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构建与应用全程网络化的医院慢病报告系统

童思木;沈崇德;章伯鸣;程燕萍

关键词:全程网络化, 慢病报告, 模式, 管理
摘要:[目的]在医院慢病报告管理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医院慢病报告的管理方法,提升预防保健科的慢病管理水平. [方法]研发和应用医院慢病报告系统,医生及时、准确地把慢病报告到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审核后网络直报市疾控中心,实现医院慢病报告的全程网络化. [结果]系统的应用改变了慢病报告的模式,报告操作简单,信息准确、及时、全面.[结论]全程网络化的医院慢病报告管理模式提高了预防保健科和医院的慢病管理水平,也促进了市疾控中心慢病管理的信息化.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构建与应用全程网络化的医院慢病报告系统

    [目的]在医院慢病报告管理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医院慢病报告的管理方法,提升预防保健科的慢病管理水平. [方法]研发和应用医院慢病报告系统,医生及时、准确地把慢病报告到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审核后网络直报市疾控中心,实现医院慢病报告的全程网络化. [结果]系统的应用改变了慢病报告的模式,报告操作简单,信息准确、及时、全面.[结论]全程网络化的医院慢病报告管理模式提高了预防保健科和医院的慢病管理水平,也促进了市疾控中心慢病管理的信息化.

    作者:童思木;沈崇德;章伯鸣;程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的]揭示目前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方法]收集我国历年卫生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纵向比较分析.[结果]我国农村面临卫生人力资源匮乏、卫生投入不足、卫生服务利用低下等诸多问题. [结论]针对农村卫生现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滕英;程谧;杨娇;汪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优试验设计的SAS实现

    [目的]介绍如何应用SAS软件QC模块中的optex过程进行优实验设计. [方法]介绍optex过程的语法结构并通过一个实例应用演示设计过程. [结果]按照实例要求得到了一个有25个处理组的优实验设计方案.[结论]应用optex过程进行优实验设计,过程简单、高效,解决了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难题.

    作者:郭毓鹏;郭毓鵾;杨晓炜;李晓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教师职业倦怠的个案分析与治疗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并有效治疗职业倦怠症状,本文以一教师职业倦急为例进行讨论.[方法]从具体的案例研究出发,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探讨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治疗的新模式.[结果]运用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 [结论]社会、学校和教师本人都应该正确看待这一现象,早期发现并防御职业倦怠的产生,能使教师更好地服务干社会.

    作者:崔玉中;陈志伟;闫加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晚孕期胎儿心脏Tei指数的影响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对晚期妊娠胎儿心脏Tei指数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41例HDCP患者的胎儿(28~36周)和41例与其胎龄匹配的正常胎儿的心脏多普勒时间间期,计算左、右心室Tei指数范围,分析不同程度HDCP组胎儿心脏Tei指数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 [结果]41例不同程度HDCP组胎儿和对照组胎儿间左、右心窒Tei指数的比较,只有重度子瘸前期组与对照组Tei指数和(a-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胎儿心脏Tei指数改变与HDCP患者病情发展程度有关.

    作者:刘艳华;杨小杰;寇世和;刘志宝;张雪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泰州市肠蠕虫病流行趋势指数曲线分析

    [目的]掌握泰州市1997年以来的肠蠕虫病流行趋势. [方法]应用指数曲线回归方程对泰州市1997~2006年的肠蠕虫感染率进行拟合度分析. [结果]泰州市肠蠕虫病感染率拟合的指致曲线为y=101.78145-0.12563x,理论感染率与实际感染宰相关系数r=0.993,P<0.01,决定系数r2=0.986.两样本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1,P=0.793). [结论]豢州市肠蠕虫感染率指数曲线拟合较理想,到2011年可达到1%以下.

    作者:黄文明;郭加宏;贺玉川;周红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医学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探讨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实验室所采取的避免危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1],其措施包括配备必要的物理、生物防护设施、设备,强化工作和管理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建立规范化、法制化和日常化的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建设、培养,掌握规范的微生物操作技术和方法等.

    作者:代娟;段佳慧;陈曼;赖翼;刘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1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我区1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率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评价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方法]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5岁以下常住人口304人,通过入户调查并采集调查者血清,了解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HBV感染现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结果]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7.37%,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7.83%.15岁以下儿童HBsAg、抗-HBs、抗-HBc及HBV阳性率分别为0.66%(95% CI:0.25%~1.57%)、46.71% (95% CI:41.10%~52.31%)、1.64% (95% CI:0.24%~3.04%)及2.30%(95% CI:0.62%~3.99%).HBV阳性率较1992年下降了85.96%. [结论]由于新生儿和青少年乙肝疫苗的接种,15岁以下人群呈现HBV低感染高保护的特点.对7岁组儿童加强HBV感染危险因素监测.

    作者:苏彦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河南省居民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2004~2005年死亡水平. [方法]利用河南省居民2004~2005年3次死因回顾的DSP资料,采用SPSS10.0和SAS9.1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第3次回顾我省居民粗死亡率为610.1/10万,标化死亡率773.9/10万,高于全国居民死亡水平(标化死亡率661.5/10万);前10位死因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传染病、内分泌代谢免疫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围生期疾病. [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熏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和中毒死亡率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作者:底秀娟;轩水丽;郭万申;许汴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心理方法在医患谈判博弈中的运用

    本文阐述了心理学方法在医疗纠纷谈判中运用的积极价值,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医疗纠纷谈判前后的准备工作及谈判技巧,可以抑制患方不良心理,促使谈判理智、有效的进行,对化解医患矛盾,维护患者权益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杨帆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脑电图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意义

