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5~2006年上海市普陀区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李鸿宝

关键词:医源性感染, 监测, 控制
摘要:[目的]了解2005~2006年上海市普陀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的现状,为降低院内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监测全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院内感染的现状. [结果]2005~2006午院内感染率为3.89%,其中一级医院院内感染发病率为5.01%;二级医院院内感染率为4.12%;三级医院院内感染率为3.04%.院内感染率一级医院明显高于二、三级医院;二级医院高于三级医院.三者之间感染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5,P<0.001).院内感染率无明显季节性.感染的高发科室,二级医院以ICU、干部科、CCU为主;三级医院以神经ICU、ICU、血液科为主.感染部位,二级医院以下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为前三位;三级医院以下呼吸道、泌尿道、上呼吸道为前3位. [结论]普陀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院内感染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及合理使用抗菌素是控制降低院内感染有效手段.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安阳市室内装修主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安阳市室内装修装修后室内空气中主要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及其浓度变化情况. [方法]选择装修后不同时间的居室,分别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并对入住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结果]苯系物的浓度在装修后1个月以内高,以后逐渐降低.甲苯、二甲苯平均浓度超标,苯浓度相对较少,苯系物的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而甲醛在装修后1年以内的浓度高,装修后1 年以上的甲醛平均浓度仍显著地偏高,近10年甲醛浓度无显著性改变.装修后时间越短,皮肤和上呼吸道刺激的发生越高,但眼睛刺激症状高发生率却出现在装饰后1年以内,1年以上的发生率仍显著偏高. [结论]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释放严重影响了室内空气质量.

    作者:王余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2005~2006年上海市普陀区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2005~2006年上海市普陀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的现状,为降低院内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监测全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院内感染的现状. [结果]2005~2006午院内感染率为3.89%,其中一级医院院内感染发病率为5.01%;二级医院院内感染率为4.12%;三级医院院内感染率为3.04%.院内感染率一级医院明显高于二、三级医院;二级医院高于三级医院.三者之间感染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5,P<0.001).院内感染率无明显季节性.感染的高发科室,二级医院以ICU、干部科、CCU为主;三级医院以神经ICU、ICU、血液科为主.感染部位,二级医院以下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为前三位;三级医院以下呼吸道、泌尿道、上呼吸道为前3位. [结论]普陀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院内感染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及合理使用抗菌素是控制降低院内感染有效手段.

    作者:李鸿宝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巴中市1456例健康体检人群HBV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巴中市部分健康人群HBV感染情况,探讨健康人群乙肝预防的对策与措施. [方法]对1 456名健康体检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HSA)测定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按年龄、性别分组进行5项标志物的分析比较. [结果]HBsAg总阳性率为7.28%(男、女分别为7.90%、5.97%);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项指标总体上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人群中HBV感染牢高,免疫水平低,易感者多.建议制订青少年强化和成人乙肝疫苗扩大免疫计划,减少乙肝发病率.

    作者:岳玉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维固黄金胶囊增加去势雌性大鼠骨密度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维固黄金胶囊对去势大鼠骨密度的效应. [方法]采用动物实验,SPF级雌性SD大鼠55只,根据体重随机分成5组:维固黄金胶囊147、293和587 mg/(kg.bw)3个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每组11只动物.实验组动物去势手术3 d后给药,给药12周后,测定动物体重、骨密度和骨钙. [结果]维固黄金胶囊3个剂量组的骨密度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维固黄金胶囊可增加骨密度功能.

    作者:谢中全;罗建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云南省边境疟疾流行区居民疟疾防治IEC策略制订的需求分析

    [目的]了解云南省边境疟疾流行区居民对疟防知识的认知情况、当地疟疾防治的现况,为云南省全球基金第五轮疟疾项目制订IEC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陇川、腾冲、孟连的9个乡镇的2 666户农村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对村干部等重点居民和村医、州、县、乡疟疾防治专业人员进行了小组访谈,并运用χ2检分析结果. [结果]被调查者中72.58%知道疟疾,24.42%道如何预防疟疾.受访者中拥有杀虫剂浸泡蚊帐的家庭仅10.32%.愿意使用杀虫剂浸泡蚊帐的受访者为67.22%.调查前夜使用蚊帐的受访者为37.81%.受访者家庭中发热病人的就诊率为70.32%.不同性别、民族和教育年限的人群知道疟疾传播途径和疟疾预防方法的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本次需求调查为制定云南省全球基金第五轮疟疾项目流行区居民疟疾防治IEC策略提供了依据.

    作者:周升;杨中华;杨锐;杜龙飞;吕全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深圳市龙岗区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现状,探讨儿童肥胖的干预措施. [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龙岗区龙城、横岗、布吉3个街道4 758名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并进行小学生肥胖影响因素分析.[结果]3个街道小学生总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0.53%和7.22%;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的危险因素有男性、爱吃肥肉、常挑食、喜欢喝可乐等饮料,保护因素有喜欢吃蔬菜水果和女性. [结论]龙崩区小学生肥胖率较高,以龙城街道高,应引起重视,家长及学校应着重培养其生活饮食及运动行为习惯.

