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尔茨海默病和多发梗死性痴呆患者脑影像学改变与临床智能精神检查相关性研究

黎胜强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多发梗死性痴呆, CT, 临床智能精神检查
摘要: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和多发梗死性痴呆患者CT检查改变与临床智能精神检查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近2年某院收治的37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35例多发梗死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疾病CT影像学改变与临床智能精神检查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①阿尔茨海默病组前角、后角、基底池、外侧裂、三脑室、四脑室、侧脑室以及脑沟等部位的大宽度值均大于多发梗死性痴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发梗死性痴呆组MMSE评分为16.79±5.48,DRS评分为0.832,均高于阿尔茨海默病组(13.24±2.38,0.6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阿尔茨海默病组MMSE评分与外侧裂和侧脑室宽度呈负相关;DRS评分与前角和四脑室宽度呈正相关(P<0.05).④多发梗死性痴呆组MMSE评分与DRS评分与脑室系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T检查脑室系统影像学改变是鉴别阿尔茨海默病与多发梗死性痴呆的主要方面,脑室系统病理性改变与临床智能精神改变有直接关系.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江苏省连云港市2009~2010年流感监测分析

    目的 监测流感流行趋势,了解连云港市流感病毒的活动特点,为制定流感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分型,并对连云港市2009~2010年的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09年7月~2010年12月,从哨点医院采集的2008份疑似流感样病例标本中,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30份.阳性率为26.39%,其中新甲型H1N1型263份,H1型7份,H3型222份,B型38份.2009年8月出现新甲型H1N1疫情,9月为高峰期.2010年高峰月出现在3月和9月.结论 连云港市可能存在春季和秋季两个流感流行高峰,应进一步加强对流感的监测.

    作者:于翔翔;高玉鹏;毛艳敏;李莉;张学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婴儿期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及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某院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儿期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的早晚与婴儿期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有效的降低其患病率.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该院儿童保健门诊中2009年5月~2010年5月0~1岁婴儿815例,排除疾病因素,通过体格检查,家长问卷,调查其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的早晚将患儿分为实验组(n=396),是指无论采取何种喂养(母乳或人工或混合)均于4~6个月添加辅食;对照组(n=419),是指无论采取何种喂养(母乳或人工或混合)均于4~6个月未添加辅食.两组统一采用BASIC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测血常规.结果 实验组贫血发生率是19.2%,对照组贫血的发生率是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论采取何种喂养(母乳或人工或混合)均于4~6个月添加辅食其贫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因此正确的儿童喂养行为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婴儿期IDA患病率.

    作者:吴英杰;高新;李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

    目的 探讨分析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手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01~2011.11月间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患者12例(20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早期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安全有效,能尽早恢复患者的视力.但并发视网膜脱离或黄斑牵拉脱离以及长期合并存在的视网膜下出血会影响视功能的恢复.

    作者:梅锋;周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合肥市2004~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市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对合肥市2004~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合肥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8种,累计报告病例137 6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94.85/10万,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呼吸道类传染病是合肥市主要的传染病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丙类传染病出现上升趋势;合肥市地区发病病种前5位为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痢疾、肝炎和梅毒为主.主要的发病人群为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结论 2004~2009年合肥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目前需要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为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细菌性痢疾、肝炎和梅毒.

    作者:赵科伕;吴金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外源性核苷酸拮抗乙醇发育毒性的体外研究

    目的 探讨外源性核苷酸对乙醇发育毒性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啮齿类动物植入后全胚胎培养技术,将胎龄8.5d的ICR小鼠胚胎以4.0g/L乙醇染毒,然后用不同剂量(0.16 mg/L,4mg/L,100 mg/L)的外源性核苷酸干预.培养48 h后对小鼠胚胎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形态分化进行评分.结果 剂量为0.16 mg/L及100 mg/L的核苷酸干预可使胚胎颅臀长增大,体位、后神经管评分明显升高,卵黄囊直径增大,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剂量(4mg/L)核苷酸干预还可使头长增大,对体位、心脏、后神经管、后脑、中脑、前脑、听觉、视觉、嗅觉、前肢芽及后肢芽均有改善,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源性核苷酸可能有拮抗乙醇发育毒性的作用.

