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高校2006~2009年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王娅;余克萍;杨树国;王春兰;欧琴

关键词:大学新生, 乙肝病毒, 感染
摘要:[目的]了解高校新生HBV感染状况,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校2006~2009年入学新生于报到7日内进行乙肝病毒检测.[结果]新生平均阳性率为4.13%,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生感染宰高于女生感染率;HBV感染模式中以小三阳(HBsAg,HBeAb和HBcAb阳性)和大三阳(HBsAg,HBeAg和HBcAb阳性)居多.[结论]为了很好地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加强乙肝疫苗注射,加强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CHB)、糖尿病(DM)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增加DM及NAFLD发生的风险,而DM、NAFLD可能与CHB患者肝脏损伤、疾病进展及抗病毒治疗应答相关.

    作者:刘美玲;邱秋;张霞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家兔pEGFP-N1/rCNP质粒的构建及其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 1/rCNP并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CNP基因在其中的表达.[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家兔腹主动脉组织扩增获得CNP基因全场全长编码区,克隆到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上,构建重组载体pEGFP-N 1/rCNP.利用LipofectaminTM 2000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结果]重组质粒pEGFP-N 1/rCNP构建成功;将其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到目的基因CNP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家兔腹主动脉CN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 1/rCNP,并可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作者:张剑;肖乐;龚昆梅;王昆华;张小文;欧阳一鸣;凌平;朱宇;刘为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石家庄2008年市居民吸烟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2008年石家庄市居民吸烟状况,为制定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石家庄市23个县(市)、区中抽取的9个县(市)区的7 668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吸烟情况等.[结果]现在吸烟率为23.2%,农村(24.3%)高于城市(19.0%),男性(48.7%)高于女性(0.7%);被动吸烟率为40.8%,城市(44.2%)高于农村(40.4%).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的调查对象吸烟率不同,40~49岁组、初中文化程度、分居者和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者现在吸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吸烟年龄小为4岁,大为52岁,平均吸烟年龄(18.7±5.5)岁,有2.83%(217人)的人已经戒烟.[结论]石家庄市居民吸烟率较高.

    作者:姜彩肖;闫玉英;马新颜;董会敏;李正光;段巧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浅析玉溪市近年来草乌中毒事件

    [目的]分析玉溪市近年来草乌中毒的原因和危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提出防止对策.[方法]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临床症状,统计玉溪市2006 ~2009年的草乌中毒事件.[结果]近年来,有4起草乌中毒事件发生,共有88人中毒,5人死亡.[结论]民间将草乌作为冬季“补品”,片面突出了草乌的疗效,忽略煮沸时间、食用剂量及毒性,从而造成食用草乌中毒及死亡事件的发生.

    作者:师艾丽;李昆;师玉琼;王淑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当归多糖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抗氧化酶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 ASP)对CCL肝损伤小鼠抗氧化酶、自由基和一氯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的影响.[方法]以4月龄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分对照组、模型组和高、中、低当归多糖干预组,各组均给予常规饲料,自由饮水;干预组每天按体重用不同浓度的当归多糖灌胃,饲养7d,末次灌胃2h,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调和油溶液,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15%CCL调和油溶液,24h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ALT、AST.处死小鼠取出肝脏计算肝体指数,制备肝匀浆测定SOD、NOS活性和MDA及NO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多糖能减轻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炎性反应,降低MDA的含量(P<0.01)、增加SOD的活性(P< 0.05~0.01),抑制NOS的活性和NO的含量(P< 0.05~0.01).[结论]当归多糖对CCL4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钟萍;李萍;张昕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新型双链季铵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损伤作用的电镜观察

    [目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对象,研究双链季铵盐N,N,N’,N’-四甲基-N,N’-双十二烷基-2-丁烯-1,4-二铵(简称1,4-DBeQA)的杀菌机制.[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和扫描电镜观察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结果]用含量100 mg/L的(1,4-DBeQA)消毒液作用1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到100%.通过扫描电镜的观察发现,25 mg/L的(1,4-DBeQA)消毒液作用20 min,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仍保有较完好的外部形态,但菌体表面粗糙,有少数菌体胞壁出现皱褶.100 mg/L的(1,4-DBeQA)消毒液作用20 min,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璧有显著皱褶和破裂,已观察到细菌表面有许多颗粒状物出现,并有小泡和小球形成.[结论]从双链季铵盐(1,4-DBeQA)杀菌机制的角度看来,细菌的致死与细胞质的凝集和胞内物质的渗漏有关.

