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金森症致病机理分析及预警基因筛查研究进展

高振砷;崔岩;王建夺

关键词:帕金森症, Park1-10, 预警基因
摘要:帕金森症是现今世界公认的第二大神经系统疾病,调查显示该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高达16‰,全球400万帕金森症患者中有170万名在中国.研究证实有10个基因与帕金森症的发病情况有重要的关联关系,分别被命名为Park1-10,经近10年的深入研究确定其中5个基因(SNCA、Parkin、Pink1、LRRK2、DJ1)与帕金森症的形成有直接关联关系,而通过检测这5个基因中关键性位点的多态性变异即可对帕金森症的发生和发展产生预警作用.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成都市某医院医务人员对被动吸烟暴露的态度调查

    [目的]了解成都市某医院医务人员对被动吸烟暴露的态度,为建立无烟医院制定于预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成都市某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描述其对被动吸烟暴露的态度的现状;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医务人员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当暴露于被动吸烟环境中时,63.26%的医务人员会积极主动采取措施脱离被动吸烟的环境,37.74%的医务人员不会采取任何措施,依然处于被动吸烟暴露环境.影响医务人员对被动吸烟暴露的态度的主要因素有职业、性别、收入等因素.[结论]医院医务人员对被动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较好.对被动吸烟暴露,仍有部分医务人员不采取积极明确的态度予以抵制,医务人员对被动吸烟暴露的态度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犹忆;孙敏;陈玉翠;赵立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农村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岱海镇、麦胡图镇、曹碾满族乡3个乡镇799户农户,共计2 058人进行卫生服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被调查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390.18‰,不仅高于2008年全国的平均水平176.7‰,也高于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平均水平213‰.分析表明年龄和慢性病是影响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量较大,且年龄和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影响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孙静;范艳存;傅海虹;王学梅;王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芩丹颗粒对高强度微波辐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强度微波辐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自制药物芩丹颗粒对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小鼠高强度微波辐射模型,以自制药物芩丹颗粒进行干预,应用ELISA-双抗夹心法,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细胞因子(IL-1、IL-2、IL-6、IFN-α、TNF)的活性.[结果]高强度微波辐照后,小鼠细胞因子(IL-1、IL-2、IL-6、IFN-α、TNF)活性显著降低.应用芩丹颗粒预防给药或辐射后治疗用药,都可提高小鼠以上细胞因子的活性.[结论]高强度微波辐射可引起小鼠细胞因子IL-1、IL-2、IL-6、IFN-α、TNF的活性显著降低,芩丹颗粒可增强微波辐射后小鼠的免疫功能,对微波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徐俊杰;吕士杰;芦晓晶;姜艳霞;张巍;李妍;罗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棘阿米巴土壤分离株CB/S1的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目的]观察棘阿米巴土壤分离株CB/S1的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从棘阿米巴CB/S1提取线粒体DNA用Eco RI酶切,与土壤分离株CJY/S4比较观察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用地衣红-卡红染色观察棘阿米巴内共生细菌.[结果]棘阿米巴土壤分离株CB/S1线粒体DNA RFLP与CJY/S4相比除了额外的片段(extra bands),两个分离株具有相同的片段模式.经地衣红染色观察CB/S1内共生细菌呈黑色、棒状、不规则的分布在胞质内.[结论]额外的片段表明棘阿米巴CB/S1内含有内共生细菌的环状DNA,并且除了内共生细菌的存在棘阿米巴CB/S1与土壤分离株CJY/S4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是棘阿米巴分类及发现内共生细菌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崔春权;玄英花;郑善子;金松竹;杨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帕金森症致病机理分析及预警基因筛查研究进展

    帕金森症是现今世界公认的第二大神经系统疾病,调查显示该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高达16‰,全球400万帕金森症患者中有170万名在中国.研究证实有10个基因与帕金森症的发病情况有重要的关联关系,分别被命名为Park1-10,经近10年的深入研究确定其中5个基因(SNCA、Parkin、Pink1、LRRK2、DJ1)与帕金森症的形成有直接关联关系,而通过检测这5个基因中关键性位点的多态性变异即可对帕金森症的发生和发展产生预警作用.

    作者:高振砷;崔岩;王建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阻塞性黄疸大鼠胃黏膜损害中的细胞信号传导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介导的信号传导在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胃黏膜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将48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胆总管结扎1 d(E1)、3 d(E3)、7 d(E7)和14 d (E14)组,每组8只,胆总管结扎组双重结扎胆总管建立阻塞性黄疸模型(OJ).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胃黏膜组织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做定量分析.[结果]E1组与E3组间TLR4和TNF-α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7组的表达高于E1、E3、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E14组的表达高于其余各组(P<0.05).假手术组、对照组、E1、E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黄疸时,TLR4介导的信号传导在胃黏膜损害中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向东;廖波;彭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云南省级医疗机构两年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分析

    [目的]了解云南省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现状,以提高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连续两年对28家医疗机构的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等方面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两年累计监测1 660件样品,总体合格率为93.4%.无菌器械合格率高(100%),合格率较低的为紫外灯辐照强度、使用中戊二醛含量和空气,分别为85.2%、86.2%和86.4%.2010年合格率较2009年有所上升.[结论]应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消毒灭菌制度,切实做好医院消毒灭菌工作.