    [目的]探导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期的脑电图对于发生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方法]53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有9例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对比其中毒急性期和迟发性脑病发生后的脑电图改变.[结果]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中毒急性期脑电图中-重度异常率(77.8%)明显高于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11.4%).[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期脑电图对于预测迟发性脑病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唐宇凤;张玲燕;冯由军;张芸;陈立芳;段劲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行无痛人工流产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行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无痛人流手术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132例,术前确诊为宫内妊娠,均行无痛人工流产.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先静脉给予阿托品0.3 mg,接着枸橼酸芬太尼0.05 mg,1 min后,缓慢推注丙泊酚2.0~2.5 mg/kg,静注时间90~120 8;对照组给予先给予静脉给予阿托品0.3mg,接着缓慢推注丙泊酚2.0~2.5mg/kg,静注时间90~120 s.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和麻醉效果. [结果]两组麻醉效果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效果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无痛人工流产时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麻醉效果良好,可以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同时减少了呼吸和循环抑制.

    作者:毛晓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FHIT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中FHIT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及其表达情况,探讨其异常甲基化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的相关机制及其与桩床病理分型的关系. [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应方法,测定3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32例病变癌组织中,有17例发生了甲基化.阳性率为53.1%;皮肤鳞状细胞癌及正常皮肤组织中FHI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75%(14/32)和100%(20/20),FHIT基因的甲基化与其蛋白的表达和病变组织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状况均有一定的关联(P<0.01). [结论]FHIT基因的甲基化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且与其临床病理有一定关系,是影响皮肤鳞状细胞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田中伟;宋向凤;李敏;彭振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崇义县开展农村社区服务试点的情况与思考

    [目的]通过对江西崇义县开展农村社区服务试点工作的调研,对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思考与展望.[方法]调研崇义县开展农村社区服务试点工作的情况.[结果]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亲民惠民工程,值得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扎实推进.同时,此项工程从试点到广覆盖还存在些问题. [结论]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应从社区卫生团队建设、加大投入、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服务项目等方面进行加强.

    作者:何朝珠;易智华;雷琼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精卵孵育时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精卵孵育不同时间(4~6 h和16~18 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方法]272例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檀IVF-ET)周期根据精卵孵育不同时间分为两组:A组:199例采集的卵子,在加精后4~6 h取出放入新鲜培养液中培养;B组:73例采集的卵子,加精过夜培养后(16~18 h)取出放入同种培养环境中培养.比较两组的受精率(包括正常受精率和异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以及胚胎种植率.[结果]A组受精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正常受精率及优胚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缩短精卵孵育时间能够提高正常受精率和胚胎的质量,从而提高胚胎的种植潜能.

    作者:张琴;徐望明;徐岚;胡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参数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和血小板4项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分析经我院确治的99例II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和血小板教(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的关系及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4项参数变化. [结果]①骨髓巨核细胞数和Plt没有相关性,但颗粒型、产板型巨核细胞和Plt有一定相关性(P<0.01).②Plt与MPV呈负相关(P<0.01);MPV与PDW、P-LCR,PDW与P-LCR呈正相关(P<0.05).③ITP患者治疗前Pl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PV、PDw、P-L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Plt上升MPV、PDW、P-LCR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观察血小板参数对骨髓巨核细胞产血小板功能及病情判断、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艳奎;朴美花;金春岩;崔海霞;崔海;金京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威胁血站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其防护措施

    血站工作人员在开展业务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客观存在或潜在因素的影响,如心理健康问题,职业损伤等.职业损伤包含生物感染,消毒剂威胁、气溶胶、噪音及电脑辐射.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地威胁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由此,工作人员应采取一切必要及有效的防护措施来应对,如调整好心态,加强防护知识的学习与了解,掌握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有关的处理步骤等.

    作者:覃军;李聚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庆市多级性病门诊内嫖客人群行为干预研究

    [目的]探索对嫖客的干预方式,促进临床医务人员参与行为干预,降低嫖客被感染和传播性病的危险.[方法]由重庆市十家医疗机构的性病门诊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相关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的同时检测HIV、梅毒,3个月后再次问卷调查. [结果]514名研究对象中HIV检出率为1.4%,TPPA检出率为1213%;41.6%近1年有过临时性伴.对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率由干预前的34.6%,提高到干预后的71.6%(P<0.001).对艾滋病病人的不歧视由干预前的31.9%,提高到71.4%(P<0.001).与临时性伴、商业性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分别由37.4%和48.2%上升至67.4%和81.5%(P<0.001);与固定性伴发生关系时,干预前后安全套的使用变化则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参与针对嫖客人群的艾滋病行为干预具有接触便利、事半功倍的优势;临床医务人员通过参与其中,增加了对艾滋病行为干预的认识,其干预能力得以提高.

    作者:吴音;雷山川;邓庆素;夏雨;贾瑜;周玲;徐世明;唐政;朱晓玲;黄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郴州市2008年17例临床诊断手足病病例病原学分析

    [目的]了解2008年郴州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类型及分布特征. [方法]采集17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疱疹液等样本,采用RT-PCR及Real-Time法检测样本中的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肠道病毒科萨奇A16型(CoxA16)这3种核酸. [结果]共检测17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样本,其中通用型3例、CoxA16型3例、EV71型2例,总阳性率为47.00%. [结论]引起郴州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0xA16型及其他肠道病毒.

    作者:罗文英;陈伟华;曾晓军;陈柏塘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医院应急志愿者面临风险分析与管理

    [目的]了解医院应急志愿者所面临的风险,进一步探讨志愿者的风险管理.[方法]对四川省7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风险在医院应急志愿者中普遍存在,在应急状态下,志愿者缺乏基本防护用品以及心理培训.[结论]应重视医院应急志愿者的风险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

    作者:唐荣;苏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