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献;张娜娜;王盼;彭冲
目的 讨论TNF-α、TNF-β和MMP-3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研究组,Ⅰ~Ⅱ期20例,Ⅲ~Ⅳ期30例)和32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患者(对照组)血清和腹腔液中的TNF-α、TNF-β、MMP-3水平.结果 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TNF-α、TNF-β、MMP-3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247、t=2.375、t=2.312、t=2.408、t=2.601、t=2.135、t=2.243、t=2.104、t=2.23、t=2.304、t=2.144、t=2.345,P<0.05).Ⅲ~Ⅳ期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各因子的表达略高于Ⅰ~Ⅱ期患者.结论 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TNF-α、TNF-β、MMP-3水平明显升高,有随疾病发展表达增高的趋势,可以作为评估内异症诊断及发展的参考.
作者:韩懿;郑亮玉;黄锐;雷巧如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广西崇左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当地手足口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崇左各县(市、区)2008-2013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疫情报告,采用Excel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 崇左市6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 672例,重症病例186例,死亡病例15例.年均人群发病率为272.21/10万,其中以江州区和天等县的病例数较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4.65%和21.42%,病死率0.04%,发病高峰为4-6月,病例以3岁以下及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87.25%和84.54%,死亡病例中散居儿童占14例.6年间崇左市手足口病发病呈升高趋势,2012和2013年病例数较高.2010-2013年病原学检测显示,其他肠道病毒、CoxA16和EV71病毒交替成为优势病原体,EV71感染可引起较多的重症和死亡.结论 崇左市手足口病呈现隔年严重流行的模式,发病高峰为4-6月,病例以3岁以下及散居儿童为主;其他肠道病毒、CoxA16和EV71交替流行,EV71感染引起较多的重症和死亡.
作者:刘德平;赵秀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CD40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3092921G/A和rs3092933G/A)在广西汉族和壮族人群中的分布,同时对比不同种族间CD40L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别.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201名广西汉族人和200名广西壮族人CD40L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人群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并与人类基因组计划(HapMap)公布的欧洲人、非洲人、日本人和中国北京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数据比较,剖析这6个人群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 在广西汉族、壮族人群中,CD40L基因rs3092921G/A和rs3092933G/A两位点GG、GA及AA基因型频率均分别为93.0%、4.0%、3.0%和87.0%、7.0%、6.0%;G和A等位基因频率均分别为95.0%、5.0%和90.5%、9.5%.两位点基因型频率在两个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均为4.10;P均>0.05),两位点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均为6.12;P均<0.05).与人类基因组计划(HapMap)公布的欧洲人、非洲人、日本人和中国北京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数据进行比较,CD40L基因rs3092921G/A和rs3092933G/A两个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广西汉族人、北京人与日本人和非洲人群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6.68、10.14、304.70和6.68、10.14、13.44;P均<0.05).结论 在广西地区壮族和汉族人群中存在着CD40L基因多态性.广西汉族人群CD40L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与其他种族人群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也许是与CD40L相关的疾病在不同种族人群间的发病率不同的原因之一,对于群体遗传学及人类学的研究可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健明;吴成将;蓝艳;向阳;罗宏成;韦叶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对中山市成年人不良健康行为(包括吸烟、饮酒和体力活动不足等)特征进行分析,为慢性病防控健康促进活动提供策略.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山市400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健康相关行为(吸烟、饮酒、日常强度活动、交通性活动)的问卷调查.对调查对象的不良健康行为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1)调查人群的吸烟率为25.3%,饮酒率40.3%.男性吸烟(x2=109.470,P=<0.001)和饮酒(x2=64.623,P=<0.001)的比例均高于女性,34.1%的男性每天吸烟,女性仅为0.5%;79.5%的女性不喝酒,而男性为40.5%; (2)男性的高强度活动的比率高于女性(x2=109.470,P=<0.001),而女性具有中强度活动(x2=14.933,P=<0.001)和交通性活动(x2=6.991,P=<0.05)的比例高于男性.结论 中山市成年居民不良健康行为率较高,在落实健康促进策略的过程中,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
作者:黄莉莉;范木耿;夏生林;谈晔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德国生产Lumino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国产全自动MAGLUM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糖类抗原50 (CA50)的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EP9-A文件要求,以德国生产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比较仪器,国产全自动MAGLUM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实验仪器,每天随机从临床样本中抽取8份不同浓度的血清样本,分别用两种不同检测系统进行CA50的测定,共测定5d,记录检测结果,并对结果数据之间相关性及相对偏差进行评估.结果 两种检测系统CA50的配对t检验显示,两组间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系统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784,直线回归方程为y=1.0266x+0.9432,在25 IU/ml和100IU/ml水平的相对偏差分别为6.37%和3.54%.结论 两种检测系统的结果具有一致性,检验结果可以被临床接受.