    作者:韦厚明;李斌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是一种多基因易感性疾病,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对NSCL/P发生的影响是理解该病发病机制的关键之一.近年来,陆续出现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对唇腭裂发生的影响研究,所涉及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吸烟、饮酒、孕期维生素补充、家族史、种族、孕期药物使用等环境因素以及TGFα、TGFβ3、TGFβ2,MSX1、CYP1A1、GST、NAT、MTHFR、BCL3、RARA、EPHX1等基因.本文分别从环境-基因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两方面的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作者:林健燕;栾荣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一起乳制品污染引起幼儿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查明该起食物中毒的病因和来源,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方法]按照食物中毒调查规范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实验室相关检测. [结果]该起食物中毒集中发病在3月26日,涉及本市3所幼儿园,共119名儿童发病,罹患率为19.6%(119/608);症状以呕吐为主,病情轻;患儿均暴露于某品牌同批次杯装高钙牛奶饮品;检测剩余乳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鉴定阳性,型别为SEA;患儿呕吐物、车间员工手部皮肤破损涂抹样和生鲜乳分离出血浆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菌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索. [结论]本次事件是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原因是饮用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的乳制品,来源是生鲜乳受污染.建议企业加强原料管理,尤其是奶牛场及生鲜乳的消毒、冷藏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及员工健康监护.

    作者:黄利群;谭爱军;叶中文;张丽荣;张秋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接种副反应观察

    [目的]了解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接种后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采用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随机区组对照试验. [结果]微卡、乙肝疫苗接种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5%、1.62%;发热发生率分别为1.11%,0.92%;局部红肿和硬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95%,0.62%;经统计学检验,两组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微卡菌苗在群体接种中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作者:史太平;姚杏娟;曹淦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临床不合理用药处方实例分析

    [目的]对某院2007年度药剂科门诊中西成药房接收的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门诊中西成药房在2007年1~12月处方6 000张,进行归类分析. [结果]抽取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322张,不合格率为5.4%.通过处方分析,发现该院门诊在药物使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配伍禁忌,以及药物选用不合理等. [结论]该院门诊药物使用应注意提高临床医生用药水平,减少或避免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作者:杜闻伟;高善荣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老年职工Housebound的躯体、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housebound在老年职业人群中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对A市某煤业集团所有住宅社区进行随机整群抽样,共抽取4个社区,对抽得4个社区内60岁及以上老年职工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量表及国际通用量表(FIM、GDS简表),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 [结果]老年职业人群housebound发生率为17.59%.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婚姻、经济收入、家庭人口数、住房层次、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脑卒中、糖尿病、饮酒、锻炼身体、爱好、健康自我评价、孤独、抑郁、有无亲密朋友、参加社会活动、与邻居交往情况、亲属往来等因素影响housebound的发生.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外出需要照顾、自理能力差、文化程度高、住房面积大、不锻炼身体、社会活动少、无亲密朋友、抑郁是housebound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Housebound在老年职业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影响housebound发生的因素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housebound的发生.

    作者:邢凤梅;张茹;李小明;姚三巧;景丽伟;范雪云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河北省大中小学生吸烟行为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河北省青少年儿童的烟草使用流行状况. [方法]选取河北省3个城市的大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样本是8所学校的大学、高中、初中及小学4年级以上的学生.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调查方式采用学生集中填写,调查员现场指导和审核后回收.对学生吸烟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 [结果]共调查9~25岁大中小学生818名,尝试吸烟率为18.9%,其中9~13岁儿童、14~17岁少年、18~25岁青年分别为4.2%、8.6%和42.2%(P<0.01),男生和女生分别为29.3%、9.4%(P<0.01);尝试第1支烟的年龄低于10岁者占尝试吸烟者的33.6%;学生现在吸烟率为9.2%,儿童、少年、青年分别为0、1.9%和24.4%(P<0.01),男生和女生分别为14.8%、4.0%(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学生尝试吸烟和现在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均为高中(OR:6.712,8.667)、大学(OR:11.951,44.970)、男性(OR:7.340,7.537)、朋友吸烟(OR:2.021,2.976)、老师吸烟(OR:1.662,2.005);此外,认为吸烟增加男孩吸引力(OR=1.788)和吸烟危害健康(OR=0.362)的态度分别是学生尝试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非省会市(OR=0.279)是学生现在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 [结论]青少年儿童的吸烟行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控制青少年儿童吸烟行为的流行.

    作者:孙纪新;吴新丽;张新亮;朱俊卿;张帆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连云港市2008年免疫规划工作综合审评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2008年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可持续发展.[方法]对所辖8 个县区免疫规划工作的有关扩大儿童免疫规划培训及实施、计划免疫现场督导、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接种率等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经费投入不足,只有灌南增拨到位15万元;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新浦、灌云、灌南等县区硬件设施仍未配备到位,一些硬件配备到位的接种门诊还未正式使用软件,多为门诊接种后补录数据;预防接种服务管理工作薄弱,计免门诊现场督导不合格的预防接种单位占25%,以上各种因素是影响连云港市免疫规划工作正常发展的症结所在. [结论]加大免疫规划相关法规的宣传以及免疫规划配套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免疫规划工作的各项任务层层落实,是提高免疫规划工作水平的关键.

