结合,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

    作者:张迪;蒋雪莹;倪兆林;王艳波;赵微;李娅婕;李吉;魏如清;李六九;罗珠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基层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目的 从供方角度出,对基层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影响服务能力的关键因素.方法 利用卡方检验、因子分析等方法识别影响基层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因素,路径分析探讨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路径分析发现,职称、培训机会、家庭签约和基层卫生人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因素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年龄、文化程度和考核制度则存在阻碍作用,其中认知因素是主要因素.结论 认知因素对基层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直接影响大,其次为行为倾向因素,后为年龄因素.

    作者:梁峥嵘;于贞杰;李向云;刘田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013-2016年云南省10018例育龄人群孕前HBsAg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省10 018例育龄人群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用ELISA法筛查云南省石屏县、大关县、西盟县、大姚县10 018例血清样本,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育龄人群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结果 10 018例,HBsAg阳性562例,阳性率5.6%.育龄男性阳性率7.5%较女性4.5%高;45 ~ 49岁阳性率8.5%排第1位,其次为30~ 34岁6.6%;佤族阳性率10.9%排第一位,其次拉祜族9.5%,傣族9.4%;文盲阳性率10.6%;小学阳性率6.4%;初中阳性率5.2%;不同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HBsAg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562例中出现10种HBV血清学模式,以“小三阳”(49.11%)、“大三阳”(27.76%)为主.结论 云南省石屏县、大关县、西盟县、大姚县育龄夫妇HBsAg阳性率与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等因素相关,需要有针对性进行预防和控制.

    作者:李根瑞;陈涓涓;谢正媛;李欣;张昱梅;张静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免疫无应答麻鸭抵抗鸭乙肝病毒攻击的能力评价

    目的 通过病毒感染实验,观察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的麻鸭是否能抵抗鸭乙肝病毒(DHBV)攻击.方法 将82只DHBV DNA阴性的1日龄麻鸭随机分为实验组(65只)和空白组(17只).实验组肌肉注射乙肝疫苗,空白组注射生理盐水.65只实验组动物接种疫苗后,16只未检测出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动物全部纳入无应答组;另外从49只检测出抗-HBs的动物中随机选取16只作为应答组.应答组、无应答组及空白组均静脉注射DHBV强阳性血清0.2ml/只,观察4周.后抽血检测DHBV DNA、鸭乙肝表面抗原(DHBsAg)、鸭乙肝e抗原(DHBeAg)、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同时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病毒攻击后,免疫无应答组DHBV DNA阳性率为12.5% (2/16),低于空白组(53.5%,8/15),与免疫应答组(18.75%,3/16)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无应答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8.75%,3/16)明显低于空白组(60%,9/15),与应答组(25%,4/16)无统计学差异.无应答组、应答组和空白组的乙肝e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8.75% (3/16)、12.5% (2/16)和26.7% (4/15),无统计学差别.三个观察组在接受病毒攻击前后的ALT及AST变化值均无统计学差异.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未见三组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 麻鸭接种乙肝疫苗后,即使没有产生抗-HBs抗体,仍然能够抵抗DHBV的攻击.免疫无应答组麻鸭在接受DHBV攻击后其病毒感染率与免疫应答组便没有明显差异.

    作者:熊国林;蒙明虑;覃彬;韦鹏海;杨路;谢志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农村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村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检验.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构建指标框架,采用专家咨询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参与程度分别为80.0%和92.0%,权威程度分别为0.600和0.652,协调系数分别为0.160和0.442(x2=573.096,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17 2,0.274 2,0.298 5和0.212 7.结论 该指标框架的可靠性和可信性程度较高,能够为测量农村基层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的脆弱性提供依据.

    作者:张屹立;林金雄;李隆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河南省登封市哨点医院布鲁氏菌病原学鉴定与分子型别研究

    目的 分析河南省登封市2014-2016年30株布鲁氏菌的生物型别及PFGE分子分型特征,为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监测,暴发预警、溯源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采集试管凝集试验(SAT)阳性病人静脉血10ml,双相血培养瓶培养与生化鉴定,AMOS-PCR鉴定布鲁氏菌生物型别;阳性菌株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BioNumerics7.0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阳性病例以青壮年男性职业和密接人群为主;30株布鲁氏菌经鉴定28株为羊种,2株为牛种.羊种布鲁氏菌经脉冲场凝胶电泳后可分为2种带型,带型相似度在97.7%~100%之间;牛种布鲁氏菌可分为2种带型,带型相似度96.3~100%.结论 河南省监测哨点医院人感染布鲁氏菌存在羊种和牛种两种型别,羊种为优势型别;羊种与牛种菌株在PFGE带型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度.

