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等医学院校增设“食品检验”专业的思考

王涛;郑崛村;金家贵;沈富兵

关键词:食品检验, 食品安全, 必要性, 社会需求
摘要:“食品检验”是研究和评定食品质量及其安全的一门学科,在高等院校增设“食品检验”本科专业,培养高素质的食品检验技术人员和食品安全研究人才,对于解决与日俱增的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在医学院校增设“食品检验”本科专业的必要性,展示了本专业人才未来需求状况,并对专业培养目标、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α-胞衬蛋白抗体在干燥综合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抗α-胞衬蛋白(Fodrin)抗体在干燥综合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7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32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SS),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2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6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α-Fodrin IgA、IgG抗体.结果 pSS中的抗α-fodrin IgA和IgG抗体阳性率高于sSS (P<0.05);pSS和sSS患者中抗α-Fodrin IgA、IgG抗体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SLE和RA患者(P<0.05).抗α-Fodrin IgA抗体诊断干燥综合征的灵敏度为55.8%,特异性为97.5%;而抗α-Fodrin IgG抗体诊断干燥综合征的灵敏度为44.2%,特异性为99.0%.结论 抗α-Fodrin抗体特异性很好,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对于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阴性的患者,常规筛查抗α-Fodrin抗体,有利于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作者:张文兰;胡同平;王永福;尹芳蕊;赵剑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MoCA量表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MoCA量表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评价,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MoC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研究组中MCI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或x2=5.61、18.18,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MoC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研究组中MCI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或x2=5.61、18.18,P均<0.05).年龄≥65岁、多发梗死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是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MoCA量表可操作性强、测试简便快捷、敏感度高,MoCA可以作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评估和筛查的良好工具,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军莉;许慧宁;代青湘;左小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流感患者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的检测结果及分析

    目的 观察流感患者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8例流感患者及50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瑞氏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镜检并分类,分别测定并计算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对两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58例患者年龄及异型淋巴细胞两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流感组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为(11.2±2.8)%,对照组为(1.1±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及中间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组3组不同年龄患者其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流感患者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较健康人群明显增高,而由于其检测方法简单,可作为流感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筛查手段之一.

    作者:王伟;周湘红;周萌雯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硬膜外阻滞辅以全麻在小儿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辅以全麻在小儿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在某院进行手术的小儿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分为实验组32例,对照组28例.密切观察两组患儿术前、切皮、术中、术后苏醒时的血压、心率以及手术后清醒所需时间、注药间隔时间、静脉麻醉用药总量、术中肌肉松弛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患儿切皮、术中、苏醒时的血压、心率均小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术后清醒所需时间、静脉麻醉用药总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注药间隔时间、术中肌肉松弛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辅以全麻用于小儿手术患儿更平稳、全麻用药量更小、苏醒时间更短、肌肉松弛更好.

    作者:宗国兰;张伟;石新华;李欣然;李慧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大学生极量运动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索青年学生极量运动前后血压心率的反应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名青年大学生采用800m极量跑的运动,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5 min、10min时用电子血压计重复测量血压及心率1次.观察性别、运动习惯等因素.结果 青年大学生极量运动800 m后,SBP、DBP及HR均大幅度升高,休息10 min后未恢复;运动前后各时间点的男性SBP均明显高于女性;不常运动组极量运动后即刻的SBP明显高于常运动组,DBP也是如此,但差异不明显.结论 极量跑步运动可导致青年学生的血压和心率大幅增加,女性对运动舒张压的稳定作用更好,常运动者有利于稳定极量跑步运动的血压反应.

    作者:王刚;章志红;刘晓群;廖艳旺;付利德;肖玄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80例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实验组给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2组的术中出血分别为(26.3±5.6) ml、(40.6±2.8) ml,t=14.44,P< 0.05;住院时间分别为(3.6±2.5)d、(7.2±1.6)d,t=7.67,P<0.05;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2.3±3.1)h、(15.2±1.4)h,t=5.93,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14.3±2.4)h、(16.5±1.7)h,t=4.73,P<0.05.结论 经腹腔镜手术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术中出血、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开腹组少.