    作者:赵洁;赵佳夕;许雅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新疆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为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分析了新疆公共卫生供给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基层医疗卫生经费投入不足,政府对公共卫生机构投入不足,基层卫生资源配置不足,公共卫生人才不足、素质较低,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较高,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不足.从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科学设计均等化服务项目、整合卫生资源,加快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作者:谢慧玲;张冬;王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观察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85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MPCNL治疗和URL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64.3±15.6) min、 (123.5±38.2) ml、 (13.2±2.1)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3d和术后1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0%和9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可作为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刘磊;李鹏;胡跃世;王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改良PLDD治疗顽固性椎间盘源性腰痛

    目的 探讨改良的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 某院自2007年1月~2010年6月对26例经MRI检查及椎间盘造影确诊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32个椎间隙,采用日本SLT公司生产的Nd:YAG激光治疗机治疗,采用双侧入路多点照射的方法,激光功率5~10 W,每个激光脉冲持续1s,间隔1 s,照射总能量400~800J.米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The 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及奥斯维斯失能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30 min,术后住院时间0~7 d,平均3d.26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15例,良2例,可1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PLDD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有效、安全、微创.

    作者:付爱军;刘刚;陈通;张志勇;李建民;朱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K-ras基因状况预测转移性结直肠癌药物治疗后生存期

    目的 旨在通过前瞻性检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K-ras基因表达状况,观察比较化疗单用或联合靶向治疗的长期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预测指标.方法 初治的转移性结直肠癌62例,一线化疗前全部检测了癌组织K-ras基因,62例癌组织K-ras基因进行检测,突变率为30.6% (19/62),其中G12占89.5% (17/19),G13占10.5% (2/19);43例K-ras野生型者分两组进行姑息化疗,包括单纯化疗组及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组,治疗期间密切随访,统计疗效及毒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K-ras突变者中位PFS和OS分别为4.7月和14.5月,野生型者中位PFS和OS分别为8.5月和24.0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05);10名K-ras野生型者在化疗基础上加用靶向治疗(西妥昔单抗),其中位生存期36.5月,显著高于未用靶向治疗患者的18.0月(Log-rank检验P< 0.01).结论 癌组织K-ras基因突变者生存期明显短于K-ras基因野生型者,表明K-ras基因突变可作为本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预后预测指标;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可有效改善K-ras基因野生型者的PFS和OS,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巍;焦勇;林奔;林秀强;招丽蓉;徐绮华;冯芬;胡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研究综述

    目的 了解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研究情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果 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比较成熟,概念明确,测量工具比较权威,对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大学生社会支持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对三者相关性研究开展的非常少.结论 可以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及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相关性做进一步研究.

    作者:潘芳芳;俞爱月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模式研究

    目的 在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探索学校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工作模式.方法 选择824名中学生进行艾滋病同伴教育,对艾滋病同伴教育者选拔、培训,同伴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进行评价.结果 75.3%的同学认可同伴教育教育模式.同伴教育志愿者应具备的前5项素质为爱心、责任心、亲和力、艾滋病与同伴教育知识的掌握、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爱情观.同伴教育活动内容有意义的前5项为艾滋病的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及传播途径、中学生在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的作用、生活技能与预防艾滋病教育、同伴教育者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方式前3项为案例分析、现场演示、角色扮演.结论 此同伴教育模式适用于在中学校范围开展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宣教活动.

    作者:蒋颖;钟朝晖;张眉;王应雄;刁俊;杨彬;李少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变化

    目的 观察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某院收治的63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检验资料,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变化.结果 ①慢性肝炎肝硬化Child C级患者TNF-α水平(1.32±0.12)高于ChildB级 (1.86±0.19)、A级(2.35±0.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肝硬化Child A级患者IL-10水平(0.037±0.010)高于Child B级(0.024±0.009)、C级(0.013±0.0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3.56±0.15)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组患者(2.32±0.22)、对照组患者(0.63±0.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组血清IL-10水平(0.014±0.009)低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组患者( 0.027±0.012)、对照组患者(0.046士0.0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和IL-10均参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病理过程,TNF-α水平变化趋势与疾病严重程度一致,IL-10水平变化趋势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反.

    作者:郭力红;张岁;刘英辉;刘静;佟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血栓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治疗

    目的 探讨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疗效.方法 96例患者分为心理结合药物综合干预组的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每组48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S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为76.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测中的全血粘度、血浆浓度、低切与中切全血还原粘度、RBC压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全血还原粘度和RBC压积水平、SSS评分上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BI评分上治疗组则升高明显(P<0.01).结论 药物结合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整体提高脑血栓的疗效,而且对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日常生活能力大有裨益.