    作者:李建云;周晓梅;王会珍;应肇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神经内科医院内感染调查分析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06.12~2010.12年800例神经内科患者,记录相关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发生64例医院内感染,感染率为8.0%,其中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患者感染率高,分别为9.6%、9.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下呼吸道感染占45.3%,上呼吸道占32.8%;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10.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烟酒史、住院时间≥20 d、意识昏迷、应用广谱抗生素、气管插管及留置尿管是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内科病人医院内感染患者主要以脑血管疾病为主,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影响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年龄≥60岁、住院时间≥20 d、意识昏迷、基础性疾病、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应加强基础护理和治疗,严格无菌操作并控制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作者:吴强;段慧玲;苏小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北京市农村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多发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农村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多发特点.[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农村7所初中、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1 607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12.2%学生无任何健康危险行为,男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多发现象比较突出.初、高中学生自杀意念、骑车违规等伤害相关行为发生率较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吸烟、饮酒等成瘾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结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多发现象比较突出,应针对行为多发特点开展综合性行为干预.

    作者:王绍华;张镇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支气管哮喘病情控制分析

    [目的]分析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和肺通气功能.[方法]对入选的无其他心肺疾病、糖尿病和职业病的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分单纯支气管哮喘组(单纯哮喘组)和合并变应性鼻炎组(鼻炎组)两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问卷形式调查哮喘控制情况,以肺功能仪测定肺活量(VC)、一秒呼气/用力肺活量(FEV1%)和大分钟通气量(MVV),建立个人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鼻炎组126例,占45.8%,其发作频率、近1年住院次数和每次住院天数均高于单纯哮喘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哮喘控制测试分值差于单纯哮喘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鼻炎组VC、FEV1%和MVV均低于单纯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的控制情况影响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和肺通气功能,临床工作中要高度重视支气管哮喘患者有无合并变应性鼻炎并规范化治疗.

    作者:陈海珍;郭百凌;张建霞;张金春;焦方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柳州市中学生日常饮食行为及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柳州市中学生日常饮食行为、减肥相关行为和运动锻炼行为的现状.[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3所不同类型学校的4 800名中学生进行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不健康饮食行为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过去7d内中学生每天喝汽水饮料和吃甜点1次以上率分别为:143%、22.6%,有6 6%的学生每周至少有3d或以上在西式快餐店用餐,18.3%的学生每周至少有3d或以上吃过路边摊提供的食品,65.8%的学生不能做到每天至少吃2次新鲜蔬菜,77.2%的学生每天不能做到喝1杯牛奶/豆奶,30.5%的学生不能做到每天吃早餐.部分中学生存在不合理减肥现象,33.0%的学生存在偏食;中学生每天运动1h以上者占57.8%;每天看电视/录像2h以上者占46.0%;每天做课外功课、补课4h以上者占18.4%;每天玩电子游戏4h以上者占14.2%.[结论]柳州市中学生存在多种不健康饮食行为,缺乏体育运动、静态活动较普遍,应尽快开展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干预措施,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作者:王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急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目的]介绍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急诊救治方法并探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梗阻性脑积水43例患者,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做额角穿刺并进行紧急脑室外引流术,统计穿刺成功率,并于手术前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来评价昏迷指教的变化.[结果]患者穿刺成功率100%,穿刺后1~2 min见脑脊液流出,脑室外引流术后GCS昏迷指数提高2分.[结论]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可有效、快捷地通过额角穿刺来进行脑室外引流,不仅穿刺成功率较高,而且可改善患者术后的昏迷状态,为患者进一步诊治赢得宝贵时间,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赵宪林;姜宏舟;刘国军;杜敬华;关永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壮族健康女性跟骨定量超声骨量峰值研究

    [目的]建立壮族女性定量超声骨量峰值,为广西壮族人群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防治效果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法对25-70岁祖辈三代双亲均为壮族的746例健康女性志愿者进行跟骨定量超声测定,以5岁为一个年龄组.[结果]峰值骨量出现在35岁~组,BUA峰值为(64.83±3.78) db/MHz.在25~34岁年龄范围内BUA值随年龄增大而增大,40岁~略有下降,但仍处较高水平,45岁~后随年龄增长跟骨BUA值逐渐下降.50岁~组至65~70岁组骨量正常百分比由58.87%降低至7.08%.[结论]建立了壮族女性定量超声骨量峰值,提供了该地区定量超声的BUA参考值和骨质疏松症诊断的科学依据.