作者:曹永献;张娜娜;王盼;彭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射阳县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状况,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措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室内空气、无菌医疗器械、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表面和使用中消毒液等样品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年共采样13 236份,合格11 634份,平均合格率为87.9%.2006-2013年合格率分别为87.8%、86.9%、89.1%、90.6%、85.0%、90.8%、87.6%和85.7%,在监测的各种样品中,无菌医疗器械合格率高,为100.0%,其余样品合格率依次为使用中消毒液(99.2%)、物体表面(93.3%)、医护人员手表面(82.2%)和室内空气(65.0%).结论 建议加强医务人员的消毒知识和技能培训,强化岗位责任制.同时加大对消毒硬件设施的投入,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增加对医疗机构的监测频率,及时通报监测情况,发现问题督促其及时整改,提高消毒效果质量.
作者:刘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随着多排螺旋CT各种技术的研究进展,CT检查逐渐普遍,公众防护意识亦在提高.儿童鼻窦CT扫描时不可避免地经过眼球、损伤晶状体,所以在保证CT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扫描参数进行扫描从而降低辐射剂量显得尤为重要.低剂量CT扫描时,患儿接受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使用量扫描,但需注意控制好管电流的下降幅度,不至于过于追求低辐射剂量而忽略了CT图像质量.目前国内外研究均提示儿童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适宜管电流为20 ~ 50 mA,但具体数值未完全统一,适宜的扫描参数仍需更大样本量的数据进一步研究而得出.
作者:程广;张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2000年与2010年延吉市恶性肿瘤死亡分布特点,为制定恶性肿瘤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00年与2010年延吉市死亡资料,按性别和年龄分别计算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恶性肿瘤死因构成、恶性肿瘤死因顺位.结果 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45.5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67.28/10万,是2000年的2.09倍,男性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并且呈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两年恶性肿瘤前4位均是肝癌、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2010年食管癌死亡率由2000年的第5位下降到第6位,而第6位的胰腺癌上升到第5位.青壮年时期主要恶性肿瘤死因肝癌为主,而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主要以肝癌和肺癌为主.2000年恶性肿瘤平均减寿15.94年,而2010年恶性肿瘤平均减寿12.89年,两年前3位恶性肿瘤减寿顺位为肝癌、肺癌和胃癌.结论 延吉市恶性肿瘤总死亡率低于全国水平,但肝癌的死亡率高于全国水平,其余均低于全国水平,肝癌和肺癌是严重危害延吉市居民主要的肿瘤死因.
作者:金头峰;全贞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海口地区过敏性疾病儿童常见过敏原分布情况,探讨有效避免过敏原的方法.方法 采用阿罗格过敏原点刺试剂盒,包括6种吸入性过敏原与13种食物过敏原液,对1 496例患儿进行19种常见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结果 1496例儿童中阳性例数有1 240例,阳性率达82.9%,吸入性过敏原中,阳性率前3位分别为粉尘螨(51.7%)、户尘螨(51.0%)及蟑螂(26.3%);其次是蒿属花粉(24.9%)、猫毛(20.2%),食物过敏原中阳性率前3位分别为鸡蛋黄(26.8%)、黄鳝(25.2%)及牛肉(21.3%);其次是海虾(20.7%)、扇贝(20.7%)等.在吸入性过敏原中,粉尘螨、户尘螨、蟑螂及狗毛在3个年龄段的反应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粉尘螨、户尘螨反应强度在年龄组间两两比较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龄期组蟑螂反应强度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食物过敏原中,牛奶、牛肉、鸡蛋、海虾、海蟹、芒果及扇贝在3个年龄段的反应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婴幼儿组牛奶、鸡蛋及海蟹反应强度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龄期组扇贝反应强度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粉尘螨、户尘螨是海口地区儿童重要吸入性过敏原,鸡蛋为主要食物过敏原.早期对儿童进行过敏原筛查,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减少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生.
作者:温壮飞;李晓莉;林志雄;石霖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我国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和决策建议.方法 利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政府、第一执业医院和第二(三)执业医院进行博弈分析.结果 博弈佳策略组合为政府深入实施政策,第一执业医院阻碍医师外院执业,第二(三)执业医院积极表达需求并施加影响,印证我国政策推行的实际情形.结论 政府部门应关注第一执业医院对政策的态度和反应,在横向流动名额配置、首诊转诊制度以及医疗行为保障等方面加以完善.
