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凌;邱雅慧;张扬;马秀杰;高夏青
多溴联苯醚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溴代阻燃剂,属于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用于电子电气产品、装饰材料等相关附属产品,具有高素脂性、持久性、生物积累性及高毒性等特点.本文介绍了多溴联苯醚的理化性质、来源、分布、毒性及常见检测方法.目前多溴联苯醚在饮用水及牛奶中既没有国标方法检测其含量,也没有相关卫生标准.本文建议对生活饮用水及牛奶中乡溴联苯醚含量进行区域调查,为多溴联苯醚国家检验标准和卫生标准制定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作者:何迎春;王正虹;李林;周倩如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配合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某院自2008年7月~2012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后经过外侧发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获得随访的患儿67例,患者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在麻醉下行C型臂X线机引导骨折闭合复位,其中30例患儿采用经皮克氏针外侧交叉固定,9例采用单纯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28例经发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统计随访观察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本组58例患儿均获得随访,术后4~5周均达到了临床愈合的程度,Flunn肘关节功能评分,克氏针外侧交叉固定组中优14例(46.67%),良10例(33.33%),一般5例(16.67%),差1例(333%);石膏外围定组优3例(33.33%),良4例(44.44%),一般2例(22.22%),差1例(11.11%);克氏针内固定组优12例(42.85%),良9例(32.14%),一般5例(17.86%),差1例(3.57%);其中克氏针外侧交叉固定组与克氏针内固定组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858,P<0.05).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配合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骨折,该手术方法的创伤小,骨折部位牢固可靠,可以取得比克氏针内固定法治疗更显著的临床疗效,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减少了畸形的发生率,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晓康;郝建宗;甄磊;何明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在直视下清楚血肿和止血、止血彻底,减压充分等方法治疗自发性脑出血并脑室出血.结果 120例患者在随访半年期间共存活109例患者.109例患者中,ALD为1级患者共有37例(33.9%),2级患者有42例(38.5%),3级患者有11例(10.1%),4级患者有12例(11.0%),5级患者有7例(6.4%).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室出血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方法疗效较好,能显著性的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梁兴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并详细记录在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共同作用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70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任意组成数量相等的Ⅰ、Ⅱ两组.保证Ⅰ、Ⅱ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影响临床研究结果.对Ⅰ组应用卡托普利/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的常规治疗基础之上辅助服用美托洛尔.而Ⅱ组仅仅应用卡托普利/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等进行常规治疗.跟踪观察患者15周,详细准确记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始末病情改善状况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记录项目包括左右室舒张末内径/左右室收缩末内径等.并且对患者追踪观察8个月.结果 Ⅰ、Ⅱ两组在心功能/超声心电图/8 min步行实验/等项目上记录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总有效率是82.85%,而Ⅱ组只有60%.Ⅰ组比Ⅱ组LVEDD/LVESD明显减小而LVEF则变大了(P<0.05).结论 在美托洛尔和卡托普利常规治疗的共同作用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疗效显著改善,减少了患者突然死亡几率降低了再次住院几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陆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香烟烟气对肺部炎性介质IL-1,IL-6,IL-8表达的影响.方法 (1)建立动物长期吸烟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肺灌洗液(BALF)中IL-1,IL-6,IL-8的表达水平.(2)制备香烟烟气提取物(CSE)并用它染毒A549细胞,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IL-6,Ⅱ-8的含量.结果 动物吸烟各剂量组IL-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组IL-6,IL-8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染毒的A549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50%、100%CSE组IL-6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8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烟对肺部炎性介质IL-6,IL-8的表达有影响.
作者:李文芳;万丹;刘福荣;石梦蝶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鼻内镜切除腺样体术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某院收治的72例腺样体肥大患者,并将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划分为鼻内镜组和传统组,其中鼻内镜组40例,传统组32例.采取随访的形式进行术后1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3个阶段的回顾性分析,验证采取患者鼻咽部CT和纤维鼻咽镜复查.结果 鼻内镜组手术时间比传统组平均用时少,但出血量远比传统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鼻内镜组和传统组的治愈率分别达到97.3%和96.9%,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鼻内镜组和传统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2%和8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90.7%和7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相比传统方法,鼻内镜电动切割术切除腺样体更为彻底,且由于是明视手术,因此切除更为直观和清晰.
作者:张丽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2009年8月~2010年12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8例,根据患者入院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47)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宣教.结果 干预结束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良好比例为72.3%显著高于对对照组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相关知识掌握比例为74.5%显著高于对对照组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干预组情感职能、生理职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健康宣教,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对糖尿病视网膜知识的掌握,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云研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群体身体自我描述与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和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为测量工具,利用SPSS15.0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分层抽样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大学生的身体自我与社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 自然科学专业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描述比社会科学专业大学生水平高,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学科专业上无差异.身体自我描述与社会自我效能感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大学生的相关程度高于男性大学生.结论 大学生身体自我与社会自我效能感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身体自尊、力量及外表对社会自我效能感存在直接的影响;身体自我描述与社会自我效能感具有较高的正相关,身体自我描述可以对社会自我效能感进行较为可靠的预测.