    作者:王金花;黄秀峰;周庆辉;杨园园;林朝文;韦荣耀;黄昌盛;吴玉梅;吴联滔;何兰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亚催眠量丙泊酚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亚催眠量丙泊酚对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妇科手术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关腹膜时静脉注入生理盐水2ml,实验组在关腹膜时静脉注入丙泊酚0.4 mg/kg.观察手术结束后24 h内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手术结束后24 h内恶心发生率为60%,明显低干对照组(73%)(P<0.05),实验组呕吐发生率(47%)明显低于对照组(67%)(P<0.05).[结论]亚催眠量丙泊酚可以降低妇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詹玉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国现阶段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我国现阶段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痴呆患病率.[方法]检索2000~2009年相关数据库及其他网络资源的相关资料,对10个研究应用Meta Analyst Beta3.13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结果]纳入患病人数累计1 055人,调查人口数累计23 787人.资料存在无实质性的异质性(F=49.2%);模型有统计学意义(q=0.996,P=0.000);痴呆患病率的合并值为4.2%(95%CI为3.0%~5.8%)(P=0.000< 0.01),并得出不同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以及婚姻状况等各亚组的患病率.[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约为4.2%,而且各亚组患病率不同.

    作者:雷婷;马亚娜;聂宏伟;张耀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汶川地震灾后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试点调查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灾区两年后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文版),对地震灾区绵竹市的东北镇、西南镇及九龙镇的600名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进行测量,同时收集他们的一般信息.[结果]绵竹市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总体评价得分为(13.4±1.5)分,与全国常模相比较低(P<0 05).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患病状况、收入、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和亲人残疾情况,其中影响大的因素分别是患病状况和收入.[结论]地震灾区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较差,应得到较高的关注.

    作者:张作英;杨丹;符秀丽;林雯;高晓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8497例伤害住院患者损伤部位及预后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兰州市伤害住院患者损伤部位一般分布状况,为伤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2002~2008年间2所省级综合医院8 497例伤害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对不同损伤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颅脑损伤比例高(30.61%),其次为下肢部(21 34%),上肢部(10.38%).除65岁~以上老年组以下肢损伤(4831%)所占比例高外,其余各年龄组均以颅脑损伤所占比例高.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主要损伤部位为颅脑部和下肢部,暴力事件为颅脑和颈胸部,自然环境为眼部和上肢.[结论]头部和四肢仍是伤害损伤的主要部位,应加强安全防护意识,开展教育干预,降低伤害损伤的危害程度.

    作者:高娟;白亚娜;胡晓斌;程宁;赵迟;刘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耐核苷类药物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耐核苷类药物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PEG-IFNα-2a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B组单独使用PEG-IF-Nα-2a,对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房粘连蛋白(LN)和Ⅲ型前肢原(PcⅢ)等肝纤维化指标、血清HBsAg、HBeAg、HBV-DNA等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血HBsAg,HBV-DNA指标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IFNα-2a联合扶正化瘀肢囊治疗耐核苷类药物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优于单一使用PEG-IFNd-2a.

    作者:张国顺;马利转;张超;李玉林;李志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云南省罗平县糖尿病经济负担分析

    [目的]分析云南省罗平县农村居民糖尿病的经济负担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按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抽取云南省罗平县4 801名18岁及以上村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体检.采用二步模型法估算其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将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与人力资本法相结合,测算间接疾病经济负担;采用支付意愿法估算其无形疾病经济负担.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糖尿病经济负担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云南省罗平县农村居民糖尿病的标化患病率为6.79%,其中男性标化患病率为5.27%,女性标化患病率为7.95%;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糖尿病的每千人口DALY值为2.62,其中男性为2.11,女性为3.06.糖尿病患者的人均直接、间接和无形疾病经济负担分别为8 095.8元、26.2元和8 370.0元,总疾病经济负担为30 929 9万元.住院天数越长者,糖尿病的经济负担越重.[结论]糖尿病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应采取措施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作者:刘国华;蔡乐;舒占坤;叶亚怀;冯锐;赵科颖;何建辉;毛鸿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抵抗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P患者46例,以正常健康人40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AP患者均于起病后24 h内入院,并根据Ransons' 11项指标及CT评定进行轻重分型,其中轻型(MAP) 25例,重型(SAP) 21例.所有入选者分别于入院治疗d1、d3、d7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水平.[结果](1)在AP患者入院d1、d3、d7,SAP和MAP患者的血清抵抗素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SAP与MAP对比,SAP患者的血清抵抗素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MAP患者(P<0 05).(2)所有AP患者的血清抵抗素与hs-CRP浓度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329,P<0.05).[结论]抵抗素参与了AP的发病过程,可以作为AP早期诊断、严重程度评估的重要血清学指标.

    作者:陈军;曾仕平;汤静;谭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