    作者:江宏宝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2003~2005年周口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周口市降氟改水措施落实情况,动态观察降氟改水措施后的预防效果,为指导以后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国家<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进行,水氟测定用离子选择电极法(GB/T8538-1995),氟斑牙诊断用Dean法,成人氟骨症检查执行国家标准.已改水自然村,对降氟改水工程使用、管理和报废情况进行调查登记. [结果]经过3年共调查13 905个自然村,水氟含量超标6125个自然村(占44.05%),病区人口数为3 650 773人,氟斑牙患病人数达915 516人,患病率为25.07%,氟骨症患病人数达23 806人,患病率为0.65%. [结论]周口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病区范围进一步扩大,危害仍十分严重.降氧改水是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方法,降氧改水设施能否正常使用,关键是落实建、管、用三环节责任制.

    作者:赵灿;郝家禄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两性霉素B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两性霉素B治疗,对照组采用酮康唑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有效率为48.0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两性霉素B治疗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杨炜;陈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儿童预防接种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本文探讨了影响儿童预防接种质量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有关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严格疫苗的运输与保存、改善接种环境、对儿童家长行全方位、系统化的计划免疫健康教育、规范预防接种操作规程是提高儿童预防接种质量的关键.

    作者:陈晓艳;杨翠芹;张翠敏;张素英;吴立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人巨细胞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感染十分常见,并且对孕妇及胎儿危害较大,常造成流产、死胎、胎儿畸形、发育迟缓、听力障碍、神经系统迟缓等;在免疫力低下(如AIDS)、器官移植、放射损伤等条件下致后天感染或潜伏病毒再激活,引起严重症状.世界范围内研制HCMV疫苗已有30年左右,人们也进行了各种努力,但至今仍未有疫苗获准上市,并且也没有一种有希望很快获准.本文将已经研究的疫苗分为4类进行综述,重点放在新研究成果,这4类分别是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多肽表位疫苗和其他类别,由于亚单位疫苗研究较多,而一般亚单位疫苗都用到载体,本文还介绍了目前用到的所有载体类型,希望能对今后相关疫苗研究以及HCMV相关疾病的防治给出一定启示.

    作者:周颖;孙恩杰;卢远航;张建坤;余晓玲;欧阳春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南宁市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和感染状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艾滋病高危险行为和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匿名问卷形式进行横断面调查和血标本的采集. [结果]在230 名 MSM中,年龄小17岁,大38岁,平均年龄25.46 岁. 9348%有过肛交,92.17%有过口交,83.49%有过互相手淫,首次性行为年龄小11岁.平均年龄20.88岁.首次性行为对象为男性占73.5%,女性占26.5%,目前完全同性为51.3%,双性为47.4%.过去1年平均男性伴数6.56个,近1个月平均男性伴数1.58个.近1次肛交和口交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72.44%、13.47%,近6个月肛交、口交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42.86%、3.62%,肛交、口交从不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11.22%、62.18%.HIV阳性率为0.87%,HBsAg阳性率为18.23%,RPR阳性率10.43%,TPPA阳性率15.21%. [结论]南宁市MSM人群普遍存在高危险性行为,有较高的艾滋病和梅毒等性传播疾病感染率,应加强对MSM人群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

    作者:徐永芳;李俊;陈世海;李斯斯;莫巨聪;朱建靖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N端B型脑钠肽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血清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共计108倒,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3例、不稳定心绞痛组(UA)45例、另选冠状动脉造影42例老年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清NT-proBNP浓度测定,血清NT-proBNP用发光免疫法进行测定. [结果]AMI组血清NT-proBNP显著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和健康对照组.不稳定心绞痛组血清NT-proBN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结论]血清NT-proBNP随心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对反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萃红;苟建军;曹剑英;朱芸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食品中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状况的分析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7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并评价不同方法的检测效果,为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定量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依据国标GB4789.30-2003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7年年度工作手册进行,同时用EB增菌法、LB增菌法和Fraser肉汤培养法对食品样品进行单增李斯特菌分离鉴定并进行比较. [结果]7类482份食品样品,检出单增李斯特菌(L.m)56株,检出率为11.62%;在288份生肉和水产品中检出28株产H2S李斯特菌,阳性率为9.72%. [结论]在7类食品中除冰淇淋外,均不同程度受到L.m污染,尤以速冻面米食品污染严重,其次为熟肉制品、生畜禽肉和水产品.LB增菌法明显优于EB增菌法,Fraser肉汤培养法和LB增菌法检出率相等,而后者操作更方便.

    作者:刘燕;汪永禄;陶勇;石志峰;王利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