    作者:赵嘉咏;张白帆;吕家锐;苏佳;黄学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超声靶向微泡联合超声辐照介导的STAT3诱饵寡核苷酸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生长的影响

    目的 分析超声微泡联合超声辐照转染STAT3诱饵寡核苷酸(STAT3 decoy oIigonucIeotide,STAT3 Decoy ON)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生长活性的影响及影响机制.方法 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细胞体外培养,根据不同转染方式分为E组(超声微泡+超声照射)、P组(脂质体+超声照射)、C组(仅超声照射)、CC组(超声微泡);采用错配寡核苷酸作为E组、P组组内对照分为EC、PC组.免疫荧光实验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转染效率,MTT比色法分析各组细胞抑制率,分析STAT3 Decoy ON转染后对食管鳞癌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STAT信号通路下游分子表达含量,观察各组细胞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显示不同转染方式及STAT3 Decoy ON对小鼠移植瘤体质量和体积的影响.结果 免疫荧光实验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相比其他各组,E组细胞转染率高(F=3.737,P=0.014),凋亡率亦是高(F=1.483,P=0.329);MTT比色法结果提示E组细胞抑制率高于P组(F =8.382,P<0.001),亦高于CC组(F =6.469,P<0.001).同对照组相比,E组、P组、CC组转染STAT3 Decoy ON后,STAT3、bcl-xL、Cyclin D1 mRNA相对含量下降(F =5.328,P<0.001),其中E组下降为明显.裸鼠移植瘤实验提示E组、P组及CC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存在抑制作用,E组作用强度强.结论 超声辐照联合超声微泡是行之有效的转染方式,转染STAT3 Decoy ON能明显抑制食管鳞癌细胞活性,增强细胞凋亡,具有潜在的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王磊;李立峰;柳芳莉;朱雯;卢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人员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概述

    近几十年来,与职业有关的肌肉骨骼疾患问题日趋突出,护理人员是全球公认的WRMSDs的高危人群,其工作能力及工作稳定性受到不良影响.本文综述了护理人员WRMSDs新研究成果,分析了护理人员WRMSDs的发生水平、流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总体而言,国内外护理人员WRMSDs发生水平较高,护理人员WRMSD患病率高于国外;疼痛强度多在中等强度以上;腰部、颈部、肩部WRMSDs发生率高;首发年龄多为工作的前5年;手术室、外科、急诊科、ICU护理人员WRMSDs年发生率较高.人口学因素、职业因素、工作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组织管理因素等均与护理人员WRMSDs患病相关,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关注护理人员WRMSDs疼痛频率、持续时间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家庭护理场所、长期照护机构中护理人员WRMSDs的发生情况.

    作者:张莉莉;崔春青;王冀芷;郭桂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石蒜碱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石蒜碱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及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石蒜碱处理体外结肠癌HT-29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和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eal time PCR实验检测Caspase-3、Bcl-2和Bax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spase-3、Bcl-2和Bax蛋白的水平.结果 48h时石蒜碱对HT-29细胞IC50为8.8781μmol/L;与对照组比较,1.251μmol/L、2.5μmol/L、5μmol/L石蒜碱能诱导细胞凋亡(P<0.05),上调Caspase-3、Bax的mRNA和Caspase-3、Bax蛋白水平,下调Bcl-2的mRNA和Bcl-2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蒜碱能通过调节Caspase-3、Bcl-2、Bax的表达水平,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作者:姚佳;李世正;杜煜;侯鹏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国五省份卫生实验室体系整体能力标准化评估

    目的 调查五省卫生实验室体系能力现状,为我国卫生实验室体系建设和管理提供实证.方法 按GDP随机选5省,以WHO实验室评估工具评估省市县三级共70家疾控及临床实验室12个模块及38项具体能力.结果 对于所有实验室,全部12个模块平均分82.40(良).评为优的模块5个(41.7%),良6个(50.0%),中1个(8.3%).38项具体能力中,未达到良的5项(占13.2%).GDP较低与较高地区相比,4个模块(33.3%)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我国卫生实验室体系总体能力水平良好,唯一整体欠缺是公共卫生职能,其源于GDP较低地区公共卫生监测、反应、报告、样品处置等方面的能力欠缺.

    作者:刘波;姚慈将;张双凤;张红;周艳;唐光鹏;伏晓庆;阚飙;闫梅英;赵赤鸿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012-2017年平顶山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食品污染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平顶山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要求进行样品采集和检测分析.结果 2012-2017年,共监测4 763份样品26 427项指标,样品和项目超标率分别为13.04%和2.47%;油条中含铝添加剂、熟肉制品亚硝酸盐、畜禽肉致病菌超标率较高;重金属是新鲜蔬菜和谷物超标的主要原因;不同来源样品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平顶山市监测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建议有关部门加大监测和监督力度,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饮食.

    作者:宋秋坤;王孝文;李爱军;郭宴强;王轶;王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