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翠霞;傅继华;张晓菲;董蕾;苏生利;钱跃升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病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有造影指征的脑血管疾病(出血性/缺血性)患者256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分析造影结果. [结果]诊断情况,缺血性疾病197例:造影发现异常143例,阳性率72.59% (143/197);出血性疾病12例:1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现异常7例,阳性率58.33% (7/12).总阳性率74.16% (143+12/209).[结论]全脑DSA检查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与MRA相比更能明确病变部位、形态、性质及侧枝循环情况,是介入干预前的必备手段.
作者:简崇东;黄建敏;蒙兰青;唐雄林;李雪斌;黄瑞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掌握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时发现疾病谱变化,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合理有效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8家综合医院2008年住院患者病案记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08年8家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共计114 055人,不同年龄组人群疾病病种构成不同,15~44岁年龄组住院患者比例高,占40.33%.女性患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构成比居首位,占21.92%.除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外,男性和女性住院患者前5位疾病顺位一致,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和肿瘤,占住院患者总数的58.69%;男性和女性前10位疾病病种相同,但顺位不同,占住院患者总数的72.24%. [结论]15~44岁年龄组人群是疾病防控的重点对象;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占女性住院患者总数比例的54.25%,加强妇女保健工作意义重大;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对45岁以上中老年人危害大,对医疗卫生资源占用和消耗大,是今后疾病防治的重点.
作者:姚兴宽;吕全军;任桂玲;高占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意外伤害的特点与原因,为防范意外伤害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总结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07年6月~2009年12月的384例社区老年人意外伤害报告. [结果]家中和公路是老年人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场所;跌倒、坠落是老年人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老年人意外伤害易导致骨折.[结论]老年人的身体特点易导致意外伤害;改善环境设施、预防跌倒、预防骨质疏松症是防范意外伤害的重点;应建立健全意外伤害防护网络.
作者:薛锦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中出租车驾驶员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交通事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事故组驾驶员和非事故组驾驶员的一般情况、家庭状况、生活习惯、交通安全意识和驾驶行为等情况.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教育程度、驾龄、驾驶水平评价、驾驶员的一些安全意识和驾驶行为是交通事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的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驾驶行为的教育宣传,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行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作者:卢国良;鲍鲸;夏昭林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吸烟情况和控烟情况. [方法]随机抽样进行 问卷调查,共调查了宁波市江东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2名医务人员. [结果]被调查对象吸烟者为29人,总吸烟 率为11.98%,而男性吸烟率则为39.71%,女性吸烟率为1.15%.内科医生的吸烟率高于其他科室,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吸烟率高,吸烟的主要原因是社交需要.绝大多数医务人员(98.16%)支持无烟医院的创建,64.46%的医务人员能经 常劝说吸烟的患者戒烟.不吸烟的医务人员的控烟态度明显好于吸烟者. [结论]被调查对象的吸烟率远低于全国水平,但具备的控烟知识水平较低,因此控烟工作的重点应该大力宣传和普及控烟知识.医务人员自身吸烟状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控烟的态度和行为.
作者:陈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眼科患者围手术期影响治疗依从性与抑郁焦虑的因素,为临床眼科的治疗护理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意见.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3月某院收治的80例眼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个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并发症情况等进行分组统计,所有患者均采用眼科手术常规护理方法结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统计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统计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分析影响患者围手术期抑郁、焦虑情绪及治疗过程中依从性的患者因素及护理因素.[结果]经研究显示,患者术前的焦虑、抑郁程度和治疗过程中的完全依从性密切相关,焦虑、抑郁程度越高,治疗过程中的完全依从性越低;影响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自身因素中,抑郁、焦虑程度比较,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患者明显低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医疗费用占年收入20%以下者明显低于医疗费用占年收入50%以上者;影响抑郁、焦虑情绪的治疗护理因素中,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即健康教育效果、治疗方案对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影响大. [结论]患者因素、治疗护理因素对 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有较大的影响,在眼科手术的实践中,应针对这些因素,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及护理方法,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其遵医性,可以是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宋晓敏;戴立梅;李双兰;姜朝霞;章祥琴;王帅;王珍;李铃燕;张婷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预测中国婴儿死亡率与期望寿命. [方法]以人均国民收入(购买力平价)为自变量,同期各国要儿死亡率为应变量,作曲线拟合,寻找优预测模型;以婴儿死亡率为自变量,同期各国期望寿命为应变量,作线性回归.[结果]建立乘幂函数模型预测婴儿死亡率,决定系数为0.858,模型拟合效果较好.2007年中国婴儿死亡率预测值为20.86‰,实际报告值为19.00‰;建立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期望寿命,调整决定系数为0.926,模型拟合效果较好.2007中国人口期望寿命预测值为72.36岁,报告值为74岁.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婴儿死亡率为8.46‰,期望寿命为75.25岁.[结论]2007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偏低,但是在降低婴儿死亡率和提高期望寿命方面优干同等经济实力国家的平均水平.择选与预测指标关系为紧密的变量,保证足够大的样本含量,通过传统回归方法同样可以较好预测出婴儿死亡率和期望寿命.
作者:吕行;关思宇;犹忆;吴艳乔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寻找适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的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术武. [方法]对麻醉、切口的位置,去骨的方法与器械进行改进,应用于临床,并对术前、中、后患儿配合程度、操作时间、愈后等进行观察. [结果]改良后的术式用于临床儿童配合度高、易接受,基本无并发症,长期愈后良好. [结论]该术武适用于儿童,易于掌握,应可推广.