    作者:张凤云;王忠海;赵进沛;吕雨虹;王丽;张文勤;徐书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误诊21例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误诊的常见原因,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01~2010年收治的急诊内科21例误诊病例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误诊原因与医师采集病史不全、查体不仔细及诊断思维局限等因素有关;误诊率高的疾病分别为脑干卒中(23.81%)、急性心肌梗塞(23.81%)、低血糖昏迷(23.81%);其中脑干卒中预后差.[结论]昏迷原因复杂,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全面体检,拓宽诊断思路及充分利用辅助检查,有效地减少误诊.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江苏省2008~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现状,为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调查表进行调查,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AS 9.1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8~2009年,江苏省CDC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合计484期、2 249人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室检测检验、卫生应急处置.培训形式以培训班为主,省级培训居多,培训时间多为3~6 d.培训人员职称以中,高级为主.[结论]通过参加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和业务水平得到一定提高,但也存在培训机会不均衡、培训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应采取需求调查、有针对性的培训等措施加强培训工作.

    作者:王文娟;张晓耘;胥翔;施春卉;汪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型的表达

    [目的]以健康人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术及细胞因子染色方法阐述不同分期的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型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表型(CD16,CD80及HLADR).[结果]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亚型(CD14+CD16+单核细胞)频率均增加,HLA-DR表达水平降低.[结论]肝硬化患者病情越重,则单核细胞及CD14+CD16+单核细胞频率越高,活化程度越低.

    作者:张国民;王鑫;康富标;王桂平;宋英华;张弘;赵新辉;周青云;金翠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绘画艺术治疗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矫治

    [目的]验证绘画艺术疗法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矫治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存在行为问题的学前儿童进行筛查并在给予绘画治疗后进行后测验证.[结果]接受绘画艺术治疗的学前儿童,其问题行为的3个因子的前后测分数有统计学差异:品行问题(P<0.01)、多动(P<0.01)、多动指数(P<0.01).[结论]绘画艺术疗法对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有明显的矫治作用.

    作者:胡斌;胡冰霜;艾松松;陈月竹;陈青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含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病毒样颗粒的制备

    [目的]构建耐RNase酶的内含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的病毒样颗粒.[方法]构建中间载体pET32a-MS2,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片段连接中间载体上,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MS2-HA,转化宿主菌,诱导表达制备病毒样颗粒,对病毒样颗粒进行荧光定量RT-PCR检测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达载体经PCR、酶切鉴定分析后证实构建成功,荧光定量RT-PCR实验表明该病毒颗粒含有HA基因片段并且颗粒稳定性良好.[结论]成功构建了含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的病毒样颗粒且稳定性良好,有望作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检测的标准品和质控品.

    作者:单云峰;戚宇华;单军;葛以跃;赵康辰;崔仑标;史智扬;汪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蒙古族饮酒与高血压关系的对数线性模型分析

    [目的]进一步了解不同年龄、性别的蒙古族饮酒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对数线性模型的方法对各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进行分析.[结果]男性青年和老年组饮酒与高血压有关联(P<0.05),男性中年组及女性各组饮酒与高血压均无关联(P>0.05);男性各年龄组和女性中年组的饮酒量与高血压相关联(P< 0.001),而女性青年组和老年组饮酒量与高血压无关联(p>0.05);男性青年组饮酒年限与高血压有关联(P<0.05),男性中年、老年及女性各组饮酒年限与高血压无关联(P>0.05).[结论]蒙古族人群饮酒量与高血压相关联;对数线性模型方法是分析高维列联表交互效应的理想方法.

    作者:赵宏林;刘永跃;佟伟军;林哲;张永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兰州市保教人员儿童急救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目的]评估兰州市保教人员对儿童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及学习态度,为开展对保教人员实施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从兰州市3个区抽取316名托幼机构保教人员进行儿童急救知识及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结果]89.33%的保教人员认为儿童时期就应该学习急救知识;对于常见的急救知识如急救电话,骨折,地震,保教人员的知晓率普遍偏低,其中对于烫烧伤问题,不同性质机构的保教人员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P<0.01),而不同工作年限的保教人员对此问题的掌握情况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教人员缺乏常见的儿童急教知识,对其开展及普及儿童常见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刻不容缓.

