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彩平
目的定性分析江镇社区居民对大肠癌筛查的看法,对大肠癌的认知情况。方法随机选取社区居民共120例,采用访谈法并结合知情人观点,对群众拒检问题以及对大肠癌的认知情况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群众对大肠癌筛查的认可度较高;拒检原因主要在于讳疾忌医、对社区医院不信任、感觉麻烦;对大肠癌知识虽然有所了解,但不够系统和全面。结论根据目前社区群众对大肠癌的了解以及对体检筛查的看法,应加强疾病风险预防宣传,提供完善便捷的检查服务,组建固定的筛查机构,提高筛查效率。
作者:徐张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将并发症护理与心理干预方法应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对其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白内障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成数量相同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分组依据为数字随机法,均行常规护理,并对实验组加以并发症护理与心理干预,对两组的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为(5.25±0.94)分,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为(10.07±1.35)分,实验组的焦虑症状明显较轻;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0%、25.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上述指标对比,<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应用并发症护理、心理干预具有积极作用,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珺;张小英;吴佳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肿瘤内科研究生按照临床路径进行诊疗活动与探索学习,可减少初入临床时的盲目,提高临床工作效益,逐渐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
作者:林燕;廖英萍;梁嵘;张锦燕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改良Miccoli术式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改良Miccoli术式即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75例(腔镜组)和80例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开放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腔镜组优于开放组;腔镜组住院总费用多于开放组;术后并发症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Miccoli术式即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术式: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微创、美容的特点。
作者:刘毅;张自立;孟祥朝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湘乡市2010~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评价预防接种疫苗的安全性,为进一步研究AEFI监测策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2010~2014年湘乡市各类疫苗的AEFI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2010~2014年共报告AEFI个案202例,AEFI发生率为16.5231/10万;其中异常反应7例,占3.47%;一般反应195例,占96.53%;无偶合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等病例报告。反应发生后24h内报告率100%,及时调查率100%。AEFI报告的个案中,1岁以下儿童占70.30%,男女比例为1.35院1。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聚集性,所涉及的疫苗有一类及二类疫苗共16种。结论 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所使用的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均良好,但监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对一般反应的监测。
作者:陈伟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近期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行急诊PCI,B组择期行PCI,比较两组近期临床效果(术后1 w)及近期预后(术后3个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B组的76.67%(<0.05)。两组术后1 w经超声检查显示心功能均有所改善,但A组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输出量改善也优于B组(<0.05)。术后3个月A组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等)发生率为25%(15/60),少于B组的46.67%(28/6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可较快的促使闭塞冠状动脉再通,更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更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冯骥;鲁谦;王平;王丽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所接收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分成两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之上采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程春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治疗早期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时应用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早期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中,选取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n=20)和参照组(n=20),参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辅酶Q10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过程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治疗方法,患者的心功能得到了有效改善,该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新涛;郭晓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现代社会基层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对策。方法分析我市基层儿科护理工作现状,找出其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当前基层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主要表现为院患者特殊性、护理工作压力大、病房不易管理、缺乏护理人员。结论现代社会基层儿科护理工作中还面临着很多的工作难点,医院要能够及时了解儿科护理工作难点所在,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便于有效的提升儿科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作者:程彩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压疮的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1308例I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压疮发生情况,探析其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结果1308例ICU住院患者,其中发生院内获得性压疮患者有323例,患病率为24.69%。323例患者中,Ⅰ期占55.11%,Ⅱ期39.01%,Ⅲ期5.57%,Ⅳ期0.31%;患病部位以骶尾部多,足跟部次之。结论 ICU患者因身体及病情原因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极易导致压疮的发生,这将降低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护理人员需以心理护理为基础,积极采取防感染、解除压力、皮肤保护、实时监控等综合性护理手段,降低压疮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何圆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卡洛磺钠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进行配伍,在配伍完成后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两种物质在配伍后6 h之内的含量变化情况、pH值以及液体外观进行分析。结果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配伍后的6 h之内,液体的外观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跃0.05。但液体在pH值方面出现了明显变化,同时配物液体中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的含量也出现了明显变化,<0.05。结论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配伍后外观虽无变化,但稳定性已经出现了较大改变,因此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不宜配伍使用。