作者:吕长海;丁芸;刘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大兴区淋病、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全区上报的淋病、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2004~2009年全区累计报告淋病病例数为69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99/10万;梅毒病例数为89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8.79/10万;淋病发病情况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梅毒呈上升趋势;淋病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448,P<0.001),梅毒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47,P<0.005);淋病发病年龄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梅毒发病年龄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和50岁及以上年龄组;职业均以家务待业及其他职业为主. [结论]应根据本区淋病、梅毒的流行特征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完善性病管理.
作者:敖秀;李洁;吕玉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期间某院收治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9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贝那普利,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并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分别高达56.52%和95.65%;而无效率则明显降低,仅为4.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其患者的SBP(收缩压)和PP(脉压)均明显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较为理想的联合用药方案.
作者:梅少平;姜爱卿;刘芝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GIG)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 [方法]对103例(有197只眼患病)GIG患者的发病原因、患者特点及治疗转归等进行综合性、回顾性分析. [结果]103例中,男性55例,女性48例,年龄4~74岁,均因免疫性结膜炎或其他眼部炎症而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GC)眼液,同时全身应用者25例,平均用药时间:成人(8±1.67)d,小于18岁的青少年(16±11.22)个月.所有患者均为开角型青光眼.经治疗,眼压均控制于正常.[结论]不规范使用GC是发生GIG的主要原因,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控该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玲;陈惠;谢青;张蔓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心理状态及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3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12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全程中,在按照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对自身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经研究显示,患者焦虑、抑郁、恐惧评分越高,其生活质量评分越低,对自身疾病健康教育内容了解程度越低,生活质量评分越低;经住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值均<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淼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某院2009年3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经相关检查后,研究组患者行直肠癌前侧切除手术方案,而对照组患者则行胰会阴联合切除手术方案,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仅为162.45 min;日排便次数明显减少,仅为3.23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仅为6.98%,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研究组患者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仅为6.98%;而5年生存率则明显提高,高达88.37%,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低位直肠癌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陕大治;赵正杰;李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调查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网络成瘾之间的相关关系,比较高低时间管理者的网络成瘾情况,了解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这一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质,为引导高校学生科学利用时间,合理使用网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对230名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和网络成瘾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和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09,P< 0.005),高时间管理组的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低干低时间管理组[(45.02±12.14)vs.(53.23±12.44),P< 0.005]. [结论]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相对干时间管理较差的学生来说,能较好管理时间的学生的网络成瘾的风险更低.
作者:廖婷婷;林川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心律震荡(HRT)与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65例早期AMI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对TO、TS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源性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规定12导心电图中病理性Q波导联数≥4者为大面积梗死,≤3者为小面积梗死.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死亡组TO≥0且TS≤2.5 ms/RR间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大面积AMI组TO≥0且TS≤2.5 ms/RR间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小面积AMI组(P<0.01).[结论]TO,TS值的变化与AMI患者早期的心源性死亡及梗死面积密切相关.HRT的减弱或消失可作为预测AMI患者早期发生恶性心脏事件的敏感指标之一.
作者:黄学成;陈青萍;袁智萍;尚晓斌;王琦武;梁艺;邓梓谦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了解结缔组织病发生恶性肿瘤的相关情况. [方法]对2009年6月~2011年2月21日收治的4例免疫性疾病伴发或同时并存恶性肿瘤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例免疫性疾病合并有肿瘤,男女各2例.男性均为鼻咽癌,女性1例为甲状腺癌,1例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均病理证实. [结论]风湿免疫科医师应提高免疫性疾病伴发或同时并存肿瘤性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陈勇;黄小燕;卢俊芳;林福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对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探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加强消毒管理,提高消毒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依据“四川省幼托机构消毒隔离工作常规”等,子2002-2010年对6所省直托幼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等进行连续9年监测.[结果]9年监测结果的总合格率为96.31%,各年合格率星上升趋势.各监测项目中除使用中消毒液的合格率达100%外,其余各监测项目各年度均未完全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表明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结论]影响消毒质量的因素很多,但管理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应加强消毒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消毒制度,开展消毒技术知识培训,提高消毒质量,加强对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的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作者:胡顺铁;郁文;陈剑宇;吴庆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了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流行趋势,为中国第四轮全球基金-中英防治艾滋病项目2005年7月在该州实施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全州1997~2005年6月和2005年7月~2009年艾滋病项目启动前后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自199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2009年12月31日止,累计报告发现HIV感染者/病人1000例,其中诊断艾滋病病人148例,死亡179例,男:女约为2.14∶1,青壮年(20~40岁)约占84.1% (841/1000),感染途径仍以静注毒品为主,占43.7% (437/1 000).[结论]该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继续上升,但增速放缓,说明加大了对传染源的监测和发现报告力度,艾滋病的防治措施正在发挥作用,但防治工作在许多方面仍有待加强.
作者:田应娟;陈祖府;李翼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10年8月于某院就诊的128例5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糖皮质激素200 mg,每日1次,1周后逐渐减量至口服强的松,2周后停药.对比两组患者皮损愈合情况、神经痛的发生率和治疗后的疼痛分数.[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皮损愈合情怳优于对照组,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疼痛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应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庆俊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总结8例心脏介入性手术并发心脏压塞的病例,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其治疗结果.[方法]3 228例心脏介入性手术发生8例心脏压塞,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2±21)岁,其中3例与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有关,3例与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有关,2例与导管标测和射频消融术有关. [结果]6例经立即心包穿刺抽液150~500 ml病情稳定,2例因为出血量大进行了外科手术,其中1例因为心脏穿孔无法缝合裂口死亡.[结论]心脏压塞是心脏介入性手术的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和果断处理十分重要.
作者:陶红;王艳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