    作者:安娟;许瑞;师君娟;姜雪;解佩仪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全程环节质量监控在病案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全程环节质量监控在病案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以来我院提交的所有病案予以质量监控,对比2009年与2010年的病案质量.[结果]随机抽取2009年病案2 769份,缺陷病案115份,缺陷率4.15%; 2010年病案3 125份,缺陷病案29份,缺陷率0.93%; 2010年病案缺陷率显著低于2009年病案缺陷率,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案环节质量监控对于确保病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马艳玲;孙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启发互动式教学法在消化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见习教学中使用启发互动式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40名来我院消化内科见习的学生,将他们按学号单双分为两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轮流进行消化内科临床见习.对照组按传统消化内科见习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结果]两组见习生通过为期3个月的见习后,比较临床技能及理论知识考核结果,实验组见习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见习生,P值均<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启发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摒弃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卓有成效,适合消化内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莉;关晓辉;苏建坤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ICU早期预警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指导作用

    早期对患者心事、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进行评分(早期预警评分),一旦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可进行积极的医疗处置.适合广大医护人员客观及时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范延误病情.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216例气管插管及心肺复苏病人相关资料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急诊抢救室所插管的216例病例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对急诊危重病员的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急诊抢救室抢救患者性别、病种、抢教方式、滞留时间及转归.[结果]抢救病人病种以创伤、呼吸、神经、心源性疾病为主;多发伤病员急诊停滞时间长,刀剌伤病员有高的抢救后死亡率.[结论]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应有重点的对创伤、呼吸衰竭或卒中等急诊常见危重患者的诊治制定出更为适用的抢救流程,使危重病员得到更好的救治.

    作者:邹利群;孟晓彦;何谦;李明凤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CPP-ACP对发酵乳杆菌生长、黏附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Casein phosphopeptide-Amorphic Calcium Phosphate,CPP-ACP)对发酵乳杆菌生长、黏附的影响,进一步探讨CPP-ACP的防龋机制.[方法]将发酵乳杆菌接种到BHI培养基,实验组中加入不同浓度(0.5%~5.0%(W/v))的CPP-ACP溶液,厌氧培养48h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分析法测定细菌浓度的吸光度A值(λ=550nm).采用唾液包被的羟磷灰石(Saliva-coated hydroxyapatite,S-HA)形成实验性膜,用不同浓度(0.5~5.0%(W/v))CPP-ACP处理S-HA,定量观察发酵乳杆菌在S-HA上的黏附情况.[结果]随CPP-ACP浓度的升高,发酵乳杆菌甲臜产物的二甲亚砜溶液的吸光度值降低,即发酵乳杆菌的活菌数减少(P<0.01).发酵乳杆菌对经各实验浓度的CPP-ACP处理后的S-HA黏附能力明显下降,黏附量(cpm)随CPP-ACP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黏附抑制率达100%.[结论]CPP-ACP对发酵乳杆菌的生长以及在S-HA上的黏附具有抑制作用,随CPPACP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

    作者:刘兴容;李艳萍;徐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严重脓毒症患者血肌钙蛋白Ⅰ变化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严重脓毒症患者血肌钙蛋白Ⅰ(cTn)水平和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以2005年1月~2010年2月121例成年严重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入ICU 48 h内cTnⅠ水平和机械通气例数、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39例患者cTnⅠ水平升高,cTn Ⅰ升高组和正常组年龄、性别、机械通气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cTn Ⅰ正常组比较,cTn Ⅰ升高组APACHEⅡ评分、应用升压药物例数、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cTn Ⅰ水平升高是严重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论]cTnⅠ水平升高可反映严重脓毒症患者心肌受损的程度,可作为预后监测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志强;张印刚;程爱斌;邱方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小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探讨

    [目的]了解小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3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病案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依据临床症状,采用手术治疗的患儿18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患儿25例.[结果]不同治疗方案的患儿总体愈合情况,手术治疗组中,遗留后遗症或死亡1例(5.6%),好转11例(55.6%),痊愈7例(38.9%);保守治疗组中,死亡1例(8.0%),好转18例(68.0%),痊愈6例(24.0%).幕上出血>15ml时不同治疗方案的患儿愈合情况,手术治疗组中,遗留后遗症或死亡1例(7.7%),好转7例(53.8%),痊愈7例(38.5%);保守治疗组中,死亡2例(28.6%),好转4例(57.1%),痊愈1例(14.3%).[结论]小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患儿发病较急,临床应依据症状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方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立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