    作者:张卓群;张庆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老年股骨头坏死影像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CT与MRI诊断早期老年股骨头坏死的表现特点以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160例患者先后行CT和MRI扫描,并检测阳性率、确诊率及临床分期.结果 CT与MRI的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阳性检出患者经手术确诊率明显高于CT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和MRI对阳性患者检测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具有相似的临床检出率,而MRI较CT具有更高的检出率.临床对老年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应综合多类影像学资料、并结合临床资料与经验,方可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

    作者:齐春华;周树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南京市2006~2010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南京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南京市梅毒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京市13个区(县)上报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南京市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上报的病例中,以早期显性(一、二期)梅毒为主,占73.40%;年龄分布均集中在20~49岁,占总病例的72.20%;一期、二期、三期和胎传梅毒均为男性病例多于女性,而隐性梅毒则是女性病例多于男性.结论 南京市梅毒疫情处于上升阶段,应进一步加强高危人群的梅毒筛查和干预工作,从而控制梅毒的蔓延.

    作者:郭璐;张敏;吴苏姝;濮志清;王琛琛;徐斐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重症监护室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IFT)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从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间入住ICU的医院感染病例中,选出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共60例作研究对象,分析感染部位分布、易感因素、侵袭性因素、抗菌药物使用分布和真菌的药敏分布情况.结果 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46.7%)和泌尿道(38.3%)为主;易感因素以营养不良(46.7%)和糖尿病(30.0%)为主;侵袭性因素以导尿(91.7%)、血管插管(90.0%)、使用呼吸机(76.7%)、使用纤维镜(55.0%)和气管插管(41.7%)为主;操作时间持续≥16 d,导尿相关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的种类以碳氰酶烯类(25.2%)和三代头孢(22.6%)为主;检出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60.3%)为主,而氟康唑的敏感率(82.2%)低.结论 开展ICU各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以信息化管理抗菌药使用权限,分级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将有助于减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

    作者:何庭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NYHA Ⅱ~Ⅳ级慢性心衰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天加用曲美他嗪20 mg/次,1日3次,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横径(LVEDD)及血浆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DD及血浆CRP水平均有明显变化(P<0.01),而观察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更明显(P<0.01).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荆爱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天津市蓟县莱姆病流行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天津市蓟县莱姆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该县居民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用PCR方法和病原分离培养对临床确诊的莱姆病患者进行病原检测.结果 天津市蓟县人群莱姆病感染率为5.97%,学生感染率为5.28%.山区和半山区感染率高于平原地区;40-49岁年龄组感染率高.经临床和血清学诊断为莱姆病患者25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炎、慢性游走性红斑、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炎、脑膜炎和心脏损害等.收集25例患者的尿液,进行PCR检测,1例阳性.从1例多发性神经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结论 首次从天津地区莱姆病患者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天津蓟县人群中有莱姆病的发生和流行,可能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为莱姆病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宋春英;刘华;陈继永;于凤泰;赵志武;贾艳合;刘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精液质量关系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2010年3月~2011年12月在某院就诊的不育男性患者163例,同时收集147例正常生育男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解腺支原体感染情况,同时比较不育组阳性者与对照组阴性者精液参数.结果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患者不育存在显著的相关(P<0.01);不育组UU阳性者与生育组UU阴性者精液量、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组UU阳性者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a+b均显著低于生育组UU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生育组UU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脲支原体感染可严重影患者的精液质量,造成男性患者的不育.

    作者:王春霞;李永伟;陈建设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食用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探讨食用小龙虾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通过病例追踪和病例监测等方法,收集医疗机构诊断的食用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疑似病例,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确诊食用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23人,病例呈散在分布,潜伏期为2.5~13 h,平均6h,女性与男性罹患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3,P>0.05).结论 病例食用食物的种类、潜伏期、临床表现及流行特点与报道的Haff病基本一致.