作者:刘永军;丁洋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高表达的钙敏感受体(CaR)是否能通过增强胱硫醚-γ-裂解酶(CSE)的表达来促进H2S的分泌进而抑制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化.方法 敏感硫电极法检测细胞中H2S含量的变化;油红O染色检测阳性细胞的相对含量;HPLC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 (IL-10)、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aR、CSE、CD36和ACAT-1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dCl3组和NaHS组均能明显增加细胞H2S的分泌,而NPS2390组明显降低细胞H2S的相对含量;GdCl3和NaHS组阳性细胞率明显降低,细胞内胆固醇酯(CE)、游离胆固醇(FC)和总胆固醇(TC)含量也均明显下降,而NPS2390组阳性细胞率明显增多,细胞内CE、FC和TC含量也均明显增加;GdCl3和NaHS组细胞上清中TNF-α和MIF含量均明显降低,IL-10的含量明显增多,而NPS2390组细胞培养的上清中TNF-α和MIF的含量均明显增加,IL-10的含量明显降低;GdCl3和NaHS组CD36和ACAT-1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而NPS2390组CD36和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1)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GdCl3组CaR和CSE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而NPS2390组CaR和CSE的蛋白表达均明显被抑制;GdCl3组CSE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CSEsiRNA组和GdCl3+ CSEsiRNA组CSE的蛋白表达均明显被抑制;GdCl3组H2S的相对含量明显增加,而GdCl3+CSE siRNA组和CSE siRNA组H2S的相对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 CaR可以通过增强巨噬细胞内CSE的表达来促进H2S的分泌,进而抑制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化.
作者:曹琦;刘莹;刘芳琳;张凤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我院血流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BD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血液标本进行培养,用BD phonix-100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检测结果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377株细菌,革兰阴性菌202株,占53.6%,其中主要是大肠埃希菌106株(28.1%),肺炎克雷伯菌39株(10.3%);革兰阳性菌175株,占46.4%,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3株(27.3%),金黄色葡萄球菌33株(8.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也未检出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 血流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性普遍,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张哲庆;金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对北京市海淀区2013年6月-2014年12月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了解海淀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方法 对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两家哨点医院就诊的542例食源性疾病患者肛拭子,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以及副溶血性弧茵病原学检测.结果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发生主要集中在5-9月,全区肠道门诊就诊病例数和哨点医院肠道门诊就诊量峰值均出现在7、8月份,2013年检出阳性率高在8月,为52.5%,2014年检出阳性率高在9月,为46.2%; 542例采集标本患者中,食源性疾病患者主要集中在21~ 30岁年龄组,占总采集件数的43.2%,总采样标本中,男女性别比为0.97∶1,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菌株107株,检出率为19.8% (107/542),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株数多为52株,检出率为9.6%(52/542);检出沙门氏菌以肠炎沙门氏菌为主.结论 食源性疾病发生主要集中在5-9月,7、8月为发病高峰,感染患者集中在21~ 30岁年龄组,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感染为主.
作者:白婧;刘伟;纪黎黎;陈玉;孙晓华;谢利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验证血细胞参数RPR和P2/MS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预测价值,并与其他一些指标比较.方法 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04名(LC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2例(CHB组),采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采用西门子Advia2400进行肝生化检测.根据公式RPR=RDW(%)/PLT(109/L)和P2/MS=[PLT(109/L)]2/[M(%)×S(%)]计算所有对象的RPR和P2/MS值,同时计算其AAR、APRI和FIB-4值.结果 LC组RPR中位数为0.22,显著高于CHB组的0.09;LC组P2/MS中位数为11.06,显著低于CHB组的73.02.ROC曲线分析显示,RPR和P2/MS诊断L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3和0.8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AUC与FIB-4(0.88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均显著高于AAR (0.799)和APRI (0.681).结论 RPR和P2/MS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诊断准确度相近.
