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红;匡璐;曾冬冬;张瑛;刘爱群;邹和群
目的 探讨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对骨髓瘤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43例免疫固定电泳阳性的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表现.结果 43例患者中确诊为骨髓瘤肾病的19例,占44.2%,以λ为主占26.3%,其次为IgGλ和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 24例,占55.8,以IgGκ为主占33.3%,其次为IgAλ和λ.骨髓瘤肾病M蛋白结果明显高于MGUS (P<0.01).骨髓瘤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和轻链异常增高,骨髓瘤细胞大于15%,均出现相应的贫血,高钙血症、蛋白尿及肾功不全等临床表现.MM肾病患者,M蛋白异常增高,且血κ/λ异常大于2∶1,但对轻链型患者,免疫球蛋白降低,尿κ/λ异常大于2∶1以上.MGUS M蛋白轻微增高或正常,血κ/λ小于2∶1,尿κ/λA小于2∶1.结论 免疫固定电泳作为肾功异常患者的常规检查,结合免疫球蛋白G(IgG)、结合免疫球蛋白A(IgA)、结合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血清蛋白电泳,对骨髓瘤引起的肾衰竭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
作者:唐秀英;苏荣;席向红;李莉;王菊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随着多排螺旋CT各种技术的研究进展,CT检查逐渐普遍,公众防护意识亦在提高.儿童鼻窦CT扫描时不可避免地经过眼球、损伤晶状体,所以在保证CT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扫描参数进行扫描从而降低辐射剂量显得尤为重要.低剂量CT扫描时,患儿接受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使用量扫描,但需注意控制好管电流的下降幅度,不至于过于追求低辐射剂量而忽略了CT图像质量.目前国内外研究均提示儿童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适宜管电流为20 ~ 50 mA,但具体数值未完全统一,适宜的扫描参数仍需更大样本量的数据进一步研究而得出.
作者:程广;张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掌握新生儿病室多重耐药菌定植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率.方法 收集2011年1月-12月新生儿病室住院病例708例,设为对照组,收集2012年1-12月住院病例1 299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在新生儿入院时常规采集咽拭子和痰标本,筛查多重耐药定植菌,对定植患儿及时采取接触隔离,同时加强医院感染的环节管理,比较两组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新生儿医院感染率2011年与2012年比较,虽然2012年住院新生儿大幅增加,但医院感染率,感染例次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菌定植分布,观察组1 299例,送检1 278例,送检率98%.检出多重耐药定植菌119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占51.2%,大肠埃希菌占41.1%,标本采集主要来源于咽拭子和痰标本.观察组和对照组定植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5%和17.6%,两组比较x2值为4.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病室常规进行多重耐药定植菌筛查,可以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定植患儿,早期接触隔离,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和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率.
作者:蒋丽;唐良梅;李雪梅;蒋香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高危行为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从发病时间来看,4-6月份发病数多14例(11.88%,14/36),农民33例,占91.67% (33/36); 33例病人与牲畜(羊或牛)有接触史.97.22% (35/36)的病人首发症状为发热,83.33% (30/36)出现多汗症状,77.78% (28/36)出现肌肉关节酸痛和乏力症状,感染布病的高危行为中前两位是饲养牲畜占55.56% (20/36),徒手接生占30.56% (11/36); 97.22% (35/36)没有防护意识.结论 春末夏初是烟台市布病的高发季节,农村地区养殖户是布病的高危人群.病例的临床特点典型,病例在从事劳动过程中,自我防护意识差,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布病的健康干预工作.
作者:刘涛;刘靖宇;刘军;徐小雯;牟晓东;姜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禽类养殖人员人感染H7N9禽流感认知和防护行为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3个涉农区县407名禽类养殖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者中99.26% (404/407)听说过“H7N9禽流感”,从乡村医处获取知识的仅占0.74%.养殖场从业人员知晓得分高于散养户(P<0.05),随着年龄增加,知晓得分降低(P<0.05).接触禽类时每次都穿专用工作服、戴口罩及手套比例分别为29.73%、2.46%和13.02%,接触禽类后每次洗手的人占98.03%.结论 禽类养殖人员尤其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者对H7N9禽流感关键知识点知晓率仍较低,散养户普遍存在个人防护不足现象.应发挥乡村医在基层健康传播中的作用,提高信息接收的有效性和卫生行为的形成率.
作者:李琳;董晓春;徐文体;张颖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2005-2013年嘉善县的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结核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13年嘉善县肺结核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应用灰色预测模型方法对未来三年嘉善县肺结核流行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05-2013年嘉善县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例2 789例,年均发病率为45.18/10万;男女性别比为2.61∶1;20~岁人群发病率高,为91.73/10万,其次为70~岁、60~岁组,发病率分别为79.66/10万,56.74/10万;职业分布以民工和农民为主,占总发病的43.71%,35.14%.应用灰色预测模型方程预测2013-2015年嘉善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9.90/10万,26.96/10万,24.28/10万,2013年、2014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实际值与预测值基本吻合.结论 嘉善县肺结核疫情呈下降趋势,但重点人群防治工作仍不能松懈,仍需加强青壮年民工和老年农民的肺结核防治工作.灰色模型预测效果较好,适用于嘉善县肺结核流行趋势的预测.