    作者:谢国祥;郭宝福;陈洋;曹庆军;祝白春;马连凯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前列腺液中PGE2水平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前列腺液中PGE2水平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在某院就诊的患者90例为实验组,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持续3个月以上.同时选择在该院体检的人群87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任何人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结果 实验组的白细胞为(21.4±3.4)个/hpf,明显高于对照组(4.3±3.1)个/h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PGE2浓度为(263.5±23.7) pg/ml,高于对照组(121.4±20.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前列腺液中PGE2水平与NIH-CPSI中的疼痛不适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063,P< 0.01).实验组前列腺液中PGE2水平与NIH-CPSI中的排尿症状、生活质量无明显相关性.实验组前列腺液中PGE2水平与NIH-CPSI症状总评分呈正相关(r=0.534,P<0.01).结论 前列腺液中PGE2水平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永伟;王春霞;何志强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贵州省某市X镇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的调查

    目的 对2011年5月7日,贵州省毕节市X镇报告的一起菌痢暴发疫情展开调查,明确危险因素.方法 对所有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分布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的方法,探讨本次暴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从4月28日~17日共发生病例317例,总罹患率为0.63%.3个高发村寨中,使用镇自来水村寨的罹患率为3.3%,明显高于未使用镇自来水的村寨罹患率0.6%(RR=5.6,95%CI:2.9~11);80% (110/137)的病例和46%(64/137)的对照使用镇自来水洗碗、刷牙(OR=4.6,95% CI:2.7~8.0); 66% (90/137)的病例和16% (11/137)的对照生饮镇自来水(OR=9.8,95% CI:5.3~18),且每天饮用镇自来水量越多,发病危险性越大(x趋势2=11,P=0.00).镇自来水水源上游有村民排污、农田污水等污染源存在,水厂未经任何消毒就直接将水供给村民使用;实验室检测镇自来水细菌总数>3 100 cfu/ml,大肠杆菌>1 600 MPN/ml.结论 生饮或使用未经消毒的镇自来水是引起本次菌痢暴发的可能原因.建议加强对农村集中供水的消毒和监管,保证农村的用水安全卫生.

    作者:黄艳;唐光鹏;刘慧慧;张泽武;杨兴普;李长春;王定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入住某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6例,其中并发高脂血症的54例患者为观察组,未并发高脂血症的的42例患者对照组.观察患者年龄、家族史、吸烟史、饮食控制情况、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时间、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水平、血尿酸水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2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与年龄、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高尿酸血症有关.结论 年龄、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高尿酸血症是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

    作者:赵文忠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侧隐窝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侧隐窝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疗效,并探讨该病发病的生物化学机制.方法 37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行腰椎间盘摘除术及侧隐窝扩大减压术,观察术后1年及5年的临床疗效;以33例腰椎骨折手术患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髓核组织上清液中TNF-α、IL-1、IL-6的水平.结果 治疗1年、5年后的有效率分别为94.6%,和91.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髓核TNF-α、IL-1、IL-6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侧隐窝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近、远期疗效显著;患者髓核组织中TNF-α、IL-1、IL-6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髓核组织.

    作者:曹万志;邵建华;门阔业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徒手超声引导下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探讨

    目的 探讨徒手超声引导及输尿管镜替代肾镜进行经皮肾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徒手超声引导下进行术中定位、穿刺,输尿管镜替代肾镜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均成功建立皮肾通道并一期手术,其中单通道清除结石34例,双通道1例.2例行二期碎石清石术.总手术时间50~130min,建立通道时间15~25 min,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为94.28% (33/35),无大出血、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徒手B超引导下输尿管镜替代肾镜的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并且是可行的.

    作者:吴彩文;何昌孝;鄢世兵;何伟;袁正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慢阻肺患者社会支持状态对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慢阻肺患者社会支持状态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2月根据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为高支持程度的31例慢阻肺患者设为A组,同期评定为一般社会支持程度的31例患者设为B组,低支持程度的31例患者为C组,3组患者采用SCL-90量表及SAS、SDS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A组SCL-90 量表各指标评分及SAS、SDS量表>50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阻肺患者社会支持状态对心理状态有明显的影响,应重视慢阻肺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干预.

    作者:侯金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高等医学院校增设“食品检验”专业的思考

    “食品检验”是研究和评定食品质量及其安全的一门学科,在高等院校增设“食品检验”本科专业,培养高素质的食品检验技术人员和食品安全研究人才,对于解决与日俱增的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在医学院校增设“食品检验”本科专业的必要性,展示了本专业人才未来需求状况,并对专业培养目标、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作者:王涛;郑崛村;金家贵;沈富兵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