    作者:桂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精神心理因素预防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精神心理因素对预防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9月~2010年10月某院收治的84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Stanghellini评分、患者满意度、战胜疾病的信心等.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9.96±3.41分)显著低于干预前(12.98±5.46分);对照组干预后(6.45±3.68)显著低于干预前(12.87±6.23分),且干预组减少程度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优良率97.6%、对照组为35.7%,干预组战胜疾病的信心优良率80.9%、对照组为61.9%,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战胜疾病的信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功能性胃肠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曹满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河南省漯河市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数据分析

    目的 了解各年龄组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未免疫原因及未免疫儿童的麻疹免疫史、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方法 对各县区报告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目标儿童接种率达98.14%,未免疫儿童占1.86%; AEFI发生率为5.59/10万.结论 政府参与是提高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的关键.

    作者:陈翠花;贾孝提;李卫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围生期双酚A暴露对大鼠子代行为发育的影响

    目的 研究围生期暴露于双酚A对SD大鼠子代的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120只孕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从孕期d6至仔鼠出生d 21断乳每天分别灌胃给予0、0.05、0.5、5、50、500mg/kg的双酚A.于仔鼠出生后d3检测前、后肢定位反射;出生后4d检测仔鼠的平面翻正、悬崖回避反射;出生后d5检测负向地性;出生后d11检测空中翻正反射.结果 0.05、0.5mg/kg剂量组的所有的神经反射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5 mg/kg剂量组的平面翻正反射、负向地性反射、空中翻正反射达标天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迟;50mkg剂量组,在前、后肢定位反射、空中翻正反射达标天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迟;500mg/kg剂量组,在前、后肢定位反射、负向地性反射、空中翻正反射以及悬崖回避反射的达标天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迟.结论 大鼠围生期暴露于双酚A,可影响子代大鼠的神经行为发育.

    作者:范杰;蒋建军;尚兰琴;彭茨克;王宛怡;邓陶陶;刘然;符君;任泽明;邢丽娜;吴双;郝卫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即刻修复用于67例牙种植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即刻修复用于67例牙种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10月进行牙种植的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67例(即可修复组),对照为53例(传统方法组),实验组在牙种植后1周内即进行修复,对照组在牙齿经历4到6个月无负荷期后进行修复,后观察两种方法种植体脱落的次数、感染或松动的例数以及X线下异常情况的例数,同时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进行组内的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种植体脱落的、感染、X线下出现异常的例数均为0例,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P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牙种植后即刻修复临床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可以在口腔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于开涛;邹敬才;龙国平;葛成;舒瑶;刘宝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层次护士手卫生认知行为态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不同层次护士手卫生的认知行为态度,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有效防止医院内感染.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医院128名不同层次护士(64名实习护士和64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士一般资料、手卫生的认知行为态度、影响手卫生的因素,比较不同层次护士手卫生认知行为态度差异性、影响手卫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不同层次护士手卫生的认知行为态度比较与性别、实习时间、工作时间、学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护士与在职护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习护士对手卫生认知行为态度优于在职护士(P<0.05).在职护士比实习护士更多地认为“洗手后无干手设施、临床工作忙、多次洗手会伤皮肤”是影响手卫生的因素(P<0.05).结论 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加强在职护士手卫生的继续教育、培训以及监督管理,提高手卫生意识,改善手卫生的设施,提高手卫生的执行率,从而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曹芙蓉;李俊英;余春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两种快速方法联合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

    目的 建立联合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试验方法,以提高耐药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对126株已知耐药浓度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株和敏感株分别采用硝酸盐还原试验(Nitrate Reductase Assay,NRA)和反向斑点杂交试验(reverse-dot blot hybridization,RBH),检测其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的耐药性,并将结果与绝对浓度法结果相比较.结果 硝酸盐还原试验和反向斑点杂交试验联合检测与绝对浓度法比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0.05),异烟肼灵敏度95.5%,特异度100%;利福平灵敏度100%,特异度98.1%;链霉素灵敏度93.2%,特异度92.7%;乙胺丁醇灵敏度94.1%,特异度94.6%.结论 硝酸盐还原试验和反向斑点杂交试验联合检测可作为快速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试验方法.

    作者:潘建华;石燕;彭雪峰;邓为之;石国民;向延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早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ICU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ICU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方式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35例ICU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对另外35例ICU患者进行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EPN),对两组不同早期营养支持方式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并对评价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组上消化道出血率、腹泻率及苏醒后拒食率及体重丢失减少明显减少,血清总蛋白指标良好.结论 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介入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胃肠适应性,提高营养支持效果,对ICU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千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