作者:杨彩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PCD批量检测及包内化学指示卡在高压灭菌质量监控中的可靠性,为医院供应室灭菌质量监控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批量检测系统PCD包内化学指示卡、生物指示卡3种质控方式对高压灭菌质量进行监控,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自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该院供应室共灭菌405次,PCD检测化学指示卡405张,其中合格399张;405批次灭菌中共放置生物检测卡2430张,其中有效2419张.PCD检测合格的399批次中,生物监测卡(2394张)全部显示合格;PCD检测不合格的6个批次灭菌中,有8张生物检测卡显示灭菌失败.PCD检测合格的399批次中包内化学指示卡63840张,合格63019张,显示不合格731张,其中335张出现于玻璃器皿包中,396张出现于金属类包中,布类包中均未发现有不合格包内化学指示卡.结论 PCD批量检测对灭菌效果较包内化学指示卡的指示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林娟;王海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组患者60例实施急诊PCI治疗,对照组患者60例均行非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发生心绞痛、心衰、心源性死亡、再灌注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治疗AMI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提高预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汪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计双蒂腓肠肌皮瓣在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07年4月~2010年12月在某院治疗的30例小腿跟腱及皮肤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双蒂腓肠肌皮瓣组)16例和对照组(传统手术方法组)14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术后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2.3±4.5) min、术后感染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口一期愈合率及膝和髁关节正常活动率均为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次手术及出院后再次出现跟腱断裂的患者比例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蒂腓肠肌皮瓣在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手术方法简单,不需要二次手术,安全性较高,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郑煦光;刘会仁;曲家富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早产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258例早产产妇和258例足月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早产危险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一步筛选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孕妇≥30岁;患有妊高症;胎膜早破;孕期生殖道感染;孕期吸烟或被动吸烟是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指导孕妇避免各种早产的危险因素,并对妊娠期的各种并发症进行积极防治,从而有效地预防早产的发生.
作者:邹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缺碘区居民膳食结构和对碘缺乏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膳食因素对碘缺乏病的影响,为制定该病综合防治措施及进行膳食指导、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24h膳食回顾法调查其膳食摄入情况,并采用问卷表了解居民对碘缺乏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云阳壁山两县居民能量摄入量分别为2066.47 kcal,2256.89 kcal; 蛋白质65.47 g,70.30 g;核黄素0.74 mg,1.32 mg;硫胺素0.89 mg,1.21 mg;碘56.07 μg,70.30μg,以上营养素摄入量两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大营养素供能比适当,对人体缺碘主要危害的回答正确率云阳璧山分别为22.7%,26.1%(x2=23,76,P< 0.001).结论 两县都存在不同程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以及一些与其代谢有关的维生素缺乏,且对碘缺乏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较差,不利于碘缺乏病防治,应对两地居民的科学膳食指导和营养健康教育并尽快出台相关的营养改善政策.
作者:焦永卓;牟李红;李革;李继斌;李心术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定量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用于病人腹泻物或水产品病变部位目的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以GenBank中嗜水气单胞菌WP3的溶血素基因(hlyA)为靶序列,设计引物与TaqMan探针,对模板DNA制备方法,PCR反应时间和温度进行优化,以嗜水气单胞菌ATCC7966和20株相关细菌考核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结果 本方法检测时间仅需30 min,定量线性范围5A×103~5.4×108cfu/ml,与20株常见肠道细菌均无反应,对4个浓度的嗜水气单胞菌测定的批内标准差在0.08~0.14之间.结论 成功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嗜水气单胞菌方法,该方法可在半小时左右直接定量检测病人腹泻物或水产品病变部位中的嗜水气单胞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蓉;王忠发;王志铮;赵蓓蓓;许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总结手术室护士对肩关节镜术的手术期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通过对23例行肩关节镜术患者的手术期全过程观察,手术室护士有预见性地做好术前准备,密切观察术中病情,积极配合手术,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结果 23例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均无手术期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室护士对病人的细致护理、术中默契配合能够提升手术期护理工作质量,避免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翠容;杨洪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老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成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某院治疗的94例肝硬化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38例,40.43%)和中青年组(56例,59.57%),对比观察其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结果 老年组患者的黄疸(P<0.01)、腹水(P<0.05)、感染(P< 0.05)、肝肾综合征(P<0.05)、肝性脑病(P<0.01)和电解质紊乱(P<0.05)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结论 与中青年人群相比,老年肝硬化病人各种监床表现更为明显,严重并发症更多见.
作者:张为卿;李方学;何荣梅;甘玉萍;周玉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粪便放射性测定联合SPECT肝胆显像在先天性胆道闭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11年10月在某院儿科住院的持续性黄疸患儿共52例,采取粪便放射性测定联合SPECT肝胆显像技术进行检测,并与终病理结果及临床检查、治疗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SPECT与粪便放射性测定联合检测先天性胆道闭锁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100.00%、84.21%、94.23%、91.67%、15.79%、0.00%.结论 粪便放射性测定联合SPECT肝胆显像在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敏感性高、特异度高、无创、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宁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对于烧伤合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7例烧伤合并胫腓骨开放骨折的患者并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17例,分析比较传统清创换药并二期内固定、植皮等(对照组)治疗方式与负压封闭引流后一期内固定并二期植皮等(观察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经比装,观察组植皮前所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并发症如肌腱坏死、局部皮肤瘙痒过敏、局部感染等,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SD治疗方法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玉虎;任志鹏;刘东;刘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青海地区青年人胃癌的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1年62例年龄<40岁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66例年龄>40岁的胃癌患者的资料比较.结果 青年女性胃癌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以胃体癌多见;组织学类型分化差;临床分期以Ⅲb期及Ⅳ期多见,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青海地区青年人胃癌症状缺乏特异性,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远处转移、预后比高龄患者差.
作者:迪吉;赵君慧;李国元;姜军;祁玉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探讨多焦点与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某院近期收治确诊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168例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83例行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实验组85例行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远拟调节力和视近板调节力,抑郁状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远拟调节力和视近拟调节力、SDS和SAS评分均优干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84.3% (P< 0.05).结论 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运用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远、视近拟调节力,并通过一系列生理作用,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及临床疗效,减轻其负性心理.
作者:岳飞龙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