作者:郝世勇;李智山;宋智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对骨髓瘤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43例免疫固定电泳阳性的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表现.结果 43例患者中确诊为骨髓瘤肾病的19例,占44.2%,以λ为主占26.3%,其次为IgGλ和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 24例,占55.8,以IgGκ为主占33.3%,其次为IgAλ和λ.骨髓瘤肾病M蛋白结果明显高于MGUS (P<0.01).骨髓瘤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和轻链异常增高,骨髓瘤细胞大于15%,均出现相应的贫血,高钙血症、蛋白尿及肾功不全等临床表现.MM肾病患者,M蛋白异常增高,且血κ/λ异常大于2∶1,但对轻链型患者,免疫球蛋白降低,尿κ/λ异常大于2∶1以上.MGUS M蛋白轻微增高或正常,血κ/λ小于2∶1,尿κ/λA小于2∶1.结论 免疫固定电泳作为肾功异常患者的常规检查,结合免疫球蛋白G(IgG)、结合免疫球蛋白A(IgA)、结合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血清蛋白电泳,对骨髓瘤引起的肾衰竭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
作者:唐秀英;苏荣;席向红;李莉;王菊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禽类养殖人员人感染H7N9禽流感认知和防护行为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3个涉农区县407名禽类养殖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者中99.26% (404/407)听说过“H7N9禽流感”,从乡村医处获取知识的仅占0.74%.养殖场从业人员知晓得分高于散养户(P<0.05),随着年龄增加,知晓得分降低(P<0.05).接触禽类时每次都穿专用工作服、戴口罩及手套比例分别为29.73%、2.46%和13.02%,接触禽类后每次洗手的人占98.03%.结论 禽类养殖人员尤其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者对H7N9禽流感关键知识点知晓率仍较低,散养户普遍存在个人防护不足现象.应发挥乡村医在基层健康传播中的作用,提高信息接收的有效性和卫生行为的形成率.
作者:李琳;董晓春;徐文体;张颖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2005-2013年云南省食用蜂蜜中毒事件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云南省蜂蜜中毒报告事件的统计资料和调查报告,对蜂蜜中毒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云南各地共报告蜂蜜中毒12起,75人中毒,18人死亡,病死率为24.0%.蜂蜜中毒集中发生于5-8月间的云南西部地区,主要中毒人群为青壮年农民.野生蜂蜜和家庭养殖蜂蜜中毒病例的病死率未见统计学差异(x2=0.02,P=0.89).结论 在重点地区进行有毒蜜源植物调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和加强市场监管是减少蜂蜜中毒发生和降低危害的必要措施.
作者:张强;刘志涛;赵世文;陈顺安;余思洋;赵江;张骏;万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有效落实卫生行业新标准“护理分级”,进行护理分级质量改进.方法 应用精益六西格玛的方法,构建质量改进PDAIC模型,并将PDAIC模型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分级的质量改进,并采用护理分级合格率对改进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改进后护理分级合格率高于改进前,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精益六西格玛思想下构建的质量改进PDAIC模型有效的提升了神经外科护理分级合格率,此方法可尝试应用于更多的医疗护理质量改进活动.
作者:谢彩霞;肖静蓉;蔡王婷;周敏;蒋晓华;石荷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乙肝疫苗事件”导致的攀西地区居民、预防接种工作人员态度变化及疫苗接种率变化,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电话访谈302名0~ 23月龄儿童家长;调查市、县两级各3家医院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问卷调查产科接种人员;问卷调查25个乡镇卫生院接种人员.结果 知道“乙肝疫苗事件”的家长中,46.77%肯定或怀疑事件中儿童的死亡与乙肝疫苗有关;知道“乙肝疫苗事件”前,62.90%的家长认为乙肝疫苗安全,知道此事件后,比例降为31.72%;16名医院产科接种人员,9人认为乙肝疫苗安全;25名乡镇卫生院接种人员对乙肝疫苗安全性态度在事件前后无明显变化,但其中3个乡镇暂停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6所医院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在“乙肝疫苗事件”期间较上年同期呈下降趋势.结论 “乙肝疫苗事件”对儿童疫苗接种造成了不利影响,应加强疫苗安全性的宣传和疫苗不良反应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的建设.
作者:蓝羲;魏小庆;黄小梅;黄星辉;周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的就诊及临床特征,为手足口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相关的手足口病病例并开展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共调查手足口病病例886例,男女性别比1.39∶1,散居655例,托幼及学校儿童231例;本地户籍359例,外地527例;85.78%出现发热症状,其中54.21%出现中热,32.24%出现高热;87.13%出现口腔疱疹;17.72%有呼吸系统症状;6.32%有消化系统症状;86.91%患者出现皮疹,其中87.14%为手部皮疹,70.39%为足部皮疹,29.74%为臀部皮疹;小于2岁儿童出现皮疹(口腔疱疹)比率高于2岁及以上儿童(P<0.05).65.23%患者发病后2d内诊断,本地、外地患者诊断及时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9,P=0.107);22.01%患者住院治疗,本地、外地患者的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1,P=0.137);病原学检测其他肠道病毒占77.17%,EV71占20.11%.结论 手足口病症状以发热、皮疹等表现为主,患者就诊及时;仍应全面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降低发病率,避免或减少死亡.
作者:倪志敏;徐丹戈;杨根美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