作者:徐东升;左萌萌;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人格特质在时间管理与学业拖延间的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拖延量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在两所高校随机抽取4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356份有效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17.0和AMOS17.0统计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学生学业拖延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因子与拖延程度显著正相关(r=0.192,P<0.01).时间管理量表各维度与拖延程度显著负相关(r=-0.261,r=-0.117,r=-0.125,P<0.05).神经质因子在时间监控观与学业拖延间起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值约为21.78%,神经质因子在时间效能感与学业拖延间起中介效应,中介作用值为34.4%.结论 人格特质在时间管理与学业拖延间存在中介效应.
作者:李青青;王芬芬;杨世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豫南地区蜱虫分布特点,蜱媒病原体类型及流行性特征.方法 采用布旗法、体表检蜱法采集不同环境中蜱虫,采用PCR方法对蜱媒病原体的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 3-10月份采集蜱虫730只,分2属3种,其中长角血蜱占80.71%,为当地优势蜱种;蜱虫分布呈季节性消长;经PCR扩增出2种蜱媒病原体的特异性DNA片段,比对显示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有高度同源性;SFTSV阳性率为4.90%;嗜吞噬细胞无形体阳性率为2.49%.结论 豫南地区蜱虫分布有生态及季节性规律,蜱中携带SFTSV、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病原体,是造成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无形体病的主要原因,应加强疫区防控措施.
作者:张群芝;窦会娟;郭嘉林;赵华东;周伟;李新伟;罗海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云南省结核病/艾滋病(TB/HIV)双重感染患者标准化抗结核治疗效果,分析抗结核治疗期间死亡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云南省7个全球基金结核病防治项目县(区)登记管理治疗的445例双重感染患者的抗结核治疗转归情况,并对患者存活情况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成功率89.21%、病死率为4.94%,经配对秩和检验,患者治疗后CD4细胞计数显著提升,免疫状况明显改善;COX回归模型分析,中断服药和重症是引起双重感染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早期筛查并及时予以标准化治疗,同时保证患者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尤其是在抗结核治疗强化期,能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风险,提高生存率,以挽救双感患者的生命.
作者:许琳;杨蕊;高小娇;侯景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医学教学新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方法 2008级学生以原有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009级学生以新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届学生临床医学阶段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受新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教学的学生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高于接受原有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教学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有效提高了学生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
作者:孙林青;李文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2010-2013年淮安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止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0-2013年淮安市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3年淮安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共4 394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冬、春季高发;各区县病例分布有差异,淮阴区发病率高;高发年龄为3~ 14岁(占76.8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79∶1),学生是主要发病群体(占74.26%).结论 在基础免疫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免疫策略,在6岁儿童入学前复种腮腺炎疫苗,以提高易感人群免疫水平.
作者:唐丽;苏琪;高强;范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北京市顺义区疫苗冷链网络实时监测系统”与以往人工冷链设备监测效果比较.方法 采用Excel201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疫苗冷链网络实时监测系统从温度监测频率、温度数据连续性、直观性方面,在发现温度异常的能力方面,在冷链系统管理水平方面,在群众满意度方面均优于人工监测系统.结论 疫苗冷链网络实时监测系统的监测效果远远高于人工监测系统,极大的提高了冷链系统管理水平,提升了群众对接种疫苗的信心和对预防接种单位的满意度,为评价疫苗冷链系统运行状况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作者:王凤双;李长青;李春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广西崇左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当地手足口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崇左各县(市、区)2008-2013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疫情报告,采用Excel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 崇左市6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 672例,重症病例186例,死亡病例15例.年均人群发病率为272.21/10万,其中以江州区和天等县的病例数较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4.65%和21.42%,病死率0.04%,发病高峰为4-6月,病例以3岁以下及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87.25%和84.54%,死亡病例中散居儿童占14例.6年间崇左市手足口病发病呈升高趋势,2012和2013年病例数较高.2010-2013年病原学检测显示,其他肠道病毒、CoxA16和EV71病毒交替成为优势病原体,EV71感染可引起较多的重症和死亡.结论 崇左市手足口病呈现隔年严重流行的模式,发病高峰为4-6月,病例以3岁以下及散居儿童为主;其他肠道病毒、CoxA16和EV71交替流行,EV71感染引起较多的重症和死亡.
