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瘀胆型肝炎78例临床疗效观察

谢军

关键词:腺苷蛋氨酸, 药物性瘀胆型肝炎, 茵栀黄, 肝肾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瘀胆型肝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某院于2010年4月~2012年1月收治的78例药物性瘀胆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茵栀黄治疗,实验组40例行腺苷蛋氨酸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肝(Scr)的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内相比,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生化指标变化均优于治疗前(P<0.05);而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化指标变化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瘀胆型肝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延缓肝肾功能恶化,并通过一系列生理作用,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药物性瘀胆型肝炎起到有效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与戈舍瑞林用于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及对VEGF的影响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与戈舍瑞林对于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34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戈舍瑞林组32例,术后皮下注射戈舍瑞林;对照组29例,术后不用药.观察3年内患者复发情况,测定治疗前、术后6月、术后1年患者血清VEGF的变化.结果 米非司酮组与戈舍瑞林组3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米非司酮组与戈舍瑞林组血清VEGF下降更为明显,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M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或戈舍瑞林均对防止复发有较好疗效,且能明显降低血清VEGF表达水平.

    作者:陈华;金松;卢斋;陈曼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出血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4月某院收治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阴道断端及盆腔腹膜缝合及术后处理,观察阴道残端出血情况、阴道残端局部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24h内出血1例,术后24 h~10 d内出血24例,术后10 d以上后出血3例,24 h~10 d内出血多,占63.2%,且显著多于观察组21.1%(P<0.05);对照组轻度出血16例,中度出血10例,重度出血2例,轻度出血多,占42.1%,且显著多于观察组18.4%,所有患者均无肉芽组织生长.对照组11例(占28.9%)为肠线吸收不良,9例(23.7%)为肠线脱落,5例(13.2%)为肠线套松驰,1例(2.6%)为表面充血或呈污秽色,1例(2.6%)为缝合过稀,1例(2.6%)为阴道断端右侧角部血管漏扎,其中前3项百分比显著高于观察组(P值均< 0.05).结论 针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有效措施,可显著减少阴道残端出血的发生率,有助于术后康复,有效避免宫颈残端癌的发生.

    作者:王文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某院治疗的CUUC病例62例.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均采用MPCNL手术治疗;对照组20例,均采用URL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手术及预后情况.结果 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为(105.6±19.8)min、 (54.6±15.5) ml,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7.6%,残留率为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 (P< 0.05).结论 URL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优于MPCNL,但MPCNL手术成功率、残留率均较URL高.

    作者:吴继宏;梁泰生;周杰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北京市海淀区自备井水质卫生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自备水源井的供水情况、水质卫生状况,为改善生活饮用水质,安全饮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辖区内225眼自备水源井进行卫生学调查,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检验;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采集水样225件,合格151件,总合格率为67.1%.检测水质的25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出现过超标情况,按超标严重程度前4位的依次为硝酸盐(以N计)、总大肠菌数、砷、菌落总数,超标率分别为16.0%、6.7%、5.3%及4.4%.自备井的建井时间、井深是水质的可能影响因素.结论 海淀区自备水源井水质部分指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饮水标准,应加强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作者:赵堃;肖智毅;盛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中两种胆总管探查取石方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可行性和优缺点,并与传统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方式进行比较.方法 对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79例接受开腹手术的患者、完成胆囊切除术后随机选择传统经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A组,n=40)或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B组,n=39),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 B组的手术持续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01);术中出血量也少于A组(P<0.001);A组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B组2例,2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传统的经胆总管前壁切开途径相比具有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手术安全,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范合璋;田伯乐;魏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外周血中血管紧张素1-7的测定

    目的 探索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外周血中血管紧张素1-7 (Ang1-7)的变化情况,了解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某科就诊的30例PCOS患者为病例组,健康体检的30例女性为对照组.对照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卵泡期各相关指标,多元回归分析病例组Ang1-7与各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卵泡期LH值[(20.9±4.1)IU/L)]、LH/FSH值[2.7±0.8]、T值[(2.9±0.7) nmol/L]、FINS值[(16.1±8.2) mu/L]、INS2h值[(107.1±43.2) mu/L]及卵巢体积[(30.8±5.4) cm3]比对照组LH值[(11.9±3.8)IU/L)]、LH/FSH值[1.1±0.4]、T值[(1.3±0.4) nnol/L]、FINS值[(7.9±2.3) mu/L]、INS2h值[(71.4±23.2)mu/L]及卵巢体积[(10.4±4.8)cm3]显著高(P<0.05),而Ang1-7值[(20.5±8.4) ng/L]、OSRI值[0.4±0.1]及OSPI [0.8±0.1]比对照组Ang1-7值[(46.5±11.7) ng/L]、OSRI值[0.6±0.3]及OSPI[ 1.2±0.2]显著低(P<0.05).Ang1-7与T、FINS及卵巢体积呈负相关,而与OSRI及OSPI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外周血中Ang1-7低于正常人群,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相关性,可将其作为临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新靶点.