作者:刘景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不同放疗技术对T1~T2期鼻咽癌放疗后耳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T1~T2期鼻咽癌患者50例,按照放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每组患者各占据25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实验组采取适型调强放疗,常规组采取三维适型放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中耳与耳蜗平均剂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0.05;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的中耳炎发生率差异显著,<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采取适型调强放疗相比三维适型放疗的应用价值更高,具有明显的剂量学优势,中耳炎发生率也较低。
作者:王新安;万新;郭婧;周漫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枣仁安神胶囊治疗老年人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失眠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枣仁安神胶囊,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比较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枣仁安神胶囊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失眠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梁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胺腆酮注射液是心内科常用药物,属于芋类抗心律失常药[1]。针对利多卡因治疗效果不佳的室性心动过少、急诊控制房颤、房扑的心室率临床效果较好。静脉注射是解除患者病痛、抢救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2],静脉注射胺碘酮经常会引起患者出现静脉炎并发症。输液性静脉炎是临床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在于胺碘酮pH值(2.5~4.0)比人体pH值(7~7.4)低,是一种非生理性液体。胺碘酮的渗透压高于人体血液的正常渗透压,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发生脱水不良现象,血小板出现局部聚集,容易形成血栓,并释放前列腺素E1及E2,使得静脉壁通透性发生增强性变化,引发血细胞浸润现象出现,同时释放组织胺,导致静脉收缩性变差、变硬,产生静脉炎。患者在注射胺碘酮的输液过程中、输液完成后,常有患者诉说输液局部有痛感,输液静脉方向有隐约红线产生、甚至静脉出现不良变化(索状、结节),虽然部分患者输液完成后,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及有可能出现皮肤毒性迟发反应,若不及时护理,出现皮肤毒性迟发反应加重损伤。临床护理通常进行50%硫酸镁湿敷的方法护理以减轻患者痛苦。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0月对38例由胺碘酮引起的输液性静脉炎患者采用50%硫酸镁湿敷和10%红花酒精湿敷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就10%红花酒精应用于静脉炎湿敷疗效进行观察,观测情况如下。
作者:许变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显微椎间孔镜与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显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与开窗手术治疗效果一致,但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理想的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云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孕妇孕期体重的监测一直是孕期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孕期肥胖的现象日益严重。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孕期营养不均衡、运动减少,造成营养摄入与消耗失衡,使孕妇体内脂肪积聚、孕期体重大幅增长[1]。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孕前体重指数(BMI)增高及孕期体重增加不当不仅增加各种孕期并发症的风险,也给新生儿造成很多不良后果[2]。所以,探讨妊娠足月单胎初产妇超体重对产妇分娩方式,并发症、产后乳汁分泌及新生儿的影响十分重要[3]。因此加强孕期保健,控制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减少产时并发症,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已受到产科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记录妊娠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增加数值,讨论体重超重对妊娠足月单胎初产妇分娩时有哪几方面的影响。
作者:张铁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随着公立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医院运营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加强医院物资管理与控制,是医院管理重要内容之一,不断探索和完善物资管理模式,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医院物资的规范化、程序化以及科学化管理的探讨,通过对医院物资库存管理及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论述了推进医院物资管理的措施,以提高医院整体的管理效率,提高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有效的竞争力,努力实现医院的现代化管理要求。
作者:李金亭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影响。方法将11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施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4%,且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几率,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琼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对50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探讨干扰素雾化对照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月住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0例,依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给予干扰素雾化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后退热时间为(1.06±0.27)d、皮疹消退时间为(2.78±0.69)d、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为(2.94±0.53)d;对照组治疗后退热时间为(2.13±0.11)d、皮疹消退时间为(4.29±0.37)d、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为(4.84±0.5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干扰素雾化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率显著提高,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不良反应和病发症情况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宗艳梅;刘亚敏;李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微颗粒是(Microparticles, MPs)是细胞遇到缺氧、损伤、压力等刺激时产生并释放至细胞外间隙的一种异质性质膜超微结构,直径范围在100~1000 nm。MPs可携带多种信号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并调节靶细胞的功能[1],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Ps不仅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结果,因此有望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生物标记或治疗疾病的药物靶点,有着巨大的研究前景。本文就MPs与临床有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冉黎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