作者:刘德平;赵秀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乙肝疫苗事件”导致的攀西地区居民、预防接种工作人员态度变化及疫苗接种率变化,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电话访谈302名0~ 23月龄儿童家长;调查市、县两级各3家医院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问卷调查产科接种人员;问卷调查25个乡镇卫生院接种人员.结果 知道“乙肝疫苗事件”的家长中,46.77%肯定或怀疑事件中儿童的死亡与乙肝疫苗有关;知道“乙肝疫苗事件”前,62.90%的家长认为乙肝疫苗安全,知道此事件后,比例降为31.72%;16名医院产科接种人员,9人认为乙肝疫苗安全;25名乡镇卫生院接种人员对乙肝疫苗安全性态度在事件前后无明显变化,但其中3个乡镇暂停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6所医院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在“乙肝疫苗事件”期间较上年同期呈下降趋势.结论 “乙肝疫苗事件”对儿童疫苗接种造成了不利影响,应加强疫苗安全性的宣传和疫苗不良反应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的建设.
作者:蓝羲;魏小庆;黄小梅;黄星辉;周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早期治疗重度戊型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4年5月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感染科就诊的重度戊型黄疸型肝炎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及肝功能指标变化,并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97.5%)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恢复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无一例患者因用药不良反应而改变治疗方案.结论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早期治疗重度戊型黄疸型肝炎方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燕;蒋刚;徐一丹;张明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诊断为CKD患者900例,按照血清尿酸水平分为4组(即CKD组1~4),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00名作为对照组.通过超声检查、眼底动脉检查和CT扫描确定动脉硬化患者例数.对各组间动脉硬化患病率、血清尿酸水平和动脉硬化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KD组1、CKD组2、CKD组3和CKD组4的组间动脉硬化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27,P<0.05).CKD组1和CKD组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1,P<0.05);CKD组1和CKD组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4,P<0.05);CKD组2与CKD组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2,P<0.05).与对照组相比,仅有CKD组3和CKD组4与对照组患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D组3和对照组相比:x2=5.43,P<0.05;CKD组4和对照组相比:x2=9.13,P<0.05).男性患者动脉硬化的患病率为60.69% (281/463),女性患者动脉硬化患病率为37.76% (165/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2,P<0.05).结论 随着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增高,动脉硬化患病率增高;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动脉硬化呈正相关.
作者:王晓红;匡璐;曾冬冬;张瑛;刘爱群;邹和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基于实训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对大专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76名护理大专生,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基于实训的教学模式,教学前后分别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CTDI-CV)测评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教学前,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试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教学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实训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段艮芳;何燕;何海艳;周万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验证血细胞参数RPR和P2/MS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预测价值,并与其他一些指标比较.方法 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04名(LC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2例(CHB组),采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采用西门子Advia2400进行肝生化检测.根据公式RPR=RDW(%)/PLT(109/L)和P2/MS=[PLT(109/L)]2/[M(%)×S(%)]计算所有对象的RPR和P2/MS值,同时计算其AAR、APRI和FIB-4值.结果 LC组RPR中位数为0.22,显著高于CHB组的0.09;LC组P2/MS中位数为11.06,显著低于CHB组的73.02.ROC曲线分析显示,RPR和P2/MS诊断L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3和0.8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AUC与FIB-4(0.88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均显著高于AAR (0.799)和APRI (0.681).结论 RPR和P2/MS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诊断准确度相近.
作者:郝世勇;李智山;宋智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医学期刊论文中各种统计图的使用比例及常见错误的出现比例.方法 采用两阶段完全随机抽样,对医学期刊文献中各种统计图的使用比例及其常见应用错误的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8-2012年收录文献中统计图的使用率为7.4%;统计图使用错误的比例为14.3%,图序编制不规范、标题缺失、标题位置不正确、横纵坐标设置不规范及图例应用不规范的比例分别为2.2%,0.5%,2.0%,9.4%,3.8%.不同文献发表年份中统计图使用错误比例、直条图使用错误比例、图序使用不规范比例、横纵标目使用不规范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作者学历水平和不同课题资助类型间统计图的使用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文献中统计图的使用比例不高,但其使用错误的比例相对较高;近年来由于统计教学改革统计图的使用及错误情况得到改善,但是仍然受到作者学历及基金资助等因素的限制.
作者:张娟;詹凤羽;杨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讨论TNF-α、TNF-β和MMP-3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研究组,Ⅰ~Ⅱ期20例,Ⅲ~Ⅳ期30例)和32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患者(对照组)血清和腹腔液中的TNF-α、TNF-β、MMP-3水平.结果 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TNF-α、TNF-β、MMP-3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247、t=2.375、t=2.312、t=2.408、t=2.601、t=2.135、t=2.243、t=2.104、t=2.23、t=2.304、t=2.144、t=2.345,P<0.05).Ⅲ~Ⅳ期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各因子的表达略高于Ⅰ~Ⅱ期患者.结论 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TNF-α、TNF-β、MMP-3水平明显升高,有随疾病发展表达增高的趋势,可以作为评估内异症诊断及发展的参考.
作者:韩懿;郑亮玉;黄锐;雷巧如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