    作者:李晓冬;高丽萍;沈鸿敏;姚玉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生儿染色体病4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常见染色体病核型、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某院住院的41例染色体病患儿母亲围生期并发症、高危因素、患儿临床表现、染色体核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中孕母有围生期并发症及高危因素者共17例.21-三体综合征29例,18三体综合征1例,猫叫综合征2例,Tumer综合征1例,其他各型染色体核型异常8例.所有患儿均有特殊外貌和(或)体征,26例合并其他畸形或疾病,1例新生儿期夭折,1例9月大时死亡.结论 新生儿期根据特殊外貌体征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诊断染色体病,高龄初产与染色体病存在着相关性.

    作者:韦露明;高宗燕;钟丹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同型半胱氨酸循环酶法自动分析仪测定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循环酶法自动分析仪测定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同型半胱氨酸循环酶法自动分析仪测定高血压患者118例,脑梗死患者78例以及健康人群89例,分析比较3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通过对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高、中、低3个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发现高值样本(32.48±3.67) μmol,CV1.6%;中值样本(19.88±2.97) μmol,CV 1.8%;低值样本(7.56±1.13) μmol,CV1.6%;3种样本混合后检测15次,平均值为(22.23±2.38)μmol,CV4.2%.取2个较已测值(原值)高的血清作为加入物,加到已测值的混合血清中,然后进行测定并计算回收率,结果94.8%~108.7%,平均102.3%.3组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为(7.92±1.56) μmol、 (11.72±5.21)μmol、 (14.36±5.78)μmol,3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梗死组与高血压组相比,P< 0.05;3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适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规检测,Hcy水平的检测对脑血管疾病危险性的监测是1个敏感指标,对脑梗死的预后诊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颜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某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间行锁骨钩钢板(n=68)和克氏针张力带(n=62)治疗治疗的130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锁骨钩钢板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克氏针张力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克氏针张力带组小,另外锁骨钩钢板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显著地比克氏针张力带组好.结论 锁骨钩钢板是一种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上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的新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生平;黄辉;彭维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母亲外周血与脐带血麻疹抗体水平研究

    目的 研究母亲、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与麻疹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集60名妊娠母亲外周静脉血与脐带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 妊娠母亲外周静脉血、脐带血麻疹IgG抗体浓度分别为(4.883±4.687) ng/ml、(7.280±6.061) ng/ml;妊娠母亲麻疹IgG抗体浓度同正常育龄妇女(P>0.05);母亲平均血清麻疹IgG浓度低于新生儿(P<0.05);母血与脐血麻疹IgG抗体水平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r=0.946,P=0.000);曾有麻疹感染史的母亲静脉血麻疹IgG抗体浓度明显增加(β=0.259,t=2.058,P=0.044);自然感染麻疹母亲的脐血麻疹IgG浓度显著高于曾接种麻疹疫苗母亲的脐血麻疹IgG (P< 0.05).结论 母亲麻疹IgG抗体水平是影响婴儿麻疹发病率的重要原因.

    作者:孙群英;黎海芪;曾利花;宾冬梅;宋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分段剜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后院内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定患者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分段剜切术后出现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1月在某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发生院内感染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分段剜切术治疗的12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与随机抽取的未发生院内感染的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分段剜切术治疗的12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异同.结果 发生院内感染与未发生院内感染的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分段剜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临床特点不尽相同.年龄、夏季手术、手术时间长、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情况是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分段剜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应用抗生素是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分段剜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分段剜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与患者自身的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临床医疗措施,减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涛;秦进;董波;毛芳;潘锡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Roux-en-Y与Billroth重建术式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Roux-en-Y与Billroth重建术式在胃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2006年10月~2010年3月收治的拟行远靖胃切除患者117例,分别采用Roux-en-Y术,Billroth-Ⅰ术,Billroth-Ⅱ术进行远端胃切除术,比较3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Billroth-Ⅱ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口服饮食时间、住院天数均较Billroth-Ⅰ组高(P< 0.05);Roux-en-Y组的住院时间较Billroth-Ⅰ组长(P<0.05);Billroth-Ⅱ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较Roux-en-Y组或Billroth-Ⅰ组高(P均<0.05);3组之间各随访时间点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ux-en-Y术式优于Billroth-Ⅱ术式,但未发现Roux-en-Y术式优于Billroth-Ⅰ术式.

    作者:钟炎;谢昌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32例患者病情指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从临床上探讨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病情特征和疾病的原因.方法 在2009年3月~2010年5月中向送诊人员询问32例病患的病史,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在临床上观察和分析患者病情的特征.统计构成意识障碍的原因.结果 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以急性脑血管病为主,其次为中毒类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肺性脑病和糖尿病引起的意识障碍.结论 引起急诊内科意识障碍的因素很多,因此比较复杂,但是主要是由常见病引起,在临床上对其指征要引起注意和观察.在治疗过程中要与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引导其家属对其查体和观察,争取有针对的及时治疗.

    作者:冯志成;钟天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经蝶垂体瘤术后脑脊液鼻漏行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护理

    目的 探讨垂体瘤术后行腰大池外持续引流的护理.方法 对55例垂体瘤术后脑脊液鼻漏行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积极配合垂体瘤术后脑脊液鼻漏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进行针对性护理,通过严密观察病情,维特有效的密闭引流,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预防并发症.术后5例出现脑脊液鼻漏均行腰大池置管引流,其效果满意,有1例发生颅内感染,终治愈.结论 腰大池引流术后颅内感染发生不容忽视,应给于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宋萍;王鹿婷;蔡春妮;吴秋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目的 探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方法 对20例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动脉溶栓治疗,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20例血管闭塞的患者中溶栓后有10例完全再通,6例部分再通,4例未再通.结论 动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护理是保证溶栓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杨慧茹;伍琼珍;吴淑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硼替佐米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WWP1、Smurf1、Smurf2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增殖的关系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WWP1、5murf1、Smurf2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增殖关系,为泛素连接酶E3作为前列腺癌治疗的靶点提供依据.方法 给予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不同浓度的硼替佐米处理(0.1、1、10、50μmol/L),采用Brdu ELISA法测定不同处理时间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活性,并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的方法检测WWP1、Smurf1、Smurf2的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在处理24 h、48 h以及72 h后,硼替佐米均可呈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PC3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在50 μmol/L的浓度下抑制作用明显,但除了0.1μmol/L的的硼替佐米外,其余浓度均可呈时间依赖的方式降低PC3细胞的增殖活性; (2)处理72 h后,硼替佐米可呈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WWP1、Smurf1、Smurf2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且50 μmol/L的浓度下效果明显.结论 硼替佐米可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WWP1、Smurf1、Smurf2的蛋白和mRNA水平,同时降低PC3细胞的增殖活性.

    作者:汪治宇;刘荣凤;丁妍;王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四川省自贡市2008~2010年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男男性行为者(MSM)是目前我国艾滋病(AIDS)风险高的人群.本文通过分析自贡市2008~2010年间MSM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为进一步采取有效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滚雪球”方法募集自贡市MSM,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对艾滋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自贡市MSM的HIV感染事,2008年为13.3%,2009年为25.6%,2010年为23.2%.HⅣ检测/同伴教育/安全套发放均和MSM肛交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相关(P< 0.01).2008~2010年MSM接受HIV检测/同伴教育/安全套发放者所占比例显著持续上升,肛交时坚持使用安全套者所占比例也有显著增加,但阴道性交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自贡市MSM人群AIDS疫情严重,现采取的艾滋病防制措施对减缓HIV在MSM人群中传播有效,需加强干预提高MSM阴道性交安全套使用率.

    作者:李群;陈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开县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率调查

    目的 了解开县居民高血压病患病情况.方法 某院于2009年8~9月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对开县15岁及以上居民共2 574人进行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计发现高血压病患者366人,高血压病患病率为14.22%; 65岁及以上年龄组高血压病患病率高(43.49%);城市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率(24.03%)高于农村居民(10.41%);不同文化程度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居民民高血压表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开县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率低于2002年全国水平.根据不同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健康宣教,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群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从而降低高血压病的患病率.

    作者:王太菊;赵静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全民健康普查在肺结核主动发现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在中国富裕农村地区通过全民健康体检以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所有15岁以上调查对象(孕妇除外)进行胸部X线拍片检查获得肺结核流行强度的基线数据.结果 本次流行病学调查抽样人数为59 542人,实际参加者53 508人,应答率89.87%.共有46 676人拍摄胸部X线片,终确诊并新登记11例肺结按病人.结论 在健康普查中识别1例结核病人花费的成本是相当惊人的,是否需要在较大人群中开展肺结核的筛查值得探讨.

    作者:姜伟;黄莉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法舒地尔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加奥扎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 应用法舒地尔加臭扎格雷注射液治疗101例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TCD的变化情况.结果 法舒地尔加臭扎格雷治疗后VA、BA、PCA血流速度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6.0%.结论 法舒地尔加奥扎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起效快,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

    作者:涂强;林捷;向明清;马兰;成祥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